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命悬一线
海宴2018-03-02 16:195,820

  大梁甘州的深秋,风光一片苍茫。

  夕阳斜晖下,城檐画角,光线昏黄。

  萧平章微带血迹和尘土的战袍拂过城楼台阶,拂过青石地面,缓缓向前,来到城楼雉堞旁。

  城楼石梯和女墙边,兵士们或立或坐,神情疲累,大部分都带着伤痕,抢在恶战的间隙嚼些干粮果腹,以图多节省些时间小憩。

  同周边兵士一样,萧平章的身上也带着连日苦战后的痕迹,右肩战甲内隐隐可见包扎好的绷带和绷带上的血迹。他抬手按在粗糙的箭垛石面上,冷峻的视线投向城墙下方。

  城外是一片激烈战事后的惨状,除了残破的投石车和依然冒着余火黑烟的云梯外,更多的是横陈遍野的尸首。

  身后传来又沉又急的脚步声,萧平章回头看见是自己的副将东青,眸中不由露出一丝希冀之色,问道:“是出城的斥候回来了吗?”

  东青左手臂显然也有伤,用角巾吊在胸前,眸色难过地低着头,躬身道:“斥候回报,左右后翼,尚未见援军迹象……”

  萧平章心中甚是失望,但冷峻的表情并未大改,轻轻嗯了一声,便又将视线转回了远方。

  远方的地平线上,一排黑压压望之无边的,是密密陈列的敌军阵势。

  近旁一位老将军犹豫了一下,上前两步,“世子,补给中断二十天,您坚守至今已然不易,敌军的下一次攻势怕是很难再挡住了……此刻还有机会,请世子从南城门……”

  萧平章转头瞥了他一眼,语调不高,却带有凌厉的怒意,“长林军旗之下,岂能畏战而逃?”

  周边数名部将同时跪了下来,老将军的眼中含着泪,低声道:“甘州防线固然重要,可您毕竟是长林王府的世子啊。如有意外,老王爷他……”

  “既然身在沙场,那么我与他人就并无不同。”萧平章肩下的伤口似乎有些疼痛,他低咳了两声,收回扶着墙垛的手,用力握住了腰间的剑柄,“若是事情真到了那样的地步,好在父王膝下,还有二弟平旌。”

  城楼上的战旗低垂倾斜,旗面已被利箭刺破了数处。大风吹过,旗面舒展开来,“长林军”三个字迎风舞动,灼灼刺目。

  身为长林军副帅,十六岁便上战场的萧平章比谁都明白死守甘州的意义,明白甘南之后那一马平川的大梁国土,即将面临的是一场什么样的危局。

  敌军的锋刃已然悬颈,此时此刻,绝不容他半步退缩。

  十月下旬,以全军主力猛攻甘州孤城的大渝皇属军继续增兵,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大小攻势近百次,最长的一次鏖战,三天三夜没有停息。

  长林世子萧平章率麾下甘州营两万人据城坚守,粮绝兵危仍半步不退,苦战到十月末,终于等来了驰援的宁州主营。

  这场守城之役,后世称之为“甘南之战”。

  萧平旌昼夜兼程赶到甘州城外时,大战已歇,战场尚未开始打扫,半折的云梯搭在石墙上余火未熄,黑烟萦绕向天。城楼上,城墙下,交战双方的尸体仍散落于各处。进到城中后,惨烈的情形也未见更好,放眼望去遍地腥膻,陆续还有伤者被扶下城楼。

  连通主门的长街远端,一名老将军正在指挥人手收拾被丢落的兵器,搬开木栅,清出通道。萧平旌一眼便认出这位跟随父亲多年的亲将,欢喜地叫道:“元叔!元叔!”

  元叔闻声回头,顿时吃了一惊,“二公子?你怎么来了?”

  “父王和大哥在哪儿?他们都还好吧?”

