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亲王倒是看的开,反正自己也是世袭罔替。子孙自有子孙福,若是今后的庄亲王能够被自己的子孙承袭,也算是他们的福分。
但就算是像礼亲王当年的孙子,自己在战场上建功立业自己得了一份军功,给自己挣了一份家业得了一个郡王的世袭。
谁也不能说,这不是另外一个出人头地呢。虽然,英雄想要出身显赫容易,但皇帝这一朝平定了西北的隐患。以后,八旗子弟想也借着军功出人头地难咯。
“老哥说的是,这理儿也是这个理儿。”郑亲王这些年,在朝中的地位是越发的有些尴尬起来。所以,很多时候说话也是要留三分。
几个皇室的王爷,都是皇帝叔叔辈儿的,为了自己的将来为了自己的爵位少不得也是要对皇帝的心思,再三的猜测几分。
就是长胜街的西边,靠近姚庄的地界上,八贝勒府现在正是喜气洋洋的。八贝勒要在六月娶亲,如今已经是五月了。
留给八贝勒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只有二十天不到,能够帮着八阿哥的也只有宗人府与礼部,按照规矩来。
至于其它的几个阿哥,都是忙着将自己的东西从皇宫之中搬出来。几个福晋都是在忙着指挥奴才收拾府邸,实在是没有多余的事情帮一把八贝勒。
不过,八贝勒大婚自有内务府操心,这个时候也用不到几个福晋。八阿哥这福晋,说起来与胤禩还算是表亲。
原来,皇帝给八阿哥指婚的是正白旗郭络罗氏家的女儿。这正白旗郭络罗氏明尚,乃安亲王岳乐的额驸。
虽然安亲王是二十八年就死了,但到底还是当初年迈,又是皇帝执意要将安亲王用在出征噶尔丹的大军之中,到底对安亲王皇帝是亏欠的。
当初安亲王死后,回到京师皇帝下令是以国葬来收敛安亲王的遗骸的。不但如此,皇帝下令将安亲王的谥号,追加为和。
国法规矩,一品大臣过世,按例请皇帝决定是否授谥。一品以下官员除非特旨,例不授谥。而其中授予谥号,以亲王一字,郡王两字大臣两字为惯例。
而在追封谥号之中,又以上中下三等为划分。上等之中,便是有单字一,和。
皇帝这样也算是对于安亲王的一个补偿了。安亲王乃太祖皇帝,第四子饶余郡王之子,所以是太祖皇帝之孙。
说起来,安亲王与顺治皇帝是同辈的。岳乐是当今圣上的伯父,所以安亲王的外孙女,与八阿哥胤禩还是一层表亲关系。
八福晋生母乃安亲王第七女,是宗室之中的和硕格格。选了正白旗的郭络罗氏明尚为额驸,八福晋自幼因为母亲受宠的缘故。
因此,年幼时是受到外祖父的宠爱的。作为明尚额驸的嫡女,又是安亲王受宠的外孙女,八福晋的身份与太子妃相比也半点不低。
说起来,被册封的几个贝勒之中,唯有八贝勒胤禩出身最低。虽然是养在惠妃跟前,但到底生母也不过就是一个庶妃。
与四阿哥生母是德妃,五阿哥生母是宜妃比起来。八阿哥的出身,显然就一点也不好看了。虽然七阿哥生母身份也不高,不过就是庶妃之子。
戴佳氏乃司库卓奇之女,司库职能通常为辅佐主官之用,常设为从六品。为基层官员编制之一,设置于如内务府的官署,负责财物出纳。
而正好,卓奇就是内务府司库。不过,戴佳氏生下的七贝勒强过八贝勒一点的,就是七贝勒的生母不是包衣出身。
虽然,胤祐生母戴佳氏只不过是从六品的官员之女。但戴佳氏是正儿八经的镶黄旗,不是包衣出身。就这一点,就压过了八阿哥。
如今皇帝将郭络罗明玉,指给了八贝勒。也是皇帝如今对于八贝勒上心了,皇帝当年将胤禩带在身边,随自己前往塞外之后。
皇帝看胤禩骑射不错,而平日里也是用功的。一方面觉得惠妃教导不错,另外也对胤禩生了几分欢喜。胤禩跟胤俄近些年关系好,皇帝知道。
所以,皇帝想要令胤禩最好能够感染胤俄。皇帝这就对于胤禩,多留意了几分。几年下来后,见这个儿子是真的不错。
这指亲,皇帝也就优厚了三分。虽然明尚在朝中,职位不显赫。除了额驸之职,就是一个三品的官员。平日里能够在皇帝跟前露脸,都是难得。
但,明玉不仅仅是明尚额驸之女,更重要的还是皇帝看上了明玉属于安亲王外孙女的身份。安亲王一辈子,从能够上战场之后,就带兵作战。从太宗皇帝到当今圣上,在军队之中的威望皇帝是知道的。
正是因为知道,所以秉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胤禩这个八贝勒,因为出身的原因,至少皇帝自己都不觉得胤禩会生出什么心思。
