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成功励志>本杰明·富兰克林财富成功思想全书>目录
第十一章 该做之事下决心去做,决心要做之事一定做好(1)吃不了苦中苦,就做不了人上人。英明的人不需要建议,愚蠢的人不采纳建议。闪电决不会在同一地方落两次。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最好。
果断力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之一。
富兰克林指出:“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并没有什么十全十美的方式。如果要说有一些基本原则的话,具有果断力就是其中之一。”
美国有句谚语,说的是:“闪电决不会在同一地方落两次。”比喻机会决不会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反复出现。劝喻世人珍惜每一次机会。机会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均等的。所不同的是,聪明的人能够发现机会,果断的人能够抓住机会,勇敢的人能把握机会变成成功;而愚昧的人总是不能发现机会,迟疑的人总会坐失良机,怯懦的人则不敢将机会变成胜利的果实。
果决的人办事成功率高,因为他有魄力,敢说别人不敢说的话,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这就是其超群之处,正是这个超群之处使他赢得机遇。
决断并非一意孤行的“盲断”,也非逞一时之快的“妄断”,更非一手遮天的“专断”--决断除了要有客观的“事实”根据,见解高超的预见性眼光外,同时更要有决心与魄力。世间最可怜的,是那些做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不知所措的人,是那些自己没有主意,不能抉择的人。这种主意不定、意志不坚的人,难于得到别人的信任,也就无法使自己的事业获得成功。
优柔寡断的人,不敢决定每件事,他们拿不准决定的结果是好还是坏,是凶还是吉。有些人的本领不差,人格也好,但就是因为寡断,往往错过了许多好机会,一生也未能成功。而决断的人,即使会犯些小错误,也不会给自己的事业带来的致命打击,因为他们对事业的推动,总比那些胆小狐疑的人敏捷得多。站在河边呆立不动的人,永远也不可能渡过河去。
如果你有寡断的倾向或习惯,你应该立刻下决心改正它,因为它足以破坏你各种进取的机会。在你决定某件事以前,你应该对这件事有个全面的了解。你应该运用全部的常识和理智,郑重考虑,但一经决定以后,就不要轻易反悔。
在作重大决定时摇摆不定,不知所措是一个人品格的致命缺点。具有这种弱点的人,从来不会是有毅力的人。这种缺点,可以破坏一个人对于自己的信赖,可以破坏他的判断力,更会有害于他的事业。
要成就事业,必须学会胸有成竹,使你的正确决断稳固得像山岳一样。不为情感意气所动,也不为反对意见所阻。
决断、坚毅是一切力量中的力量。假如你想成就一番事业,步入成功者的行列,你必须培养坚毅与决断的能力,否则,你的一生都将漂泊不定,事业也将无所成。
要满怀希望地去尝试,去努力。
香子兰是一种豆科植物,它在花落后会结出豆荚形的果实。成熟的香子兰果实晒干变黑后,就会成为散发浓郁香味的香料,这种香料,可以被广泛用于食品和化妆品。由于产量低,其价格仅次于藏红花,是世界第二昂贵的调味“香料之王”。最初,香子兰只生长在墨西哥,这是因为只有墨西哥特有的长鼻蜂才能给它授粉使它结果。因为香子兰果实的珍稀与贵重,当地的印第安人部落经常为争夺它发生武力冲突。
1793年,南印度洋留尼汪火山岛上的居民引进了香子兰和为之授粉的长鼻蜂。那年春天,香子兰在岛上生长茂盛,并开出了淡黄色的花朵,这令留尼汪人很高兴。但令人们想不到的是,那些长鼻蜂竟然出了问题:它们无法适应火山岛上的生活,最后都死去了,而当地蜜蜂对这种外来植物毫无兴趣。
香子兰的花期短暂,每朵花只开一天,没有授粉者,就意味着这些花朵全部凋谢也结不出一粒果实,人们心急如焚,却只能眼看着花谢而绝望。
一天,一个心有不甘的留尼汪人偶然用手捻了一下一朵香子兰花的花蕊,没想到这一捻竟捻出了奇迹,不久以后,这株香子兰结出了香喷喷的果实。这样,岛上的人们才知道,香子兰是雌雄同体的植物,没有长鼻蜂,人工也可以为它授粉。这个发现,使得香子兰的足迹开始遍及世界。
如今,每当香子兰花开时,人们只要随身带一个长长的针,刺一下花蕊,就完成了授粉任务。
香子兰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希望与我们只相隔一朵花的距离,有些人因为无动于衷、消极等待而失之交臂;而有些人只是动了一下手指,奇迹就会出现在眼前。
