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宗皇帝一朝,定下规矩皇子可封亲王以下,奉恩将军以上的宗室贵族,每代都有一嫡子可承袭规定的爵位,这叫做“袭封”。
康熙二十三年皇帝思前想后,觉得若是皇子们册封太大不宜于朝纲。于是规定,对亲王和郡王各子的封爵都减一级。
例如,原来亲王嫡子以外的各子皆可封为郡王,今改为贝勒;郡王的嫡子以外的各子可封为贝勒,今改为贝子。
经过了四年的时间之后,皇帝综合了前朝的夺嫡纷争以及内斗造成的损失。康熙二十七年皇帝又规定,应封爵者。
在二十岁要经过国语和马、步射的考试,优者可按例封爵。平者,降一级封爵。劣者,降两级。
大清虽然入关不足五十年,不过像大明王朝纨绔子弟做派的贝勒或者是贝子等宗室不少。若是功封、恩封和考封等三种途径取得这些爵位德后世也还罢。
反倒是宗室之中,以袭封为主的皇家子弟,一点点的开始不再看重老祖宗当年打江山的那些艰苦与品质。
只要能够袭爵,能够一年有朝廷的俸禄养着。最后,能够在京师还能够过下去,玄烨就发现自己的子侄们或者是叔伯们一点不在意自己被人轻视。
但是,皇帝不一样。经历过早些年的文字狱,《明史》案牵连一千人,虽然是有大清要杀鸡儆猴的意思。
不过,看着后辈不成器,难当大任皇帝也是心中焦急就只能自己想着法的逼迫皇家子弟去学习。至少,看家本领也是不能丢的。
宗人府早在五阿哥年满十五的时候,就已经提出来了,要求皇帝册封皇子。不过那年正好是皇帝在给皇太子选太子妃,所以这件事就被搁置了。
如今,时间上虽然是不足五年,不过皇帝当年也并不是不打算册封皇子。所以,二月的时候,过了龙抬头皇帝接了宗人府宗正的奏折。
皇帝接了奏折,前朝也明白皇帝的意思。这件事,就是水到渠成的促成了。一向是这样的事情,以索额图这个太子外家人为首。索额图开口了,大家也明白怎么做。
三十七年三月,一场皆大欢喜的朝会之中。皇帝下令以宗人府与内务府和礼部,三方合作将第一次册封诸成年皇子的仪式务必办好。
皇帝的册封圣旨上,皇长子胤禔因为年长,也因为从军出征噶尔丹被封为多罗直郡王。皇三子胤祉为多罗诚郡王,胤禛、胤祺、胤祐、胤禩俱为多罗贝勒。
皇帝下令册封皇子的同时,立下皇子所在八旗之位。多罗直郡王,皇帝以正白旗为册封。三阿哥胤祉,皇帝以镶红旗为其所在旗族。
而四阿哥以镶白旗,入主。五阿哥因为皇太后与当初随帝出征,这一次被皇帝安置在镶黄旗。胤祐这个七阿哥如今的多罗贝勒,被皇帝册封在满洲正蓝旗。
而至于年纪最小,却已经十七的八阿哥。胤禩虽然出身低微。不过,也因为胤禩的聪慧,所以皇帝便也是高看八阿哥一眼。这一次,胤禩在正红旗。
皇子们十六就是成年了,所以祖制说是皇子们十五可以大封。胤俄与胤褆正好十五,不过却不是成年皇子。
受封的诸皇子都是十六,参与朝事政务。但,九阿哥十阿哥两个人,虽然是在前朝行走。但皇帝到底还是没有将差事交给两个人,皇帝也不放心。
因为册封皇子之后,皇子们要出宫建府分拨佐领,各有属下之人。所以,就算是为了皇后着想,皇帝也必然不会这个时候,将十阿哥大封封出去。
而随着分封皇子的发生,在皇位储君之间皇帝不能避免的事情,是必然会发生的。郡王贝勒的增加,必然相对削弱太子的力量。
同时,诸年长皇子有权有势以后,加剧了与皇太子的矛盾。龙生九子,各子都有权势。在皇家也是如此,太子是正统不假。
但满洲人,一向信奉能者居之。皇帝就算是册立了储君,但皇帝也抑制不住诸位皇子对那个位置的想法。有想法的,诸皇子及其党羽的共同打击目标是皇太子及皇太子党。
要在这个时候,如何的保住自己,又不能伤了兄弟之间的和睦。对皇太子是一次考验,皇帝不会希望自己教导出来的太子是一个残害同胞的恶人。
但,皇太子要保护自己,就必然要造成伤害。于是,在皇帝与储君、诸皇子与皇太子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日益加剧。
只不过,这些事情都只能是未来的。如今,皇城内还沉寂在皇帝册封了皇子们的喜悦之中。而后宫之中,惠妃与荣妃也总算是熬出头了。
毕竟,被册封的六个皇子之中,只有两个人是郡王级别。其余的,都是贝勒爷。这说明什么,说明后妃可以母凭子贵。
