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未来的大清版图
意点星动2017-10-19 17:083,469

  噶尔丹的招募一出,一时准噶尔资用报备,不取给远方。所以,这一场招贤纳士,令准噶尔的生产,生活水平大大的提高了。

  而在南疆地区,噶尔丹扶植阿帕克和卓。使其总管理回民地各城,为准噶尔办理回务。因为能够管理回民,因此阿帕克和卓,对于维吾尔族人已经很少剥削。

  阿帕克和卓每年向准噶尔贵族上缴大量贡赋,而这些贡赋,至少有三分之二来自于回民。阿帕克和卓自然是知道,自己早年所做所为对于自己的子民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是,作为统治者而言,手中有利器能够武力镇压百姓。作为百姓就只能够服从,但百姓心中自有一杆秤。

  虽然以前的维吾尔内部动荡,但至少没有像如今这样,给外族纳税的事情出现。当年,对于伊达雅图的事变,知情人心中都是恨极了这个和卓。

  而伊达雅图自己,心中也不好受。本来以为是能够从噶尔丹手中,将自己的汗位拿回来,却没有想到招来了一个白眼狼。

  一方面是百姓对于自己的反对,另外一方面又是维吾尔族与准噶尔的战争。一旦发生了冲突,受到责难的一定就是伊达雅图这个和卓。

  噶尔丹为缓和维吾尔人与准噶尔之间,统治的矛盾。在商议之后,发布了一条主要针对维吾尔族的敕令。

  其中赦令规定,霍屯人的村落之中,所犯的事情。应由霍屯人自己的法庭来裁决。

  而至于在霍屯人与准噶尔人之间,有共同的诉讼,应由维吾尔的高等法庭来处理。同时噶尔丹下令,禁止南疆地区的奴隶买卖。

  准噶尔贵族还对南疆的代理人实行“人质制”,虽然噶尔丹在维吾尔族增派了兵甲。但是为了保险起见,维吾尔封建主和卓家族。

  属于和卓宗室的,都有自己的亲属作为人质在伊犁生活。噶尔丹觉得,准噶尔贵族允许作为人质的维吾尔贵族数年更移一次,对于双方来说也是件好事。

  而至于被作为人质的维吾尔族人,在伊犁也只是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生活。生活圈子虽然狭小,但是却并不被任意伤害。

  这样一来,虽然是有些受到屈辱。到底,在南疆的维吾尔族的贵族们,总算是心中要好受一些。作为人质,从来都是不好听的。

  噶尔丹在南疆的统治,虽然是交个了伊达雅图这个和卓。但是,其实通过维吾尔和卓。回部旧受额勒特统辖的地方,反而是受到了更大的压迫。

  作为已经失去了一部分民心的和卓。伊达雅图能够做到的,就是在最少的时间内得到民心。而苛捐杂税,很显然是不能的。

  所以,噶尔丹需要的赋税。这个时候,也是因为各项赋税虽有定额,但其数颇重。所以很大部分,伊达雅图将重税加诸在了回人身上。

  回人艰难纳税,而其中凡贩运各货以及金银布帛,多于额外越例抽收。除了税收,之外就算你是有伊达雅图庇佑的维吾尔。

  准噶尔上层,认为回人与维吾尔是属于自己的。所以又派人在喀什噶尔、叶尔羌、阿克苏、和阗四大城办事之额勒特等人做事。

  差人将回人的银钱、粮马、妇女,鸟枪等器物,随意取掳回准噶尔。回众不堪其扰,如居水火,所以多奔走逃避,未获宁处。

  永和七年之后,又过了两年。康熙二十一年,噶尔丹又连年向西扩张。从南疆往北疆扩张边界,出了吐鲁番盆地,就是炎热的沙漠。

  在一年的时间之内,噶尔丹率骑兵进攻哈萨克的头克汗,作为新任部落首领,其父杨吉尔汗曾于顺治年间,大败巴图尔珲台吉。

  噶尔丹率兵进攻,作为哈沙克的大汗,这些年对于噶尔丹的事迹也是知道了不少。所以头克汗这些年,一直都在防备着。

  当噶尔丹的骑兵出发后,头可汗用计诱噶尔丹军人城,待雪夜哈萨克援军一到,内外夹击,准噶尔骑兵猝不及防,马匹陷入雪坑,死伤过半。

  噶尔丹没有料到自己居然会在这个地方,受到算计。虽然是失败了,但噶尔丹也没有气馁。“整顿兵马,我们回去。”

