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字头上一把刀,除了让自己受伤不会有半点好处。这样顾首顾尾,为官实在是受气的很。但是,有什么办法呢?没有办法改变的事情,只能是忍着,
一场接风宴,直到夜半三更,方才了了散场。没有人知道,工部尚书这个钦差大人何时能够起身前往灾区。
皇帝很是大方,虽然朝廷与郑氏作战,皇帝依旧还是让户部给了三十万白银。同时下旨,令太原府开仓放米。
然而,押送官银的工部尚书究竟是拿了多少银子出来,没有人知道。上千人护送官银的,都是满洲八旗子弟。
虽然皇帝这些年一直表扬于成龙,只不过没有大臣愿意像于成龙一样清贫。皇帝是赏赐了,但是皇帝的赏赐是绝对不能典当也不能买卖的。
所以,于成龙这些年一直是以贫困在大臣之间闻名遐迩。这就是做清官的下场,就算是被称为在世包青天,那又如何。
没有钱,依旧还不是没有用。百姓是数以万计,就算是有心帮扶,不依旧还是无力回天。那么,既然是明知不可,何必要生生委屈自己。
清官难做,一者,就算是有人宁愿像于世龙一样,可是清官毕竟是少数。作为异类,自然是要被排斥的。二者,于己不利还会伤害家族。
巳时三刻后,钦差大人姗姗来迟。就算是已经等了两个时辰,作为一个四品知府,张杨也是什么不能说,更加不能抱怨和不满。
“陛下下旨开仓放米赈灾,想必王大人是知道了。”作为皇帝的钦差,自然就是要传达皇帝的圣意。
本来随着萨穆哈一同前往山西的,就还有圣旨一道。只不过,昨日太原巡抚大人王大人实在是太过热情了。
这一喝酒,作为钦差大人的萨穆哈就忘记了大事。宣读了圣旨之后,萨穆哈就只能是随着张杨前往代州。皇帝的意思,是代州才是萨穆哈该去的。
虽然,如今在太原府休憩了,也只是终于落脚。最终,到了代州崞县后,情况实在是惨。赈灾的银子,三十万,变成了二十万。
钦差大人的意思,无非就是另外十万白银,还在太原府。如今还是先拿银子来修建房舍安置灾民为主,至于那十万白银,若是这二十万用完。
余下的十万白银自然还是会从太原府运过来,最后还能怎么办呢?自然只能是按照要求办事。不过,三十万两白银却是没有用完,赈灾的粮食也没有人敢打主意。
毕竟这些都是救命的东西,也没有人敢以次充好。要知道,若是激起了民怨,这就不是罢官那么简单的事情。这是要抄家灭族的,大事。
在代州一个月,萨穆哈就已经是不能忍受。时不时离开代州前往太原府,也就只有这位钦差大人一个,只是这样也就罢了。
然而,当钦差离开代州离开了山西后,返回京城之时留下的一本呈送皇帝的账本,开销三十万白银。让张杨是无论如何,也是咽不下这口气的。
这是什么道理,分明赈灾只用了十八万两白银,可是如今就演变成了三十万。其中十二万何去何从呢?做假账是张杨拒绝的。
直到,三日后太原知府下辖萧大人,张杨的顶头上司,“这件事,本来已经是结束了,钦差走了,屋舍也是修好了。”
“是,食君俸禄,担君之忧。可是,你以为只有你自己一个人么?大清建国不过百年,京师满朝文武。你能够做些什么呢?放手吧。”
天子门生,是科举开创之后打破氏族垄断官场,寒门无仕途后,百姓对于天子亲自在金銮殿监考的八股取士的戏称。
早在隋唐之前,就像是造就王谢之家这样氏族的九品中正的推举制,只能是让氏族壮大,皇权旁落。
为了自己的江山能够千秋万世,最终皇帝一次次改革,取缔了这种只能是给自己添堵。为氏族添砖加瓦的举荐制度,科举一开寒门以氏族不能阻挡的姿势,进入了朝堂。
寒门的崛起,对于氏族来说,无疑就是一个危险的信号。东西两晋,百姓可以不知道皇帝,但是却不能不知道王谢之家。
最终千年把持朝堂,对于皇帝试压的氏族,屈服于皇权。一场关于权势的硝烟,这才是终究被消灭了。
皇帝有自己的算计,大臣为了家族要抱成一团。这些,都是个人的利益驱使。最终,张杨不得不向现实屈服。
虽然是做了假账,但是张杨却修书一封给了远在京师的老师,陈廷敬。张杨知道,若是还有谁能够帮着自己向圣上说话,那么就只有陈廷敬了。
张杨不敢明目张胆的说出这件事,只能是以询问的姿态向老师请教。整个太原府,如今只怕都是工部尚书的耳目了。
虽然,张杨并不是真的清楚,谁又得到了多少钱财。