  元叔颊边的肌肉不由自主地抽动了一下,垂下眼帘,“……都在府衙。唉,老王爷要是能早到一天就好了……”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听起来甚是不祥,萧平旌心头狂跳,一时竟不敢追问,拨转马头便向府衙方向奔去。

  甘州与温润的南方不同,刚刚入冬,甘州的寒风已然凌厉如刀。街道两边种植的杨树早已枯叶落尽,只剩了光秃的枝杈,无声瑟瑟。

  值守在府衙各道门禁边的亲卫大都认识这位二公子,立即让开,给他指出后院的方向。

  山间梦魇的寒意还绕在胸间,萧平旌跑得越急,心头越慌,冲进内院院落时,刚好有一名亲兵端出一盆血水,让这位从不知惊惧为何物的年轻人不禁有些腿软,深深吸了两口气才稳住自己,迈步走进内间。

  与迎门外厅一墙相隔的后堂正中,摆放着一张长榻,萧平章仰面平躺,半身浴血,右胸稍稍偏上的位置插着一支长箭,面颊苍灰,眼睛似睁非睁。他的外甲和战袍已经卸下,随意堆在床侧。两名军医围在床边照料,面对箭身,不敢轻动。

  长榻旁,萧庭生甲衣半卸,扶膝而坐,一只手掌放在长子的额前。

  时年六十二岁的这位长林王,原以罪奴身份出生于掖幽庭中,十一岁被赦出宫,十四岁由先帝萧景琰收为养子,十九岁初上战场,二十三岁封侯,二十七岁得赐长林封号,领北境军主帅之职,着五珠冠;四十五岁时新帝登基,加封其为七珠亲王。

  两代帝王的恩信,使得长林王府在朝野和宗室间地位超然,完全不受其养子身份的局限。

  然而此时,这位战功彪炳、纵横沙场数十年的老王爷却好像完全失了镇定,双肩僵直,面色如同他的鬓角一般灰白,连小儿子的意外出现也没有让他移开目光,全部的心神依然集中在伤者身上。

  大概是听到了二弟靠近的声响,床榻上的萧平章轻轻动了一下,眼眸稍睁。

  萧庭生急忙俯下身,柔声安慰道:“没事,扶风堂的黎老堂主刚好在甘州,为父已经派人去请他了,你再撑着些,他马上就到。”

  扶风堂最初只是一家药坊,由寒医荀珍所创,只开在廊州一地,后因口碑太盛,许多病患跋山涉水也要前来求医,反致小病加重。荀大夫医者之心不忍,便又择了其他合适的地方开设分号。这一年一年一家一家地开下去,传到黎骞之这一代,不仅京城和各大州府皆有扶风医坊,连北燕和大渝也各开了一所。

  一听说这位素来各处云游行踪不定的老堂主居然刚好在甘州,本已吓得脸色发青的萧平旌总算吐了口气,心头稍定。但忧急之时的等候,总显得比平时更加难熬,他耐着性子等了片刻,眼见兄长呼吸愈弱,门外仍无动静,渐渐又有些坐不住,匆匆跳起身,打算亲自去催看。

  好在他刚刚冲出大门,数骑快马便急驰而至,一位青衣老者被拥在众亲兵之间,想来便是扶风堂堂主黎骞之。

  萧平旌心焦如焚,哪里还顾得上礼数,三步并作两步赶上前,连扶带抱将老人家拖下马,挟着胳膊急急地就向门内奔去。

  整个队伍的最末端是一匹不起眼的灰白骟马,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姑娘端坐马上,容色清丽,一身淡藕色的布衣布裙,长发稍挽成髻,在脑后扎成一束,手中提着一个竹藤药箱。

  前方慌成一片的众人没有一个注意到她,她显然也并不在意是否受到关注,只淡淡瞥了萧平旌一眼,便自顾自下了马跟在后面,看起来动作从容舒缓,但实际上也没比其他手忙脚乱的人慢多少。

  听到外厢动静的萧庭生勉强定住心神,起身抱拳相迎,嗓音有些喑哑,“黎兄……”黎骞之匆匆还了礼,将视线投向他身后。在看见伤者胸前长箭的那一瞬间,他的眉心突然一跳,脚步也有片刻凝滞。不过这刹那间的迟疑转瞬即过,周边无人察觉,唯有跟随在后的女徒林奚抬起头,飞快地看了他一眼。

  榻旁的两位军医起身让了位,黎骞之用软巾清去积血,仔细观察过伤口,示意林奚取出一把长剪,两人一个扶箭,一个下剪,先将外部箭身剪下,在体外留了一寸长短,之后方才调整呼吸,细细地诊察伤者脉息。

  萧庭生几乎是眼也不眨地盯着老堂主的动作,见他停手后神色黯淡,心头立即慌乱,全靠多年的战阵历练才稳住了自己,低声道:“我与黎兄相识近三十年,好与不好,你但说无妨。”

  他问得坦白,黎骞之也不想多加讳言,抬头答道:“王爷想必也明白,这个情形是一样的,无论是否伤及了肺脉,箭头都必须先取出来。”

  “你的意思是……”萧庭生面白如纸,只觉得胸腔内的血液似乎被一抽而空,“平章他……和林深当年……伤得一样吗?”