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困难,不管怎么说,我们都要满怀希望地去尝试,去努力。富兰克林说:“希望是生命的源泉,失去它生命就会枯萎。”而满怀希望去尝试的人,最终往往能够取得胜利。或许下面的这个故事对我们每个人都有所启发。
维其·霍夫曼在《超越生活》一书中讲到一个喜欢打猎的人,他买了两只纯种塞特猎犬并将其训练成优良的捕鸟犬。他把它们关在后院的宽大栅栏里。
一天早晨,这个人看见一只小牛头犬从他家后面的一条小路一溜小跑下来。它看见那两只狗,就从栅栏下挤了进去。他想也许应该把猎狗锁起来以免它们伤害小狗,但又改变主意。也许它们能给小狗一点教训,他理所当然地想。
正如他所料,狗毛开始飞舞,而且全是小牛头犬的毛。那精气十足的闯入者不久就吃足了苦头,又从栅栏下挤了出去逃之夭夭。
而让那人惊讶的是,小牛头犬第二天早晨又来了。它从栅栏下爬进来,再次挑战那两只“职业摔跤手”塞特犬。和头一天一样,它很快就被挤出围栏,落荒而逃。次日,同样的一幕再次上演,小牛头犬得到了相同的结局。
那人因公出差,第二天一大早就走了,几周后才回来。他问妻子那只小牛头犬最后怎样了。
“你不会相信的,”她回答,“那只小狗每天都在同一时间来到后院,与我们的塞特猎犬打架。而且它一天都没有漏掉!现在的情况是,只要我们的塞特猎犬听到它在小路上的喷鼻声就哀叫着跑进地下室。那只小牛头犬就大摇大摆地在我们的后院到处乱走,好像这里归它所有似的。”
你如何处理每天遇到的难题?富兰克林告诫我们:“该做之事下决心去做,决心要做之事一定做好。”只要你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就有成功的希望。
不仅要想得好,更要做得好。
富兰克林非常喜欢这样一句格言:“说一尺不如行一寸。”任何希望,任何计划最终必然要落实到行动上。只有行动才能缩短自己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只有行动才能把理想变为现实。做好每件事,既要心动,更要行动,只会感动羡慕和永久性地“想要”,不去流汗行动,成功就是一句空话。一位哲人说:“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最好。”
做得好就是行动。我们从许多杰出的成功者身上都可以找到某些成功的偶然性,但因为他们每个人能做得好,又体现了成功的必然性。如果他们没有付出比常人多几千倍、几万倍的行动,是不可能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的。爱迪生75岁时,每天准时到实验室里签到上班。有个记者问他:“您打算什么时候退休?”爱迪生装出一副十分为难的样子说:“糟糕,这个问题我活到现在还没来得及考虑呢!”他活了84岁,一生的发明有1100多项,对自己成功的原因,他曾这么说:“有些人以为我在许多事情上有成就,是因为我有什么‘天才’,这是不正确的。无论哪个头脑清楚的人,如果他肯努力行动,都能像我一样有成就。”爱迪生的名言是:“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汗水就是行动,行动就是努力。在任何一个领域里,不努力去行动的人就不会获得成功。就连凶猛的老虎要想捕捉一只弱小的兔子,也必须全力以赴地去行动;不行动、不努力就捕捉不到兔子。
世界着名的大提琴手巴布罗·卡沙斯在取得举世公认的艺术家头衔之后,依然每天坚持练琴6小时,养成了“行动再行动”的良好习惯。有人问他为什么仍然还要练琴,他的回答很简单:“我觉得我仍在进步。”一个成功者想继续成功就得这么去做,因为世上的事物没有绝对的成功,只有不断的努力,才能有不断的进步。成功是没有终点的,就像旅程中的一个个过程,必须一站一站往前走。一旦停在原地,不再去努力,不再全力付诸行动,成功的列车就会把你甩得远远的。
世上没有任何事情比下决心、立即行动更为重要,更有效果。因为人的一生,可以有所作为的时机只有一次,那就是现在。如果你想要,那就立即行动起来,去追求梦想。
欲取得事业的成功自身须有很好的判断力。
富兰克林说:“英明的人不需要建议,愚蠢的人不采纳建议。”这提醒我们,要想干出一番事业,需要自身具有一定的判断力。
社会上最受欢迎的人是那些有巨大创造力与非凡经营能力的人。有些人往往只知道按部就班地听从人家的吩咐,去做一些已经计划妥当的事情,而且凡事都要有人详细的指示。唯有那些有主张、有独创性、肯研究问题、善经营管理、有准确的判断力的人,才是人类的希望,也正是这种人,充当了人类的开路先锋,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一个有准确迅速而坚决的判断力的人,他的发展机会要比那些犹豫不决、模棱两可的人多得多。所以,请尽快抛弃那种迟疑不决、左右思量的不良习惯吧!这种不良的习惯会使你丧失一切原有的主张,会无谓地消耗你的所有精力。
