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奇艺小说>人文社科>不笑烟花只笑禅——李叔同的人生感悟 副本>目录
第八章 放宽眼界,以多生多劫的努力与发心去广积福德弘一大师曾写过这样一则格言:“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拼搏和追求上进的过程,佛教“六度”之中有“精进”度,八正道也有“ 正精进”——“正勤”。所以,人,万万不可懈怠,必须把握住有限的生命,积极地有一番 作为。问题是,到底什么是我们该“尽形寿,献身命”的目标呢?
佛早就告诉过我们,人生努力的方向,应遵照“四正勤”的原则: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 断;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因此,人生的拼搏,绝对不是不顾一切地埋头苦干,抛出 去大把的时间、生命、精力,换回大把的财富、名望、地位就可以的。孔子也曾说过:“不 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当生命没有经过仔细的拣择,便人云亦云地随着世俗之见,一 头栽下去,而不考虑自己的才能、性向是否适任,所为之事,是否对得起天地良心,很可能 别人发展起来如鱼得水,自己却是碰得满头包,到头来却要怨怪老天不公,造化弄人,一生 抑郁以终;即便是具足世智辩聪,善用权巧,因而借力助缘甚多,发展顺利,获致相当的成 就,但当午夜梦回,却总有不踏实之感;自己的付出与所得,成比例吗?今日享用的种种真 能问心无愧吗?
弘一大师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人在山涧小溪中垂钓,有到山中游玩的好事者,见到他如此悠闲地在山中消耗生命, 而不积极地在社会上打拼,便忍不住上前去开导他:“你为什么不好好地去工作赚钱呢?”
垂钓者懒洋洋地回答:“赚钱干什么?”
旅游者:“先赚一点钱,你就可以将本求利,赚更多的钱。”
垂钓者:“赚更多的钱干什么?”
旅游者:“你就可以开大公司,然后事业越做越大!”
垂钓者:“事业做大了以后呢?”
旅游者:“你就可以出名,甚至当官,名利双收!”
垂钓者:“名利双收之后呢?”
旅游者:“你就可以忙里偷闲,偶尔抽个空,爬爬山,钓钓鱼。”
垂钓者这时哈哈大笑:“现在我就是可以忙里偷闲爬山、钓鱼的人啊!”
原来人生中有许多的追求,其实就像在绕圈子,绕了半天,终归又回到了原点。不过在绕圈 子的过程中,有智慧的人,找到生命的成长,人生的历练,然后终能无所障碍地、洒脱地看 山看水,看花看鸟,“却道天凉好个秋”!
禅门有一首偈: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稻(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启示我们,并不是一味地向前冲,才叫积极。有时候在恰当的时机,暂停一下,回顾过去 的足迹,有什么需要修正的,规划一下未来,要如何才能更加的无怨无悔,这不但需要智慧 ,更需要有耐得住的定力。正因为我们常常见到,若是只以“暴虎冯河”的冲劲,很可能热 闹一阵子之后,路竟然会越走越窄,后继无力,终致草草收场;若能不时稍作停顿,瞻前顾 后,则或许就能够不断地推陈出新,日有进境。而就修行的层次来说,更是“法门无量誓愿 学”,在佛法的认知与修正上,在福德资粮的培育及累积上,则更是非要靠着多生多劫的努 力与发心不可。弘一大师用这句格言提醒自己,也警示我们,要放宽眼界心界,让自己永远 是一个不断在进步提升自我的菩萨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