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玄烨大阅兵
意点星动2017-10-19 17:073,389

  确定了所有的条款之后,皇帝开始赐宴。皇帝这一次准备的国宴,约近两百桌。这样盛大的宴会,实在是不多见。这算是皇帝对于蒙古,有一次的嘉赏。

  不论是对于土谢图可汗的免罪,还是对于札萨克图汗的承袭,还是说最后的编旗,都是皇帝收复漠北的一种手段而已。

  在宴会进行中祝酒中,皇帝亲手把酒递给哲布尊丹巴,然后是三位喀尔喀亲王,再次给二十位主要台吉。

  对于皇帝的赐酒,所有人都用的是谦恭地态度,从皇帝手中跪着接过酒。从尊巴丹开始,到最后的二十台吉,众人谢恩一手持杯,同时叩首。

  在宴会中,除了有歌舞之外,在京师盛行的各种杂技、木偶也被皇帝安排到了此地演出助兴。对于皇帝的慷慨,不少人觉得自己是获利了。因此,在心中除了满意就是满意,皇帝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到了初二夜晚酉时,会盟典仪至此结束。

  初三日,按照行程皇帝应该开始册封。

  首先皇帝进行赏赐。漠北的尊主哲布尊丹巴、以及三部大汗各得赏银千两,蟒缎、彩缎各十五匹。对于皇帝的慷慨,自然所有被赏赐的,只有谢恩。

  赏赐之后的议程就是赐宴,皇帝需要再次召见哲布尊丹巴、土谢图汗、策妄扎布、车臣汗等更高一级的蒙古亲贵,然后给这些人单独赐宴。

  皇帝是孝庄文皇后身边长大的,所有皇帝自己会满语,汉语之外也还会蒙语。因此,宴会上三方会面后的交谈,虽然是阿谀奉承居多。

  但是不可否认,这些话是好听。比如土谢图可汗称赞皇帝,“圣主如此深仁,臣等恨归顺之晚耳!惟愿圣寿万年,俾臣等仰沐洪恩,长享太平之福。”

  但是不可否认,这些话是好听。比如土谢图可汗称赞皇帝,“圣主如此深仁,臣等恨归顺之晚耳!惟愿圣寿万年,俾臣等仰沐洪恩,长享太平之福。”

  蒙古乃元朝成吉思汗之后裔,因此一向是以元朝的大汗,可汗作为自己的尊封。到了如今,也是没有将爵位有个典制作为校对。

  所以这一次皇帝借着会盟,将蒙古亲贵以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台吉一共六个官爵为划分。皇帝此举使蒙古,在爵位上完成了皆执臣礼的等级序列。

  大清与蒙古都是以一样的爵位作为封赏后,漠北这就算是彻底的归顺了大清,归大清所有。

  到了初四日,皇帝在御帐旁大阅两兵。

  皇帝如今所在行宫,有一片十三里长的草原,此地当真是芳草连天无穷无尽。除了东西长十三里,此外经过丈量之后,发现此地南北宽六公里。

  在格布拉的日月湖边上,有这样一个地势平坦的草滩,况且与京师官道相通,连梗大同与洛州横贯太原东西,对于皇帝出行交通十分便利。

  因为皇帝已经交代了,要在行宫周围举行阅兵。所有王公大臣,全部在皇帝的行宫大帐周围,以朝拜的的格局在方圆五十里内支设自己的大帐。

  成列了大帐之后,王公们安排兵甲屯兵列营。之后漠北三部王公贵族列右队,漠南十三部各旗王公列左队,依次谒见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