这也是年轻人最容易染上的可怕习惯。有些人遇到事情时,明明已经详细计划好了,考虑过了,已经确定了,但仍然畏首畏尾、瞻前顾后而不敢采取行动,还要重新从头考虑,还要去征求各处的意见,东看西瞧,左思右量,翻来覆去,没有决断。最后,脑子里各种念头越来越多,自己对自己就越来越没有信心,不敢决断。后果就是,人的精力逐渐耗尽,终于陷入完全失败的境地。
一个希望取得全面成功的人,一定要有一种坚决的意志,不要染上优柔寡断、迟疑不决的恶习。在工作之前,必须要确信自己已经打定主意。即使遇到任何困难与阻力,即使发生一些错误,也不要轻易产生怀疑的念头。我们处理事情时,事先应该仔细地分析思考,对事情本身和环境下一个正确的判断,然后再作出决策;决定一旦作出之后,就不要再对事情和决策产生怀疑和顾虑。做事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现一些错误,但不能因此心灰意冷,应该把困难当教训、把挫折当经验,要自信以后会更顺利,而成功的希望也就更大。在作出决定后,还心存疑虑、还要反复猜疑的人,无异于把自己推入一种无可救药的沼泽中,最终只好在痛苦和懊恼中度过一生。
有些人最终无法成功,并不是缺乏创立一番事业的能力,而是因为他们的判断力太差了。他们好像没有自主自立的能力,而只能依赖他人,这些人即使遇到任何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也要东奔西走去询问亲友邻人的意见,自己的脑子里只是胡思乱想,尽管时刻牵挂,但并无主见。于是,越和人商量,越不能确定主意,越是迟疑不决,结果就弄得不知所措。
判断力不准确和缺乏判断力的人往往很难决定开始做一件事,即使决定开始做了,最后也往往无法收场。他们一生的大部分精力和时间,都消耗在犹豫和迟疑当中,这种人即使有其他获致成功的条件,也永不会真正获得成功。
大凡成功者都擅长当机立断,把握时机。一旦对事情考察清楚,并制订了周密计划后,他们就不再犹豫、不再怀疑,而能勇敢果断地立刻去做。因此,他们对任何事情往往都能做到驾轻就熟,马到成功。
造船厂里有一种力量强大的机器,能把一些破烂的钢铁毫不费力地压成坚固的钢板。而善于做事的人就与这部机器一般,他们做事异常敏捷,只要他们决心去做,任何复杂困难的问题到了他们手里都会迎刃而解。
一个人如果目标明确、胸有成竹、有自信心,他绝不会把自己的计划拿来与人反复商议--除非他遇到了在见识、能力等各方面都高过他的人。在决策之前,他都会前前后后地仔细研究,然后制订计划,采取行动;这就像前线作战的将军首领必须仔细研究地形、战略,而后才能拟订作战方案,随后再开始进攻。
一个头脑清晰、判断力很强的人,一定会有自己坚定的主张,他们决不会糊里糊涂,更不会投机取巧;他们也不会永远处于徘徊当中;或是一遇挫折便赌气退出,前功尽弃。只要作出决策、计划好的事情,他们一定勇往直前。
英国当代着名军人基钦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位沉默寡言、态度严肃的军人勇猛如狮、出师必胜,他一旦制订好计划,确定了作战方案,就会集中心思运用他那惊人的才干,镇定指挥,他决不会再三心二意地去与人讨论、向人咨询。在着名的南非之战中,基钦纳率领他的驻军出发时,除了他的参谋长,谁也不知道军队要开赴哪里。他只下令要求预备一辆火车、一队卫士及一批士兵。基钦纳声色不动、滴水不漏,更没有拍电报通知沿线各地。战争开始后的一天早上6点钟,他忽然神秘地出现在卡波城的一家旅馆里,他打开这家旅馆的旅客名单,发现几个本该在值夜班的军官的名字。他走进那些违反军纪的军官的房间,一言不发地递给他们一张纸条,上面签署了自己的命令:“今天上午10点,专车赴前线;下午4点,乘船返回伦敦。”基钦纳不听军官们的解释和辩白,更不听他们的求饶,只用这样一张小纸条,就给了所有的军官一个警告,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
基钦纳将军有无比坚定的意志和异常镇静的态度,但他深知自己在战时所负有的重大使命。因此,他为人处世严谨而端正,公正无私,指挥部下时也从不偏袒,做任何事情非至成功决不罢手。从这些地方,就可以看出基钦纳将军的伟大魄力和远大抱负。
基钦纳将军并不看重他人的颂扬,更不接受部下的阿谀奉承。他从不狂妄自大,在他看来,做人处世应该摒弃名利之心。基钦纳将军做任何事从来胸有成竹,他凡事都能冷静而有计划地去做,因此事事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