贾敏香的不情愿几个人都看在眼里,旁边站着的三人都忍不住噗嗤一笑,贾敏香不喜欢刘贺农的事,她们几个走得一向比较近,自然都知道。
刘贺农拿到卡子,哪里还管贾敏香的脸色好不好,反正贾敏香不喜欢自己她又不是不知道,还是拿在手里的实惠比较重要,拿到卡子的当时,人已经兴致勃勃地去替换头上的那一个。
怎么会有这样脸皮厚的人!明明昨天两人还闹了不愉快,她当时不是还差点被自己给说哭了吗?
贾敏香看着刘贺农,觉得自己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过她,在她心里,喜欢和不喜欢界限分明,她是如何都做不到像刘贺农这样,‘拿得起,放得下!’。
“她怎么能这样?”贾敏香冲着蒋蕴生三人小声地嘟囔一句。
不过心情到底还是好,咧开一个大大地笑,眉眼弯弯。白皙的小脸上,眼下的黑眼圈特别严重,看来昨儿晚上失眠的人不止蒋蕴生一个。
“不过我今天高兴,就不跟她计较了。”贾敏香高兴地又从自己的书包里拿出一把卡子来,又挑出三个塞到刘利香的手心里,“哼,我多送你几个,比她的多。”
莫红梅忍不住抚了抚额,再也不说贾敏香像蒋蕴生的话了,这就是个傻大方的傻妞,跟蕴生半点也不像的。
刘利香拿着手里的卡子,有点发傻,这是拿她来压刘贺农?是吧,是吧!
“大家速度快一点,咱们赶紧吃完早饭去集合。“陈敏敏收拾好自己出门看了眼,许多宿舍的知青们已经收拾妥当端着饭盒往食堂走。
路过女七班的门口,还冲陈敏敏打了招呼,陈敏敏定睛一看,大家的军装下面都是洁白笔挺的衬衣领,会心一笑地和她们打着招呼。
宿舍里的姑娘们一听都加紧了手里的速度,各自把同伴当镜子,确认过没有不妥后,才拿起饭盒往食堂去。
连队离县城几十里地,为了送他们去县城,连队出动了两台拖拉机。
今天的天气特别好,晴空万里,蓝天显得特别的高,还有着微风轻抚,路的两边又是长势极好的豆田和麦地,和波光粼粼和玉龙河,风光一片大好。
大家都兴致高昂,拖拉机刚上路一会,女生班就开始了大合唱,莫红梅又被大家拉出来唱了一曲。
“姚师傅,县城的照相馆大不大呀?咱们这么多人照得过来吗?别的连队也有新兵,军装是同一批过来的,哎呀,咱们不会撞到一起吧!”几个男知青胆子大,就挂在拖拉机手的驾驶座旁边,迎着风大声地道。
“放心吧,你们这才多少人!”姚师傅口里含着卷烟,一只手随意把在方向盘上面,“每回知青发军装都有这么一遭,他们早习惯啦,我跟你们说啊,县城照相馆的老师傅……”
几人聊了一阵,还说了不少连里机务排的趣事,车开到一半,姚师傅突然扭过身来冲着后车斗的女知青们道。“那个……一送(里格)红军……啥歌来着,再给师傅唱一遍呗,怪好听的。”
姚师傅学唱的一句,唱得不大好听,怪腔怪调地,把后车斗里的女知青们逗得笑得前俯后仰来。
姚师傅挠了挠头,跟着大家一起大笑起来,“你们别看师傅唱歌不好听,咱国歌还是唱得不错地,要不要师傅给你们来一曲?”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知青们齐声唱起《十里红军》来,用行动告诉了姚师傅大家的答案。
大家一路笑闹着到了县城,县城里唯一的一个国营照相馆在小县城的县镇府旁边,在长寿路口处,坐北朝南,二层的小楼一个小门脸儿进去,旁边是个极小的玻璃橱窗,橱窗里空空的,什么也没有。
要拍照的人太多,这照相馆又不大,蒋蕴生便提议大家先去县城里走走,分批来拍,别挤到一处,反而麻烦。
不过大家冲照相的热情明显超出她的想像,除了莫红梅和贾敏香响应她,就连刘利香也犹豫着拒绝了她。
“我不行,我现在心里就惦记着照相的事,我还是在这里等着吧。”刘利香想到要照相就有些紧张,现在是按班进去,应该没一会就能轮到她们了,万一错过了多可惜。
蒋蕴生可是知道今天大师傅有事出门,店里只有个学徒,前世可是一直忙到午饭后才全部照完,这会才八点钟,虽然女知青们会先拍,但生等两个多小时的傻事,她可不想再来一回。
“那你在这里等着吧,我们去县里的供销社看看。”马上就要麦收了,她得买点东西做准备,刘利香不愿意去在这里呆着也挺好,不然她逛起来也不会专心。
