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宫装在御花园中,却莫名地感觉有些拖沓,干脆她自己拉住裙摆往前走。
“夏姑娘夏姑娘,您一定要小心脚下,别提裙子啊,提着裙子太过于不雅。”
宋嬷嬷紧跟在夏尤清的身后,并且着急地想要让夏尤清将裙子放下来。
“宋嬷嬷不用如此着急,现在御花园也没有别人。”夏尤清见宋嬷嬷追的着急,干脆就站着不动了。
“万一有人故意寻姑娘的错处,我们防不胜防。”
这宫里但太后的势力被除去了,其他势力想要安插人进入皇宫,即使想要针对她,怕是也会被顾怀信顺藤摸瓜反杀回去。
是以夏尤清并不如何担心,不过看宋嬷嬷这么着急,她也就罢了心思,将手里的裙摆放下后,夏尤清正打算回去,可却碰到了不可能在这里遇到的人。
顾怀信怎么会在这时候来御花园?
“陛下下了早朝了?”即使下了早朝,难道不是应该去御书房继续议事?何事顾怀信有了闲心来逛御书房了?
不过宋嬷嬷却是松了一口气,幸好刚刚夏姑娘提着裙子的不雅样子没让陛下看到。
在宋嬷嬷的意识里,一个后宫女人生存的根本依然是陛下的宠爱,这是她在宫中几十年的经验,并且这想法已经根深蒂固,夏尤清也无疑纠正。
顾怀信说:“今日早朝并没什么事。”
没什么事?怎么可能?
攻打北齐就是一件最大的事情,估计这段时间的早朝日日都会被朝臣们拎出来说,不过在顾怀信的强势下,或许这些反对的声浪会少些,但是关于战争的讨论绝对不少。
比如军队要如何安排?由谁认主帅?粮草又要如何筹集运送?
不过这些想法只是在夏尤清脑海中绕了一个圈,或许早朝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让顾怀信心烦意乱之下想要随意地逛逛。
顾怀信问夏尤清,“身体有不适就让太医为你看一下。”
夏尤清脸一红,心下有些不自在,她低下头,并没有回应。
“陛下,我们姑娘今早起来后还找您了呢,您看……”
宋嬷嬷刚想在顾怀信面前为自家姑娘美言几句,但是她突然间看到自己姑娘看着她的眼神,她咽了口唾沫,闭上了嘴。
顾怀信却笑了笑,“你身边这个老嬷嬷倒是挺有趣。”
“难得陛下会懂得有趣两个字。”
夏尤清停了片刻,见顾怀信并不想跟她说其他的事情,于是她也就不再等着顾怀信再说些什么。
“既然陛下没什么事情,尤清有些累了,这就回去了。”
不去看宋嬷嬷着急的暗示,夏尤清起步就要走,顾怀信并没有拒绝。
等到夏尤清渐渐走远后,顾怀信站在原地看着夏尤清的背影渐渐离开这里,而他的脑海中一会儿是夏尤清指点江山的自信模样,一会儿是昨晚夏尤清在他的身下让人浑身发麻的模样。
似乎这个女人在慢慢的接受他,但是顾怀信并不确定这是否是他的错觉。
……
……
“韩副将早已带人从莱豪潜伏进北齐境内,并且他一直跟随着陛下打下九州,为此立下汗马功劳,无论是经验还是领军的威信,并且所处的地方都非常的适合担任这一次的将领!”
“郭大人此言差矣,韩副将既然已经在北齐境内,不若在中商另找一位将领,到时候里应外合,必能起到奇兵的效果,陛下,臣推举沈大人,沈大人一身硬功夫,并且……”
“臣以为马大人……”
“秦大人适合……”
在顾怀信没有明确的下旨让谁带领前,并且也未曾透漏陛下看好的人是谁,于是刚刚让顾怀信犁了一遍的朝臣们都在心里打着自己的算盘。
如果将自己看好的人推上去,到时候这个天上白掉的馅饼吃着可是不错。
可惜的是这么多人议论,顾怀信似乎都不曾满意。
“夏姑娘,您说陛下是怎么想的?”
经过这些时日的认识,韩大人如同当初的丁振国一般,对夏尤清的智慧信服不已。
夏尤清却只是笑了笑,“领兵打仗的事情与我们无关,韩大人还是别再多想了。”
况且,顾怀信既然已经提出了攻打北齐,又怎么会心中没有自己的想法?
……
……
“你能猜到朕的想法?”