所以,这个时候将安亲王外孙女嫁给一个,身份其实不高的贝勒爷。也算是皇帝太高自己儿子身份,抑制安亲王威望与拉拢安亲王所属旧部下军心的一个策略。
……
八贝勒府,府里府外都是忙碌的很。而宫中,卫氏八阿哥生母所在的地方,因为胤禩娶妻娶了一个身份高贵的。
心中有不满的一些同样是庶妃,或者是贵人的人,这个时候就开始找茬。“这不是卫姐姐,如今八贝勒就要大婚了。卫姐姐只怕是喝不上一杯媳妇茶咯。”
惠妃将八贝勒养大成人,说起来就是八贝勒的生母也是当得的。按照规矩,就算是明玉今后入宫给皇后请安。
能够喝上一杯媳妇茶的,也就只有照顾八贝勒的惠妃,才是除了皇后之外。最有资格,喝一杯茶的。
“张贵人,妾身不过是一个无品的庶人,贵人何必如此呢。”卫氏这些年,在后宫早已经学会了自己以前不会的东西。
比如,隐忍与学会接受。这些年,真的没有盼望过皇帝能够想起自己么?不是的。一个爱着皇帝的女人,所有的情爱在冷宫一样的日子之中已经被消磨殆尽。
没有人能够,在受尽了一些的蹉跎之后,还能够只记得情爱而不在乎自己的身家性命与自己是否能够吃饱穿暖。
卫氏早已经认命了,知道自己是因为与皇帝有了一夜风流之后,生下了八阿哥,得到了与自己一样身份低微的其它宫妃的厌恶。
但是,想到八阿哥是自己的未来卫氏也能够忍受刁难。所以,这些年八阿哥就算是只有在生辰之日,与延禧宫与惠妃度过了生辰宴才会见自己。
卫氏也不是不能忍受这些。只要自己的八阿哥能够记住自己,受到些苦难又如何。总好过,在后宫自己一个人孤零零,看不见未来究竟是什么。
所以,惠妃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卫氏是感激的。至少卫氏知道,惠妃没有阻拦胤禩来见自己。皇后虽然没对胤禩做什么,但一个生母卑微的皇子。
还需要皇后动手收拾么?显然是不需要的。
得知卫氏的存在,是八阿哥在四岁那年,惠妃亲口在延禧宫给胤禩庆贺了生日自后说出口的。同样,也是惠妃亲自将胤禩带到了卫氏面前。
“要知道,有一个盟友好过有成千上万的敌人。”面对自己乳母的不解,惠妃只是说了这样一句话。也是这样一句话,足够惠妃解释这一切。
后宫之中,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所有的,令大家抱在一起的。是共同的利益,只要有共同的利益,就能够将面和心不和的人聚集在一起。
惠妃自己有一个比较好的出身,奈何受到皇帝宠爱的日子也就那么些年。如不是有个八阿哥养在自己身边,惠妃指不定在后宫也就成为了一个被皇帝遗忘的人。
惠妃懂如何能够抓住一个孩子的心,更加明白自己不需要真的就跟一个无权无势的人计较。只要将八阿哥多多让卫氏看几眼,卫氏对于自己一定会感恩戴德。
四年的时间,足以令一个鬼迷心窍的女人明白皇宫就是一座炼狱。卫氏已经呆了四年,就算是对皇帝还有念想。
难道已经为人母,卫氏不会替自己的儿子想一想?惠妃不相信,所以惠妃要试探一次。结果,结果自然是惠妃满意的。
……
这一次的大婚,八贝勒府准备了不少的东西。皇后赏赐的,皇帝赏赐的。几个作为兄长的贺礼,还有朝中百官,皇室宗亲。
又是一场热热闹闹的大婚,给大清王朝又增添了几分喜庆。
已经增添了喜庆之色的贝勒府,果真就是由于以往不一样。不仅仅是八贝勒府,就是皇宫之中也是一样。
九阿哥胤禟没有被皇帝册封,但并不妨碍宜妃要给自己这个最疼爱的儿子,准备一场一场盛大的婚礼。自从十一阿哥胤禌死了,对于宜妃来说胤禟就是自己最小的儿子。
五贝勒大婚,有皇太后在做主。就是五阿哥的嫡福晋,都不是宜妃喜欢的。可是,这是皇太后做主选择的,宜妃就算是在不喜欢又能如何?
出身,容貌,气派,宜妃看一次五福晋,对于自己这个儿媳妇就不满意一次。宜妃想不明白,皇太后怎么就看上了这么个人儿。
虽然心中颇有微词,自己也是十分的不满意,但到底还是不敢真的就将皇太后的选择的孙儿媳怎么着。
宜妃就是这样的人,与德妃的明目张胆不一样。宜妃善于忍耐,否则皇帝也不会觉得宜妃性子虽然是泼辣,但到底是合了自己的心意。对于郭络罗氏,皇帝也是宠爱了好些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