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靠着妻子上位
意点星动2017-10-19 17:033,297

  郑克臧这番话,当即就是得到了郑经的赞扬。“为父甚是欣慰,钦舍以后定要好好的在朝政上有一番作为才是。”“孩儿定当谨遵父亲之命。”郑克臧知道郑氏如今看着是辉煌无比,但是这些也仅仅只是表面而已。“大公子能够此番作为,全是王爷教导有方。”冯锡范虽然是不喜欢郑克臧,但是在郑经面前冯锡范也是一向圆滑。

  朝堂之上是一片恭维,而朝下对于郑克臧除了陈永华只怕也是无人真的喜欢郑克臧这一番雷厉风行的动作。康熙十九年三月,陈永华自请解除兵权,自从从厦门返回东宁之后,陈永华就越发的备受冯锡范的排挤。当年冯锡范追随着郑经前往福建,因此之后与郑经之间的相处自然是要比陈永华多。

  因此,郑经哪怕是记得陈永华的功劳,然而这么多年是过去了,就算是陈永华再好,在福建五年之中,郑经更多的依靠还是冯锡范这个谋臣。朝堂之上郑克臧并不比冯锡范厉害,陈永华也是总是受到冯锡范的排挤。

  “王爷,臣以年迈,大公子也早已经出师,在朝堂之上臣已经不需要做什么了。还望王爷能够准许臣告老还乡。”东宁国无战事,然而贸易往来这方面却总是少不了。陈永华多年掌管户部,此次冯锡范就是找到了户部的漏洞,在朝堂之上大肆的攻击陈永华。

  迫于无奈,陈永华也不得不向郑经请辞。“复甫当真就是非走不可?”陈永华这番请辞,郑经也是带着一些的惊讶在。“臣已经年迈,朝堂之上也应该有年轻有作为的人担任高职。”陈永华一走,郑克臧更加是孤立无援。哪怕是郑经,但是经历过北伐的失败之后,郑经对于朝事已经不再用心。

  “如此,本王便恩准了。”郑经也是明白,陈永华是真的去意已决。“岳父大人,”陈永华从议政殿退出之后,就遇见了守在议政殿之外的郑克臧。“大公子,今后这郑氏江山就要依靠大公子你守住了。”

  这样一句话,成为了陈永华与郑克臧之间,最后的一句话。

  与郑克塽相比,郑克臧因为年长,接触了更多的朝堂之事,对于朝堂上那些东西也是要比郑克塽更加懂三分。因此,东宁承天府的百姓,对于郑克臧更是以“东宁贤主”来称呼。

  就在郑克臧在正月元宵上奏辩驳,郑经不应该铺张之后,过了正月二十七,郑经变病急加重当日身亡。在撒手人寰之前,郑经将监国国玺交给了自己栽培多年的长子。而一旁的冯锡范对于大权一直都是虎视眈眈。

  因此,郑经死后三个月,以冯锡范为首的一干人联合不少郑氏宗族,以“监国非藩主血脉”为由,上奏在北园静养的董太妃,“太妃娘娘,大公子乃妾侍所出,如何能够但当我东宁藩主。郑氏血脉又岂容混淆?”

  王位之间的争斗从来都是残酷的,成王败寇也不过如此。郑氏之间派系林立,而没有郑经支持的郑克臧,如何能够凭借着自己的一己之力,能够保住要被夺走的大权?

  “混账,藩主血脉难道我这老妇还能不清楚。”对于当年自己定下了冯锡范之女为孙媳妇这件事,董太妃如今是越发的后悔了。不是说冯氏女不好,而是冯锡范的野心太大。董太妃有心要将冯锡范支开,然而奈何当年自己在郑氏栽培的亲信,或者是是死,或者是背叛,真的能够为自己所用的人,是寥寥无几。

  “老太妃还是好好的修养身子吧,二公子才是藩主的嫡子,况且二公子自幼聪慧,怎么是不能继承大统呢!”冯锡范无视董太妃的怒火,最终是带着一干人将董太妃给圈禁在北园了。

  “快去将陈氏带到别处去,郑氏一族的血脉,到底也还是要保存一脉。”冯锡范的狼子野心,董太妃知道自己只怕是不能制止了。想着冯锡范对于郑克臧不会手下留情,而郑克臧又是一个刚毅之人,董太妃只能让身边的奴才将已经身怀孩子的陈氏保下来。

  “老祖宗,孙媳妇不能自己一人苟且,将夫君置于不顾啊!”陈氏最终还是被救出来了,然而,陈氏一心想着的都是九死一生的郑克臧。“行了,若是老身有法子,难道还会被囚禁于此么?”陈氏的哭哭啼啼让董太妃甚是恼怒,“你作为郑氏媳妇,如此时刻不是想着如何保全夫君的骨肉,而是哭哭啼啼,这成何体统。”

  将陈氏呵斥了一顿之后,又令丫鬟将陈氏带下去好好安置。冯锡范到底也是不敢真的将董太妃怎么了,所以在北园董太妃依旧还是那个高高在上的女主子。郑氏北园中,董太妃有足够的权利,而在东宁王府里,郑克臧送走了妻子之后,正面临着冯锡范的逼迫。