顾怀信来了后,夏尤清跟顾怀信谈论起这事来时,顾怀信问道。
对于夏尤清或许能够猜到帝王的想法,顾怀信并没有过于介意,反而眼中有着欣赏。
夏尤清推演着沙盘上的小旗子,指给顾怀信看。
“九州的格局在陛下的脑海中,韩副将进可攻退可守,陛下是绝对不会轻易的动韩副将。”
“那么其他的将领呢?”顾怀信问道。
“其他的将领?呵呵,陛下恐怕问的是九州的将领都有哪些吧?”
夏尤清的轻笑声让顾怀信看了过来。
“可惜的是,对于原来九州的那些将领,陛下应该比我更了解才对。”
夏尤清虽然曾经带过九州的朝政,甚至也曾主持过与中商之间的战争,但是夏尤清却很少去主动的关注战场上的调兵遣将。
因为她明白自己的能力在哪里,如果贸然插手反而会起到反效果。
所以夏尤清很聪明的在后方为前方的军队提供支持。
事实证明当初她的决定是正确的,她的方法让当初已经日暮西山的九州又多挺了更长的时间。
“为何这一次你不怀疑朕是要让九州的军队去白白送死?”
“因为陛下对军队的重视。”
因为重视,所以在九州纳入了中商以后,顾怀信必然首先整顿的就是九州的军队,甚至可能已经在里面安插了人,换句话说,九州的军队已经不是九州的军队,现在已经彻底的被顾怀信收服。
而刚刚败给顾怀信,却偏偏又被顾怀信收服的军队他们欠缺的是什么?
胜利!
一场足以证明他们的胜利!
所以顾怀信需要一个军队为自己打胜仗,而他们需要一场战役证明自己。
顾怀信到底会任命谁?
夏尤清不知道,但是会让谁出军?这些已经不言而喻。
可惜朝堂上那些大臣们,即使顾怀信收服了九州,或者可以说也许是因为顾怀信小时候的经历,所以会让大臣们有所顾虑。
结果就是谁都没有想到九州的军队。
可是夏尤清却不同,她看问题习惯从大局观着手,自然不像是大臣们那般想要让自己的势力得益。
顾怀信并未告诉夏尤清她的想法是对是错,只不过这之后顾怀信每每遇到事情都会与夏尤清商议。
当大军从九州开拨的时候,源源不断的粮草从九州当地运往战场,本来以为是陛下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所以才突然想要收服北齐的大臣见状震惊了。
为何会有这么多的粮草?粮草从何而来?
夏尤清指点着韩大人,“陛下借着粮食危机逼迫诸位大臣不得不同意攻打北齐,但是现在粮草危急已经解决,大军已经开拨,韩大人你说,谁还敢在这时候贪慕这一份粮草?”
夏尤清的话让韩大人哑口无言
顾怀信这一次并未随着军队出征,即使他想出去大臣们也不会同意。
……
……
“陛下想要我插手科考的改革,恐怕大臣们就不会同意,而且九州本身没有科考,尤清对这一方面实在无法可循。”
“朕相信你的能力。”
夏尤清闻言被气笑了,“我也相信自己的能力,可是陛下,由我插手科考,为何不让精专此项的宋琦宋大人来主持?我相信宋大人的能力完全能够胜任。”
“因为中商的官员都从科考选出,由他们主持必然达不到朕想要的效果,而你从未接触过,或许会给科考带来一份意料之外的收获。”
“一个不能让人信服的人,她所制定的任何的改革都不会让别人采纳。”
“只要有朕在,就不需要担心这些。”
见说不通,夏尤清心情不悦地屈指敲了敲桌子,“陛下,尤清能否拒绝?”
中商由科举选士,无论是考题还是过程都已经足够完善,而且科考乃是国之根本,夏尤清实在不愿插手此事。
顾怀信却并不同意,“朕对你上一次所说考题统一,并对天下读书人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化有兴趣。”
闻听此言,夏尤清沉默了片刻,良久才脸色发白地徐徐吐出一口气,“陛下,你真可怕。”夏尤清说。
统一教化,这个统一是往哪一个方向统一?
顾怀信想要一统天下,并且集中权利在自己的手中,那么这统一的方向就已清晰可见。
是对于皇权的统一!
可是,如果真的将权利高度集中于一人之手,全天下人的信仰都是皇帝,那么如果皇帝犯了错呢?
九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皇权的腐败最终导致了民不聊生,以至于灭国。
现在的顾怀信或许是一个明君,他能够带着中商的百姓安居乐业,但是下一任皇帝呢?下下任皇帝呢?
顾怀信似乎看明白了夏尤清的所想,他眼一眯,声音冷傲。
“后人的事与朕有何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