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谜隐玉蕊花,言伤兄弟心(下)
筠心2018-05-15 13:163,744

  颜真卿一边命亲卫护送李适、杜良娣与小蓉在都亭驿的密馆中下榻,一边与陆羽、李复带着一队亲兵,直往郊外的破庙而去,一直忙到凌晨才回返府衙。他见天色已晚,便让陆羽与李复先去歇息,自己明日一早再去向李适、杜良娣请安。

  陆羽与李复回到都亭驿时皆十分疲倦,道了声别便由侍卫引着各自回房歇息。陆羽已困得昏昏沉沉,刚推门进屋便觉得里面烛光闪亮,不由强睁开眼向屋内看去。只见一人正坐在桌前看着自己,仔细一瞧竟是李适。

  “念之,这么晚了怎么还不去睡?”陆羽打了个哈欠道。

  李适面色微寒,站起身道:“你们去哪儿了?”

  “去了昨晚那个破庙。”

  “到那里做什么?”

  “去查那老妇人之事……”陆羽说着又打了个哈欠,睡眼惺忪道,“念之,我实在太累了,明日再与你说可好?”

  “怎么,难道有何事不能现在说么?”李适声音里透着不易察觉的怒意。

  陆羽丝毫没感觉到:“怎么会,只是一桩小事而已。”

  “既是小事,颜大人为何连夜带着你们前去?”

  “是颜大人勤于公务吧……”陆羽往床边一坐,揉着睡眼道,“别想太多了,有什么事明日再说……”

  “好……你歇息吧,我告辞了。”李适丢下一句,走出屋子。

  “明儿见……”陆羽咕哝一声,倒在床上沉沉睡去。

  次日一早,颜真卿在都亭驿的密馆中向杜良娣、李适请罢安,将昨夜之事禀明后道:“娘娘、郡王,如今之计,有两件事是当务之急。”

  杜良娣道:“颜大人请讲。”

  “其一,需即刻派人到景元观暗中调查,查出究竟是何人受柳勣指使,伪造了那枚陷害太子的卦签。若是能够顺利查出此人,我们不仅多了一个人证,还可以顺藤摸瓜,找出更多线索来。”

  “大人此言甚是。”杜良娣颇为赞同。

  李适点点头,问道:“那其二呢?”

  “其二便是彻查破庙中的疑案。依微臣看来,此案与五原尉郑楠干系重大,恐怕背后也能牵出李林甫这条线来。”

  “一口荒郊野外的破棺材,能有什么玄机,值得如此小题大做?”李适道。

  “郡王,此案看起来虽小,但暴露的却是冰山一角,不容小觑。况且此事出在五原,郑楠又是五原的父母官,不查清此案、严惩郑楠,百姓恐怕难有太平安宁之日。如今此地又遇上三年大旱、民不聊生,微臣一日不解五原之灾,一日也难以心安!”

  几人听了此话皆深为颜真卿的爱民之心感动,唯独李适俊脸稍稍一暗,但只过了一瞬便笑道:“大人以百姓为念着实是爱民如子……那么大人以为,该派何人前去景元观查访,又派何人去调查破庙之案呢?”

  “回郡王,微臣以为娘娘与郡王身份贵重,小蓉姑娘乃重要人证,皆不宜在五原抛头露面,以免被郑楠的人盯上,”颜真卿说着看看李复、陆羽二人,“初晨武艺高强,江湖经验丰富,对案情涉及的人事又极为熟悉,由他去景元观查访最为合适不过。微臣会派最得力的亲卫一路相助,确保万无一失。初晨,你以为呢?”

  “在下全凭大人吩咐!”李复一抱拳道。

  “那鸿渐呢?”李适问。

  陆羽自告奋勇道:“我便留在此处,协助大人调查破庙一案!”

  颜真卿点头道:“也好,毕竟你对那玉蕊花的图案最为熟悉,可以帮得上忙。”

  李适听罢眉梢微微一挑,笑了一笑。

  “如此安排是否妥当,请郡王示下。”颜真卿恭敬问道。

  “甚好。”李适答了一句,起身对颜真卿郑重一揖道:“颜大人,太子能否洗冤,奸臣能否铲除,全靠大人运筹帷幄、鼎力相助,李适这里先行拜谢了。”

  颜真卿慌忙跪倒在地道:“郡王万不可行此大礼,微臣惶恐之至!微臣身为监察御史,为太子洗冤、为国除奸皆是分内之事,臣一定竭尽全力,不负厚望!”

  “好!”李适上前扶起他道,“那便等候大人的好消息了。”

  “请娘娘、郡王放心,微臣这便去安排。”颜真卿退出都亭驿,命人将李复唤去商议景元观查访之事。李适让小蓉服侍杜良娣回房歇息后,便一个人坐在密馆的花园中默默出神。

  “念之,想什么呢?”陆羽见他一人独坐着,上前问道。

  李适没有说话。

  陆羽以为他在为太子之案忧心,便劝道:“现下有颜大人相助,他足智多谋、断案如神,一定能为太子伸冤的!”

  “才见了一面,你怎么就知道他断案如神?”李适开口道。

  “你不知道,昨夜我们去那破庙里调查,颜大人调兵遣将、探查取证、推理分析皆有章有法、头头是道,我可长了不少见识呢!”

  “哼,为了一件小案如此兴师动众,真是不知所以。”

  “人命关天,怎么说是小案呢?”

  “那我问你,太子案与五原破庙案哪个更要紧?”