“看看,这才是四月不到的天,转瞬之间就风云变幻莫测。”皇后站在坤宁宫的广地上,四十五度角的仰望天空。
原本还是艳阳高照的晴朗,不过就是几个眨眼间,乌云在狂风的推动下。遮天蔽日,掩盖了太阳的光芒。
“娘娘,只怕是天要下雨罢了。只要这乌云过了,太阳也就出来了。”皇后的话一直都是含有深意的,作为奴才也不会自作聪明的觉得皇后的话事说给自己听。
所以,对于皇后的话,做奴才的也只要知道最表面上的意思就是了。这样来,不会犯错也不会不知道避讳。
“知道了,回宫吧。”拢了拢被奴才披在身上的裘衣,皇后转身离开毫不留恋。
册封了皇子之后,意味着已经大婚的皇子,从直郡王到七贝勒一干的皇子都要出宫居住。而今年同样要大婚的八贝勒,迎娶嫡福晋就要在宫外的府邸之中举行了。
几个皇子的府邸,都在东直门长胜街之地,这一代是皇室宗亲聚集之所。也是每一朝皇帝的直系皇子府邸所在,这个规矩是当年太宗皇帝留下来的。
太宗皇帝将自己的几个年长的儿子,册封在长胜街。而后,当世祖皇帝登基之后,几个封王的王爷也另寻府宅安置。只不过,随着皇帝亲政的举动频繁之后,这个规矩因为消耗巨大而搁置。
随着当今皇帝要广封子嗣,这长胜街的好风水,又被钦天监提出来了。当初,顺治爷害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将不少的自己的兄弟府宅迁移到了他处。
因此,留下了这一座座的王爷府荒废。虽然,是有宗人府每年的派人维修。但也还是架不住,工程浩大。如今,宗人府觉得与其耗资巨大的另建贝勒府。
倒不如,原地改建将不合规矩的东西撤了,余下的就是几个贝勒的贝勒府。这样一来贝勒们的负担也没有那么大。
人际往来,应酬不断。皇子们的生活也并没有常人以为的那么富裕,也不是所有的皇子都像四阿哥,能够得到皇后的几分帮衬。
也不是所有人跟十阿哥胤俄一样,有温僖贵妃当初留下了的嫁妆给十阿哥挥霍。若是温僖贵妃留下来的钱财不够,还有皇后在背后。
所以,这皇子们的府宅就这样的定下来了。“王以诚,这钦天监可是给出来良辰吉日。”明年是十阿哥大婚的日子,皇帝已经给八阿哥和九阿哥的婚事安排好了。
反倒是十阿哥,皇帝准备明年让十阿哥大婚。正好,明年十阿哥就十六,大婚之后入朝堂最好不过。
……
在皇城外城与内城之间,以东西南三坊为主要布局。西坊乃大官居住,而正好长胜街就在西坊之间。而东坊与南坊是集市商铺。
位居在西南的,是以商贾起家或者是汉人的乡绅之流。这其中,也是有一些被皇帝当初用来安抚汉族地主而册封的乡绅。
因为是皇帝需要所以产生的朝政物品,与能够居住在西坊的满汉八旗不一样。这些人虽然还是乡绅,但是更是实打实的汉人。
没有入八旗,就不得与八旗相互居住。满洲建国,与元朝一样。虽然没有大元朝那么的更加强调将百姓分为几等。
但,其实这样的差距是早就产生了。所以皇城之中,某些地方其实就像楚河汉界一样清晰明白。
如今居住在长胜街,十里长的街道上的,也就只有自努尔哈赤皇帝到顺治皇帝之间,以军功世袭罔替的八位亲王。
这八位亲王的爵位,世袭罔替不会因为传承而降爵世袭。其后代总有一嫡子原爵袭封,如果因故不能袭封,还准其旁支子孙袭封原爵。
只不过,八位亲王的府邸只有那么一座。因此只有世袭亲王才能够入住。凡五十年来,亲王已经传承了至少四代。
因此,有些宗室之间的关系已经没有了早年时候那么紧密了。随着皇帝一年年的大权在握,皇帝从八位世袭罔替的亲王手中已经收回了兵权与旗主权。
如今还留在几个王爷手中的,只有议政以及保留议政王会议的权利。
这边礼亲王与豫亲王如今两个人还算是较为亲近的。所以,下朝后一举也是对于两个人来说是常事。
这不,一下朝已经是两朝元老的礼亲王就与豫亲王,以及郑亲王,庄亲王约好了几个人聚一聚。
“皇帝如今对几个阿哥也是好啊,这原本是留给亲王府宅的长胜街,现在也给了几个阿哥建府。”豫亲王这话,也只是点破皇帝的做法。
“毕竟我们几个人,在皇帝眼中虽然是长辈,但到底还是隔了几代的。现在还能够在皇帝跟前,得到几分敬重以后还是不如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