蒋蕴生她们三人走出一百米来远的样子,刘利香又气喘呼呼地追了上来。“不行,我不跟你们在一起,我更紧张,我还是先跟你们逛一会吧,蕴生,咱们真的不会错过吧。”
“要不,咱们照完相再去逛呀。”说着,刘利香还是有些不放心,频频看向后面的队伍。
“放心!不会错过的,咱们去供销社买了东西就赶紧回来,这么多人拍呢,不会晚的。”贾敏香主动挽起刘利香的手,告诉她。“整理衣衫再加上摆动作,然后再拍,一个人怎么也得两三分钟,咱们这么多人排队呢,时间不会短的,肯定能赶得及的,你就放心吧。”
县城很小,国营供销社转个弯就到了,门脸比照相馆的大得多,里头不少当地的居民在买东西,还有几个穿军装的男同志在军供专柜处,明显地可以看出不同柜台的营业员的态度区别。
不过这个时候的国情就是这样,没有任何人觉得有什么不妥。
兵团知青说是兵团战士,却只能在普通柜台买东西,蒋蕴生几人在路上就商量好了要买什么东西。
两条洗衣服的肥皂可以四个人一起用,香皂一人买上一块,大家还打算合买两个热水瓶,方便晚上喝水用水。
最重要的是一人要买一双尼龙手套,来应付马上就要到来的麦收大会战。
贾敏香还特意把她的布票拿了来,打算扯布做假领子,实在是这么热的天气里面还穿衫衣有些抗不住,说得蒋蕴生和莫红梅都有些意动,刘利香更想做两个,她身上的白衬衣还是借的贾敏香的呢。
好在供销社的营业员虽然态度一般,倒也没有为难她们,热水瓶还让贾敏香挑了两个好看的,虽然蒋蕴生实在没有看出来清一色大红铁皮牡丹花的热水瓶有什么不一样。
两条灯塔肥皂0.6元,香皂要贵一点,四块一共2元,暖水瓶两个一共是4元钱,尼龙手套四双一共才1元,的确良的白布按营业员提供的尺寸扯,一共花了5元,钱花得不多,但是几个人口袋里的工业票、布票掏了个底掉。
考虑到蒋蕴生低血糖的问题,莫红梅还特意买了几斤果糖,蒋蕴生倒是觉得不用,她一再保证自己会好好吃饭,绝不会再犯病,但莫红梅还是强硬是掏钱买了下来。
刘利香在一边也直点头,她还记得蒋蕴生当时在火车上犯病呢,挺吓人的。
买完了东西,供销社的营业员还指点着她们去了街尾的国营缝纫店,那里做的假领子质量好还省布。
“理发店,澡堂子……这小县城,麻雀虽小倒也五脏俱全啊。”贾敏香每路过一个店铺,就探头探脑地看一阵。
路过女部理发店时还想进去修修刘海,要不是蒋蕴生死命拉着,这会贾敏香估计会在理发店不肯出来。
想了想前世她在这家理发店修过头发后,就抱着椅子大哭着不肯出门,要理发师傅赔她头发时的‘惨状’,蒋蕴生就想笑,现在回想起来,倒是有几分怀念,不过理发师的技术实在是不敢恭维,狗啃过的都比她剪出来的齐。
为了防止贾敏香重蹈她当年的覆辙,蒋蕴生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她拉住。
“我就修下刘海,上镜要好看些!”贾敏香有些依依不舍地嘟囔着道,她的刘海还是一个多月前绞的呢,现在都有些遮眼睛了。
“你要是真要剪,等照完相,咱们再陪你来剪。”蒋蕴生想了想,坏笑着道。
“你说的啊,照完相咱们就来。”贾敏香高兴地道。
几个人去了缝纫一店,约好了一点就来取,多交了两块钱的加急费后,才慢悠悠地往照相馆走去。
这个时候,时间也才过去两个多小时。
等她们到了照相馆外面,就见外面的女生班已经拍得差不多了,只有男生班还等在外头。
陈敏敏正好照完出来,看见她来,忙招手。“你们四个快点儿,许卫红她们现在还在里面呢,快点儿进去。”
等四个人跑上前来,就看见她们买的东西,忙接过来。“我看着东西,你们快进去吧。”
把东西交给了陈敏敏,从小门脸上进去,就看见两边的墙壁上挂着不同尺寸的黑白照片,还有几张非常漂亮的上色照片,这时候照相机便用的还是大型的木座机,都是黑白卷,想要彩照,就得师傅们手工上色。
走进去一看,陈红兵正拿着一本红宝书,把红宝书扣在胸前,摆出一个向前进的姿式,并没有看向镜头,她的身后是十分简单的手绘风景,旁边摆着一根半截的罗马柱,上面摆着一束大红色的塑料假花。
大师傅的上半身都被相机背后的黑布罩住,一只手捏着一个气吹状的快门,就听得他喊了一句。“看远方,对喽。”
“三,二,一!好!”啪嗒一张相片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