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该做之事下决心去做,决心要做之事一定做好(2)
丁兆宇2018-01-09 16:495,668

  这位驰骋沙场、百战百胜的名将待人却很诚恳亲切,非常自信,做起事来专心致志,富有创见,也极富判断力,为人机警,反应敏捷,每遇机会都能牢牢把握并充分利用。应该说,他是一个向往获得全面成功者的最好典范!在生活中,我们也要效法这种处世风格和魄力,充分发挥自己的判断力。

  不要害怕尝试那些看似“做不了的事情”。

  公元前223年冬天,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进兵亚细亚。当他到达亚细亚的弗尼吉亚城时,听说城里有个着名的预言:几百年前,弗尼吉亚的戈迪亚斯王在其牛车上系了一个复杂的绳结,并宣告谁能解开它,谁就会成为亚细亚王。自此以后,每年都有很多人来看戈迪亚斯打的结。各国的武士和王子都来试解这个结,可总是连绳头都找不到,他们甚至不知道从何处着手,大多数人只是看看而已,从没有一个人静下心来想方设法解开这个难解之结。亚历山大对这个预言非常感兴趣,命人带他去看这个神秘之结。幸好这个结尚完好地保存在宙斯神庙里。

  亚历山大仔细观察着这个结,许久许久,始终连绳头都找不着,亚历山大不得不佩服戈迪亚斯王。这时,他突然想到: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行动规则来解开这个绳结呢?!于是,亚历山大拔出剑来,对准绳结,狠狠地一剑把绳结劈成了两半,这个保留了数百载的难解之结,就这样轻易地被解开了。

  富兰克林指出:很多事情之所以看似不能做好,许多困难之所以看似不能解决,往往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而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信心。

  斯帕克是美国经济大萧条最严重时住在多伦多的一位年轻的艺术家,他全家靠救济过日子,那段时间他急需要用钱。斯帕克精于木炭画。他画得虽好,但时局却太糟了。他怎样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呢?在那种艰苦的日子里,哪有人愿意买一个无名小卒的画呢?

  斯帕克可以画他的邻居和朋友,但他们也一样身无分文。唯一可能的市场是在有钱人那里,但谁是有钱人呢?他怎样才能接近他们呢?

  斯帕克对此苦苦思索,最后他来到多伦多《环球邮政》报社资料室,从那里借了一份画册,其中有加拿大的一家银行总裁的肖像。斯帕克灵机一动,决定在这上面“做点文章”。回到家里,他开始画起来。

  斯帕克画完了像,然后放在相框里。画得不错,对此他很自信。但怎样才能交给对方呢?

  他在商界没有朋友,所以想得到引见是不可能的。但他也知道,如果想办法与他约会,他肯定会被拒绝。写信要求见他,但这种信可能通不过这位大人物的秘书那一关。斯帕克对人性略知一二,他知道,要想穿过总裁周围的层层阻挡,他必须投其对名利的爱好。

  他决定另辟蹊径,采用独特的方法去试一试。他想:即使失败也比主动放弃强!

  斯帕克梳好头发,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来到了总裁的办公室。

  斯帕克提出要求见见总裁的要求时,秘书告诉他:事先如果没有约好,想见总裁不太可能。

  “真糟糕,”斯帕克说,同时把画的保护纸揭开,“我只是想拿这个给他瞧瞧。”秘书看了看画,把它接了过去。她犹豫了一会儿后说道:“坐下等会儿,我去通知一声总裁。”

  她马上就回来了,“他想见你。”她说。

  当斯帕克进去时,总裁正在欣赏那幅画。“你画得棒极了,”他说,“这张画你想要多少钱?”斯帕克舒了一口气,告诉他要50美元(那时的50美元约相当于现在的1000美元),结果竟然成交了!

  为什么这位年轻艺术家的计划会成功?

