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大旱依旧持续。
陕西北部,华北平原、自从春节之后滴雨未下,禾苗枯死,百姓流离失所。
陕西省清涧县,谢家沟花芽寺
孟长庚放下手中带血的匕首,端起盛着血的酒碗,看了看周边黑压压的,衣衫褴褛面带菜色的灾民。
“我孟秀才连朝廷给的功名都不要了,你们还在乎什么?来,干了这碗酒。咱们就造朱由检她妈地反。”
衣衫褴褛的灾民纷纷举起手中的酒碗,一饮而尽,然后摔个粉碎。
“造反,造反。”
灾民们拿着棍棒刀枪镰刀斧头,冲进了清涧县城,吊死知县,将城里的富户洗劫一空,将那些有姿色的女人干了一个遍,然后牵牛赶马,带着金银珠宝粮食布匹扬长而去。
从此那个叫孟长庚、之乎者也的秀才死了,一个叫点灯子的流寇出现在清涧县。
半个月的时间之内,清涧县30多家大户被屠村灭族。
陕西北部的灾民纷纷响应,点灯子的队伍一度发展为两万多人。
华夏军的集体农庄和农场也遭到不同程度的攻击。
周垣震怒之下,命令第一集团军派骑兵师围剿点灯子。
延绥巡抚洪承畴指挥的明军共同进剿。
在洪承畴和华夏军的联合围剿之下,点灯子死伤惨重,迫不得已率领流寇队伍渡过黄河,如一天黑压压的蝗虫军进入山西。
山西副总兵曹文诏,奉命率领关宁铁骑追击点灯子的流寇大军。
点灯子避实就虚,根本不与曹文诏进行正面作战,专门挑那些弱小的村寨下手。
流寇队伍将山西中部的几座县城,劫掠一番之后,翻越太行山,进入华北平原真定府。
原以为到了华北平原之后的日子会好过一点,谁知道这里的灾情比陕北更严重。
虽然说这里属于顺天府,离大明朝的京师那么近,可是灾民的穷苦程度,堪比地狱。
饥肠辘辘的灾民所作所为,在杀人如麻、以人心下酒的点灯子看来,也有点逆天。
后世的黑暗料理,在大明朝灾民的餐桌上,根本不算个事儿。
芨芨草,苦苦菜,老鼠、甲虫、树皮,蚂蚁、除了桌椅板凳之外,都成了他们口中的美味,还有的灾民,甚至是易子而食。
昆虫家族首先遭到了大浩劫。
那些比恐龙还找几百万年的小生物,躲过了地震,流星雨,火山喷发,山体滑坡等一系列自然灾害,但却没有躲过了人类的饕餮大口。
正在滚粪球、推着太阳运转的屎壳螂,因为个体硕大,很快被捉去,烤熟了进入灾民那深不可测的胃。
至于什么松毛虫、豆虫、天蚕蛾,东方蝼蛄、知了、蚂蚱、菜粉蝶,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
蟑螂、白蚁,苍蝇和它的孩子们,成了灾民的最佳蛋白质来源。
昆虫家族遭到灭顶之灾后,各式各样的植物、有营养的没营养的,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毁灭。
华北平原,最先绝种的高大乔木是榆树。
春天姗姗来迟,榆树长出榆钱儿。
那些居住在土围子里面的村民们小心翼翼的呵护着自家的榆树,以防止那些虎视眈眈的灾民趁自己一不注意便将榆钱儿给偷了个精光。
榆钱儿吃光了,挖光了野菜的村民刚开始将目光盯上了榆树皮。
榆树皮带着一丝甜味,用石臼捣碎之后,直接可以果腹。
如果问起人们什么树最好吃,榆树一定排在第一位。
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树不要皮就要枯死。
没有了树皮的榆树很快枯死,饥肠辘辘的村民,又开始对柳树、槐树、桑树、梨树、苹果树等树种下手。
到了最后,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吃的,人们开始背井离乡而成为流民灾民。
被大明朝通缉的流寇头子点灯子,自幼熟读圣贤书,当然也读了诸如《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看着手下的士兵们面带菜色,三月不知肉味。
