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纯亲王府不干净,康熙皇帝很快就将纯亲王接到了皇宫之中。然而,不到一个月小王爷再次发热。太医院太医再次被召集,“回皇上,小王爷这是气虚体弱之象。上次的病症并没有完全痊愈,如今连着一起发作,小王爷这身体不能用狼虎之药,只能是好好的以药材滋养。”
几个人商议了一番之后,都是认为只能是好好的用人参滋养着,然后再以药材辅助。不然若是突然之间将凶猛地药用在小王爷身上,只怕这小王爷自己也是承受不起药性的凶猛。
然而,就算是这样,康熙二十年十一月,到底,还是没有保住隆禧唯一的一脉子嗣。
勤太妃知道消息之后当即受不住打击,就这样晕厥了过去。而纯亲王妃也不见得是能够有多么好,康熙皇帝也只能是将一些御赐上下去。希望这些能够安抚安抚王妃,以及老太妃。
而梁九公让人查探纯亲王府,也是事情有了眉目。
这在江南有一个叫朱方旦的人。乃前朝之人,康熙皇帝在平叛三藩之际,朱方旦被皇帝以礼相待,询问这战事结果会是如何。
本来朱方旦是被湖广巡抚董国兴指控使用旁门左道迷惑群众,于是朱方旦被抓去紫禁城审查,而这个时候皇帝因为战事原因,也因为朱方旦在江南一带是名声在外所以被皇上从宽处理。
史子修乃被皇帝外派的京官,史子修的福晋也是一同随行前往江南。却不想这福晋到了江南卧病三载,药石罔效。这个时候,就算是明王朝灭亡了,但是朱方旦依旧还是以自己二眉道人这个称呼在江南之地行走。
二眉道人在江南是颇有声望,也是极其受到百姓的敬仰。于是史子修便慕名去请朱方旦为其妻诊治。朱方旦道:“不需要我的形去,而是神去,病者自知。”当夜,朱方旦在寓所发功,至次日凌晨,京官之妻果然痊愈。一时间,整个江南百姓对于朱方旦更是崇拜敬仰。
虽然是朱方旦被这样传得神乎其神,然而有人却是一点也不相信这些鬼神之说的,尤其是这个时候还是大清王朝,对于汉人打压的时候。
只是,董国兴没有想到皇帝会这样轻易就将朱方旦释放了,还将朱方旦当作上宾对待。董国兴很是不明白,在庄亲王府中,董国兴对着庄亲王开始抱怨。
“微臣是真的不明白,陛下这究竟是何意。这朱方旦本来就是一个妖道,妖言惑众,陛下竟然一点也不将这件事压制下去。”董国兴本来是不该在紫禁城的,只是这因为朱方旦,所有董国兴这个湖广巡抚也就破例北上了。
“你这样子看来,在湖广两地也是没有长进啊。”庄亲王博果铎乃康熙皇帝兄长,是太宗皇帝皇太极第五子的长子。庄亲王博果铎与董国兴关系还是不错的,这也是庄亲王能够在王府私下接见大臣的原因。对于两个人之间的友谊,皇帝自己也还是知道的。
“如今江南什么形势,你难道还能不知道?若不是江南情况危急,你会回来。这庄亲王府也就只有你我,还不说实话。”见不能瞒着庄亲王,董国兴也只能是插科打诨。
博果铎见自己是真的什么话都不能套出来,也只能是作罢。“行了,你是有皇命在身的人,本王也就不再为难你。”庄亲王不相信董国兴是真的一点也不知道,“吴三桂蠢蠢欲动,这件事也不是这一两日了。江南一直都是不安稳,若是不然你也不会再这个时候将这个什么二眉道人弄回燕京城了。”
看着董国兴出了王府,庄亲王也不得不为如今大清的形势感到忧心。像是朱方旦这些所谓懂得通神或者是能够成神的人,江南还有不少。汉人对于神佛一向都是极其相信的,与满洲人崇拜的萨满大神又是不一样的。所有康熙皇帝当时询问董国兴,谁是这江南最懂这些事情的人,董国兴第一个想到就是朱方旦。这朱方旦可是自幼攻读经史,又苦练气功,所有在江南之中才会有这么高的声望。
离开庄亲王府,董国兴想到皇帝当时下的密令,再想想如今皇帝自己做的事情,“果真是君心叵测啊。”‘朕需要江南一人,德高望重者令百姓信服之人,朕要以此人来震慑江南刁民。’然而皇帝自己做的事情,却是一点也是没有按照皇帝自己本意来走。“皇上需要借着朱方旦这个人,在江南的声望来安抚江南的百姓。若是在江南,再次出现扬州三日这样的事情,只怕这吴三桂就更加是出师有名了。”
皇帝这一番样子出来之后,亲王宗室,燕京城的一品大员全部都在想皇帝将会何时将朱方旦放回去,还是说就这样直接将朱方旦关押在燕京城。
