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有人漏题
一袭流沙2018-05-01 14:043,265

  但太后。

  听到这个人的名字,顾怀信的目光冷冽下来,只看这些,夏尤清就明白,两人之间肯定有些说不得的皇家秘辛在里面。

  但是让夏尤清意外的是,顾怀信却摇头,否认了夏尤清的话。

  “与但太后无关。”

  啾啾的鸟鸣声渐渐少了,天色抹上一道晚霞,让人隐约脸庞泛红,但是顾怀信的脸上却仿佛是血腥的红色。

  让人心底发寒。

  “陛下,您的帐篷收拾好了,奴才伺候您休息吧?”

  正在沉默的时候,有奴才上前来请示,夏尤清微微松了口气,刚刚的感觉就如同将要窒息,身边的这位帝王从小长于困囿,成为帝王后金戈铁马,他的身边充斥的从来不是温暖安随,而是一不小心就会跌入深底的深渊。

  夏尤清起身行礼,看着顾怀信背影凝肃地越过众人走向无人能够陪伴的未来,那条路,过于孤独。

  突然就怀疑起自己刚刚的想法,顾怀信这样的人,难道真的有没有算计的去想要与别人并肩而行的时候?

  过后的几日赶路都未出现什么变故,春的颜色在大地上渲染的速度如此之快,进入中商地界的时候,那种仿佛矿石般冷凝的感觉扑面而来。

  夏尤清抚了抚脸上的面纱,从车窗外探头看向外面那仿佛含着砂砾的粗犷建筑。

  此时她正与顾怀信坐于一辆马车当中,顾怀信即使这一路上都在不停的有加急的奏章送到手中,她之前曾为顾怀信磨过笔墨,这时候路上条件有限,没有专门伺候笔墨的宫女或者太监,她直接又被叫了过来。

  那一次的深谈后,顾怀信偶尔显露一角的真实面目很快隐藏在厚重的铠甲之后,他眉宇深锁,看着手上的奏折一言不发。

  没有发脾气,周身却让人不容忽视的肃穆,连路过的鸟雀都悄声掩去了翅膀煽动的声音。

  假如她之前了解到中商内部的不安稳,她会不会将之利用起来强迫顾怀信退兵?

  这种念头不止一次在她的头脑中盘旋,但是顾怀信做的很好,国内的事情从未在他未曾坐镇燕京的时候被流传出来。

  而现在了解的越多,夏尤清免不了要心思活络,她想起身后的那些九州依然抱着复国希望的臣子,就想把握这个机会从内部与中商的另一派人进行合作。

  但是……

  战争的无眠无尽夏尤清曾经亲身体会,战争对于百姓的残忍她也深刻的亲眼见到。

  文人造反三年不成。

  即使她挑动了内乱又如何?

  顾怀信的死对头但太后,就现在她掌握的信息来看,并非是一个善待百姓之人。

  虽然左右摇摆,但是夏尤清却比任何人都清楚,她虽然想的再多却从未付诸行动,这就已经表明了她的立场及想法。

  磨着的墨手感渐渐不对,夏尤清停下一看,发现居然已经没水了,夏尤清心下一惊,抬头就发现了不知注视了她多久的顾怀信。

  背后突然升上一丝凉意,夏尤清连忙低头想要重新将清水注入笔砚。

  顾怀信却未追究刚刚夏尤清明显的失神,似乎也不知道她刚刚在想些什么,拿着奏折的手稳稳的,他开口,“那些墨已经无用,换了。”

  夏尤清沉默着照做,但是却再也不敢胡思乱想。

  这一路过来就是中商的燕京。

  燕京与九州的新京不同,九州地处土地富饶的地界,此地文人雅士皆是不少,这些人其实是承袭了皇室一贯的风格。

  皇室中富丽堂皇,却总在细微处体现精致,将皇家的威严与富丽园林结合在一起,优雅中不乏皇家气象的万千。

  而燕京却给人一种厚重威猛的感觉,它街道两旁的建筑都是用山石垒砌,没有九州的精致,却又拥有自己独立的粗犷之美。

  比起木制竹楼的精致,石制的仿佛更显气魄雄伟。

  “这就是燕京。”夏尤清喃喃感叹。

  听闻这话,顾怀信放下手里的奏折也向外看去,却只是一会儿就收回了目光。

  顾怀信是一个勤勉的皇帝,或许他有很多的不足,比如坊间传言的残暴不仁,弑杀亲兄,专横跋扈。

  这些评语夏尤清认同,毕竟从一个无人认可的皇子,年少时甚至在敌国生长,在本国没有任何根基的情况下爬上帝王之位,所用的手段即使不去深想都能够体会到其中的艰难。

  但是刨除这些,顾怀信却是一个能够开拓千古霸业的帝王,甚至能够评价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他的继往开来,他的魄力无人能及,以及他的勤政爱民更是让夏尤清推崇。

  可惜他的勤政被谣传为专横,他的爱民被谣传为残暴。

  这其中是谁的手笔,夏尤清不用多猜就能够看透些许。

  “陛下为何放任谣言的发展?”