  因为,他刻苦努力,精于他所干的行业;他想象力丰富:他不打电话先去约好,因为他知道那样做他会被拒绝;他敢想敢做:他不想卖给邻居,而是去找大人物;他有洞察力:他能投总裁对名利的爱好,所以选择了他的正式肖像是明智的,他知道这肯定对总裁的口味;他有进取心:做成生意后,他又请银行总裁把他介绍给他的朋友;他敢于另辟蹊径,在采取行动前研究市场,认真估计第一笔生意后的事,他成功了。最重要的是,他不害怕去做那些“做不了的事情”。

  富兰克林指出:抱持强大的自信心去做,世界上有许多所谓“不可能”的事都“可能”发生。

  敢于大胆地作出决定的人才可能成为英雄。

  富兰克林非常崇拜恺撒大帝。

  在罗马时代,意大利中北部的卢比康河,是意大利和高卢之间的分界线。在法律上,罗马的地方长官只能在元老院的同意下,才能将军队带入意大利。公元前49年,驻守高卢的将军恺撒大胆作出决定,带领他的军团渡过卢比康河,宣告了他和罗马的摊牌,从此,恺撒变成了罗马真正的英雄。

  恺撒的军队带着飘扬的旗子朝意大利行进,最后他们来到卢比康河。那是高卢省的界限,在界限的另一边便是意大利。恺撒在河岸停留了一会儿。他知道渡过这条河流,就意味着向庞培及罗马元老院宣战,此举可能让罗马全境卷入可怕的战争中,而其结果无人可以预测。

  “我们仍然可以回去,”他告诉自己,“我们后面是安全之境。但是,一旦我们渡过卢比康河,进入意大利,我们是不可能回头了。我必须在此作出决定。”

  他并没有迟疑很久。他发出命令,然后勇敢地骑马渡过浅浅的河流。

  当他到达河的彼岸时,他大叫:“我们渡过卢比康河了!现在我们不能回头了。”

  消息在通往罗马的道路和小径中喧嚷着传扬开来:恺撒渡过卢比康河了!当恺撒行经乡间时,来自每一个城镇和村庄的人民,都出来欢迎这位英雄。他愈接近罗马,人们便愈热烈地庆祝他的到来。最后,恺撒和他的军队来到罗马城的城门了,当恺撒进城时,没有军队出来向他挑战,也没有任何人反抗他,庞培和他的盟友已经逃跑了。

  2000多年来,大胆作决定的人,总是会想到渡河前站在河岸上的恺撒。

  霍姆兹说:“我们处于什么方向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们正向什么方向移动。”富兰克林说:在关键的时刻敢于适度冒险,敢于大胆地作出决定的人,才可能成为生活中的英雄。

  每个人都希望能抓住一个机会,使自己生活得更好。不管改变的是生活形态、你的性格或是人际关系,要过好日子就要敢于冒险;不然,没有人敢离开家门,没人敢结婚生子,也没人会去开创新事业。

  所有的人,或多或少,都具有与生的冒险特质。最勇于冒险的人莫过于梵姆拉了。他历经了多次大胆的探险,最后在徒步走往北极的旅程中丧命。当然,你不需要如此,冒险也可以只是做一点异乎寻常、有些危险的事:可能是换工作,或者到一个具有神秘感的国家去度假。冒险,即使不怎么惊天动地,对于锻炼人格也大有助益。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平时刻意让自己去应付一些难题,可以让你预习如何去面对突发的状况。如果你从不冒险一试,那你一生也不过随波逐流,随时等着大浪头来把你给打下去。

  而且,对许多人来说,平平顺顺的生活简直乏味得难受。偶尔不按牌理出牌,正可为生活增添新意。

  今天,许多人对如下的事情会表示惊讶:为什么有的人当公司的某项计划失败或取消了,承办人员把财力耗尽的时候,却还能保持镇定?原来他在此之前冒过一个更大的险,这样的险境与之相比实在微不足道。这次冒险使他领悟到:一项计划失败或许会损伤财力,但不至于令自己一无所有。

