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浮笙想着自己这么多年来,从出生就被送到了柳母妃那里养着,然后长到八岁就被分出来单住了,当时被分到这个最偏僻的院子时,郑浮笙虽然年纪小,却也知道是被薄待了,所以着实伤心了一阵子。
但他之后还是慢慢的接受了现实,毕竟,父皇跟他没有见过几面,没有照顾到他也是有的,所以郑浮笙就开始日盼夜盼的,希望父皇能来看看自己,然后自己乖乖的听话,让他能够喜欢自己。
然而,日子就那么一天一天地在期盼中过去了,那位在郑浮笙想象里,形象高大的父皇,并没有现在在他的面前,他的期待慢慢地在时间的流水中变淡了,直到不再有期待。
小的时候没什么记忆,他不知道自己见没见过这位父皇,但自打他有了记忆,除了远远的看着父皇,近距离地见父皇,还真就是那次蔓儿被杖责的国宴上,也许,真的是蔓儿给自己带来的运气吧。
一想到蔓儿,郑浮笙的所有委屈和不甘就烟消云散了,求别人对自己好有什么用,求来的东西都是没有尊严,有蔓儿关心自己,爱护自己,帮衬自己就够了呀,别人既然没有真心,那就不如早点死心吧,也省得自己伤心。
皇上也多少看出了一些三儿子的想法,即便是他隐藏了自己的表情,但他眼神里跟自己瞬间的疏离,却很是说明问题,皇上的心里不禁一跳,是不是自己真的把他想得太有心机了呢,那一脚也许真的只是一个寸劲儿。
事情从表面上看,怎么看都是郑浮笙受了委屈才是,结果自己却做了这么明显的一个偏心的判决,也不怪他会有这样的反应,就算他真的故意踹了那一脚,其实也没什么不应该的,在自己被人欺负了之后,不还手的人,还是男人么。
皇上把自己设身处地地想了想,如果换成自己会怎么,结论是,如果刚刚是自己被皇兄这么欺负,他的还击可能更直接更犀利,有了这样的设想结果,皇上就更觉得自己的行为出了偏差。
不管那一脚是不是故意的,如果三皇儿刚刚没有那一脚的还击的话,自己是不是会更加瞧不起他,觉得他软弱可欺,身上没有半点身为皇室的傲气和傲骨,皇上发现,自己越往深了想,越是矛盾,对这个三儿子,自己简直是太过苛求了。
似乎浮笙无论怎么做,在自己的眼里心里,总是不对的,那还如何能怪他跟自己的疏离,这样的结果,全是自己的行为导致的,为什么自己就没有早一点儿想到,设身处地地为他想一想呢。
“浮笙,我是担心你的伤势,毕竟被刀子割了那么长那么深的一道口子,今天又被你二皇兄给吓得,摔得一跤,虽然没有直接碰到伤口,但对伤口肯定是有影响的,所以父皇才让你回去再歇几天。”
“浮笙,你别有什么其它的想法,父皇就是想要让你养好了身,别落下什么病根儿就不好了,我儿子的身子可是精贵着呢,你这么糟蹋自己个儿,父皇可是看不过去的,还是彻底养好了再来上朝,听政也不差这么七、八日的。”
“一会儿你回了院子,我就让孟太医过去,再给你瞧瞧,别真有什么反复才好,好不容易养得差不多了。”
父皇突如其来的温情,让郑浮笙有些手足无措了。
这真是太出乎他的意料了,没本没有承受的准备,心里怦怦跳得让他控制不住了,盼了多少年的关心了,终于听到这样的话,他又觉得是那么的不真实,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一样,本来已经放弃了的,它却又突然来了。
郑浮笙猛然的低下了头,他不想让父皇看到他眼睛里,浮上来的那一层潮湿,他觉得有些丢脸,一个十几个没在乎过他的人,一两句好话,就让他心思波动至此,可见,他的心思也是不够坚定了。
郑浮笙低头只是下意识的动作,看在皇上的眼里,却又有些意味难明了,三皇儿这是受了多少的委屈了,自己第一次跟他说些软话,他就被感动成这样,这样的话,自己跟二儿子不知道说过多少回,他从来都是这耳进那耳出的。
一想到自己对两个儿子的态度,不对比不知道,一对比之后,皇上更加的确定,自己对这个三儿子,忽略得太过了,难得的,浮笙没有因为自己这么多年的疏忽,而对自己心怀怨恨,在危难之际,只有他挡在了自己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