  这话说的没头没尾,顾怀信也不知是否听的明白,他并未回答,只是将手里的奏折往桌上一扔,他的眼中掩饰不去的疲惫,却很少表露出来。

  别人所能看到的,只是那个“专横跋扈”的皇帝。

  夏尤清目光略微下垂,就看到了摊开在桌上的那封奏折,因为被封页折了大半,只剩下的寥寥几字却也让夏尤清猜到了奏折的全部。

  “科考有人漏题?”

  夏尤清讶异地挑起眉,看向顾怀信已经恢复平静的目光。

  “这时候有人漏题,显然是有人在针对陛下。”

  诗会结束时间不久,而因为诗会的缘故两国的学者首次出现交流,在潜移默化当中就出现了一种凝聚起来的向心力,借着这一次诗会的风头科考又正好开始,对于顾怀信来说简直如同如虎添翼。

  但是这种时候突然传出漏题,在天下学子的目光都集中在中商科考时的这种时候,简直就如同打了顾怀信的脸!

  天下学子如何看待中商的科考?里面是否会出现已经既定的排名?

  这些都会让人犹豫不定。

  甚至思虑多的人还会怀疑朝堂上那些大臣们是否有真材实料,朝廷当中是否处事清明,更远了来说,朝廷的政令是否公允?

  九州刚刚被收服不久,出现这样的传闻,刚刚平静下去的风格会再起波澜。

  假如夏尤清知趣,就会很快能够利用这个苗头来策划自己的事情,到时候肯定会让顾怀信焦头烂额。

  但是……

  夏尤清摇了摇头,科考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即使出现问题,却不应该在这种时候出现。

  “你如何看?”顾怀信语气并不急迫,甚至有一种了然于心的淡定。

  提到半空的心缓缓落地,夏尤清笑了笑,“调查清楚,还天下学子以公允,重新选定考题,并借此风波规定此后考题的范围。”

  “嗯?”顾怀信鼻音甚重,却并不难听,反而让人心中一迫。

  “我知道这之后择定考题会对本以甚嚣尘上的漏题风波雪上加上,但是陛下,富贵险中求。”

  这种时候择定考题,会让本以惶惶不安的学子下意识遵从,即使怀疑也会因为重新拟定的考题而采取半信半疑的态度。

  而另一方面,“另一方面,原科考内容并不限定,却要在以后的逐年科考中渐渐减少。”

  也就是留给那些考生以生路,不至于闹的太过厉害。

  一方面强硬手段的择定科考范围,一方面又用怀柔手段原科考内容保留。

  这其中一个操作不当,朝廷中多年以来积攒的威严将会顷刻间荡然不存。

  果然是富贵险中求。

  顾怀信目光扫过夏尤清坚定的目光,修长的手指从桌上拿起那封奏折,翻开又看了两眼,这才起身拿笔饱蘸朱砂,从上面写上了想要书写的内容。

  将笔搁置下,顾怀信重新拿起另一本奏折。

  却只看了两眼,突然就发出了畅快的笑容,那笑容越来越多,仿佛将心中淤积多年的郁气全部散去。

  夏尤清吓了一跳,却敏感地听到外面跪了一地的声音,马车停了下来,天朗气清,在这看似豪阔的燕京城中,只有顾怀信的畅快笑声在耳边盘旋回绕。

  不知不觉,夏尤清的嘴角也露出一个笑容。

  似包容,似感慨。

  从未想到,一路从京城到新京,又到了中商的燕京,最为与自己契合的人,居然是敌国的皇帝。

  这样可悲的事情,却着实可笑。

  迎驾的车队浩浩荡荡,顾怀信这一次是打了胜仗回来,百姓们山呼万岁。

  即使顾怀信再不在乎这些俗礼,但是此情此景他也必须要按照礼部的规程来走。

  一步步走上那高高的祭坛,祭拜祖宗,夏尤清作为九州的前妃子,又在九州拥有不低的地位,这种时候被当作战败国的代表跪在祭坛下代表九州的臣服,是最为妥当又能够记入史册的荣耀。

  中商的荣耀。

  但是顾怀信却安排了她回去休息,即使礼部的官员一再恳求,他依然严词拒绝,甚至当场杖毙了两位官员才将声音压了下去。

  这一次肯定又会传出顾怀信残暴不仁的传言,但是夏尤清居然感觉……

  作为君王,其实残暴不仁也不错。

继续阅读:第143章 宋嬷嬷的教导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王后要改嫁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