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于成龙上任
意点星动2017-10-19 17:053,219

  境内初安后,于成龙又约乡民练兵,甘冒“未奉邻而专征,功成也互不赦之条”的后果,抱着为民而死甚于瘴疠而死的决心,准备讨伐经常扰害的“柳城西乡贼”。

  其实罗城之所以盗贼防不胜防,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罗城人自己监守自盗。而是因为在罗城县城外西北的蟒山,住着几十人的柳城贼寇。前几年因为战乱,柳城一些青年就流落到了罗城。但是这些人不思进取,见罗城过的似乎还是不错的。于是打家劫舍这个念头兴起后,罗城就遭到了劫难。

  而后罗城也是遭到了战火的牵连,再加上有贼寇,罗城的乡绅便收拾行囊纷纷外逃了。留下在罗城的,也不过就是一些无钱无势的百姓。这一下,自然是贼寇与百姓勾结。

  如今有了官府的强制命令,再加上似乎这个新上任的县令是个不怕死的。被贼寇威胁过后,于成龙也就还是如此。“这新任县令看不出来还是个有骨气的,不像是以前那些,在半路上整个人就软了。”

  在蟒山将于成龙带到了自己地盘,作为山贼的头目,马六以前也不过就是一个镖师而已。“于大人只怕也是缺少一些衙役,不如我们也是就此下山吧。想来于大人也是有一个安排的。”

  “大哥,你这话说的,兄弟们出生入死才有了今日的盼头,你也不能是因为这一个县令,就拿大家的性命开玩笑吧。”马六想到于成龙上山后的那份胆识,以及下山前的那些话。‘自古民不与官斗,我想大家都是明白人,所以也就索性说实话,罗城是不予许匪寇存在的。但是,若是多了一些百姓,知府也是不会管的。’

  民不与官斗,这才是马六最在意的地方。从最初的试探到之后的相互试探,到最后的威胁摊牌,马六知道这就是官与民之间的区别。最后,马六带着一部分愿意跟随自己的人,下山投靠了于世龙。

  而另外一部分的盗贼,在强大的声势下,蟒山新一任的贼首乞恩讲和,新抢劫的钱财之物,系数返还这是一次全民欢喜的大胜利。虽然是如此于成龙还是不满足,因此蟒山的贼寇并没有是全部被剿灭。于是接着于成龙又在全县搞联防,从此,“邻盗”再不敢犯境。

  在消除内忧外患的同时,于成龙十分注意招募流民以恢复生产。这也是最后马六带领着前盗贼下山后,于成龙欢迎之至的原因。罗城县因为盗贼的原因,百姓少。用了一年的时间让周边的流民相信,罗城是真的改变后,罗城迎来了不少的百姓。只有有了人,才有农业的丰收。

  于成龙自己是种过庄稼的,结合罗城的情况于成龙县衙和田垄之间往返。农忙了,于成龙自己也是种了一块地,就是为了能够看一看,这收成如何。农闲时带领百姓修民宅、建私塾、筑城墙。对迁入新居的农家,还亲为题写楹联,以示鼓励。

  在深得民心之后,他又以刚柔并用的策略,解决了“数大姓负势不下”的问题。罗城既然是能够吸引百姓,自然也是有乡绅入住,不过乡绅在何处都是改不了一方霸主的习性。于成龙自然是不愿意的,最后少不得使了手段,使这些一向桀骜不驯的地方豪强“皆奉法唯谨”。

  在罗成县采取“治乱世,用重典”的方法,最终于世龙在罗城为官六年之间,就使罗城摆脱混乱,得到治理,出现了百姓安居乐业的新气象。这样突出政绩自然要受到上峰的重视,当时作为两广总督的金光祖得知此事后,将于成龙治理下罗城被评为全省治理的榜样。

  而得到了这一番表扬的结果,自然就是升官。而这一次升官,是康熙六年,于成龙被两广总督金光祖举荐为广西省唯一“卓异”,并升任合州知州。而这一次的升官,也是于成龙离家六年后,第一次写一份家书。

  “娘,这是父亲写回来的家书啊。”作为于成龙的长子,于廷翼是于成龙的希望的延续。只是虽然因为孝道作为儿子的不能对父亲的行为有质疑,但是于廷翼对于父亲的做法是有怨言的。如今离家六年的父亲终于来信,于廷翼开心有,失落也有。

  “你爹也终于是知道写信回来,就这样将你们娘仨抛弃在村子里,若是一份家书都没有,我这个老太婆只怕也是没有人送终了。”作为继母,田氏与于成龙的关系也就是普通的继子与继母之间的关系。但是对于于成龙这样的行为,田氏看着儿媳这么多年的无怨无悔心中还是觉得于家对不起儿媳。