点灯子的心里有些心酸,眼眶有些湿润。
当年他老娘死的时候也没有流过眼泪,可见点灯子同学心里动了真感情。
有文化,有理想的大明知识分子点灯子,读书读到十字坡那一段,忽然想起了那个著名的孙二娘。如同抬头望见北斗星。
不错,孙二娘就是义军头领点灯子的北斗星。
既然十字坡人肉包子店能够开那么长时间,吸引着来来往往的客商,这就说明一个问题,人肉是可以吃的。
想到此处,点灯子情不自禁的对自己磕了一个头,我真是太聪明了,我真是太崇拜自己了。
一天之后,真定府出现一只神神秘秘的捉羊部队。
他们捉到二足羊多以母羊为主,晚上可以快活,白天可以杀肉吃。
真定府知府接到报案,所以有很多的男女老少等大活人在白天失踪。
随后又有谣言传出,那些失踪人员被人用妖法变成了两足羊。
真定府知府下令捉拿白莲教妖人,并上报朝廷,“这里的很多包子店,都是用两只羊的羊肉做肉馅。经查,乃是白莲教妖人所为,建议朝廷扑杀白莲教教徒。”
本来就蠢蠢欲动的白莲教妖人,蒙受不白之冤之后也不解释,所幸操刀做起了两只羊的生意。
再后来,那些普通的灾民也加入了吃人肉之列。他们的目标是乱葬岗里的尸体。
北方很多城市的乱葬岗都在城西一带,至于为什么,大概是风水的问题。
乱葬岗那里埋藏着无人收尸的杀人犯。流浪汉,乞丐,无家可归者死后也会被扔在那里。
最近,原先人迹罕至、鬼影重重、野狗横行的大明京师城西万人坑乱葬岗,突然人开始多了起来。开始和野狗争地盘。
顺天府听说乱葬岗出现了大批的灾民,唯恐灾民闹事,决定派人去查看。
衙役们互相推搡都不愿意去。
最后顺天府知府决定深入民间一探究竟。
目睹了眼前的一幕之后,知府大人当场就昏死过去,幸亏有手下的衙役护者,否则他那肥胖的身躯就成为饥肠辘辘的灾民刀下的一盘午餐肉。
原来,那些衣食无着的灾民,背着箩筐,拿着斧头、镰刀、菜刀、抓钩,从万人坑中刨出尸体,然后割下一条条暗红色的肉,扔进框里面。
如果说他们是自家吃也就算了,但是到了后来,那些聪明的人开始用盐腌起来做成咸肉干。
顺天府知府不由得感慨,勤劳善良的大明朝老百姓,创造力总是无穷无尽。
其实吃人肉并不是点灯子、白莲教妖人和大明朝百姓的独创。
五胡乱华时,羯族行军作战没有粮草怎么办?那就掳掠汉族女子作为双脚羊军粮。
夜间啪啪啪,白天则宰杀烹食。
慕容鲜卑攻占邺城,把五万名少女充作军粮。一个冬天就吃了个干净。邺城城外这五万名少女的碎骨残骸堆成了小山。
唐朝末年,冲天大将军黄巢,率领重兵攻打陈州那会儿,遇到了粮食不足的问题。
于是黄巢发明了流水线,用三千把巨碓,直接把附近的村民无论男女老幼,悉数舂碾捣磨成肉酱,再加上盐,配合着野菜供应他的部队。
陈州的老百姓被吃光之后,义军头领黄巢,就带着一群吃人恶魔重兵攻打许、汝、唐、邓、孟、郑、汴、曹、徐、兖等州,继续抢抢人吃人。
尝到了人肉美味的黄巢义军,夜晚行军的时候基本不用打火把,因为他们的眼睛都是绿的。如同吃多了人肉的野狗。
被黄巢义军吃掉的多少人?没有人说得清楚,至少有几十万吧?
冲天大将军黄巢的故事已经随风而去。
让我们把目光回到大明朝的京师。
最近大明京师多了卖肉干的小贩,还有很多地方开始卖味道独特的十香肉包子、
顺天府经过细致的调查,发现果真有人在做贩卖人肉干的生意。
刚开始,饥肠辘辘的贫民百姓为了补充蛋白质,这种逆天的行为或许是无奈。
但是到了最后,那些积善之家也开始牵扯其中,那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朱由检和他的小朝廷救灾不力。
静海王家沟的王老爹,本来是一个吃斋念佛的大善人。
忽然有一天,饿得两眼发绿的他对大儿子王小胆儿说,“村东头的大东沟里刚刚有一个人倒了,还没有完全断气,我听说人肉好吃的很,你弄来咱爷们儿填饱肚皮。””
大儿子王小胆儿望着老爹一脸的思议,“您王大善人居然想起了吃人肉?”
