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战英话音刚落,柴国丈赶紧的站出来了。看看心急的样子,生怕没有他说话的机会了。
柴国丈立刻出班启奏道:“启禀陛下,蒙恬煽动大批参赛高手去了东海什么用意。因此打擂的人少了,朝廷还怎么选拔人才啊!可惜小儿柴永因为突染爆疾故而无奈退出打擂,这是要干什么。为了此事老臣几天来寝食难安,朝廷用人之际犬子真不长出息惭愧之至啊。而蒙恬自己去东海就可以了,干嘛还要做煽动别人的事啊!这明天就要打雷了,捣乱啊!”
老奸巨猾的柴国丈,话里话外把责任推到了蒙恬头上。意思很明显,是蒙恬破坏了擂台的气氛。风头都让大帅府占尽了,虎父无犬子啊!
萧景琰道:“武林人士肯去前敌杀敌报国可谓国之幸事,值得嘉将。国丈列卿听旨,擂台改作募兵处。列卿做主考官,出皇榜招募武林豪杰出征报国。立下战功,光耀门楣家族。贤能之士即可重用,武功超群者可破格提拔做不同等级首领。”
柴国丈本想借此弹劾蒙恬把人拉走冷淡了擂台,皇上会迁怒降罪蒙恬。可柴国丈万万没想到事与愿违,萧景琰却对武林人士大加赞赏轻描淡写的把擂台改作募兵处了。高高在上的皇上一句话,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准备的擂台比武没有了彻底改变性质了。皇上无心没搭理国丈家的是否柴永退出一事,明摆着不怎么重视柴国丈了。
柴国丈不甘心的道:“陛下,擂台比武选拔人才可是陛下钦定的呀!就这样废弃了有损皇上的威严啊!请陛下三思。”
对于皇上的蔑视,柴国丈很是尴尬。外族入侵朝中无人带兵抵抗萧景琰已经很恼火了。蒙挚出征武试主官有列战英替代,这件事下旨宣布时柴国丈就很不服气。为此事柴国丈很不高兴了一阵子,本来要推荐自己的儿子柴进代替蒙挚。可柴国丈也没有机会说,变化太快柴国丈措手不及。夏春蛊惑柴国丈让柴永退出了比武,提到过让国丈向皇上举荐柴进做武试主官的。一来二去,柴国丈想说也别着嘴呢。
就一会功夫,擂台变质了。募兵主官还是落到了列战英手里了,列战英点的人以后回来也是列战英的人。柴国丈再怎么努力没有用了,落得一个给列战英打下手还的忍着。萧景琰也不是朝令夕改,金陵擂台的事萧景琰都知道。很多人跟着蒙恬走了,列战英已经向皇上汇报过了。当时是萧景琰没在意,没想到在朝堂上议论的这么严重。萧景琰是反应很快就是利用了擂台张榜招兵了,毕竟还是感到了一丝意外。
多年前赤焰军复活的少帅林殊舍命一战,换去了北疆十年的稳定。但一直以来,对大梁威胁最大的还是大渝。远去的战火,让大渝记住了大梁兵马大元帅蒙挚。在这中间周边各国也陆续有使团来访大梁,其目的都是窥探虚实。以往都是赖在大梁迟迟不肯离去,这一次都是提前返回不得不令人生疑了。萧景琰不糊涂,一国之君感觉到了不安。战火已经燃起,可萧景琰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可无论如何必须迎战,打仗打的可是银子啊!
萧景琰想对柴国丈发火,可有碍于国丈的颜面。毕竟后宫的柴妃带下了子嗣,枕头风经常来一阵。
萧景琰道:“国丈,皇家的颜面是疆土完整。紧要关头特别的需要,擂台募兵一样天选贤能。身为国丈,要定力下注列战英不得有误。传旨各地大批招兵,抓紧训练积极备战。蒙挚去了衮州,蒙恬去了东海。南疆有霓凰郡主,只有西北的聂锋夏冬没有增援朕很忧心啊!”
看看满朝文武,真能带兵打仗的找不出来了。上过战场的柴进算一个,再一个就是曾经是萧景琰的手下威猛了。萧景琰的意思是有人主动站出来请战,可没人吱声。一则去西北很艰苦,二则在聂锋的手下心声恐惧。柴进从琅琊阁回来就托病不出,柴家这哥俩病的真不是时候。还有一个人就是夏春了,可夏春去西北萧景琰也不放心啊!
