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代高僧与众不同的生活习惯
泓逸2018-01-10 10:081,073

  弘一大师,出家前是书法家、绘画家、音乐家、诗词家、话剧家。一生博闻多学,以其 自身卓越的文章与超凡的道德,赢得了世人的景仰。他出家后,尊普陀山法雨寺的印光法师 为师,在佛学研究方面致力于重兴南山律宗与《华严经》的探悉,在行持方面以戒律为准绳 ,以净土为末后一着,在禅观方面以华严为境界。

  有学者曾从多方面回忆弘一大师出家后的生活习惯。从这些日常的生活琐事中,便体现 出了一代高僧的与众不同。

  一是法师从小极其爱净,每次睡觉都是以冷水泡脚。并且即便是在严寒的冬季,也要 把脚露在被窝外才能安眠,出家后更甚。不论是在丰子恺的文章中,还是在叶圣陶的《两法 师》一文里,都提到法师从来是不穿僧袜的,一年四季穿着补缀的罗汉鞋,打着赤脚。法师 喜爱冷清的环境与气氛,内心无半点尘世杂虑,犹若大海之湛蓝、澄清。而赤脚又说明法 师内心的坦荡荡,可谓真君子之作为也,并且富有禅意。这也许正是一种艺术的境界啊!

  二是据丰子恺的回忆,法师的作息有点与众不同。因为他出家后持“过午不食戒”,每 当黄昏时他便早早安睡了,在第二天西月未落窗前便早早起床了。又法师每当下午,总是一 个人呆呆地兀坐大半天,口中喃喃自语,这肯定是在念“南无阿弥陀佛”圣号了。他的这个 习惯,影响到了丰子恺以后的生活。晚年的丰子恺,也是每当黄昏时分就早早地入睡了,下 午也是一个独自呆坐大半天。一世师徒之情谊,则于此可见一斑矣!

  三是据夏NE626尊的回忆,在法师的眼中什么都是好的。比如说,他觉得宁波七塔寺的 通床睡觉踏实;破烂不堪的小旅馆安逸,因为没有闲人打搅;莱菜好吃,菔菜也好吃;饭菜 淡也 好,咸也好,因为咸有咸的滋味,淡有淡的滋味,他都能欢喜平等受食,品法喜、禅悦之味 。在别人眼中的垃圾、废料,一旦到了法师眼中,就成了无上珍品。这就是法师为人与众不 同处,是一种超越时间的艺术生活。

  四是弘一大师因早年在普陀亲近过印光大师一个礼拜的生活起居,故他出家后的生活极 其简单。一般是白开水煮熟菜吃,并且每次用斋不超过两样菜。据NE627虚法师回忆,1 937年夏 ,弘一大师应邀去青岛湛山寺讲律,在午餐接待席中,因为他特意准备了四样菜的缘故,便 不动箸,直到减少到两样菜才开始用斋。淡泊的生活,是他一向的作风。

  其实,大师一生中,与众之生活有着种种的不同,今就仅如上几点生活习惯而言,在我 们生活中应注意细节问题。圣人论修养,其关键处在自己心性处而究。故《大学》主张,圣 人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在于诚意、正心,而诚意、正心在于格物致知。

继续阅读:第三章 朱华易消歇,青春不再来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不笑烟花只笑禅——李叔同的人生感悟 副本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