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比例
一袭流沙2018-04-20 22:333,386

  郭甫正站在陛下的身后守着陛下,身边传来脚步声,他扭头一看,见是夏尤清,于是无声笑了笑。

  夏尤清低头看着顾怀信从地上写画的东西,刚开始尚未看明白,不过一会儿她却惊讶了。

  顾怀信居然已经将那张地形图记在了心里。

  “那张地形图由很多人画出,每个人的标准都不尽相同。”

  顾怀信突然说话,让一直没看懂的郭甫没有反应过来,不过陛下最近新得的地形图他却知道,一直被陛下挂在自己的书房当中,想来陛下是十分喜欢的。

  “那是画师为陛下呕心沥血、日夜不停的刻画,百姓对陛下的爱戴都体现在了这一笔一划当中。”

  顾怀信闻言表情却并未改变,他只是用树枝虚虚地点了点夏尤清。

  夏尤清站在郭甫的身侧,已经靠近顾怀信了,见状她沉吟了一下。

  “陛下是想要一个统一的做话标准?”

  “你感觉实际土地多少代表……一丈或者一尺合适?”

  “三国土地多有不同,边陲小国更是难以描画,我们可以将主要的地形地貌画出,尺寸的话,以能够精准的表达地形地貌即可。”

  郭甫这才反应过来陛下并不是想要自己拍马屁,他一时脸有些燥红,他耳中听着正与陛下讨论的不相上下的夏尤清,心中不由有些佩服。

  夏尤清跟着陛下的时日远比他短,但现在能够跟上陛下的想法的,也正是这一个女子。

  “州文帝,”顾怀信慢慢说着这个名字,双目微眯,让人看不起里面的寒光,“确实是一位千古之帝。”

  郭甫不说话,可他却也不是蠢人,陛下与夏姑娘都将话说到这里了,他还听不明白就是蠢了。

  州文帝一生有功有过,但他的功都是无人可及的功劳。

  州文帝虽然没有统一三国,但是他开通了冰灯节的交互贸易,三国之间能够在冰灯节的时候互通有无。

  刚开始的时候问题还不算明显,当北齐的人企图用他们的度量衡来衡量自己货物价值的时候,州文帝一怒,就让大臣在一年当中最后一次冰灯节到来之前制定出新的度量工具。

  北齐当然不同意九州规定的度量衡,但是却被州文帝以强硬的手段镇压了下去。

  并让大臣们在城墙上张贴告示,而且加派卫兵巡逻,甚至连大内侍卫都派出去在冰灯节时日夜巡逻。

  一旦发现有谁不遵守度量衡的规定,立马撵出九州,并表示以后不会允许这样不遵守九州规则的人再来交易。

  中商那时候势弱,连自己国家的皇子都被九州扣着,自然就乖乖遵从了。

  于是州文帝不让人反驳的将度量衡的制度推行了下去,时间一长,三国还真感觉到了度量衡带来的好处。

  而现在顾怀信与夏尤清谈论的土地的实际尺寸在地形图上代表多长的距离,正跟当时的度量衡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当初的州文帝,早就想到的解决的办法。

  “我粗略的看过那张地形图,虽然是多位画师画的,但他们作画的时候肯定有所交流,所以大部分都是按照一定的尺寸来的。”

  顾怀信沉思了片刻,摇了摇头,“还是不够……精准。”

  没错,就是精准这个词。

  地形图上,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尤其是以后还要用到军事上。

  顾怀信看着脚下他自己凭借印象画下来的地形图,突然叫道:“郭甫。”

  郭甫一个激灵,连忙应道:“下官在。”

  将手里的树枝放到尚未画完的地形图上,顾怀信起身,冷冷的眸子注视着郭甫,“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是。”

  夏尤清将将收回目光,看着地上顾怀信凭借自己脑子里的记忆画出的地形图。

  大概在刚刚自己画的时候,顾怀信就发现了里面存在的错误,很多明明典籍中记载的地名,或者当地颇为有名的湖泊或者寺庙之类的地方都未画出。

  而这些在领兵打仗的时候,有时候恰恰能够成为救命的东西。

  ……

  ……

  一边查阅着资料,一边在手边做着记录。

  顾怀信交给夏尤清关于土地变革的时候还未做出个头绪,现在又来了一个补全地形图的差事。

  虽然因为郭甫那边还未商量出具体的尺寸定例给她争取了不少时间,但她现在也应该准备起来了。

  书看了不少,连她自己摘抄的小册子都堆满了一桌。

  将一摞书放到一边,丁雪衣拍拍自己肩膀。

  “你整日看这些书有什么用?”