威猛的武艺还凑合,但这个人带兵打仗可不行。欧阳驰去了琅琊阁,巡防营管带空缺了。因为实在没有人选了,临时有威猛代理着巡防营。支援西北,都希望柴国丈可以站出来推荐柴进前往。可柴国丈装朝卖傻不做声,皇上的脸面阴沉的吓人。还是列战英,跟着萧景琰的老人了。
列战英道:“陛下,微臣举荐威猛帅兵驰援西北。”
萧景琰道:“准奏。从庆历军调兵吧,立刻启程。”
决定了威猛去西北,柴国丈看出公道了。威猛去了西北,巡防营一职空出来了。一个美差,还在金陵城里没什么危险。
柴国丈道:“陛下,威猛将军帅兵出征了。金陵城的防卫也是大事,柴进随身体欠佳可在金陵做事还可以。把巡防营交给柴进吧,多少为陛下分忧。”
柴国丈话已出口,众臣都在头头咧嘴。老家伙真不要脸,明明是抢位子说的还冠冕堂皇一点不脸红啊!众臣心里愤愤不平,可谁也不说什么。皇帝的老丈人,谁也不会找不利索。皇上不好糊弄,心里跟明镜似的。柴进接管巡防营也未尝不可,可萧景琰心里有气啊!
萧景琰道:“国丈,柴进身体不好先在家好好调养吧。巡防营先让列战英代管,等有了合适的人选再议吧。”
柴国丈碰了一鼻子灰心有不甘,对皇帝的态度多少有些害怕失宠。
柴国丈道:“唉,可叹老臣年迈啊!边关烽火老臣很是担忧,恨不能像年轻人一样上阵杀敌为陛下分忧很是惭愧啊!确实没有合适人选出征老夫也熟知一二兵书,愿请旨做大军监军去边关抗敌为陛下分忧。”
萧景琰道:“行了国丈,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眼前可以做的是协助战英招募新兵,发现可用之才马上上报。”
转眼十几天过去了,纪王爷从东海回来了。此时已经是午后散朝,纪王爷没有回王府直接进宫来到了养聚殿。萧景琰听到太监禀报,急忙从后殿出来。
纪王施礼道:“参见陛下。”
萧景琰看到纪王风尘仆仆,两眼一酸还真挤出来两滴眼泪。纪王看上去老多了,胡子拉碴好几天没修边幅了。
萧景琰道:“皇叔免礼,赐坐上茶。皇叔辛苦了,东海可曾稳定吗?”
纪王道:“回禀陛下,蒙恬帅兵回到东海就与岛夷兵士开战了。联合东海的渔民自卫军兵合一处,几番血战终于把倭寇赶出了东海。其中渔民的功劳很大,微臣请求陛下加封。特别是渔民首领海生,请陛下嘉奖授衔协助蒙恬庭生巩固东海海防。”
萧景琰道:“好好好,皇叔开口朕一定封赏。皇叔啊,可容缓过一段时日。皇叔有所不知,衮州和老河口都战事吃紧啊!大渝和北燕已经占领了我大梁领土,几个州县已经失陷了。”
纪王爷道:“微臣听蒙恬说了,怎么会这样啊!蒙挚去了衮州可缓解一时,何人去西北支援夏冬了?”
萧景琰道:“威猛帅五千庆历军驰援老河口,前几日已经出京了。”
纪王爷道:“陛下,矬子里面选将军可不行啊!威猛不是带兵的料啊!擂台选材可有人才吗?用人之际江湖侠客的力量不可忽视啊!”
萧景琰道:“皇叔,擂台可以说流产了。蒙恬离开很多人跟着走了,擂台变成了空架子没人打擂了。擂台变成了募兵处,没有几个可造之才啊!”
纪王道:“是吗。我说蒙恬带的兵精神呢,真能打啊!原来如此啊!”
萧景琰道:“是啊,年轻人报效国家没有错。即使是擂台黄了,朕也不能说什么啊!皇叔一路风尘,先回府休息吧。明日上朝,言侯爷也到。朝廷还是上一辈老臣啊!心系国家安慰。朕登基十年,这一次的关口可不好过啊!渡过难关,要仰仗皇叔言侯等前辈出谋划策了。”
纪王爷道:“陛下,琅琊阁还在打吗?”
萧景琰道:“是,内部匪患不除也是心病啊!最近一段时间经常有密报,琅琊阁悍匪活动猖獗啊。朕最担心的是琅琊阁悍匪勾结外族,果真那样大梁可危啊!”
纪王道:“陛下,外地侵入不会与琅琊阁有关联吧。微臣请陛下三思,几年的剿匪是不是哪里有误啊!”