  虽折损了兵甲返国,在噶尔丹眼中,却没有因为这件事被挫锐气。“胜败乃兵家常事。”面对那些长老会的责备,噶尔丹用这句话来反驳。

  如今失败了,噶尔丹觉得正好,给了自己一个警戒。因此便更加的益征兵训练如初,虽然是认可了自己的失败。但是,对于噶尔丹来说却不代表放弃。

  所以准噶尔并遣使警击北疆哈萨克,汝不来降,则自今以往,岁用兵,夏蹂汝耕,秋烧汝稼,今我年未四十,迨至于发白齿落而后止。

  这一番恐吓之言,实在不是玩笑之话。

  为了应证自己说过的话,噶尔丹在次年,再发兵。攻打哈萨克的塔什干、赛里木等城市,擒获头克汗之子作为人质。

  同时噶尔丹也兑现了自己说过的话,夏就派遣一队近千人前往哈萨克耕种的地方践踏禾苗。秋季,正是收获的季节。

  哈萨克人还要防备噶尔丹派人来作怪,又要收获粮食。实在是有些身心疲惫,受到了近乎一年的骚扰后。

  对于噶尔丹出兵,这件事防备已经是松懈了。所以当头克汗的长子被抓获,作为人质被噶尔丹押往吐蕃。

  哈萨克人已经来不及解救,噶尔丹将头克汗之子作为人质。心中也是打着以畀达赖喇嘛为帮的意思,而就是这样偏偏就成功了。

  之后,准噶尔兵锋直抵锡尔河沿岸的诺盖人部族聚居区。噶尔丹这样以近乎流氓一样的方式,在哈萨克人处已经留下了足够深刻的的影响。

  虽然是没有一下子,对于噶尔丹称臣。但是在哈萨克,对于噶尔丹的军队的抵抗已经不再强烈。

  所以噶尔丹这个时候,需要更换一个地方。不过在锡尔河的诺盖人,这个时候却是反抗强烈。噶尔丹遭到强烈抵抗,因此值得更换战略而撤兵。

  为了一个区区不足两万的部落,损失自己的士兵划不来。之后的三年时间内,噶尔丹率领准噶尔的士兵,与费尔干纳的布鲁特人、乌兹别克人进行战争。

  康熙二十二年秋,准噶尔部在远征布鲁特人时,噶尔丹率领其部队到了帕米尔的穆尔加布河。远行伊犁千里之外,甚至远征到了萨雷阔里山。

  不久,准噶尔骑兵又占领了费尔干纳。噶尔丹在西域的争夺,算起来是一并的以快速为主。因为战术以快为准,所以攻占了费尔干纳不久。

  便被乌兹别克骑兵击败,而退回伊犁。而这一次乌兹别克的逆袭,却是有意为之。结合了哈萨克等好些被噶尔丹若侵扰的部落,联合起来作战。

  噶尔丹用了近二十年的时间,来实现自己的“近攻计”的战略目标。康熙皇帝以平定三藩,收复琉球为己任。

  而在这期间,噶尔丹借着皇帝精力有限,在西征路上也取得了可喜的战绩。在大帐内,皇帝几乎是将噶尔丹的前半生,自己不知道的事情看了一遍。

  诸如,康熙二十年之后,西征诸如察合台与哈萨克。之后此时,噶尔丹已将准噶尔的中心转移到了伊犁河谷。

  夏秋两季在伊犁度过,整整七个月的时间内,随草而居的牧民会安定下来。而冬营地则有额尔齐斯河、博尔塔拉等地。

  这些冬营避寒,夏季牧收的习性也是噶尔丹制定的策略。这一系的改变,令准噶尔的百姓尝到了甜头。

  迁移也不必那么的频繁,而作为准噶尔的一员,如今挨饿受冻的机会,一年更比一年少。经过了长达十余年的西征后,此时准噶尔的统辖地域。

  北上鄂木河,沿额尔齐斯河溯流而上,抵阿尔泰山。西抵巴尔喀什湖,以南为哈萨克人的游牧地,东达鄂毕河。

  天山南路的南疆地区属于维吾尔族,这个地方也是属于准噶尔在统治。早些年准噶尔的百姓厌恶平凡的作战,而经过这些年的强权之后。

  准噶尔的百姓习惯了,有战争掠夺的日子。而噶尔丹通过战争,并将自己的势力扩展到七河流域与伊塞克湖地区。

  康熙三十年,就是噶尔丹在乌兰布通之战失败后,经过半年的整顿之后。

  噶尔丹诛杀了背叛了自己的侄子,收复了在科布多的旧势力。虽然噶尔丹在伊犁的部落被侵占了,但是噶尔丹在准噶尔的民众心中,依旧还是那个天神。

  所以,为了得到足够的资源,噶尔丹还派人到西伯利亚叶尼塞河流域的图巴河沿岸图巴族聚居区活动。

  这一片地区虽然是属于沙俄,但因为疏于管理。同时因为没有驻军存在,因此噶尔丹能够在这个灰色地带,肆意妄为。

  既不会这个时候,与沙俄之间闹翻,而图巴族因为实力不够强大。噶尔丹也不会害怕,会造成什么损失。

  虽然噶尔丹失败了,但是与沙俄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就此了断。就在康熙二十八年,大清与沙俄之间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之后,玄烨皇帝修书给沙皇,期望能够得到沙皇就准噶尔的内务事情的回应。最后,虽然是沙俄表示不会给准噶尔支援。

  但,看着如今手中的情报,玄烨皇帝不得不说,沙俄对于大清来说就是一个祸患。

  解决了内忧之后,与沙俄之间势必要有一战。

  只见玄烨手中的《西域通要》内写着,康熙十七年,准噶尔与沙俄之间频繁往来。几乎每一年的夏秋之交,准噶尔都会与沙俄之间,有贸易往来。

  不过,在两邦相交之中,从来没有绝对的信任与亲密。噶尔丹对沙俄既表示友好和接近,也不时借贡民问题作为要挟码。

继续阅读:第273章 沙俄和噶尔丹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孝昭皇后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