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午时养心,未时重小肠
朱冉2017-12-08 11:531,406

  心脏对于人的重要意义,决定了五脏之中以养心最为重要,而养心就要做到养神。因为心主神明,因此平时遇事尽量保持心平气和,不过喜也不过忧,与人交往不计较得失,该舍去便舍去,以保持心神的虚静状态。每天晚上临睡前,经常按摩手上的劳宫穴和脚上的涌泉穴,这两个穴位可以起到心肾相交改善睡眠的作用。在食物补养方面,经常用西洋参泡水喝,常吃桂圆、莲子、百合、黑木耳等,以益心气养心阴。要重视午时休息,因为,这时是心活动最激烈的时候,要保心气就要注意午休。

  午时应该如何保护心呢?午时应为“合阳”,此时应“少息所以养阳”。此外,“心主血脉”,“心恶热”,而此时正是太阳高照,气温达到最高峰的时候,为了让心脏受到更好的照顾,所以此时宜小憩,一般来说休息30分钟就可以了。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尤其对于高血压患者,午休最有补益。午休也有助于消化。但是,午睡也不能过长,适量的休息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常有这样的经历:不吃早餐或早餐没吃饱,到了午间11点至1点的时候,往往会因气血不足而头晕。因此,不论工作有多繁忙,早餐一定要吃饱,才不会让心脏时常陷入“油尽灯枯”的困窘。必须注意的是,心经的养生之道是尽量减轻心脏负担,避免心脏过度兴奋。因此,茶、咖啡、酒等应适可而止,肥胖、高血压或已有浮肿的人,更应少摄取高糖、肉类、点心、油脂太多的肉类(如肥猪肉)或含盐量太高的食物。

  每天中午,中指指甲根部两侧,每侧各找到一个最痛的点,按揉三分钟,力度不要太大,以微痛可忍受为度。此方法对心慌、气短、胸闷不舒有调养作用。平时有以上症状,可按揉此穴位达到缓解症状之效。无症状这样做也对身体也有利。

  下午13时至15时,是小肠经当令的时段,即未时。西医认为小肠是主吸收的,中医里叫小肠“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这是什么意思呢?受盛之官就有点像国税局,收了很多的钱,但它自己不能花,必须上缴出去来回馈社会,这就叫“化物出焉”。小肠的功能就是先吸收大部分食物的精华,然后再把它输送给各个脏器。小肠把食物里的营养都吸收得差不多了,都送到了血液里边,血液里边就满满当当的,就像上、下班时候街上的车,十分的拥挤。你这个时候必须要喝一杯空腹水,或者是茶也行,用来稀释你的血液。因为人体这个时候血液营养很高,所以要稀释血液,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

  午饭要吃好。这个“好”是指什么呢?就是营养和口味都要相对很高,而且还要好吸收。这就涉及到一个“补”的概念:不是说吃什么好东西就能“补”。如果吸收能力很差的话,吃再好的东西,在你的体内也不能够消化吸收,也照样形成垃圾。形成垃圾以后,人体还得调出元气来化掉它,这样反而使你身体变得更虚。所以,吃饭和进补都要因人而异。

  很多情况下,心脏病在最初很可能会表现在小肠经上。在临床上,有些病人每天到下午两点多钟的时候,就会胸闷心慌。可是去医院检查,又查不出他的心脏有什么问题。因为小肠是属于阳,在外边,外边很敏感的地方出问题了,里面的心脏肯定也就出问题了。

  在13时到15时这个时间段,如果出现了脸红、胸闷这些现象,就应该注意心脏了,大概这就是心脏有问题的表现了。到小肠经当令的时候对应的生肖、时辰分别是羊和未时。未时主小肠,小肠主吸收。中国的“美”字,就是“羊”字加“大”字,因为未时是主滋味的。中西方关于美的概念有很大的不同,中国人关于美的概念以口腹之欲为首。

继续阅读:第五回 申时养膀胱,酉时重肾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你一定要学的20堂养生课:让你受益一生的养生保健保健智慧全书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