最后康熙皇帝还是将朱方旦释放,一方面是正好恰逢昭圣太皇太后六十岁大寿,因此这一次康熙皇帝大赦天下。而正好朱方旦也是在这赦免条件之中,这个时候的朱方旦并没有那些不利于大清王朝的言论。况且,康熙皇帝本意也并不是要真的将朱方旦关押起来。
以皇权来正摄一些蠢蠢欲动的刁民也是很有必要的,康熙皇帝非常有诚意的将朱方旦在紫禁城乾清宫接见了康熙皇帝。“皇帝陛下,臣本就是方外之人,陛下又是何必与臣这样一个方外之人计较呢?”朱方旦将在乾清宫拜见皇帝,只是这行礼也是以房外之人的方式。而这一年,正是康熙十年。
康熙十年,康熙皇帝也不过就是亲政两年,这个时候是不能有任何差池的时间。更是不能激怒汉人,江南因为扬州屠城,汉人一直都是极其的反对满洲人。因此,如今汉人对于康熙这些时候的支持是极其的重要的。
康熙皇帝善待了朱方旦,对于百姓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友善的信号。而在燕京城待了半个月的朱方旦,也是很快得到了康熙皇帝的特赦,得以从燕京城离开返回江南。而董国兴因为皇帝的态度,也是需要表现出一些惶恐,毕竟皇帝不会错,错的也只能是臣子。
因此从燕京城回到江南后,朱方旦也不再四处的传道授业,反倒是极其的隐匿自己的行踪。而董国兴回到湖广总督府后,也是大病一场。因为董国兴私自将朱方旦押解进京,而朱方旦得到了皇帝的重视,也就是只有董国兴背负这样一份罪名最是恰当不过的。
朱方旦已经是沉寂了近十年的时间了,康熙皇帝若不是因为纯亲王薨,只怕也是早就忘记了,还有这样一个人。
“所有,你查出来的消息就是,纯亲王受到病急折磨是因为耿家人与朱方旦联合起来,在纯亲王府中设下了陷阱。”看着手中关于纯亲王王府中查探出来的消息,康熙皇帝很快就回忆起了,朱方旦此人究竟是谁。
“朕还记得,十二年末吴三桂有了反意,朕便令朱方旦快速进京给朕一个说法,当时朱方旦说的可还是有个两三年,定然是事情有转机的。”想到当时朱方旦信誓旦旦的样子,康熙皇帝想起来也是觉得有些好笑,作为皇帝康熙帝自己竟然还是相信了。
“当年朱方旦说的话,你可是还记得,梁九公。”“回皇上,奴才还记得‘再等二三年,情形定有变化。我受本朝的大恩,决不敢背负。’这就是当时朱方旦说的话。”康熙帝看着梁九公还记得的样子,心中对于梁九公用心也是再次觉得,自己身边有梁九公伺候也是不错的。
“当年朕将此人放回江南,只是不想,这顺承郡王勒尔锦由于指挥失误,退守荆州之机,就常找朱方旦问卜战机,猜测局势发展趋向,并赠其“圣人里”、“圣人堂”匾额。巡抚张朝珍也认为“朱方旦果一奇异神人”,赠给“圣教帝师”匾额。”这两件事都是令康熙皇帝极其震怒的,本来这些言论都是康熙帝刻意为之。
只是令康熙皇帝自己都是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手下的大臣是真的就相信了这个所谓的二眉道人。
“既然是如此,那么就令吏部去查办此事吧。”皇帝抱着宁可错杀一百,不能放过一个的原则,将朱方旦等人给收押。毕竟,谁也不知道这朱方旦是不是吴三桂那一派系的人,在清兵之中做奸细。
“军机大事,万不可听其蛊惑”。一方面康熙皇帝下诏书责备顺承郡王的莽撞以及愚昧,另外一方面康熙皇帝又责令大理寺寺卿在两广一带,加紧查探这朱方旦的行踪。因为皇帝的一纸诏书,在军中朱方旦便不再是备受尊崇,因此朱方旦也只能是避走他方。
而如今因为纯亲王之死,朱方旦再次被牵连,也再次被皇帝所怀疑。因为耿精忠却是是属于谋逆之罪,所有朝中虽然是因为耿精忠康熙十七年的投降有宽恕之意,但是这些宽恕却不是对着耿精忠本人的。
康熙二十一年,大学士明珠以:“耿精忠负恩谋反,罪过大于尚之信。”这样的言论上书皇帝,要求皇帝将耿精忠处死。而耿精忠却是是罪大恶极,康熙皇帝并没有驳回明珠的周折。皇帝下诏将耿精忠及其心腹死党白显忠、徐文耀、王世瑜等凌迟处死,范承谟子范时崇分割其肉祭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