  在旁侧听着的萧平旌别的不知道,但却知道父亲所提及的林深最后并没有救回来,周身顿时如浸冰水,足下一软,跌坐在榻边。

  黎骞之的眸中也泛起了一抹哀色,点头道:“是。世子能否挺过来,只在五五之数。”

  萧庭生呆呆地怔了半日,最终没有再多说什么,“好,请黎兄尽管动手吧。”

  “同样的伤势,二十年前我已经失手过一次了……”黎骞之自己摇了摇头,喃喃问道,“王爷竟然还敢把世子交给我来动手吗?”

  萧庭生发红的眼底微起泪意,“当年林深没有救回来,不是黎兄的错。若连你的医术我都信不过,又能去相信谁呢?”

  两人说话时,旁边的林奚自顾自地忙碌着,先指示旁边亲兵端来一个矮桌放在身后,铺开白巾,将药箱内的压舌板、针垫、小刀等物一一取出,放置整齐,又点燃一个厚瓷带捻的油灯,挑出一柄极薄极短的小刀,在盛有药液的一只玉碗中浸了浸,放在火苗上燎烧,一应准备齐全,这才轻轻叫了一声:“师父?”

  黎骞之知道此时不能再多耽搁,定了定神,接过女徒手中的银刀。林奚用布巾清理掉新渗出的血渍,两指按在伤者腕间,一面监察脉息,一面凝神观看师父的动作。

  雪亮的银刀慢慢移向伤口处,锋刃微斜向下,在即将触及病人的肌肤时,突然间又一颤弹起,快速停在空中。

  萧平旌被这一颤吓得跳起身,一口冷气倒吸进胸口,差点吐不出来。

  黎骞之盯着自己的手指看了两眼,似乎下了决心,侧身将手中薄刀交到身旁的女徒手中,抬头面向萧庭生,目光笃定,“我这个徒儿,一向比我的手稳。请王爷允准,由她替世子取出箭头。”

  “这怎么行?”萧庭生还未及回答,萧平旌已经一拳击在石板地上,愤怒地拒绝道,“我大哥这么重的伤势,绝不可能交给一个丫头片子处置……老堂主不敢动手,难道就没有别的正经军医了吗?”

  萧庭生抬手按住他,深深地看向黎骞之的眼底,片刻后,颇为艰难地点了点头,“我相信黎兄的判断。”

  “父王!这可是大哥啊!就算不能万无一失,也不该这么轻率……”萧平旌急得满面涨红,提高嗓门刚嚷了半句,声音突然卡住,目瞪口呆地瞪向前方。

  只见林奚在萧庭生点头之后便没有丝毫迟疑,手起刀落,再轻轻一拨,箭头已被拔出,丢入药盘中,换了另一把烤在火上的银刀,快速按压止了血,再用抹了药泥的厚纱巾盖在伤口上,平掌稳压住。整个动作流畅自如,从开始到结束,萧平旌只来得及说那么半句话。

  室内顿时一片安静,直到萧平章在枕上轻动了一下,凝滞的气氛才算被稍稍打破。

  “平章,平章……”萧庭生俯下身握紧了长子的手,轻声呼叫。萧平旌也凑了过去,伸手试了试兄长额头的温度,抬头询问林奚:“他怎么样?”

  林奚一手仍压在伤处,一手把住伤者的腕脉凝神细诊,像是根本就没有听见他在跟自己说话。

  萧平旌顿时又急了,“你怎么不回答啊!到底伤到肺脉没有?我大哥呼吸这么弱,没关系吗?”

  在他连珠般的追问声中,林奚稍稍放开手指,看向萧庭生,简洁地道:“请王爷让他出去。”

  萧平旌一脸震惊,难以置信地指着自己,“你说什么?让我……你是说我?我出去?”