  “太子案关系到国家社稷,五原案关系到五原百姓,我觉得都很要紧。”

  “所以你便决定留下来帮助颜大人断案?”

  “是,颜大人已派初晨去景元观查访,以他的能力一定可以胜任。而我既不会武功又缺乏江湖经验,跟着他反倒是个累赘,不如就留在这里帮颜大人做点儿力所能及之事。”

  “那你可还记得,当初你曾说过要一路相助与我,怎么这便忘了?”

  陆羽听了很是不解:“我一直在帮你啊,怎么会如此说?”

  “你明明是在帮颜大人断案,哪里是在帮我?”

  “不、不是这样的,我帮助颜大人便是在帮你,帮助五原百姓也是在帮你,难道不是么?”

  “当然不是!太子案关系到皇储之位、李唐江山,稍有不慎便会动摇国本,乃是天大之事,岂是一个小小的五原案可以相提并论的?”

  “可是颜大人说,五原案与郑楠干系重大,而且背后恐怕也与李林甫有关,查清此案对我们扳倒李林甫极有助益,他的话不会有假。何况,即便此案到最后真的与李林甫无关,但能够为五原的百姓伸冤,不也是功德一件么?”

  “所以你还是觉得,自己做的没有错?”

  陆羽听他忽而论及对错,情绪有些激动起来:“念之,你是我的好兄弟,只要是你的事,我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做,但五原案这件事,我真的觉得自己是在帮你,而且也没有做错!”

  李适咬了咬唇,语调冷道:“是我看错了你。我以为你虽出身寒微,却一直奋发图强、刻苦上进,有胸怀天下的志向,更有一颗建功立业的雄心,只要多加历练,来日定能助我一展宏图、成就伟业。没想到你竟如此不识大体、不分轻重,连社稷与百姓孰重孰轻也分不清楚,真令我难以置信!”

  陆羽越听脸上越红,清秀的容颜扭曲起来:“……我不分轻重?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你身居郡王的高位,看到五原百姓受苦,难道就没有一点儿恻隐之心?难道你心里就只惦记着自己的前途、爵位,丝毫没有想过为百姓做些什么?难道你从前所学的帝王之道、治国之术便是教你视自身如泰山,视百姓为鸿毛?那么你方才所说的一展宏图、成就伟业,又是从何说起?你口口声声说要铲除奸佞、重振朝纲,难道不是为天下苍生谋福祉么?”

  “你!”李适被他一席话给生生噎住,惊怒交加。还从未有人胆敢如此直言不讳地指责他,就连他的父王、母妃也未曾有过。陆羽岂敢如此放肆!李适秀目圆瞪,与陆羽怒目相视,两兄弟第一次恼红了脸。

  过了半晌,他收起怒容,冷哼一声道:“既然你不愿助我,留在这里也是徒劳,不如就此别过吧,我不妨碍你去走你的光明大道!”

  “你……你这是赶我走么?”

  陆羽怀疑自己是否听错了,他放弃在火门山学儒的大好机会,千里迢迢护送李适到了这里,一路上所思所想的皆是如何助他完成心愿、脱离险境。如今为了这么一点儿小事,他竟要赶自己走?他们之间的兄弟情义,难道如此不堪一击?还是他从未将自己视为兄弟,只不过当作一个奴仆下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从头到尾皆是自己一厢情愿、自作多情?如一股寒风倏地刮进心口,直令他感到彻骨冰凉。他死死盯着李适的面孔,希望他只是怒极了口不择言,却终究没有看到任何缓和之色。“……好,既如此,我便只能送你到此处了。”他硬硬地吐出一句,刷得站起身,直向花园外走去。

  李适一直侧着脸,起伏的胸膛显示出他怒气未消。

  陆羽自嘲一笑,一个堂堂郡王岂会挽留他这个“出言不逊”的草民?他有什么资格令李适纡尊降贵地迁就与他?但心中仍忍不住为李适的处境担心,待走到转角处时又回望了一眼,那人仍是纹丝不动地坐着,留给他一个决绝的背景。他一叹道:“现下危机未除,你……好自为之。”声音很低,不知是说给李适还是说给自己。

  李适低垂着眼,一直等他的脚步声完全消失,这才转过头来望向空荡荡的庭院尽头,发出一声极为微小的叹息。

  半日后,李复从颜真卿处回到都亭驿,向李适等人禀明下一步的安排,三日后他便动身前往长安城中的景元观,颜真卿会派三名亲卫暗中相助。说罢,他搜寻着陆羽的身影:“鸿渐呢,颜大人叫他过去有事相商。”

  杜良娣与小蓉皆说不知,李适则扭头避开他的目光,面色晦暗。

  “怎么,你们俩吵架了?”

  “……是。”

  “为了什么事?”

  “没什么事……”

  “不可能,鸿渐极少发脾气,定是你出言重了,才惹他生了气!”

  “我出言重了?你是没听见他都对我说了些什么!”

  “兄弟间拌嘴,岂能真往心里去,”杜良娣劝道,“去,找他说开了便好。”

  李适脸色愈加难看,只是站着一动不动。李复暗道事情恐怕严重了,忙去陆羽的住处找人,却见屋内空无一人,随身的行囊也不见了。不由心头火起,几步来到前厅,对着李适怒道:“人已经被你气走了!咱们三个一起出来的,若他有什么闪失,我不管你是何身份,都要拿你是问!”

继续阅读:第37章:立志独访茶,疑案现端倪(上)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茗香赋·陆羽传奇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