“善人是做给别人看的,骗骗别人而已,我总不能骗自己吧?”王老爹拿出一把刀子递给王小胆儿,“你赶快去,去晚了就会去被别人抢了。如果再吃不上饭,咱爷们恐怕都要饿死,王家从此快要绝种了。”
秀才王小胆还有些犹豫。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钦定的四书五经里面,可没有让人去吃人肉。
王老爹骂了一句,“读书读傻了吗?你怎么能相信那些骗人的东西?赶快去乱葬岗,我都快要被饿死了。”
大东沟南面就是乱葬岗,县城里的被处决的犯人都被扔在那里。
经常有饥肠辘辘的流民带着刀子去割肉,然后找一些树枝就地烤至金黄,然后撒上盐,大快朵颐。
熟读四书五经的王小胆儿狠狠心,拿上口袋,带上快刀,雄赳赳气昂昂的奔向大东沟乱葬岗。
为了王家不至于绝种,灭族,人肉就是他的希望,必须得吃。
到了大东沟才发现,想吃人肉的有七八个,都是附近村子上的熟人表哥、表叔,还有表兄弟。
大家这一次很谦让,平均分割了那个倒霉的饿殍。
王小胆儿背上装着人肉的箩筐走了几步地回头看时,那个死不瞑目的人头,分明就是昔日的同窗好友马文采的。
王家沟的惨剧,不断的在大明朝北部城市乡村上演。
有位哲人说过,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现在看来,那位高人一定没有挨过饿,否则他就会说,幸福的家庭都相似,因为他们都有饭吃。不幸的家庭也相似,他们都是被人吃。
明朝朝廷衮衮诸公,对眼前发生的灾害选择了无视。
他们有大量的庄园,仓库里储存着几年都吃不完的粮食,衣食无忧,所以不会相信堂堂的大明朝,还有吃人肉的惨剧。
那些有良知的官员要求朱由检调拨粮饷去救灾。
户部尚书告诉朱由检,“户部还有六七十万两银子,其中一半还要作为辽东军饷,最多能拿出10万两银子赈济灾民。”
10万两银子,对三省一百多万灾民来说,是杯水车薪。更何况,当地的官府依旧对无地农民加征辽饷,粮食和银子还没有到灾民手里,就直接被他们截留过去。
史可法在《大明日报》上发表文章指出,“大明朝之所以有那么多的灾民,一是天灾二是人祸,土地兼并是造成那么多流民的罪魁祸首。”
史可法说这话的时候,鼓起了相当大的勇气。
史可法说了一个大实话,就如同皇帝的新衣中的那个孩子。他将别人眼里司空见惯的事情说了出来。
随后,《华夏日报》声援史可法,以无可辩驳的证据,表明土地兼并已达到一个空前的程度。
“浙江,福建、广州一带,占人口1/10的地主豪绅,控制了绝大部分的可耕地。”
“顺天府、南直隶,、山东、山西、河南、陕西、湖广等地九成以上的腴田,都被王公勋戚和地主豪绅侵占。”
“以河南福王为例,真是神宗皇帝就一次赏给他两百万亩上好的良田。”
尤其令人发指的是,因为各地州县因为无田可拨,朝廷于是勒令各地人民分摊银租,叫做“无地之租。”真是集天下之大滑稽。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那些王公大臣纷纷指责史可法,原因是史可法说了大实话,要求朱由检罢免他的大明日报社社长之职。并要求关闭<《华夏日报》在京师的办事处。
东林党的官员这次力挺史可法,和以王公勋戚、大明首辅温体仁、兵部尚书梁廷栋为首的官员,针锋相对、互相指责。
整个朝堂一片乌烟瘴气。
朱由检思考再三,决定罢免史可法,以妄议朝政的罪名流放到琼州岛,以平息悠悠之口,但是对于《华夏日报》就采取了回避的态度,既不评论也不解释。
“大明朝完了。”史可法笑的云淡风轻,心中一千只羊驼呼啸而过。
他头也不回的离开京师,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对朱由检朝廷,他已经失望透顶。
小股的流民开始暴动,攻占土围子吃大户。
而后这些流民逐渐的汇集成大股的流寇,开始攻城略地。
点灯子等流寇首领乘机兴风作浪,带领着流寇大军直扑河南。
其他的灾民开始涌向华夏军政委员会天津特区,如铺天盖地的蝗虫,只有马刀和大炮才能阻止住他们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