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咱试管个婴儿吧
颜无言2018-02-11 23:053,286

  过了元旦就是春节,这几年,春节是岳诗诗最讨厌过得节日。遇到春节,不管是在婆婆家过,还是在自己娘家过,总会被一群又一群的人围攻,热心的问她:“有了吗?”

  有了吗?有个毛线啊?

  那群七大姑八大姨,表面上是关心,其实啊,纯粹是咀嚼八卦,看自己的笑话呢。

  有点眼色的女人还好点,问过“有孩子了吗?还没有啊?”见岳诗诗有点不想回答,也就不问了。可偏偏有那么些不长眼睛的,一年又一年,见到岳诗诗,表现得比她亲妈还着急:“还没有啊?还没有啊?怎么回事啊?去医院看了吗?我告诉你啊,哪儿哪儿有个大夫可灵了……”

  说得跟真得一样,就好像自己去过一样,很让岳诗诗鄙视。

  唉,沉住气,除了装哑巴做聋子外,还能怎么样?

  哼,等着看吧,等我生了娃,气死你们。

  这两年,每到春节时间,婆婆家一大家族亲戚聚会,陆俊川的堂兄堂弟堂姐堂妹外加表哥表姐表弟表妹,差不多年纪成家立业的,都有了孩子,看着人家一家家的带着个小娃娃,婆婆罗梅西眼睛都直了,口水都恨不得流到嘴巴下面。

  最好争强的她,因为这事,连着好几个春节聚会上都精神萎靡。

  跟罗梅西一起跳广场舞的一个老姐妹出主意说:“让你儿媳妇去做试管吧,现在做那个的人多着呢,说不准还能生个双胞胎出来。”

  罗梅西听后眼睛都亮了,成天记挂着这事,时不时就上个手机搜索关于做试管婴儿的事情,没多久,就摸得门道儿清。

  趁着春节陆俊川和岳诗诗回来的时间,她挑明了给两个人说试管婴儿的事情:“现在做这个的可多了,而且还能生双胞胎呢。”她很憧憬,说得眉飞色舞,似乎只要岳诗诗做了试管婴儿,她就一下子能抱上两个孙子。

  可不么,只要抱了两个孙子,她就使劲地嘚瑟,把这几年来受的委屈全都还回去。

  第一次听她这么说的时候,陆俊川没表态,只是说问问岳诗诗。岳诗诗其实是有想法的,心里悄悄地想过试一下试管婴儿,可是这个提议从她婆婆嘴里面说出来,她总觉得别扭,而且有些反感,逆反心作祟,虽然当时没说什么,事后找了陆俊川的茬,发泄了一番。

  春节在家的几天,罗梅西每天都要叨叨试管婴儿的事情,听得所有人耳朵都出了茧子,陆俊川被她说得动心了,晚上睡觉的时候,试探地跟岳诗诗商量:“要不,咱们试试。”

  岳诗诗一把打掉他伸过来的胳膊:“试过毛线啊,烦着呢,以后再说。”

  虽然嘴巴硬,可岳诗诗也心动了,她是个明白人,识时务者为俊杰,没必要跟自己婆婆对着干。

  再说,每年过春节,她光给婆婆家及娘家各位亲戚家小孩子的红包都一大笔,心疼啊,如果再不赶紧生个娃出来,这钱可就真捞不回来了。

  据说,做试管的话,怀双胞胎的可能性比较大。那感情好啊,一下子生俩娃,不仅能把之前给出去的红包要回来,说不定还能小赚一笔。

  很好的买卖啊。

  在婆婆家过完初三,岳诗诗就怂恿陆俊川回北京来。陆俊川的奶奶一脸不舍:“还有好几天才上班呢,多住两天,多住两天。”

  陆俊川的妈妈罗梅西也不愿意自己儿子这么早就离开家回北京来,可岳诗诗说要回家做下准备,等医院上班了赶紧去挂专家号,咨询下做试管的事情。

  一听这样,罗梅西立马放行,甚至催促他们早点动身回京,并一再叮嘱岳诗诗:“专家号不好挂,你们可得早点去排队。”

  陆俊川的奶奶拉着岳诗诗的手:“下次你们回来,一定要三个人回来。”

  罗梅西旁白了一句:“说不定四个呢。”

  岳诗诗头上冒出三条黑线来:“哎呀,娘啊,你哪里来的自信啊?”

  岳诗诗打电话给自己妈妈,说婆婆催着自己做试管婴儿的事情,岳诗诗的妈妈在电话那头犹豫了下,道:“我好几次也想跟你说这事呢,怕你接受不了。”

  呃,还有我还接受不了的事情?放心吧,你们老年人都能接受的事情,我怎么就接受不了了。不就是做个试管婴儿吗?卵子是我自己的卵子,精子是陆俊川的精子,生出来带孩子肯定还是我们自己的孩子啊,有什么接受不了的?

