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如今噶尔丹已死,准噶尔正是人心不齐之际。若是乘此招贤,不费一兵一卒,就可将漠西收复。”
“臣等以为,以和谈之策为上策。”知道噶尔丹一死,所有人都觉得应该以和谈招安的方式来收复准噶尔。
“微臣以为,虽然准噶尔如今还是有残余的势力,但没有准噶尔蛊惑人心。只怕也不会有人,想要与大清为敌。”
明珠难道能够在皇帝跟前开口,这是自康熙二十七年之后,皇帝将明珠冷落之后,第二次将明珠再启用。
“微臣以为,这一次一定能够和谈成功。缺少了噶尔丹,准噶尔的其余王孙,不成气候。”兵部尚书属于索额图的人,自然要帮着索额图说话。
知道噶尔丹死了,索额图就明白皇帝若是在御驾亲征,意义不大。况且,出征一场耗费的国库巨大。若是能够给皇帝一个满意的结果也就罢了。
若是皇帝御驾亲征之后,皇帝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皇帝的怒火,不是常人能够承受的。主子永远不会出错,那么主子的错永远只会是奴才没有尽忠职守,所以主子才会出错。
索额图不想在这个时候,被皇帝训斥。最好的结果,就是促成大清与漠西之间的和谈。
如今噶尔丹已死,准噶尔内部一团乱。至少僧格的儿子与其堂兄之间,两个人为了那个汗位,就会争执一番。
再说,噶尔丹也不是没有旧部。那些忠心的部下,定然是要支持噶尔丹的子嗣继承汗位。一个小小的准噶尔,就像当年的蜀汉东吴与曹魏,三国鼎立。
这样的准噶尔,自然不能成为威胁。
“众爱卿,都赞成和谈?”玄烨在乾清宫暖阁,召见了二十四内阁学士,六部尚书十二人。
乾清宫暖阁不小,但此时却还是显得有些拥挤了。
“是,臣等全部赞同。”以索额图与明珠为首,内阁大学士立在暖阁左侧。六部尚书以满尚书为先,立在右侧。
此时,所有大臣全部撩袍跪倒在地,场面一时间倒是壮观。
“如此,便依了众位爱卿之言。”今日早朝主要做到事情,就是为了解决噶尔丹逃跑之后,留下的后续问题。
将出使准噶尔的的使臣选出来,皇帝心中有了个大概之后,接下来的一个月。就是皇帝该决策,应该如何令漠西称臣之计。
三十六年丁丑三月初二日寅时,庶妃陈氏生十七阿哥胤礼。十七阿哥胤礼,初行次为第二十七。
当皇帝得知陈氏生下十七阿哥时,皇帝正在直隶巡视。不需要出征噶尔丹之后,皇帝再京中无事。
便带着大阿哥,皇太子以及三阿哥和四阿哥一行,前往直隶所辖的几个州县巡视。都说,天子脚下,也不是朗朗青天。
玄烨想要做个圣主明君,自然不允许有犯事者。
《清史稿》卷一一六《职官志三》载:“顺治五年,置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驻大名。十五年,改为直隶巡抚。十七年,徙真定。”
顺治皇帝一朝,直隶三迁总督府,直到十八年设直隶总督,驻大名府,苗澄为总督。
然,不到九年之后,康熙八年,皇帝将鳌拜羁押之后。以直隶为京师咽喉为由,将直隶巡抚移驻保定。
至此之后,直隶府下辖四州一十九县。以明洪武年间的规划为主,大部分州县不变。
都说攘外必先安内,若是内宅不宁,如何齐心向外?