  为了整理书,她这几日也看了不少书名,即使这样由于有些书名与里面的内容不符,她也有将之整理错误的时候。

  再加上书的名目众多,不知不觉她居然已经到了看过就忘的境地。

  而与她比起来,夏尤清却不仅将那些书看进去了,而且还自己将重点的内容记载到了一个小册子上。

  夏尤清一直在打破她的骄傲,而现在她已经对她佩服到了心里。

  即使她的嘴上不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被关在这个地方,自然是要让思想走出去。”

  这个说法新颖,丁雪衣虽然以前也有过这个想法,但是却没找到合适的语言描述自己当初的心情。

  “现在你交给我的那些书册已经整理完了,还需要我做什么?”丁雪衣为了收拾书册方便,一身罗裙换成了短打的衣服,看起来英姿飒爽。

  夏尤清笑着,“当初你父亲为朝廷做事情的时候,你可有在旁边学着?”

  如果是以前,丁雪衣一定会挺挺胸脯,说自己已经学过了。

  但是自从见识了夏尤清的才学后,她才发现父亲为自己讲解的那些都是些皮毛,也只是为了打发自己而讲的。

  闷闷地摇摇头,“只了解些浅显的。”

  “嗯,这样也挺好,”夏尤清点点头,笑着,“那就麻烦你将自己当初还记得的写下来,再加上自己的想法,写完了给我吧。”

  丁雪衣闻言脸蓦地红了,“我哪里有什么想法啊。”

  “那就这么决定了。”夏尤清笑眯眯地下了决定。

  她当初交给丁振国的手稿现在已经遗失了,不过存在皇宫当中大臣们讨论出来的土地变革,却一直保存完整。

  九州灭亡,中商占领了皇城,那些东西夏尤清再也没有见过,但她却并没有试图去寻找。

  东西在谁那里,她比谁都清楚。

  如果自己时间空闲多些,她不介意再来手书一份,正好还能够整理剔除一些当初过于幼稚而想当然的想法,不过现在既然丁雪衣也曾了解过,不妨先将事情交给她。

  丁雪衣官家小姐出身,毕竟与从小被二哥训练,又养在身边的诗画不同,一旦无事可做,经历了家国灭亡的丁雪衣肯定会胡思乱想。

  既然已经将人要到了自己身边,自己当然要护着。

  丁雪衣写起来的时候才发现当初父亲讲给她的东西有多庞杂,又有多么简陋,她苦思冥想,依然有很多地方理不通顺。

  最后,她只能不好意思地去寻求夏尤清的帮助。

  夏尤清虽然在忙着,但是当丁雪衣来问她的时候,她也会将书册放下,等明白丁雪衣哪里不懂后细心的给她解释。

  “看了这么久的书我也累了,也权当休息。”

  当她看到丁雪衣不好意思的表情后,笑着宽慰道。

  ……

  ……

  夏尤清坐在下首,中间放置着一张桌子,顾怀信与郭甫站在桌前,正看着上面放置着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器具。

  “陛下您看,旁边的这些刻痕都有固定的距离,这一个量具的长度代表新京的长度。”

  新的度量衡,郭甫已经制作了出来。

  这进度出乎夏尤清的预料。

  顾怀信将量具放在手中,他看着上面的刻痕,沉思着并未说话。

  郭甫不知陛下是满意还是不满意,一时站在下面也不敢冒头,只有夏尤清端端正正地坐在下首,看着站在中间的两人。

  其实长度及其容量,州文帝早已统一了起来。

  但是这其中也存在一个文帝,比如相同容量的东西,很可能重量并不相同,而如何去衡量重量?

  民间手准的人早在度量衡统一之前就很受欢迎,统一后就更加受欢迎了。

  比如说新粮与陈粮的交换,同样都是粮食,相同的容量下陈粮必定要比新粮轻一些,这时候就会让手准的人同时提起两袋或者一袋一袋来提,用以衡量重量。

  相同容量的东西,质量不一定一样,而质量相同的东西,或许价值又不一样。

  这些东西州文帝当年或许曾经想过解决,但是丹药的侵袭让他迅速失去了一个帝王该有的精明。

  顾怀信将量具往桌上一放,眼神冷漠地向夏尤清看了过来。

  “郭大人将这器具用新京为例做对比,不如就叫它比例吧。”

  “继续。”顾怀信冷冷道。

  夏尤清不答,反而眼眸一转笑意盈盈地看向郭甫,“下面的郭大人应该也想清楚了吧?”

  郭甫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他连忙应道:“夏姑娘说的不错,既然将一座城市缩小到如此地步,里面的标志性的地形肯定无法画全,所以下官一起想了一些图案来代表那些未画全的地形。”

  “既然量具叫做比例,图案就叫做图例吧。”

  顾怀信这样说,就代表他同意了,郭甫刹那松了口气。

继续阅读:第132章 办个诗会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王后要改嫁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