  “娘,夫君他只是太忙了吧,并非是真的就不要我们了。”却是这六年来,于成龙忙于罗城的事物就已经是很混乱了,更不要说是想着家中的继母以及妻儿。如今升官之后,于成龙想着自己情况总算是好些了,于是便安排了马六带着一些人,准备将家中老母妻儿接到自己身边。

  “接夫人与老夫人是我们应该做的,大人只管放心上任便是,到时候我等将夫人和老夫人完好的送到合州老爷面前。”得到了马六懂得保证,于成龙前往合州上任。

  于成龙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到合州,看见合州的第一眼于成龙想到了六年前自己初到罗城的情况。一样的是,土地荒芜杂草丛生。同样的也是,百姓少耕地更加安置混乱。

  “所以,这没有百姓耕种是因为大家会因为耕地产生纠葛。”于成龙没有想到,自己看见的情况,土地荒芜是因为耕地纠纷。为此,于成龙用了半个月考察合州耕地,之后严格规定了“凡一占即为己业,后亦不得争论”的原则。

  “有了土地,耕地没有了纠纷,百姓才能安心的留在合州。”为了解决合州人少地多的情况,于成龙再次用了当年在罗城用耕地挽留流民的办法。

  同时要求各县注意为新附百姓解决定居与垦荒中的具体困难,并亲自为他们区划田舍、登记注册,借贷牛种,申明三年后起科。这样,新加入合州的百姓便能够知道,耕田能够自己私有,而不需要向地主租。同时也不需要担心没有耕牛以及粮种。

  这样的政策一出,不少的流民听说后,都入了合州府。本来合州是不足千户人口的,因为这样的好事,流入合州的人月以千记。奖励垦荒是清初基本国策,朝廷为了能够安抚百信,一方面税收低,另外一方面对于耕牛管理不像明末那么严格。

  再说于成龙在改革合州府的政策时,另外一边作为知府夫人的于刑氏,少不得就是要跟着其它的官夫人打交道。但是作为一个在乡间呆了四十年的普通农妇,于刑氏怎么能够懂那些官夫人的话里话外的意思。“这就是知府夫人了吧,夫人怎么还自己种菜呢。不是府衙里有仆人么。”

  “这一次上门的是合州的乡绅,张员外的夫人张氏。”看着知府夫人一身普通农妇的装扮,在看着那没有半点自知种菜的粗鄙样子,张氏想着跟在自己身边的妹妹,论美貌知府夫人已经是人老珠黄不说,更是一脸的褶子比不上自己妹妹的娇美。

  再说这身段和穿着,看着自己妹妹的打扮,张夫人就觉得是赏心悦目。这一次张夫人不请自来,就是为了能够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知府做姨娘的。‘若是自己的妹妹能够好好经营,让于刑氏自请下堂然后成为继室夫人也不是不可以的。’

  张氏的盘算是叮叮响,但是也是忘记了,这一般的妇人可是不懂这些弯弯绕绕的。所以,本来是带着媳妇一起种菜的于刑氏看着家里来人了,自然是要起身相迎的。于成龙自己为官,早六年里罗城县是个穷乡僻壤,乡绅也是没有几个。自然就没人将不好的主意打到他身上。

  如今到了合州不到半年,于成龙早出晚归就是那些乡绅拜访于成龙,也要看府衙究竟是有没有于大人才是。所以就这样阴差阳错的,于刑氏到了合州三个月了,除了府衙的人还没有人知道于大人是带了亲眷随行的。不过,张氏不是一般人。早早的就找好关系弄明白,于刑氏是于成龙的糟糠之妻。

  张氏看了,这男人嘛哪有不喜兴厌旧喜欢美人的呢,于大人以前身边没美人,那是因为条件不允许。可是如今情况不一样了,于大人那是知州了,身边又怎么是能够没有两个知心人呢。

  “真实不好意思,今日贸然前来,只怕是打扰夫人了吧。”张氏虽然是看不起于刑氏,但是该有的姿态还是有的。毕竟这是府衙,这于刑氏是明媒正娶的知府夫人。“妇人没有见过这位夫人,不知夫人如何称呼。”于刑氏也不是傻得,看着穿着靓丽的夫人到府上拜访,结果没有一个人通报,事情只怕是有些复杂。

  “是这样,因为早些日子不知道夫人你在府衙,所以是没有前来拜访,是我张家的失礼,今日前来就是为了赔罪的。”说着张氏身后自然是有人将礼物给呈上。只不过不论是于刑氏还是身后的两个儿媳,都没有一个上前的。

继续阅读:第117章 有人就有是非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孝昭皇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