所以,皇帝为了能有足够的资本与沙俄较量,便准备从直隶入手。清查各州县,那些贪赃枉法之事。
当皇帝得知陈氏为自己生下皇子时,正好在直隶考城。
《通雅》有言曰,归德之考城县,今有亳越,有大蒙,小蒙。汤迁南亳,即归德府。是考城县为三亳之一,为商汤盟地,曰北亳。
念及如此旧故,皇帝当即挥毫写下单字礼。
如此,十七皇子的名字也就有了,胤礼。
遇陈氏产子,正好在直隶一番明查暗访之后,皇帝对于于成龙经手治理的直隶府也是满意的。所以,便打算大道回府。
毕竟,五阿哥胤祺要大婚了,虽然大部分的用品内务府已经准备好了。不该内务府准备的,皇后也在着手安排。
这一次的皇子大婚,已经是自康熙三十四年,皇太子大婚之后的第一次。
眼看着几个年长的阿哥,就该出宫建府单独过了。皇帝还想,能够多留几个儿子一些日子,就多留一些日子。
“老四,你的福晋,眼看着就是这几日了吧。”从考城离开后,皇帝的步撵就直接打道回京师,不再在滞留保定。
难道皇帝见天气不错,心情好想要骑马。几个作为儿子的,自然要满足自己阿玛的意思。
皇帝在马上,正好又见几个行人归家,其中就是牛车上坐了一个抱孩子的妇人。见到这一幕,皇帝又想到京师的后妃与皇子。
又一想,就想到王以诚当初报喜的时候,顺势提了提四福晋也是三月临盆。王以诚本意,是因为皇后所以就多嘴的说了一句。
皇帝本来,对于儿媳的事情也没有那么上心。结果,没想到这一看农家归途,就想到了老四的孩子。
“回皇阿玛,该是三月底。”对于青桐肚子里的孩子,胤禛嘴上不说。但心中还是在意的,这是自己的嫡子。
不论是男,还是女,这都是自己的第一个嫡子。对于与嫡妻的孩子,胤禛心中还是更看重三分。
“嗯,你们也该有孩子了。”想着老四大婚早,孩子却如今只有一个。皇帝也觉得,应该是有几个孩子了。
胤禛本来是因为皇帝关心,心中感到意外。结果,最后这句话。胤禛心中念了念,又觉得有几分不对。却想不出所以然,只能等着皇帝再开口。
“子嗣到底还是单薄了些,以后要多努力。你大哥,如今就子嗣不少。”原来,皇帝还是觉得,皇孙少了。
也是,皇帝自己如今皇子就有十七,更不要说若是算上公主,这孩子只怕就有二十好几吧。还不算上,那些早夭的皇子公主们。
大清建国,四朝皇帝,也就只有当今圣上,有子嗣如此众多了。
“皇阿玛说的是,儿臣会努力的。”在皇后跟前待久了,其它的皇后身上的品质,不论是太子还是胤禛,都没有学到。不过,一脸的坦然倒是学了个七成。
所以,皇帝的话胤禛也是理所当然的接受了,也准备好好的接受。
“嗯,知道就好。”对于自己这个儿子,皇帝现在也觉得有些无奈。皇帝倒是希望,胤禛能够跟老十一样,什么心思最好能够摆在脸上。
这样的深沉,实在是有些难懂了。
从直隶回到京师,已经是三月二十一。想到畅春园景色不错,皇帝没有回皇城,而是直接去了西郊。
入住畅春园之后,皇帝念着宫中的皇太后。便又令王以诚,前往慈宁宫接驾,将太后迎到畅春园小住。
太后一离开慈宁宫,自然皇后需要随同前往。毕竟,皇后也好在太后跟前尽孝不是。
原本皇后想到,四福晋就该近几日生产,想在坤宁宫等着四福晋临产再走。又不愿意将四福晋置于众人的眼中钉,最后也只能留下四大宫婢之中的其二,在宫中照顾四福晋。
二十六日子时,经过了五个时辰,四福晋青桐总算为胤禛生下了嫡子。母子平安,在屋外等候的四阿哥,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阿哥,也是第一个嫡子。
抱着已经被乳娘清洗赶紧的孩子,胤禛以为,今后自己与福晋两个人,一定还会有更多的子嗣。却不想,这个美好的心愿,最终成为了遗憾。
这些遗憾,如今的四爷还不知道。而当噩耗最终来临时,那些美好的事情却已经成为了往事。
而为人父的喜悦,已经令胤禛忘记了很多的不快。
“今日全府上下,皆赏。”四阿哥心中欢喜,因此难得的将自己的喜悦,令全府的奴才觉察了。
“奴才谢爷,福晋赏赐。”虽然如今福晋还在昏睡,但作为伺候胤禛的奴才,从来都是最后懂主子的眼色的。
要谢恩的,不仅仅是胤禛,还有为主子添了一个嫡子的女主子。这不,听见自己的奴才会说话,这些年胤禛与青桐的感情也是极好的。
因此,心中更加觉得圆满。只盼着,今后能够再添上几个嫡子,嫡女的,自己也就再无所求了。
“万岁爷,四福晋今儿子时,为四阿哥添了一个小阿哥。”王以诚见皇帝醒来,就第一时间将消息告诉皇帝。
“子时生的啊,倒是个有福气的。”皇帝一向喜欢给自己的孙儿们取名字,想到老四的孩子是子时出生的。
皇帝心中倒是想到了一个字,晖。
名声被后世,光晖重万物。出自《淮南子·览冥》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晖。―《文选·古乐府·长歌行》
皇帝觉得这个孙儿,出生的八字以及时辰,都是很不错的。便觉得这个晖字,当得起。
“将这个给老四送过去吧,皇后知道了么?”皇帝将名字取好后,用御笔朱砂写在了宣纸上,交给王以诚。
“皇后娘娘在四阿哥的府上,安排了两个宫婢伺候四福晋。”王以诚也没有说,皇后究竟是不是知道,毕竟坤宁宫也不是王以诚能够插手的地方。
当年,皇后对王以诚的警告,王以诚一直不敢忘记。原本王以诚接手之前,梁九公就警告。只是,最后王以诚还是没有将梁九公的话,放在心上。
“算了,皇后哪儿,想来也是知道了。”玄烨也觉得自己是魔怔了,以皇后关心老四的程度,到底是养在自己身边的第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