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内,此刻胤皇正在陪着胤后用着早膳。
瓷白色的陶瓷器皿装着普通人可能一辈子也见不到的山珍海味。
就只那一道甜中带着些许凉意,又仿若有花开在那里一样的若香汤,仅仅食材都要好几个季节才能收集完成。
胤后和胤皇正由着底下人伺候着。
只见胤后夹着一道菜往胤皇的碟子中放下后,仿佛不经意却又满怀关切的问道:“胤皇,臣妾这几日听闻太子殿下病了呢。好像是受了风寒,现在如何了?”
胤皇知她居心叵测,也不看她,只是接着用早膳道:“恩。这几日都没有上朝,想来身子应该还没有好!”
胤后在胤皇看不见的地方嘴角轻轻扬了扬,随即放下碗筷道:“既然如此,臣妾想着不如让歌儿回来吧,一来也好帮助胤皇您料理些政事,减轻胤皇和太子的负担,二来呢,过段时间也正好是臣妾的寿辰,臣妾有些想他了。”
胤皇这才抬眸看了胤后一眼,手指敲着桌面,愠怒道:“怎么,歌儿在北漠不好吗?”
胤后眼眸一动,旋即笑靥如花道:“岂会?虽那北漠之地不如咱们大胤朝般富庶,但也是应有竟有。再者歌儿能为胤皇您守卫北漠疆土,那也是他身为皇子应尽的本分。”
胤皇皱了皱眉头,点点头道:“既然如此,那皇后您为何还要朕昭歌儿回来?”
胤后眼眸微微一动,将手指轻轻揉着前额,眼中泛上泪光,跪下叹气道:“歌儿自从几年前的那件事情后,就再也不愿给臣妾过生日了,臣妾感到母子之间的情感实在是生分的很。臣妾想着今年能借此寿辰,与歌儿解开当年的误会,还望胤皇恩准。”
胤皇看着胤后的假仁假义,嘴角牵扯着一抹浅浅淡淡的笑容,也假意劝慰道:“此事,朕自会慎重考虑,还望皇后安心身体,莫要挂念歌儿。”
胤后仍然没有起身,依然啜泣道:“多谢胤皇。”
胤皇站起来,虚扶了她一把,道:“你是朕的皇后,歌儿又是朕的儿子,又何谈一个谢字呢?此事朕自有分寸,你且安心吧!”
胤后这才抬头看着胤皇,两人相视一笑。
胤皇走后,胤后独坐在青湖色的软榻上,那是江南织锦房今年特地赶工出来于胤后独用的。光泽上好,在窗外阳光的照耀下让人感觉华光溢彩,不忍移目,上面的花纹也是选用了唯有胤后才能够用的金凤呈祥。
胤后沉吟了一下,这才轻唤了一声,身边的侍女蓝心立刻走过来,为她奉上一杯清茶。
她喝了几口,便摆摆手,神色忧愁道:“哎,歌儿此次如果能够回来,这次调动官员的事情,本宫心里便能更加有把握,同时也能够给予那太子重重一击。”
蓝心将杯子轻放在桌上,替胤后小心翼翼地揉着额头道:“娘娘请放心。论能力五皇子一点也不比太子差。再者有娘娘在此,事情也更能容易成功。”
胤后一听这话,嘴角便添上了一抹欣慰的笑,道:“那是当然。若不是胤皇念着对先胤后的愧疚之情,歌儿也未必做不了这太子之位。”
蓝心淡淡一笑,像是想起了什么,又道:“娘娘,听说这次太子殿下之所以会感染风寒,全然是因为在先胤后忌辰之日,被那淑妃罚跪于先胤后的墓前整整几个时辰呢。”
胤后听后,当即露出惊讶的神情,疑惑道:“淑妃一向疼爱太子,怎的会舍得责罚他?蓝心,你可有查出所为何事?”
蓝心看着地面铺着的藏青色绒毯,虽还未进冬,但内务府的人最会讨主子的欢心,依然也做好了御寒的准备。
她有些不屑道:“还能为了何事?听说太子这段时间不上早朝,便是为了他太子府内的那一位侧妃,说来,娘娘你也见过的,就是上次在中秋宫宴上,那名脸上有着长长疤痕的女子,也不知太子到底是看上她哪点了,为了她可是要死要活的,娘娘您想想,淑妃得知此事后,怎能不去管一管,可太子又把他那位侧妃看的太重,这一来二往的,两人能不起冲突吗?”
原来是如此啊?胤后冷笑了一声,道:“管那位侧妃是何许人物,只要能牵绊住太子,我们就当她是为我们铺路了。胤皇既然已经答应会考虑让歌儿回京的事情,而朝堂上本宫也已经让大臣们去言说这件事情了,这样一来,看那安逸尘还能拿什么跟本宫斗。”
蓝心看着自己的主子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也跟着默默的笑着。
……
第二日,金銮殿上。
胤皇端坐于皇位之上,看着底下的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争吵着关于某些官员调配的事情。
他心中简直是太清楚不过了,这件事情肯定又是胤后在朝中弄权,暗地里逼迫那些拥护太子安逸尘的臣子们调离京城,去小县城谋个闲散职位,这样一来,这长安城中就再也没有太子的心腹之人,那……安逸尘的太子之位就是岌岌可危了。
他当即沉沉道:“关于这些个官员调配的事情,朕会继续考察。至于爱卿们口中所说的将五皇子调回京城之事,我看既然北漠已经有国舅在那为我朝辛劳,那么就让五皇子回来吧。”
官员们左右相看了一眼,也知胤皇心思,为了保全自己头上的乌纱帽,也只得齐声答道:“胤皇英明。”
其中一位官员又道:“胤皇,太子久未上早朝,不知是为何事。但是作为我朝未来社稷之栋梁,太子又岂能如此荒废朝政?还望陛下您能够督促太子早日回到朝上,为黎民百姓多闻天下之事。”
胤皇淡然一笑:“太子前几日偶感风寒,抱恙在身,所以无法料理政事,但朕念及前些时日正是先胤后的忌辰,让他神思倦态,才会如此,朕已经派钟太医前去太子府为太子调理身子了,不出几日,太子便能安好。还望爱卿们多些耐心等待,毕竟太子也不是神人啊。”
这位官员当即低首道:“微臣谨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