  一位靠冒险起家的美国成功人士指出:“我必须承认在我一生中,有些时候也的确会冒出逃避的念头,觉得自己已有了个稳定的工作,只要考虑自己分内的事就实在很不错了。但不管如何,似乎每当境遇很不明白时,前头总还有一点光亮可寻,于是我又继续干下去。”

  虽然再也没有一个工作比自己当老板更好,但要坐在这个位子上,你却必须要能时时承受风险。这就好像把船开进没有航道的水域,你要全力以赴,告诉自己这次不成,还要再来一次。要能在商场上的大风大浪中活下去的人,都必得通过这一关;而且大部分的人还不只经历过一次。这就叫做经验,经验是没有人能传授给你的。不管创业维艰的日子有多长,你只要想尽办法让自己活下去。经历了第一次的失败,你要有从头再来的决心。不然,冒险日久就变了质,那是世上最痛苦的事。

  人生每个层面多少都带着一点儿冒险:健康、人际关系、生意、谋职等都是。冒险并不是做了什么天大的抉择,而是咬紧牙关,不管多么困难,一心要有赢的决心。生活的趣味在很大程度上也缘自于此。

  要敢于凭直觉思考作出决定。

  富兰克林非常喜欢这样一句格言:“人生如一首乐曲,要用乐感,感情和直觉去谱写。不能只按乐律行事。”

  人能在关键性时刻做出或想到关键性的事情。这种情形与逻辑学或过去的经验无关。我们常把灵机一动而作出的决定看做是凑巧、命运或是第六感的作用。我们都有过对某件事发生,事前早有预感的经验。其实,这不过是一种常被忽视了的天赋智力在作祟而已。这种智力就是直觉。

  直觉是在作决定的那一刹那,敦促我们在两种办法中择一而行的心声。我们在心里有所感,却不能解释为什么会有这种心声。

  决策不能单以事实和资料为基础。一项决策的优劣,还要看你在事实和资料以外,另有什么别的依据。

  你可以将一袋面粉制成饼干或者面包。这就要看你在面粉以外加上了什么其他成分而定,而且还要看厨师是谁。你也能将一组事实和资料“制”成实物,“制”成利润。但这也要看事实和资料以外的其他成分,以及决策人是谁而定。

  这些存在于你内心深处的东西,大部分是无法用文字或数字来表达的。其中包括你的感情、恐惧、信仰、怀疑、偏见和信念等。而凡此种种,都是从你记忆不清的经验中产生的。也可以说这是你的潜在意识,有些人称它为本能或直觉。如何称呼它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这些未能表达的成分,正是你的决策优劣的关键因素。

  在企业界,人们常讨论:企业管理到底是一门艺术,还是一门科学?结论是既是艺术,也是科学。说它是一门科学,是因为你必须把握事实;说企业管理是一门艺术,就是因为每一项决策的价值高低,均系依决策者的创造力而定。就像艺术的其他领域一样,优良决策及拙劣决策的分界,仅仅只有一线之隔。

  决策的关键所在,是永远无法获得足够的事实和资料。如果你真有了全部事实和资料,那就不是一项决策了,那只能是一项已知的结论;反之,如果你丝毫没有事实和资料,你也不能作决策,你只能在黑暗中盲目射击。

  当然,你拥有的事实和资料越多越好。每个人都知道,决策的第一步就是收集尽可能详细的事实材料。那是决策工作中最重要的一步。但是真正有价值的,是你如何利用这些事实和资料。

  但是在企业界,你不一定总是处于自己决策的地位。不过,如果一项决策与你有关,只要可能,你就应当搜集事实和资料,倾听他人的意见,然后你自己作出决策。你是与你的决策共存亡的人。如果你让别人来作决策,那么他所作的决策,也许对他本身十分正确,但对你也许就不一定合适了。

