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罗城县令于成龙
意点星动2017-10-19 17:043,255

  “哟,这就是我们新来的县令啊,看起来还是不错啊。”对于自己居住了这么久的罗城县,与那些做官的不一样,当地的百姓才能明白什么叫罗城县这个故土的好。“本官姓于,以后便是这罗城县的县令了。以前罗城县是什么样的,本官不清楚,但是今后本官一定会让罗城县变得更好。”

  作为当初百姓中的一员,于成龙很是能够明白百姓排外的意思。所以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之后,于成龙就带着师爷走马上任了。罗城县虽然是穷乡僻壤,但是县衙倒也不是真的就是那么落魄的。

  “师爷,收拾收拾吧,今后我们就在县衙住下了。”

  于成龙的师爷年纪与他相仿,两个人都是经历很多事的人,师爷作为一个书生,会对于那些莽汉避让是自然地。都说,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于大人,依下官看,这罗城县的人啊,只怕都是不那么容易了解的。”

  “师爷洞察人心,本官也是如此想的。但是本官来此地就是为了百姓,既然是圣训如此,本官一定尽力而为。”

  再说罗城县来了一个新的县令,这本身就是大事。再一听罗三说的于大人,,罗城县就更加像是一滴水进了油锅,直接沸腾起来。“呵,没想到这于县令倒是胆子不小啊。”

  “看着这于大人是瘦骨如柴的,不像是以前那些大腹便便的胖子,也不知道这于县令是能不能待在罗城县。”

  “反正啊,咱们自个儿过自个儿的,不也是很好啊。等到时候到了这县令自然就会走的。自己过自己的日子,耽搁不了。”

  “对对对,还是六爷说的多。”这茶楼一向都是消息来源最好的地方,罗城县穷,所以这茶楼也是不多的。一向人少客稀的茶楼也是难得的满座了,所以茶楼的老板开心,得到了一手好消息的百姓也是满足。

  还真的就像是六爷说的,除了最开始的三天,之后在罗城县的于大人,真的就像是被大家遗忘了。县衙是有当地的县差在,但是这一个月过去了,就算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没有一人上县衙找于大人处理。那就跟不要说是什么大事了。

  “哎哎哎,于大人,我说大人啊,不是下官泼大人的冷水,大人您看这罗城县是连个乡绅都是没有的。可见这落草为寇的盗贼当年是多么的猖獗了。大人如今你自己四处奔波,不还是半点用处都没有。”

  这一个月虽然是没有人到县衙里,但是于成龙可是一点也不空闲。反而是忙碌的很,今天去东家,明天去西家的,于成龙倒是把罗城县这一个月跑了一个大概。上任一个月后,于成龙得去府衙见一见知府。罗城县偏远之地,而知府的府衙又在桂系禹城之中。

  所以于成龙这一来一回少说也是要半个月才行,“如今县衙也就只有本官与师爷两人,我若是一走这罗城县少不得就是要托付师爷打理了。”于成龙能够看出来自己这个师爷人还是可靠地,只是就是不知道这罗城县的百姓,对于自己这个新官,如今究竟是什么看法。

  “大人尽管放心,下官自然是不会辜负大人的信任以及嘱托。”师爷作为书生文人,最是看重气节和名誉。既然是自己已经答应的事情,那就是一定要做到的。虽然对于当今的朝廷,不少的文人都是厌恶的,但是对于柳岩来说,相比较于明朝崇祯皇帝当时吏治的残酷与贪污,鞑子的天下也没什么不好。

  罗城新隶于顺治皇帝下不到两年,所有当时皇帝派遣的第一任县令,不满一年就离开了。之后连着三任县令皆是如此,可见罗城县归顺之初的混乱是多么离谱。最后皇帝再派一任县令,这个倒是好的,但是却因为流寇死了。

  皇帝无法再派一人,结果呢由于局势未稳,最后一任知县直接逃了。于成龙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皇帝派到罗城县。于成龙到罗城时,这里遍地荒草,城内只有居民六家其余的皆是流寇。

  “有于成龙这样的清流,才是我大清的福气,只是可惜于成龙死了。朕今日就给你们一个任务,将于成龙为官近三十年的事迹都看一看。”因为治理河道,皇帝在离开时因为靳辅又想到了为大清效忠的于成龙。虽然最后加封了于成龙为太子太师,但是皇帝还是希望自己的皇太子能够明白为君者最应该懂得御下。

  从宿迁离开然后,皇帝登舟过清江浦、淮安府。从皇帝启程离京后,每三日会书写一封家书给太皇太后。在坤宁宫的皇后,也是没有例外。不过,皇后手中的那一份是皇太子代笔写的。至于等在承乾宫的皇贵妃,皇帝也没有忘记。