  “你吵什么?”萧庭生瞪了小儿子一眼,厉声呵斥,“去到外边等着。”

  萧平旌不服气地咬紧了牙根,到底不敢抗命,站了起来,步步回头地退到了室外的中庭。

  北方的庭院不似南边草木扶疏,只在堂前对称地种植了两排常青柏。萧平旌背靠着粗壮的树干,焦灼难安,时不时站起在院中走动一下,向室内张望。

  干等了大约两刻钟,半掩的房门轻动,林奚一个人从屋内走出,神色依旧淡然,眉宇间稍添了些疲惫。

  素来很识时务的长林二公子放下身段,小心地问道:“是我刚才鲁莽,现在……总能问一句怎么样了吧?”

  林奚放下半卷起的衣袖,不紧不慢地答道:“世子的情况还算平稳。”

  这么短短一句回应显然不能让萧平旌满意,他赶忙又追问道:“这么说就是没事了?到底伤没伤到肺腑?他很快就能好对吧?需要休养多久?”

  “这些都还不知道。”

  “什么叫不知道?”萧平旌昼夜赶路好几天,疲累忧惧,情绪难免易躁,一双剑眉不知不觉就挑了起来,“你可是大夫,只要肯尽心,怎么可能不知道?”

  林奚捋平腮边垂下的发丝,冷冷道:“世人对医家最大的误解,莫过于以为我们是神仙,若有救不回来的病人,那必定是因为没有尽力。”她眸色微寒地看了萧平旌一眼,“京中传言长林府二公子受教于琅琊阁,原以为定是脱俗不凡。今日一见,却也不过如此。”

  说罢,她径直穿过常青林道,向院门外走去。

  萧平旌素来性情疏阔,林奚出言嘲讽他其实并不怎么在意,只是眼看着她似乎是准备离开,这才又急了起来,连追两步攥住她的手臂,语调中已经带出了怒意,“你可是大夫,我大哥还躺着呢,你去哪儿?咱们不说天命,医家总得要照料了病人,才敢说自己尽力了吧?”

  东青刚好从屋内出来,听到了后半句话,忙赶上前解释:“二公子,林姑娘是去给世子配药的……您别担心,扶风堂的医术真是没说的,世子的伤势已经稳住了。”

  林奚从他掌中夺回了自己的手臂,一言不发转身离去。萧平旌本无心要得罪她,此时更是又尴尬又不能追上去,只好待在原地,无奈地抓了抓自己的头皮。

  东青的话确实不假,萧平章的伤口处理之后,呼吸已经安平了许多,但如此沉重的伤势难免反复,黎骞之为了谨慎起见,决定在府衙多住几日,有什么不对,也好立即处置。萧庭生悬着的心放了半个,向他郑重道了谢,又命元叔亲自礼送出去,妥当安排起居。室内几名亲兵这时才敢近前,收捡地上染血的战甲和衣袍。

  一个软缎锦囊从袍内滚出,亲兵俯身拾起后不知该怎么处置,只能怯怯地叫了声“王爷”,呈递上前。

  视线落在刺绣缎面上的一瞬间,萧庭生微白的眉尖颤动了一下。他并不知道平章什么时候去过琅琊山,但这孩子可能想要问什么问题,他的心里却是一清二楚。这个轻飘飘的锦囊接在手中,感觉上也就犹如巨石般沉重。

  门外脚步声响,一听便知是小儿子奔了进来。萧庭生飞快地将微松的囊口重新系紧,压进萧平章的枕下,顺手又抚了抚他微凉的额头。

  来到床榻边的萧平旌这才正式向他跪地行礼,叫道:“孩儿见过父王。”

  萧庭生嗯了一声,抬手示意他随自己走到窗边,低声问道:“你远在琅琊阁,怎么会想到要赶来甘州?”

  萧平旌沉着脸咬了咬牙,恨恨地道:“此次北境之战虽由大渝发起,但父王已有预判推演。甘州一线由大哥镇守,在事先的推演中必定会被当作最难攻破之处。既然已是最强,那么预留机动的后援便不会倾向于这边。而大同府沉船,断的又全都是左路军资。补给断绝,援兵又远,所以甘州必有危局……”

  萧庭生面上浮起一丝笑意,欣慰地道:“你从小偏爱杂学,并不喜兵书。好在生来有这份天赋,像是我将门之子。”说到最后几个字时,他的语调低沉了下去,视线落在墙角。

  墙边一张小案,那枚带血的箭头静静躺在案上青瓷浅盘中,触目惊心。

  萧平旌随之看了过去,父子两人的脸上同时升起了一抹怒气。

继续阅读:第三章 旧事余音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琅琊榜之风起长林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