  如果你负责某一领导的工作,就更需自己去实施或者控制有关的决策。而且,你所作的决策,最好由你自己执行。执行一项你自己的决策,将比执行一项别人交给你的决策来得容易,而且通常也会获得最佳的效果。

  果断是一种能力。某些人天生具有此项能力,某些人则必须经过学习才能培养这种能力。在企业界,能够容易地、迅速地而且充满自信地作决策的人,才是最有价值的人。

  科学史上有很多直觉导致重要突破的实例。最着名的例子之一就是公元前二世纪的希腊物理学家和数学家阿基米得。他坐进注满水的浴缸沐浴时,水由缸边溢出。他因此认识到物件在水中取代部分水所占位置的原理,并把它应用到科学问题上。爱因斯坦也认为心声很重要。他说心声曾帮助他掌握了很多复杂的思想。

  凭直觉了解事物并不是完全忽略理性思考。事实上,在很多例子中,这两种精神官能的活动是相辅相成的。直觉提供重要的信息,然后理性加以验证,或用直觉评估理性和逻辑的结论。

  很多人经过长时间苦思和多次徒劳无功的试验之后,才获得了新的发现,局外人还以为成功是突如其来的。其实,实现的洞察力也是以理性、丰富知识和追求正确结论的能力为基础的。

  着名的福尔摩斯就是以这种方式侦察案情的。例如,他怎会知道案中的凶手与死者相识呢?他想:狗是不向他认识的人叫的。因为死者的狗没有出声,于是,他就推测到凶手不是陌生人。这会不会只是逻辑的思想方法?事后想来好像是。但令福尔摩斯想到狗的行为的则是直觉。直觉把他的推断引导到正确的途径。

  有没有办法能鼓励直觉思考呢?一项研究工作发现,很多自发的灵感出现之前,总先有一段强烈的脑力活动,继而是松弛休息的过程。所以,研究人员或艺术家的直觉常在睡眠中、踽踽独行的散步或搭乘火车时出现。

  我们知道,灵感常常只在某一特殊方面产生。一位有直觉的医生可能是诊断疾病的天才;但他对日常生活的了解和反应可能相当迟钝。一位精于选择最适当人选的人事部经理,在股票市场中却可能把一生的储蓄输个精光。

  当然,凭借灵机一动办事,总带有若干冒险成分。对于不依常规方式出现的主意,难免有怕失败、遭人嘲笑的顾虑。在专家之间这种顾虑更为强烈。依直觉办事而甘冒险失败,则需要勇气和对自己直觉的信心。当然,在很多时候,恰当地依直觉办事常常会得到令人惊喜的结果。

  不要逃避作决定,但是也不能草率。

  在我们的前进的道路上,有无数大大小小的事等着我们去决定。在我们下一次作出重大决定时,大概又会犯另一次的重大错误。也许是因为过去犯了严重的错误,大部分的人只会往后看,站在那儿惋惜不已:“如果我知道得更多……”或“如果我有更多时间决定,每件事就会有很不一样的结果”。

  没有办法可以知道每件事,但是有办法可以在我们决定前多知道一些,也有办法可以给我们多点时间思考。

  许多人都害怕作决定,因为每个决定对这些人而言,都是未知的冒险。而且最令人困惑的是,不知道这个决定是否重要。因为不知道这一点,他们毫无头绪地浪费力气,担忧无数的问题,最后什么都没处理好。作决定就像在我们不知道内心真的想要何物时随手丢铜板一样。焦虑感会逼迫、强制我们就目前所为的事实行动。很不幸的是,留给我们决定态度或所有选择的时间太短了。瞬间的决定通常最软弱,因为它们建基于只对目前有用的事实。结果总是不好,因为迫使我们作出这样决定的力量,经常会扭曲了事实、混淆了真相。当所有的决定都取决于现在时,事实上最好地决定是老早以前就决定的那一个。

继续阅读:第十三章 该做之事下决心去做,决心要做之事一定做好(3)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本杰明·富兰克林财富成功思想全书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