纪王爷也不敢直接说琅琊阁无罪无辜举旗造反是朝廷逼迫所致,东海与倭寇较量取胜多亏了琅琊阁出手相助。纪王不能明说只能说话婉转一点,希望萧景琰从大局出发先对付外敌。可萧景琰似乎不考虑,很多事纪王爷离开金陵是不知道的。
萧景琰道:“刁民造反没有误会,琅琊阁悍匪一定要剿灭。朕不是没有给他们机会,朝廷招安两次不是没有诚意他们不领情也没办法。难不成朕的宝座让给悍匪他们才甘心吗,这绝不可能。皇叔是皇家人,怎么可以想到误会二字。”
纪王不能说服萧景琰,从宫里出来却不想回府。绕了一个弯子,纪王爷去了言侯府。言阙听到纪王拜访,疾步从客厅出来迎到了大门口。
言阙道:“纪王一路风尘从东海回来辛苦了,快里面请。管家,快上酒菜为纪王爷接风。”
纪王爷道:“老伙计看上去精神不错啊!本王是心不苦命苦啊!离京多日也不知道金陵发生了什么事,可觉得心里烦闷不踏实啊!本王也没有一个可以吐吐心事的人,只能来打扰言侯爷了。”
言阙道:“王爷哪里话,一定还没有回府吧。快里面请,本侯也有事要与王爷商量呢。”
两人进屋落座纪王爷道:“怎么言侯府上清净的很啊,小豫津又出去云游了吗?”
言侯道:“唉!大渝军进犯占领衮州打过了梅岭。豫津说在那边有生意,匆匆忙忙往北去了。真让人担心啊,铁蹄之下无完卵。孩子大了,我也不好强加阻拦由他去了。”
纪王爷道:“蒙恬与本王说了一些,详细情况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啊!几国一块犯我大梁,不会没有前兆吧?”
言侯道:“事发突然,纪王的怀疑也不无道理。朝廷摆下擂台选拔人才,邀请了各国使团前来观摩。开始也没有异常,可他们却没有关心擂台之事提前都走了。本侯也是事后得到消息,各国使团之间接触频繁。现在分析来看,他们好像交换了什么意见达成了什么共识啊。”
纪王爷道:“很有这种可能,四面受敌大梁危机。朝廷怎么还有心思对付琅琊阁呢,今日进宫见了皇帝。本王试探了陛下的口风,完全没有妥协的意思啊!”
言侯道:“朝中有柴国丈专横跋扈,皇帝的耳根子又软听不进去忠言了。王爷回来知道东海暂缺平安,可北方和西北还不知道怎么样呢。蒙挚去了北方,可不知道战况如何。听说威猛带兵驰援西北了,兔子可以驾辕还有千里马干什么。可见大梁朝廷无人可用,现有的军队久不经战事涣散懒惰可怎么拒敌保国啊!”
纪王爷道:“侯爷,我等可是大梁元老啊!危急关头不能眼看着朝中的昏庸当道误国,明日我们一块上朝谏言。我们不为别的,就为了大梁的千万百姓免受涂炭。”
言侯道:“好,王爷的金鞭也该亮亮相了。言阙愿与王爷共进退,很多大臣都会相应。”
纪王爷道:“侯爷,这件事还的劳驾侯爷策划。本王可以在前头挡剑,可本王没有计谋啊!该怎么办言侯说话,有事本王抗到底了。”
言侯道:“王爷,实不相瞒啊!本侯担心战事会迅速恶化啊!几国来犯非同小可,本侯担心十年前的事件重演啊!一样的险情,可完全不一样了。所以我等要力劝皇上放弃围剿琅琊阁,化解这次危机的人在江湖啊!”
纪王爷道:“侯爷,有琅琊阁的消息吗?金陵摆擂,琅琊阁不会不凑热闹吧。蒙恬对本王说他苏回东海是收到了一封信,这件事言侯应该清楚是怎么回事吧?”
言侯道:“实不相瞒,信件是本侯差人送到大帅府的。可信件不是本侯写的,本侯收到了两封信其中一封是给大帅府蒙恬的。是什么人所做,本侯想王爷也猜到了吧。”
纪王爷道:“是,可还是有人被蒙蔽了双眼看不清事实啊!天底下有这样的悍匪吗?再这样打下去倒霉的是大梁,把自己的天下打没了还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可悲可怜啊!我等如果再麻木不仁大梁可真的要完了。金陵擂台散了,琅琊阁的人也应该南撤离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