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曲祸水2017-12-14 18:051,380

  “国主,您真的决定派人护送那叛贼的家眷北上?”娥皇大感意外,对于这事她早先已有所闻。她以为如此有辱国体的事,从嘉断不会答应的,哪知……

  从嘉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摇头苦笑:“娥皇啊,我何偿愿意如此,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朕只能含冤忍辱了。”

  娥皇不语。她隐约地感觉到,樊知古的家眷一送出,宋国对唐将会变本加厉的欺凌。

  果然,此事没出多久,李煜又接到了赵匡胤的御旨:命他携国后以降王的身份,陪同天子去南郊举行祭天大典。御旨曰:天子今冬行柴燎礼,国主宜往助祭。

  这一次,李煜吓坏了。遵旨,赵匡胤居心叵测,将有可能面临一去不返;不去,惹恼了赵匡胤,定会招来他的兵戎相见。

  这可如何是好?满朝臣子也似慌了神,竟无一人给他主意。李煜无奈,只得前往佛堂,听取‘小长老’意见。

  江正一听事情的始末,便猜到祭天大典可能只是个借口,借机软禁李煜也没得个准,唯一敢肯定的是赵匡胤定是想国后想得发疯了,所以才找了这么个堂而皇之的理由。

  当下安慰他道:“国主,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即是有了御旨,‘助祭’一事,国主也推不得,还是遵旨为好。贫僧算来,那宋国君主并不见得真为难于你。”

  “此话当真?”没得主心骨的从嘉,此时将‘小长老’的话当成了救命稻草。

  江正便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我佛岂有欺骗世人之理?”

  小长老的话让从嘉就好比吃了颗定心丸,出了佛堂即安安心心地回去与朝臣商议北上‘助祭’一事去了。

  本是天子离宫,当穿明黄龙袍,大摆天子仪仗。无奈此时的唐国早已非翌日繁盛。匍匐于北宋朝廷脚下残延苟喘,李煜已习惯了委屈求全。

  一身紫色的臣子着装,没有过多庄重的排场,李煜携了娥皇就这么登上了北渡的船。前路茫茫,谁人又能知道,江的那一头等着他们的会是什么呢?

  汴梁,南郊。

  确切地说,这里离宋国的都城汴梁还有些距离。就因为它还没有到汴梁的地界,李煜才敢来赴会。否则,无论如何他断然是没有勇气来的。

  繁冗拖沓的‘祭天大典’过后,赵匡胤单独召见了李煜。

  “朕闻卿文采了得,可否举最为得意之作来供朕欣赏?”赵匡胤见李煜举止拘束,便想将气氛张罗得随和些,于是道。

  果然投石问路,提起诗赋上的事,李煜的神情松懈不少。应了旨后,便微一沉思,信手拈来:“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

  “哈哈哈……”哪知赵匡胤听得却放声大笑,过后又语带讽喻道:“好一个‘风满怀’,可究竟是多少?”

  对于赵匡胤的反复无常,李煜胆颤心惊。死,他或许不怕,可是现如今他最心爱的女人就在渡口的驿站等着自己。

  他不能激怒赵匡胤,那于娥皇将是无法想象的灾难。此时的李煜,极是后悔北上,更后悔听信了满朝臣子的话,将娥皇带了来。

  “请陛下指教!”李煜唯有起身跪拜,小心翼翼。同为君,差别竟是这般的天壤之别,着实令人懊恼。

  赵匡胤本是想好生与李煜说话,哪知见了他,想起娥皇深爱的男人就这般空有文采之人,一时再也控制不了。

  “哼,好一个翰林学士!”冷哼一声,丢下这一句话后,赵匡胤起身,傲慢地离去。

  一句‘好一个翰林学士’再次羞辱了李煜,赵匡胤此话摆明了是讥笑李煜只能做个文官,而没资格做君。

  李煜捏紧了拳头跪于原地,忍让,是他如今唯一能做的事。赵匡胤走了,没让他平身、更没让他离开,他就不能起来,更不能离开此地。

继续阅读:第99章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后宫蔷薇:大小周后传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