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二次出征噶尔丹
意点星动2017-10-19 17:073,401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笑话在噶尔丹眼中,这些所谓的规矩,从来不是规矩。只要是能够鼓舞士气的,就是大清的来使,杀了就是杀了。

  “圣上,派往伊犁的使臣被噶尔丹扣押了。这是嘉峪关,大将军送来的信件。”皇帝当初就有五成的预料,知道只怕这使臣是有去无回了。

  所以在派遣的时候,皇帝就是采取了自愿的方式。在皇帝身边,近身伺候的御前侍卫,以及郎中等人都是八旗子弟。。

  都是与皇家沾亲带故的,所以这些人若是作为大清未来的栋梁之材,出事了对于皇帝来说绝对不是件好事。因此,最终毛遂自荐的张郎被皇帝加封为正五品郎中。

  带着皇帝给的圣旨,造册前往伊犁招降噶尔丹。“此乃忠良之才,王以诚尔等传朕旨意,将张氏进爵骑都尉,准其三代之内世袭罔替。”

  张氏一族本为汉军旗,在皇帝跟前算不上能够说话的人。若不是这一次皇帝找不到人去送死,只怕最后这个封妻荫子的官爵,也是落不到张氏头上。

  只要是能够在皇帝跟前,打个照面,令皇帝记得这一点。今后,张氏子孙若是能够争气,何愁没有出人头地之日呢。

  再说噶尔丹抗旨不尊之后,又加紧与沙俄的联络。再说彼得一世,经过了与自己的皇姐,三年的斗智斗勇之后,总算是将其压制了。

  如今的沙俄虽然不能说是沙皇彼得一世,掌控全部的朝政,但是至少三分之二是归沙皇。而如今的索菲娅大公,被自己的异母弟囚禁在圣彼得堡的一座红衣教教堂之内。

  “公爵难道就这样的认命了?这样束手待毙,可不是公爵的作风。”索菲娅身边,跟随着还是至少有几十人的亲随。

  而这些人都是在沙俄的上流社会之中,依附索菲娅生存的。如今索菲娅不得势,对于他们来说这绝对不是好事情。

  因此得到了机会之后,就到了教堂内面捡索菲娅大公,希望她能够通过政变,再一次的掌控权势。“我做事,难道还需要向你们报备?”

  对于自己亲随的话,就算是意动,但是至少索菲娅知道。依照自己的异母弟弟彼得的脾气,自己身边只怕是少不了的探子以及奸细。

  这些话虽然不清楚,彼得知道多少,但是至少索菲娅不愿意令彼得知道就是。因此呵斥了自己的部下后,索菲娅大公令奴婢送客。

  “果真本皇的皇姐,就是一个天生喜欢权势的人啊。在教堂,果真也是不能令其修生养性。”彼得大帝与索菲娅大公,不愧是一对姐弟。

  对于对方的事情,以及脾气都是了解的很多也是很详细的。

  但,虽然是如此彼得一世还是没有觉得,自己的皇姐会在这个时候,就要起兵造反。或者是要,夺权,至少现在时机还是不成熟的。

  因此将这件事搁置了后,彼得一世安心的在小亚细亚半岛争权。沙俄需要近海权,而小亚细亚半岛上的土著人,控着这沙俄内海与地中海之间的交通权。

  再加上对于当年签订的条约,对于彼得一世来说,这只是权宜之计。为了沙俄帝国,为了得到外邦的安稳,自己不得不最初的让步。

  如今自己得到了国内的政权,也是时候开展了扩张。沙俄应该是展翅的雄鹰,不应该龟缩在一个角落。沙俄应该成为世界的霸主,得到世界瞩目的目光。

  所以对这一次噶尔丹的提议,彼得一世悻然答应。不但是如此,出兵不算还答应了,要提供至少三百的火枪。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保证之后,噶尔丹虽然是心中有些安慰。但是还是明白,鸡蛋不应该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

  所以噶尔丹除了于沙俄交好之外,甚至在准噶尔内部栽培接班人。同时在西边的西域之国,当年的大月氏国与乌孙国,对于大汉的崇拜一直延续下来了。

  若是有机会与其它部落结盟,一起瓜分如今大清的土地,噶尔丹知道这些君主都是心中乐意的。

  所以,除了出征伊犁进攻柴达木之外,噶尔丹还有一手准备,联合乌孙国与大月氏和小月氏国。

  “主上,难道是当真要应允了噶尔丹的请求。要知道,虽然我等与大清并无往来,但是大清也是不可冒犯不是。”

  如今乌孙大将军乃皇帝嫡系,但是对于噶尔丹的请求,依旧还是作出了反对的决定。当年大汉驱逐匈奴人,虽然是没有将乌孙国怎么样。

  但是自先秦开始,到秦始皇令蒙恬守关后。大秦将军却匈奴七百余里,使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这些事情,虽然已经是遥远的千年史记,但是百年前的蒙古骑兵,席卷整个亚洲大陆的血腥,至少在乌孙国还是没有消散。

