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凉是喜欢那双眸子的,他会在小小快要跌倒的时候紧紧的抓住她得手腕,却不牵她的手;会在小小过生日的时候赠她贺卡,却从不出席她的生日派对;他会温柔的给小小讲题,但那种温柔体现的是苏凉自身良好的修养;会跟她打打闹闹也会逗她开心,却总是点到为止。
小小觉得,或许苏凉不喜欢自己。但她并不灰心,她认为,只要自己喜欢苏凉就好。
小小爱苏凉,没有疯狂却执着的爱着。
因为他们是邻居,所以给有很多的相处时间。至少,每天一起上学,一起放学,这些其他女生无法拥有的吧。
上帝叔叔,你已经如此的偏爱我了,那为什么不再多照顾我一点点呢?
高三的那年寒假,小小过的非常紧张,来年就是高考了,她第一次感觉到压力。以她的成绩,以后也许不能和苏凉在一个学校了。他会去北京,去那所他向往的北大,去看香山那成片成片的枫叶和他最爱的女生一起,许下倾世的诺言。
小小托着腮,坐在书桌前发呆,想到以后,想到苏凉,突然觉得无比心疼,努力了十一年,也只争取到了三年的时间。原来这是一道怎样都无法跨越的鸿沟呢。
突然一本书狠狠的敲在了她头上,她捂头瞪着眼前的男生。
他就是苏凉,总会在小小发呆的时候敲打她脑袋的苏凉。
小小鼓起圆圆的脸说:“别打我的头,会变笨的。”
这句话小小对苏凉说了很多遍了,他总是这样悄无声息的在小小发呆的时候来上一次突击。
苏凉无所谓的撇撇嘴,自顾自的翻起了手中的书,匆匆扫视一眼。指着上面空白的习题说:“为什么不写?”
小小低头,沉默。
“把你的数学书拿给我。”
小小立马着手抢来数学书抱在怀里,一副宁死不屈的样子。她张着小眼睛,努力的瞪着苏凉。可是就算是这样,几秒之后这本数学书还是落在了苏凉的手里,因为在小小看来苏凉那种严厉的眼神比让她去死还难受。
苏凉翻开了数学书,上面全是涂涂写写的漫画,不然就是和同桌上课聊天的一些八卦新闻,偶尔还有几个名字写了又涂,涂了又写,隐隐约约的还能辨别出那三个字。
苏凉。
不过苏凉看不出来,他从来不会正视这些东西,哪怕小小曾经在她的一本漫画书上大胆的写下“小小爱苏凉”,而那本漫画书又在苏凉的房间里呆了五年,苏凉还一直没有发现那些漫画书上的字句。
苏凉拉过来一个椅子,靠着小小坐下,像老师般拿出一支笔画出书上的几道例题。“把我标注的几题抄一遍。”
“哦。”
怎么学好数学呢?先抄例题,再把抄的例题做一遍,最后再去做其他基础性的题目。这是苏凉初中的时候为小小发明的。他知道小小不聪明,又爱犯懒。他不勉强,他喜欢看这样真性情的小小。
小小小心翼翼的在练习本上抄例题,不敢有一丝的马虎。而苏凉则在旁边画画,一幅一幅,全是线条勾勒出来的海。他边画边想,怎样才可以用小小的思维方式来理解这些复杂的数学题?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数学题不适合让小小去做。
他在想到这句话的时候,并没有发现“数学题不适合让小小去做”与“小小不适合做数学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
年少时的我们,总喜欢在细节中漏掉自己的心。
这样的日子常常重复在高三下学期的时候。小小很好奇,难道苏凉都不用写作业或者看书的吗?以前苏凉也有过给小小辅导功课,但由于小小的外语和语文成绩过分的优秀使小小的成绩并不算太差,所以很多时候都他们是嬉戏打闹的渡过,很少像现在,那么严肃,那么紧张。
苏凉从来不说什么。为了帮小小更好的理解数学题,他常常用小小的思想去思考问题,然后再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问题,最后总结两者的误差与不同。这样可以避免小小在思路上的错误,从根本上提高小小的数学成绩。
小小不知道苏凉教她的解题方法都是经过苏凉长时间的双重思考总结出来的,苏凉也不知道要用另一个人的思维去想问题,是要对那个人完全的熟知。
那段岁月里,他们心照不宣的避开这些“不知道”,忙碌的做着最后的复习。
放榜那天,苏凉并未达上北大的分数线,小小到底是差了一大截。
大家都对苏凉的分数很意外,以他的成绩,绝对可以稳定的去北大。苏凉没有解释什么,反而是小小,在这个暑假里变得非常沮丧。
她终于可以理解以前某个哲人说过的一句话:“世上最悲哀的不是你输了,而是你差一点赢了。”
“为什么要给我希望呢?我的成绩。你的关心。为什么不在开始之时就让我绝望?”小小心里喊道。
后来小小去隔壁的肖市旅游,为了高考结束后散心,也希望自己能够忘记苏凉。
小小回来后,苏凉已经搬走了。
妈妈和爸爸吵了一架。争吵声在伴随着蝉鸣还未结束的时候,小小进入了大学。
她填报的大学离云市很远,好像就是要故意躲开什么。进入大学以后,小小一改以前的本性,认认真真的学习,按时跑图书馆查资料,变得越来越勤快。
日子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每年寒假暑假,小小回到老家,她站在当年路过的那条小道上,静静的张望。有好几次她都看到,下过雨的池塘,有一个小男孩放着一只又一只纸船,就像他当年的模样。
苏凉大学的时候也曾经回去过,他曾经静静的站在小小的家门前,就这样淡淡的看着她的家,却一直没有进去,也没有说话。
没有知道两个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梦到这里,苏凉突然醒了过来,他全身上下都是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