  “大公子到底还是要好好地将监国玉玺交出来才好,若是这样也好是少受点苦。”冯锡范对于郑克臧那可就是不客气了,若是没有监国玉玺,就算是郑克塽作为郑氏的二公子继承王位也是名不正言不顺。所以,为了出师有名,冯锡范不得不是要郑克臧手中郑经给的监国玉玺。

  “大公子又是何必呢?二公子乃名正言顺的嫡子,才是藩主的血脉,大公子难道真的是不知道,自己究竟是何身份么?”冯锡范将郑克臧关在不见天日的地牢里,命人折磨了郑克臧整整三日。如今郑克臧早已经是不见满身的气度,有的也仅仅只是死气沉沉,和满身的伤痕。

  “大公子难道真的就要这样抵抗下去?要知道,这董太妃虽然是将大夫人接到了北园,可是北园却是被我重兵看守的。”冯锡范这句话,算是真的将郑克臧一直以来抱着的幻想,彻底的熄灭了。“监国玉玺在宁园,若是冯大人不怕祖父怪罪,大可亲自前去宁园拿了便是。”

  宁园是供奉历代延平王牌位的地方,这也是为何冯锡范搜遍了整个东宁王宫也没有找到的原因。谁也不会想到,郑克臧会将玉玺放在宁园。而相比郑克臧,郑克塽年幼不说,对于冯锡范郑克塽也是没有自己的大哥那样有足够的勇气去反抗。

  所以当冯锡范要求郑克塽去宁园拿出监国玉玺之后,郑克塽也只能是一从。郑氏东宁国这几日发生的变化,郑克塽当然是十分了解的。“岳父大人说的是,寡人当然是该祭拜父亲和祖父的。”

  冯锡范最终还是得到了玉玺,“既然已经是得到了玉玺,那么大公子也就没有留下的必要了。”支持郑克臧的人,不是没有,然而在冯锡范的铁血手腕之下,并没有多少人能够还真的愿意站在郑克臧那边。所以,郑氏大权旁落,怨不得别人。郑氏自己一族人,早就是心有异样,郑经一死,也算是郑氏灭亡的一个前兆。

  郑克臧被诛杀的消息,到底还是传到了北园之中,董太妃以为冯锡范无论如何到底也还是懂得收敛一二,然而如今来看自己到底还是小瞧了冯锡范的野心。“都是我的罪过,若是当初能够看出冯锡范狼子野心,如何会有今日我郑氏亡国之日?”

  董太妃听闻消息之后,终日郁郁寡言。“太妃,这并非是你的错,以奴婢来看无非也就是冯锡范自己狼子野心。怨不得太妃啊!”跟随董太妃多年的老奴,不忍心见自己的主子悲伤,也只能开解。

  而不到半月,冯锡范就将不少郑氏旧臣或者是收买,或者是欺压,总是整个东宁国竟然是无一人能够为郑克臧说一句话。而陈氏因为郑克臧被杀,也是情绪激动。几番晕厥,只怕若不是因为怀着孩子,只怕陈氏也就随着郑克臧而去了。

  这次的政变,被成为东宁之变。政变后,郑克塽被拥立为新王。继位后,郑克塽先是晋封宗室与政变的功臣,分别赐予公、侯、伯等爵位;随后又追赐祖辈郑成功夫妇以及父辈郑经夫妇谥号。

  郑克塽被拥立后后,冯锡范自以拥立有功,表封为忠诚伯,仍管侍卫,兼参赞军机。弑君的郑聪为辅政公,然而资才庸懦,事少决断,惟冯锡范是听;郑明、郑智为左右武骧将军。又将“克臧螟蛉难嗣大位”的文书通告四方,冯锡范这番举动让郑克塽民心、军心尽丧。

  康熙二十年七月,清朝内阁大学士李光地向康熙帝上奏说:“郑经死后,郑克塽年幼,诸将不能协同作战,郑克塽不能驭下,兵民离心,如果此时派出大军征讨台湾必能攻克,机不可失。”

  康熙皇帝自然也是收到了郑氏如今大乱的消息,对于如今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消息,康熙皇帝怎么能够错过呢!

  “这件事是该提上议程了,姑且就将吴世璠的事情先解决了也是不迟的。”康熙皇帝到底也还是希望能够将这件事更好的解决了,二月初春之际,定远平寇大将军赵良栋、彰泰、赖塔等从蜀、黔、桂三路入滇,吴世璠急令夏国相、胡国柱、马宝移阻赵良栋,郭壮图迎战蔡毓荣。

  蔡毓荣纵火烧林,郭壮图败退。这时清军逼近省城,吴世璠又调夏国相等人回援。吴世璠坚守五华山,拼死抵抗,围昆明城,两军血肉互搏,相持数月。眼看着整个大理国已经是要被降服了,就算是如今琉球真的内乱不停,但是也不能不将整个三藩叛乱平定再出兵。

继续阅读:第65章 乘胜追击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孝昭皇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