  佟玉娆的命,要比皇后的好,除了身后的佟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满洲贵姓,佟玉娆有皇帝的宠爱,这是皇后如今没有的。

  从家书中皇帝亲自以身前往黄河旧道视察的事情,还是被太皇太后知道了,“皇帝去祭拜泰山,这是有道理的,这也就罢了。这一次皇帝居然是以身试险,实在是该骂。”太皇太后对于皇帝的做法是不赞同的。

  但是太皇太后的话,也只是说一说而已,皇帝的决定作为曾经垂帘听政的太皇太后怎么可能不明白,皇后就算是听见了太皇太后的话,也只是沉默以对。反倒是佟玉娆有些按耐不住想要说两句,但是想到太皇太后对自己的态度,最后还是放弃了。

  “陛下虽然是没有顾着自己的龙体,这也是情有可原不是,黄河若是决堤了,这百姓流离失所皇上也是焦急。与其最后看见百姓受苦,倒是不如先将隐患去除。”

  “再说了,贤贵妃、惠妃和荣妃几个妹妹在皇上身边伺候着,老祖宗您最是清楚的,这么些年几个妹妹都是好的。有他们照顾陛下,太皇太后应该放心的。”皇后需要说些好话来让太皇太后高兴,这就是一门艺术。

  皇帝登舟过淮安府少不得是要五日的时间,这一段路程不短,再加上皇帝说了要皇子们了解于成龙这个人,于是关于于成龙的事情,全部都摆在了皇子们的面前。

  “下官于成龙拜见知府大人。”于成龙作为新一任的罗城县令,这是第一次见禹城的知府,“你就是新一任的罗城县令,看起来是个不错的。”用了十日的时间,于成龙在五个县衙衙役的护送下,到了禹城后又等了一人,这才是见到了知府大人。

  “下官能够得到大人的嘉奖,是下官的福气。”于成龙这是第一次做官,而自己的顶头上司的话,虽然是有些意味深长但是于成龙还是当成了好话来听。“既然如此,你就好好把罗城县治理好吧,罗城一带匪患不少啊,于大人,你的责任很重。”

  于成龙知道罗城的匪寇,一直都是一件大事,所以回到县衙之后,于成龙就跟自己的师爷商量。

  “为什么罗城会匪寇多,而且还是一直不能禁止。”

  “以下官来看,作为百姓是没有人愿意落草为寇的,除非是百姓没有饭吃,没有衣穿。”

  “却是,罗城县十分的贫穷,而且上一次我们来此地,这方圆百里少有人家不说,还是荒草满地。”

  于成龙的话一出来,就是师爷以及县里的衙役帮着说出来不少懂得原因。“是啊,正是因为罗城如此的贫穷,所以才有这么的流寇,所以匪患不绝。”

  于是于成龙在罗城首先在全城以及乡里建立保甲制,严惩缉获案犯,大张声势地“严禁盗贼”。自然这番做法是遭到了百姓的严重抵制,“于大人,你这是做啥呢。于大人要知道你这样做,可是会断了大家的财路啊。”

  “本官也是为了大家好,怎么会是断了大家的财路。要知道,自古落草为寇的人,从来都是没有半点好下场的。作为百姓父母官,本官就是要为了百姓着想。”

  “于大人这样,我们自然是相信的,但是于大人也要知道,罗城多山,少耕地。我张屠夫在罗城县安家,到了如今已经是半辈子过去了。罗城的百姓,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于大人这样一说,那岂不是整个罗城的百姓都是贼了。”张屠夫手中拿着屠刀,整个因为是杀猪的,所以是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

  “本官自然是到时候会给大家一个交代,既然是本官在此,就要换了罗城县的面貌。”

  “于大人,你说说这究竟是第几波来找事的了,成天这样也不是办法啊。”作为一个书生,师爷觉得自己也是压力很大的。每天被那些满脸横肉的人围追堵截。自己真的是过的很辛苦,偏偏于成龙还是固执的要死。

  “师爷放心就好,半个月后,一定不会再有人找师爷的麻烦。”于成龙很是有底气的对着师爷保证到。“如此,师爷我还是在县衙多呆半个月吧。”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县衙的衙役是拿着朝廷的俸禄,自然是要帮着县太爷。

  在于成龙这样一番治理之下,再加上县衙衙役也是大汉,百姓心中就算是不满,但是为了不惹祸上身的念头还是占据了顶峰。半个月后,罗城县就真的是安定了。

继续阅读:第116章 于成龙上任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孝昭皇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