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君海被绑架,在这西南边陲之地算不得什么新闻,这年头儿,倒霉的富裕人家,一年被土匪绑个三五回的也不是什么稀奇事情。
他这件事之所以在县城里闹得有些沸沸扬扬的,其原因有二。
一是梅君海一向乐善好施,积福乡里,身为明德小学的校董,他在当地有一定的地位,在县城乃至周围村镇的老百姓中有着不错的口碑,即便是不认识他的,都知道他是个大好人。
因为如此,以往一些打着劫富济贫招牌的土匪,也不太想动他,怕臭了名声。
二一个,绑架梅君海的这股土匪要的这赎金,可算是高得出奇,土匪绑架一般的富户人家,索要的赎金都是根据其家庭财产仔细斟酌过的,既要让对方伤筋动骨,又要让对方付得起,要不然这遇到家里要钱不要命的,或者家里实在拿不出这么多赎金的,难道土匪还能天长日久的养着肉票,或者一杀了事不成?那他还要不要钱了?
所以,本地乡绅被绑架,一般千把个银元就能赎回来,不过也有可能张三这股刚又绑架完,换李四这股再来绑架一回,三年五年的,没个消停就是。
可是梅君海这回被绑,张口就要一万块大洋,并在余江流等出面请中间人协商之下,也丝毫不肯让步,这就万分的奇怪了。
然余江流私底下告诉过梅老太太,这一回,这伙儿土匪兴许也是算计过的,但是这算计的,可不是千把块大洋,却好像是一笔一笔的,算尽了梅家的的家业一般,不多不少,正好要梅家倾家荡产!
所以除了宅子和偏远的农田无人要之外,梅老太太这几日几乎把家里能典当、贱卖的店铺、田产都卖尽了,这才筹措了八千元左右,家里拿出这些钱来,无异于把骨头里面炸出的油都用上了。
所以,梅唯之所带回来的那一千多银元,才如此的至关紧要。
梅君海的至交好友余江流和许世庭自梅君海出事之后就一直为梅家奔走,然余江流和许世庭艰难办学多年,自己拿不出太多的钱来帮助老友,故深觉愧疚。
梅唯之一回来,梅家人就给他们二人去了信儿,两人片刻也没有怠慢,马上就赶到了梅家。
余江流和许世庭坐在堂前,这么些年过去,他二人也老了很多,尤其是余江流,原来是个身形微胖的中年人,如今却一条旧长衫穿在身上都要打晃,形容消瘦不说,脸色还十分的暗黄,他道,“唯之,你也莫要急,现在钱凑够了就好办,我再托中间人到匪首处斡旋,能保证人平平安安的回来就行,其它的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许世庭也劝慰梅家人道,“是啊,君海和梅家如何对家乡人的,全县上下有目共睹,不要说对我和江流办的这个西式小学鼎力相助,就是当年水灾,也是梅家首倡义举,为灾民减免田租并捐献出自家的粮食赈济灾民,这人都是讲良心的,这土匪也是人吧,他们要钱可以,要是真动了你的父亲,他也要掂量掂量会不会犯了众怒。”
许世庭说的这些,更让梅老太太神情黯然,梅太太泣不成声,如若老太爷当面,她们怕也要问他一句,好人怎么就没有好报?
梅唯之杏眼含泪,对着坐在自家堂前的二位世伯深深的鞠了三个躬,沉声道,“余伯伯,许伯伯,你们对我梅家的恩情,我梅唯之没齿难忘,今日赎金筹齐,这人到底怎么个赎法,望二位伯父与唯之拿个主意!”
这土匪绑了人,怎么赎人也是有讲究的,况且梅家除了梅唯之一个女孩儿,就只有八十高龄的老母和撑不起事儿的梅太太一人,堂、表族亲百余人,竟无一人可以将梅君海的性命相托付,可想而知,梅君海要是真出了什么事,梅家上下狐儿寡母的,将是何等凄晃的局面。
梅唯之一向在北平读书,怎么与土匪打交道她是一概不知的,所以纵然心急如焚,可是她还是没有意气用事自乱阵脚,向余江流和许世庭讨起主意来。
“绑架君海的这股土匪,就在二王岭附近的山上落脚,出事儿之后,我辗转托人找了与他们有联系的中间人在其中调和,一是使君海少受点苦,最重要的还是保住君海的性命,如今大洋既然已经筹齐,那么我马上让人去给土匪递信儿去,到时候赎人唯之你也不要为难,你们这边派个人,跟我和中间人一起到约定的地点去就行了,我这条命早活了够本,我是不怕的。”
这到土匪手里赎人,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的,最好的结果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人,可万一土匪不讲信用,将来人和赎金一并劫去,或者干脆杀个干净一了百了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余江流拖着病体还要为梅家出这个面。他自办学以来,两袖清风,无儿无女,孑然一身,这个世道,他早就看得透透的了,他不怕死的。
许世庭见余江流如此说,伸手拍了拍他的后背道,“江流,你啊,你啊,要去,也是我陪你去,你既然不怕,我还怕了不成!”
梅家人听了,那里受得住余江流和许世庭这样天大的恩情,堂前寂静一片,只有梅老太太一声叹息,“江流、世庭,君海能交到你们两个这样过命的朋友,是他这辈子的运气,在这里,我老人家就不说这个谢字了!”
梅老太太转头,双目炯炯的看着梅唯之道,“唯之,你给你余伯父和许伯父都磕个头,从今往后,他们就是你的干爹。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你要记他们一辈子的恩情!”
余、许二人还待谦逊,梅老太太已然请了他们上座,端坐在自家堂前供奉的天、地、君、亲、师的香火牌匾之下,受了梅唯之三个响头!
这一跪,梅唯之跪得心甘情愿!
她跪两位干爹为自家父亲殚精竭虑,也跪这世间,还有这样仗义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