  皇帝说平身后,便进行正式的盛大的阅兵。《康熙起居注》有统计言,康熙三十年八月在塞外的阅兵,有骑兵上万成众横捭阖之势。

  有纵列的步兵上前,七十门大炮以百四十人看守。京师拱卫皇城的左右骑兵营,随着皇帝一同来到了漠南。这些八旗精锐参加了阅兵和演习。

  号角齐鸣,枪炮齐发,铁骑隆隆,声震四野,随着这些前奏的吹响,恭亲王与裕亲王两人,分别向在御座上的皇帝请示,是否要开始阅兵。

  御座上皇帝身着戎装,头戴镶有貂皮的头盔,佩带胯刀和弓箭,骑马绕场一周,回来下马。从恭亲王手中接过弓箭,皇帝亲射十矢。

  其中九中,宣告了阅兵的开始。皇帝在众王公面前亲自射矢,既是一种展示,又是一种震慑。

  仪式开始之后,受检阅的兵甲,按八旗序列,正黄旗居中,然后镶黄旗与正白旗左右分列。骑兵,步兵排列长约十里。

  整个大队伍之中步兵和炮兵在行列中间,骑兵分列两翼。皇帝射矢之后再乘马由中间通过检阅方队,然后率王公登上平原上的唯一一座小山包。

  在山包上安设御帐,供亲王贵族们在高处,更加方便观看,同时再御帐四周侍卫林立。

  漠北喀尔喀蒙古王公在大帐前站列于右,八旗大臣、都统站列于左。响亮的号角吹响后,先是步兵列队前进,角鸣声停,行进也停。

  如此反复,三进三停算是检阅了步兵的威武英姿。

  突然号角声大作,接到音讯后所有骑兵,大呼前进。顷刻间万马奔腾,声动山谷,地动山摇之势令整个大帐随着蹦跑而晃动。

  在骑兵之后的是,满汉军火器营的演习,枪炮齐射,声震大地。

  枪炮响彻天际的同时,已经停步的八旗的骑兵,再一次策马奔驰到皇帝所在露台之前,列队整形方阵变幻无穷。

  噶尔丹策反当初给扎萨克图的许诺,就是以火枪与红衣大炮作为支援。结果最后沙喇没有得到自己被许诺的,反而是还搭上了自己的一条命。

  如今皇帝这一手,既是宣扬了国力,又震慑了那些蠢蠢欲动的人。除了鸣枪示意之外,满汉火器营又进行了出色的打靶表演。

  虽然没有太大的失态,但是乍一见皇帝这样的毫不掩饰的意思,心中的震动还是很大的。一时间,漠北三部的可汗心中自有较量。

  如今皇帝这一手,既是宣扬了国力,又震慑了那些蠢蠢欲动的人。除了鸣枪示意之外,满汉火器营又进行了出色的打靶表演。

  虽然没有太大的失态,但是乍一见皇帝这样的毫不掩饰的意思,心中的震动还是很大的。一时间,漠北三部的可汗心中自有较量。

  初五,皇帝与达赖尊巴丹商议,在漠北漠南的王庭交界处建寺。

  因为漠北一片土地都在战火中,被摧残了。尤其是民众信仰的佛寺。因此最后一件事,就是尊巴丹请求皇帝,能够下令修建佛寺。

  对于尊巴丹的这个请求,皇帝幸然应允。于是,当日皇帝下令敕建汇宗寺。“依朕之见,这内外莫宗如今和睦,犹如江河之归于大海。”

  因此最后交融在南北蒙古的寺庙,就这样被皇帝定名汇宗寺。汇宗寺之意,乃江河入海、万川归一。

  事后《康熙起居注》记下一笔,赞曰:皇帝之定喀尔喀也,建汇宗寺于多伦,以一众志。

  汇宗寺成为居住在漠南漠北喀尔喀人朝拜的圣地,结束了在多伦的会盟之后。皇帝给漠北的特许,就是随着土谢图与扎萨克图等三个部落逡巡漠北营地。

  皇恩浩荡在三个可汗的陪同下,皇帝率皇太子与百官出巡,对穷困者赏以银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尔后尔等做事应该以此训为训诫。”

  皇帝借着这个机会,要教导皇太子,学习为君之道。御下以恩威并施最佳,是为上上之策。而中下之策乃至有威压无恩施,下下策最次,不宜用。

  下下之策乃,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当年伍子胥就是最好的例子,所所以此举乃君王大忌。赏赐了穷困的百姓,自然喀尔喀贵族也少不了赏赐。

  因为噶尔丹已经撤兵,所以逃居漠南的喀尔喀蒙古得到能够回到家乡的机会。而又因为皇帝的多伦会盟制定八旗制度,所以漠北王庭蒙古被分为左中右三路。

  三路蒙古数万人,皇帝下令编为蒙古三十七旗。同时在多伦修建府衙设立驿站和火器营,将多伦作为沟通京师与漠南漠北地区的联络点。

  为了提高蒙古的战斗力,皇帝下令从满汉火器营选拔一百最优秀的勇士,专门从京师征调到多伦训练蒙古人使用火枪火炮。

  皇帝这样一番为了蒙古考虑的样子,令漠北的三部百姓更加的臣服。对于大清的投降,因为感念皇帝的好,而再多了三分真心。

  随着皇帝从将纯禧大公主出嫁漠南开始,然后是和硕荣宪公主,接着又是和硕端静公主。三年的时间,皇帝先后将三位公主出嫁蒙古。

  这是皇帝以和亲笼络蒙古,但是更是皇帝对于蒙古重视的表现。若不是重视,怎么会将自己的女儿出嫁而不是选择宗室郡主。

  所以自从多伦会盟之后,凡三年之内蒙古亲王郡王朝贺不断,岁岁与天朝往来交好。两方一片和睦,三方安稳。

  对于噶尔丹再一次与沙俄相同,以及南下之举,其实玄烨也是预料了。所以在四月仲春漠西准噶尔所在地青黄不接,皇帝下令请噶尔丹参加在多伦举行的第四次会盟。

  清廷诏噶尔丹前来会盟,皇帝本来就知道依照噶尔丹的性子,是一定不会接旨的。皇帝本意也不在意,所以当玄烨知道噶尔丹抗命不至。

  心中是果然如此的想法,而至于噶尔丹,则是气恼。“哼,大清皇帝好是张狂啊。见本汗失败了,如今就明目张胆的来奚落本汗。”

  噶尔丹发火就算是他最宠爱,最看好的儿子,也是对于自己老爹的脾气发怵。一时间所有人在大帐,只看着噶尔丹将圣旨撕碎。

  而至于前去传旨的人,则是被噶尔丹收监在伊犁。“既然如此,那么此人就作为大军开拔之日,祭旗的头一人吧。”

继续阅读:第246章 二次出征噶尔丹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孝昭皇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