  罗梅西早已经再三嘱咐过了,做试管要去北京三院,据说那里是做试管最权威的地方。不知道为什么,一听权威二字,岳诗诗就有些打怯。

  刚过了春节,本以为没什么人的医院门口已经排了一个大长队了。陆俊川赶紧跑到队伍尾巴上站着,人越来越多,没了会他就从尾巴升级到队伍中央了。

  那一刻,岳诗诗释然了,原来这么多人跟自己一样,要不上孩子啊。

  在寒风中排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排到了医院玻璃门后面,再到了挂号窗处,挂了两个号,一个自己的,一个岳诗诗的。然后,拿着号,寻着上面的提示,直奔三楼去。

  三楼楼梯入口有个候诊厅,黑压压坐了不少人。模样有年轻的,也有不那么年轻的,还有些很老的。可能很老的是陪很年轻的孩子来看病,而不那么年轻的要么是像岳诗诗这样奔波求子而不得的,要么就是趁着现在计划生育放开二胎政策,赶着追个二胎的。

  陆俊川去看男科的了。岳诗诗坐在候诊厅里等着叫她的号。

  坐在她旁边的是一个二十八九模样的女人,肌肤很白,容貌姣好,很文静,她正在跟坐她隔壁的女人说话,那个女人更年轻些,看起来二十五六岁的样子,也很清瘦。

  两个女人在探讨医生开药的事情。

  岳诗诗好奇地凑着身子仔细听。

  因为之前没有来过,且没有做过相关的功课,她们两个人说的什么,岳诗诗听不太懂,也不好插嘴问。

  两个女人停顿的空档,一个女人问岳诗诗:“你是看哪个大夫的?”

  岳诗诗那种手里的候诊条:“我也不知道,今天第一天来。”

  女人A说:“那应该还没有给你安排大夫,第一次来,都是随机的。”

  岳诗诗问:“能选专家号吗?”

  女人B回答她:“不能,第一次一般都是安排普通的大夫给你看,等进了周,才是专家。”

  岳诗诗问:“什么叫做进周?”

  女人A回答她:“就是定了方案后。”

  岳诗诗又睁大了眼睛,一脸白痴样:“什么叫做定方案。”

  那两个女人都不想搭理她了。

  可是,岳诗诗被她们俩挑起了好奇心,太多深奥的事情需要揭开了,她很想问清楚啊。

  女人A叹了口气说:“你不用着急,每次看完病后,会有大夫告诉你下一步该怎么做的。”

  呃,可是我还是挺着急。

  女人B说:“着急也没有用。”

  岳诗诗又问:“大概一个流程需要多久?”

  女人A反问:“一个流程?”

  岳诗诗:“呃,就是从第一次来医院,到最后会怀上孩子,大概多长时间?”

  女人B回答她:“这个不好说,有人两个月就会怀上了,有人也许依然怀不上,这个看人的身体情况,也看医生给你定的是长方案,还是短方案。”

  岳诗诗又想问什么叫做长方案,什么叫做短方案了,可是,觉得再这么问下去人家会很烦。于是改了个问法:“你们什么时候来这里的?看了多久了?”

  女人A说:“我差不多一年了。”

  女人B说:“我也一年多了,第一次取了卵,配成了几个,移植后都没有成,现在是第二次取卵。”

  岳诗诗又傻了:“怎么还有没成的,不是做试管的都能成吗?”

  女人A和女人B都笑了起来:“谁说做试管的一定能成的?很多人最后还是没有怀上。”

  乖乖,原来跟自己想的不一样啊,进医院之前,岳诗诗很乐观地以为,只要进了这家医院,就一定百分之一百的怀上个娃。

  看来,不是这样的。

  看网上说,现在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很高,尤其是35岁以下的,成功率更高,岳诗诗很侥幸地想自己离35岁还有点距离,属于高成功率那个阶层的,应该问题不大。

  可现在看到这个比自己年轻的女人,第一次取了好几个卵都没有移植成功,心里又忐忑了。

  我不会这么不走运吧?

  肯定不会,我向来运气好。

  在交谈中,岳诗诗得知,女人B是从大老远的内蒙过来的,这一年来,穿梭在北京和内蒙两个城市。她说她是内蒙古某旗的一个政府机关的公务员:“当初好不容易才考进去,不想也不舍得辞职,只能这样,忍受着领导的脸色,不停地请假了。”

  女人A也是外地的,家在陕西,为了做试管她干脆辞了工作,在北京租了房子住。她说她老公在老家上班挣钱,自己就安心在这里调养做试管:“这几年挣得钱,都花在了要孩子这事上。”

  岳诗诗有些同情又很敬佩地望着眼前的这两个女人,默默祝福她们这次能成功。

继续阅读:第67章:做六次试管的女人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婚腻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