  所以这一次,对于大清与噶尔丹之间的恩怨,乌孙国上下都是反对的。“若是举全国之兵力,与大清为敌,大王以为,我们能够得到什么好处呢。”

  最后,事情还是只能不了了之。噶尔丹对于乌苏的信件往来,再也了无音讯。噶尔丹已经撕毁了玄烨的圣旨,所以再也没有了回旋的余地。

  因此只能背水一战。但是,出战却不是这样的时候,七月正是边疆雨水最多的时候,泥浆四溅不利于作战。

  因此噶尔丹以储存漕粮为主,而皇帝则是下令兵部尚书调集兵马。将辽东,以及西北和漠南边界,三方以出征了吴三桂的精兵驻守。

  同时皇帝下令,在漠南漠北征调大批熟悉情况的士兵为向导,随军携带五个月口粮,往已经决定的三处地点开始驻军。

  按每名士兵配备一名民夫,四匹马的标准。皇帝要求户部与兵部相互协调与工部商议,如何尽快组成最大的运输队。

  之后皇帝要求,工部备运粮大车至少六千辆,随军运送粮食兵器等物件。再加上,夏日多阴雨,所以皇帝令吏部从各地州县,征调筹备大量防寒防雨器具。

  之后工部商议,决定应该再准备大批木材、树枝,以备在越过沼泽地时铺路,以免辎重过多在沼泽地里陷下去。

  这一切,只是一个准备而已。噶尔丹若是不先出兵,皇帝是不愿意消耗国库的银子,去开战的。

  “娘娘,只怕西边那位又是有了身子了。”顾嬷嬷知道了太医被西宫长春宫召见后,想到居住在里面的王氏,多嘴的说了一句。

  “贤贵妃的病情,太医怎么说?”王氏是不是有了皇嗣,皇后现在不关心。太子已经有了子嗣,就算是王氏一直生皇子阿哥,皇后也不在乎。

  不过就是一个奶娃娃,皇帝当年八岁登基,那是因为形势所迫。孝庄文皇后不得已,只能找一个家世相对要出众的皇子出来登基。‘

  如今且不说皇帝身子不错,就是皇太子无过错,还贤能。皇帝没有理由废除储君,太子在皇帝百年之后继承大统才是最好的结局。

  再说了若不是皇太子,怎么着也是容不下一个奶娃娃,今后成为皇帝不是。王氏背后是什么?那是包衣奴才都不如的曹家,曹家依靠的不过就是那一口奶。

  皇帝顾念这曹家,曹家在皇后心中却不值一提。皇帝的保圣夫人那么多,难道还少了一个曹家?不过就是因为曹家是根基最弱的。

  所以皇帝手中拿捏着曹家,才是最得心应手。其余的保圣夫人,不是满洲上三旗,就是跟皇室有些关系。曹家最应该庆幸的,就是因为自己出身低贱。

  若不是皇帝因为曹家根基浅,更加好掌握。曹家如何能够有今日的地位?所以对于皇后来说,王氏就算是以后生下再多的皇子,那都不是威胁。

  反而是皇后挂念自己的胞妹,虽然是气恼东珠做事情不懂分寸,但是都是一家人。都说是骨肉亲密,皇后还是需要一个妹妹在宫中,为自己做帮手的。

  如今知道自己的妹妹病情反复,皇后就算是意在告诉自己,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只要不是有人刻意的,皇后都打算领自己接受。

  然而皇后这样,还是不能宽慰自己心中的不舍与难受。

  “太医说,娘娘只怕是时日无多了。主子,难道您当真不去长春宫么。”若是贤贵妃真的就是病入膏肓了,皇后完全不用考虑到所谓的避嫌。

  再说了贤贵妃还有十阿哥需要托付,若是皇后不去见贤贵妃,十阿哥今后的生活,又该是谁照顾啊!

  “乾清宫那边,有什么消息。”皇后有些疲惫了,捏着自己的眉眼,皇后觉得自己若是不能恢复精神气,只怕接下来脸色更差。

  在后宫,就算是化妆也不能流出憔悴的妆容。因为这是一种软弱的表现,皇后不允许自己在后妃的面前失态。

  “你且派流云替本宫去长春宫走一遭,看一看东珠究竟如何了。至于王氏那边,还是派一个人看着吧。”

  自己的妹妹就要死了,皇后不觉得后宫这个时候,传出好消息是件好事。没有道理,自己的妹妹的死,却是被王氏的喜悦掩盖。

  既然是要哀伤,至少皇城依照规矩,素白一月是应该的。既然王氏以前都能够等待,那么如今稍微的等一等,在皇后看来这是自己能够为妹妹最后能够做的事情。

  王氏若是怀有身孕,那么岂不是更加令自己的胞妹成为一个笑话,?贵妃病中皇帝不顾夫妻情分,反而是宠爱一个不入流的侍妾。

  以前皇后是不计较,但是如今皇后却不愿意,这样的消息在这个时候流传出来。

继续阅读:第247章 想要孩子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孝昭皇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