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叱咤风云,在整个大清朝历史之中风头无人能及的镇南王,终究也还是落得一个命丧他乡,尸骨难全的下场。随着耿精忠之死,从康熙十三年由吴三桂,耿精忠等两个藩王所引起的,长达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乱,终究还是被平定了。
耿精忠被下旨处死,而皇帝到底还是念着这耿精忠的福晋是自己的堂姐,这耿家子弟到底还是有两分爱新觉罗家的血脉。因此,对于耿家中血脉近的人,皇帝倒也还是给了一个善终。皇帝下令将耿家“编五佐领,隶汉军正黄旗”、“如汉军例,披甲食粮”;他的两个儿子耿昭忠、耿聚忠康熙皇帝念在这是自己侄子的份上,也还是将这两个侄子赏赐了一个官爵。
而另外一方顺承郡王却因为得知朱方旦再次被皇帝所怀疑,而心中甚是不满。这些年虽然是顺承郡王因为皇帝的话,对于朱方旦是刻意的保持了距离,然而并不意味着顺承郡王心中对朱方旦是真的有什么其它想法。反倒是因为顺车郡王要尽一个臣子的职责,故而不得不顺从皇帝。
勒尔锦本来是对于朱方旦也是将信将疑,然而奈何朱方旦此人是或者真的是有两分本领,因此就算是皇帝制止勒尔锦与朱方旦亲近,但是朱方旦依旧还是有本领让勒尔锦这个顺承郡王信服。所有,当勒尔锦得知,皇帝将要抓捕朱方旦后,不顾自己已经没有王爵在身,自己甚至还是待罪之身,要觐见皇帝劝说朱方旦被皇帝赦免。
勒尔锦作为礼亲王代善的曾孙,本来是大有前途也是极其得到皇帝看重的。奈何,康熙十九年勒尔锦并没有遵从皇帝的诏令。皇帝本来下诏尽快攻取重庆,勒尔锦上疏请留将军噶尔汉于荆州。
亲自率师开赴重庆,但是勒尔锦又中途率领军队退回,具疏自我弹劾,请求解任大将军之职,到沅州军中自效,皇帝不知其意,也只能是责令他回京师。下吏议罪,以军队长久驻扎浪费军饷,因此失去事机之罪,削去其爵位。
也是因为勒尔锦自己,白白的就丧失了自己继承王爵的权利。康熙皇帝虽然是后宫之中,科尔沁草原博尔济吉特氏女子只有慧妃一人,然而这皇室宗族之中,科尔沁部落的女子可是一点也不少。本身从太宗皇帝开始,这后宫之中与科尔沁联姻就是为了巩固后金。
而到了顺治皇帝登基,昭圣皇太后身份尊贵,那么自然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女子身份也是不再一样了。因为昭圣皇太后,这爱新觉罗家多了不少蒙古来的格格,而也是因为昭圣太皇太后,当今皇帝登基之后,蒙古女子身份更是尊贵。尤其是皇太后与太皇太后一脉。
勒尔锦自己身份也是非比寻常的,迎娶的嫡福晋身份也是尊贵,只要勒尔锦自己不犯错,一辈子的荣耀是少不了的。皇帝就算是不看勒尔锦的颜面,但是到底礼亲王代善在整个爱新觉罗家的地位都是极其崇高的。
然而,勒尔锦自己不但是自己犯错,甚至在皇帝抓捕朱方旦之时,还要为朱方旦求情。皇帝又怎么会留下这样一个忤逆自己的臣子。
“勒尔锦,你知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说些什么?真的以为是朕会永远这样纵容你下去么?”看着跪在自己跟前,依旧还是不知悔改,振振有词的勒尔锦,康熙皇帝自己也是颇为头疼了。而就在勒尔锦为朱方旦开脱的时候,梁九公也是在加紧调查朱方旦。
“陛下难道是忘记了,当年仙人可是为我大清国运昌盛祈福了的。况且,仙人当年可是帮了裕亲王一个大忙的”。如今勒尔锦没有爵位在身,但是作为八旗子弟,勒尔锦也没有辜负自己身上所流得爱新觉罗家的血脉,实打实的军功依旧还是令勒尔锦有一个大将军之位。
只是勒尔锦本身依仗自己二品大将军入宫,已经是忤逆了皇帝的圣旨,如今再旧事重提尤其是说的还是裕亲王福全。康熙皇帝就算是再怎么得看在礼亲王代善的面子上,对于自己这个堂侄也是有了三分火气。
“怎么得,难道朕这个皇帝还需要你来教导不成。”皇帝一怒那是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这次知道皇帝是动了真格了,勒尔锦也不得不告罪。“臣不敢,臣惶恐微臣方才乃鬼迷心窍之言,还望皇上赎罪。”这个时候就算是真的迟钝入勒尔锦也是知道,皇帝是真的动了杀意。