“此事,万万不可打草惊蛇。你且细细的商议好对策之后,将账簿带给为师。”陈廷敬虽然是也想快速的整治了工部尚书,可是事不由人。
要知道,朝堂之上历来都是党派之争这一向是惯例。就像是吏部尚书明珠,与国舅爷索额图是水火不相容的。
这其实,并非是真的要造成冲突,只是如今皇上已经进入了春秋鼎盛之年。大皇子眼看着要大婚了,皇后无子身边却养着四皇子。
贤贵妃作为皇后胞妹,为圣人生下了十八皇子。这后宫怎么一个乱字了得,就算是后宫与前朝还能平静十年,但是皇太子总归是要大婚不是。
一旦是大婚,这就意味着,皇子妃究竟是谁家的,这关系到以后大臣站位从龙之功。所以,陈廷敬自己本身就是因为出身汉官,虽然是进士及第。
然而,奈何主事科举之时并非就是真的有众多门徒。像张杨之流虽然也是有,可是毕竟是不多。是以,这些年陈廷敬也是保持朝中的中立。
因为明珠和索额图身份皆是上三旗,是以是十分的看不起满人以外的其它人。所以,陈廷敬是在乾清宫西侧的弘德殿为皇帝讲解四书五经。
但是作为天子之师,陈廷敬在朝中也不过就是稍微的受到尊敬罢了。若是说权势滔天,那是明珠以及索额图的事情与陈廷敬没有半点关系。
如今,陈廷敬算是得到了一个不错的机会,工部尚书是明珠的人,与大皇子那一派亲近。而索额图是国舅爷,支持皇太子的。
皇太子在后宫据说是与四皇子亲近,如此一来后宫之内皇太子有皇后支持。自然,东宫地位稳固,况且如今东宫不过十一,尚且没有出阁。
皇太子依旧还是与皇子们一道,一起在南书房学习满汉蒙三学。陈廷敬打算,与索额图一起扳倒工部尚书让明珠失掉一膀。
虽然工部是没有多大的作为,可是明珠却不是这样认为的。如今有了工部修建园林一事,索额图也不是这样认为了。
皇宫前朝无非就是这样,你与我合作,我给你便利。只有有来有回,这才是为官之道。
“这件事,老爷我教于你做,你自己务必要小心,再小心。”张杨还不知道在京师的自己的老师,把自己给算计了一番。
接到了陈廷敬的信后,张杨不知道是否有人在监视自己的宅院。可是,毕竟这一个很危险的事情,虽然是萧大人走了。
但是张杨直觉,或许自己周围已经是不安全了。要如何才能从代州将账簿完好无损的给老师带去,这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张府如今只不过初到代州不过三年而已,在代州可以说是根基不稳。想要将赈灾这件事当作是一个秘密的人,不在少数。
当初能够将信件带出去,无非就是因为那是家书。可是若是自己再次派仆人远上京师,定然是打草惊蛇。
“为今之计,只怕是唯有等了。”将自己关在了书房一夜后,张杨总算是找到了法子。张杨自己乃直隶人,进入代州后三年没有回乡。
张杨打算将自己的妻小送回直隶老家,这样就算是查访,众人心中也是不会以为女流之辈能够将重大的东西带走的。
“家中三年没有人会去,如今我在代州无非向老母尽孝,夫人就只有劳烦于你了。为夫这厢,先谢过夫人了。”
最终,张夫人带着孩子以及张府的仆人,以及县衙的差役。在这些人的一路护送之下,从四月开始离开代州。
康熙二十三年五月乃皇帝万寿节,这个时候太原府的知府在四月忙着准备给圣上的寿礼,就算是对于一介妇孺这个时候离开,也不会想太多。
这是一步险棋,若是成功。陈廷敬不会忘记自己这个门生的好,说不定还能借此升官。可是若是稍有差池,张府由此就能招致杀身之祸。
不过,张杨运气不错。从山西,经过直隶府。安顿好了张夫人后,护送的差役们纷纷在此启程,而作为张家的奴才,顺三需要上京一趟。
悄无声息的,从直隶府离开,再到京师陈府。直隶与京师不远,可是张家并非就是直隶府衙的。反之,张家在直隶下辖最南端,离京师远着呢。
从离开到到达直隶,张夫人一行用了整整三个月。与当初钦差到达时只用了半个月相比,实在是耗时不短。
是以到了后来,等到差役们回到了代州之后。太原府知府再接到时间,与询问之后的话进行了对比,心中也不再怀疑。
只是认为,是张杨却是屈服了。最后太原知府觉得自己可以高枕无忧了,毕竟这一次自己得到的雪花银实在是不少啊。
就算是孝敬自己的上级,山西总督之后,依旧还是能够得到七千两白银。张夫人带走了三分之二的张府的奴才,虽然在府中还是有姨娘服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