皇帝本来对于当年朱方旦在裕亲王中,用“意念”帮助裕亲王嫡福晋生产一事就膈应的不行。本来皇帝已经是忘记了这件事,可是如今皇帝再次听见,无异于是勒尔锦就是在提醒皇帝,当年仁孝皇后生产若是能够得到这些奇人异事的帮助,似乎皇后就不会难产驾崩一样。
这样的事情对于皇帝而言是不能接受的,皇帝不允许自己被别人指责有错误。因此勒尔锦是彻底的将皇帝得罪了彻底,勒尔锦前脚回到将军府,皇帝责令勒尔锦在家中修养心性的圣旨就已经是到了将军府。“镇远大将军,接旨吧。咱家还要回宫复命,将军这时间可是耽搁不起的。”
皇帝已经将自己禁足,勒尔锦这次是真的意识到,或许帮朱方旦说情是自己这辈子,做过的最错误的一件事。勒尔锦嫡福晋博尔济吉特氏,乃苏尼特多罗郡王萨穆济之女,身份本来就是尊贵。不然皇帝也不会令勒尔锦的长子继承王爵。虽然这件事是挺打脸的,但是好在这爵位依旧还是自己家的,福晋博尔济吉特氏也就不再便于说些什么。可是如今,看着皇帝的圣旨,再想到自己家将军今日进宫的意图,“将军就这般的信服这朱方旦,如今将军可是满意了。”
勒尔锦没有想到,自己会被自己的福晋这样的嫌弃。但是如今事情已经成为了定局,就算是这样千万般的不愿意,皇命之下勒尔锦也不得不认命。
次日早朝,皇帝并没有将朱方旦的罪名在金銮殿上公布,反倒是另有大臣将朱方旦的罪证呈上。“诸位卿家可是有本要奏?”康熙皇帝坐在龙椅上,例行公事般的询问这站在自己眼前的三品京官们。“臣有本要奏。”王鸿绪是皇帝的侍读学士,也是颇有才干,目前在编撰勘校明史。
“微臣偶然之间,打江南得到了朱方旦所刊发的《中质秘书》”王鸿绪说着就将衣袍之中的一本书拿了出来,梁九公自然是亲自上前接过,呈给皇帝。“微臣起初是一点也没有怀疑此人,然而当微臣闲来无事之后将这本书翻阅,才发现朱方旦此人诬罔君上、悖逆圣道、摇惑人心”。
“陛下可以翻看此书,便会发现微臣绝不是说谎。不但如此,微臣还发现,大学士明珠的长公子陛下跟前侍奉的御前侍卫纳兰成德,与朱方旦的关系也是颇为深厚。”王鸿绪话还没有说完,纳兰明珠就按捺不住了,“王大人可是莫要血口喷人啊,谁都知道犬子是喜好结交江南文人,犬子为陛下办事虽然是可能不能得喜,但是犬子也万万是不会作出任何对大清不利的事情。臣,恳请陛下明查。”
自己就纳兰成德这么一个是得到圣宠的儿子,虽然次子与三子都是才华不错,对文学也是颇有见解,但是纳兰明珠也知道,正是因为自己的长子无心仕途所有皇帝才会这般的放心,重用自己的长子。可是如今这样的事情被拿来说事,饶是纳兰明珠也是心惊。
伴君如伴虎,叶赫那拉氏与爱新觉罗之间的渊源隔膜,那是要追溯到太祖皇帝打天下的时候了,纳兰明珠是真的就怕皇帝就对于纳兰家的忠心生出怀疑。若是真的这样,对于宫中的惠妃以及大皇子胤褆,以及叶赫那拉氏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情。
“纳兰大人是觉得,微臣这是愿望了大公子?这燕京城谁都知道纳兰公子是喜好在渌水亭和那些江南寒门子弟吟诗作对。难道,纳兰大人还认为这是下官信口雌黄?这早已经是有人亲眼所见,纳兰公子可是在渌水亭与朱方旦的弟子相交。”
纳兰明珠不相信自己说的话,王鸿绪是早就预料到了。况且王鸿绪自己本来也不是信口雌黄胡编乱造的,也就一点也不怕明珠的怀疑和指正。皇帝看着明珠为了自己的儿子与王鸿绪一派人是争执的面红耳赤,再看朝中大臣只怕是又要乱上一乱。皇帝也心中是烦躁,“尔等在金銮殿上喧哗,都是觉得有理了?”皇帝不悦,转身便离开了。留下争执不休的一干大臣,“臣等惶恐。”看着皇帝离开,几个大臣也是面面相觑。
明史纂修官汪懋麟、大学士熊赐履、侍读学士王鸿绪等几人都将朱方旦著书翻阅了几遍。几人都认为朱方旦与东汉的张角、元代的刘福通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利用为人治病发展信徒,直至聚众造反。
更何况朱方旦与耿精忠,吴三桂都是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更何况纯亲王出事正好朱方旦就在燕京城,因此几人联合上奏皇帝,朱方旦“阳托修炼之名,阴挟欺世之术”、“摇惑民心”有造反之意纯亲王就是朱方旦的妖术所害,皇帝绝对不能放任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