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国决定一搏。让他下这个决定的,其实是一件很偶然的小事。
吴子圣过了怒江后,让人马驻扎江边防备清军,遭遇清军进攻,他带着几千人马,守了十天,带着不到五百人败退而回。
他来参见李定国。李定国知道他难以守住此地,让他断后,不过是迟滞清军的进攻时间而已。能挡住几天,决定权完全在于清军进攻的速度和兵力,吴子圣带的几千兵马,不过是等着挨打的葫芦。
吴子圣请罪。李定国喟然长叹,说:“怀仁候何罪之有?清兵凶顽,你能挡住清兵十多天,已经不易了。”
吴子圣恨恨地说:“晋王!吴三桂那厮好嚣张!他让沙里布打前站,他跟沙里布只差两天路程,沙里布不管是否攻下,他都在他后面紧盯着,故此沙里布疯了一般冲杀。本来我能撤回三千多人马,因为这吴三桂在后面猛催,沙里布夜里突袭,白白折杀我两千多人,死了我三员大将!”
李定国愤然,却只能逞口舌之快:“这个狗奴才!”
“还有……。”吴子圣抬头看看李定国,继续说:“我们过了江后,吴三桂的人在对面喊,让我捎信给您,说……。”
吴子圣又抬头看了看李定国,不敢往下说了。
李定国皱了皱眉头:“说下去!”
“他说……他要一直撵得您无处可去,活捉了回去献给满清皇帝。”
“这个奸贼,真是太猖狂了!”李定国大怒。
吴子圣叹了一口气,说:“想当年晋王两蹶名王,声动天下,吴三桂算个鸟屁?唉。”
李定国心下一动。其时他刚有了在此地打一个小小的伏击的想法,吴子圣的一声叹息提醒了他,此处山高林密,只傍山一条小路,正是打伏击的好去处,既然有心打,何不玩个大的,在此灭了吴三桂,重振雄风?
接下来,李定国找来了当地的猎户,充分了解了附近的地势地形,决定来个大伏击,这个伏击不但要把沙里布等清兵装进来,还要把吴三桂也一起搞了。
这是个大戏。为了让戏路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图唱下去,李定国开始调兵遣将,先把戏味儿做足。
白文选率三千人马沿江边北走,边走还四处派人打探地形,似乎有找适宜的地方驻军的打算。
李定国另派吴之圣在适宜渡江的地方搭建工事,似做永久防备之用。让窦名望、王国玺等率兵朝西走了两天,约莫甩掉了吴三桂暗中派出的探子后,虚留几百人马在当地扎下营寨,大批人马则连夜轻骑赶回,带足干粮和饮用水,各自进入预定埋伏地。
李定国在山口设了三道埋伏。第一道是泰安伯窦名望。窦名望率领三百明军二十门火炮,埋伏在山谷谷口。按照李定国的计划,窦名望的任务主要是等明军全部进入山谷后,带三百人放下檑木滚石,封锁谷口。然后,他们等在谷口,专杀朝外逃的清军。
第二道埋伏是在山谷中腰的广昌侯高文贵。高文贵携一百门火炮三千明军,等清兵进入第三道埋伏,三伏那边三声号炮后,他这边开炮打击山谷中的清军。
第三道埋伏是武靖侯王国玺。王国玺带两千明军三十门火炮,等明军进入三伏后,发出三声号炮,此时就是总攻的开始。也就是给清军备好坟墓,开始杀人了。
李定国率余下三千兵马机动兵马驻守山顶,统领全局指挥作战。明军给清军准备好了口袋,就等着清兵乖乖的进来,然后扎好口袋,等着给清兵收尸了。
对岸,吴三桂看到吴子圣等人正修筑工事,他以为这个李定国被打坏了脑袋,想在此据守呢。
吴三桂是个用兵非常谨慎的人。因此,他在进攻贵州之初,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在重庆大败明军后,也是小心翼翼,一路打到了贵州。
到了贵州后,把此番进军过程前后一想,他才觉得自己真是高估了这个李定国。李定国在防守贵州一役中,把有限而又军心涣散的部队像撒豆子似的到处布防,没有重点,也没有安排居中调度,各自为战,根本不是大队清兵的对手。清兵很悠闲的逐一收拾,竟然没有一处增援部队,实在让吴三桂等人叹为观止。
其后,清军从贵阳杀出,直扑昆明。一路之上,明军的抵抗也是各自为战,不管胜负,都是打了就跑。没有后续准备。
他们就这么一路打到了这怒江边。
遇到这样不堪的对手,实在让吴三桂感到有些胜之不武。听说对面吴之圣部正在修筑工事,吴三桂真是觉得好笑。这怒江沿岸,可以渡江的地方很多,在这个地方修筑工事有屁用?
吴三桂长叹一口气,说:“一群无能之辈,大明如何不亡?”
站在吴三桂身边的祖泽润小声说:“王爷还这么念旧啊?”
吴三桂苦笑,说:“假如大明能够抵得住满清,能够抵得住大顺军,我吴三桂何苦顶着千古骂名投靠大清?唉……。”
祖泽润呵呵一笑,说:“既然如此,王爷何不……协助大明呢?”
吴三桂摇头,说:“大明皇上当年对我不薄,唉……可大清已经成了气候,现在协助大明,无异于螳臂当车。我等如反戈一击,也不过徒增几具尸体而已。人活不过几十年,何必去找那些不痛快?别说我们,大明那么多的官员都蜂拥降清,他们都是些明白人,像李定国吴之圣这种人,自认为是刚正之臣,其实都是一群糊涂蛋。你看到了没有?他们不赶紧想法逃跑,还在这里修筑工事,不是脑子坏了,还能是什么?”
祖泽润看了看对面忙忙碌碌的明军,有些不忍,说:“这些人……都是白白送死,唉,真是一群死脑筋。”
吴三桂突然脸色一变,说:“这些混蛋竟敢骂我是满清狗奴,合该送死。你去命令沙里布,马上安排过河。敢阻我吴三桂者,杀无赦!”
第二天一早,沙里布一声令下,大军排山倒海,冲向江边。明军那边手忙脚乱,赶紧放炮阻挡。清军这边擂鼓助威,清军船上百炮齐吼。祖泽润则带着另一帮清军,很悠闲地从另一边冲向对岸,朝着江岸冲去。
江中的清军有中炮者,船翻人亡,有一部分也已经冲上岸边,而另一边,更多的清军开始上船,进行另一轮攻击。
明军看看大势已去,丢下点炮的火把就跑。吴之圣弹压不住,没办法,只得带兵狼狈逃去。
沙里布带人冲上对岸,马不停蹄,继续追击明军。
第二天下午,沙里布顺着吴子圣等人的足迹,一直走进了磨盘山山谷。磨盘山两边山峰陡峭,人走在山谷中,朝两边看,得高高仰起脖子。
跟沙里布走在一起的镇国公扎喀纳看了看两边,不由得大惊,说:“沙里布将军,此处险恶,不宜行军!”
沙里布看了看两边,笑了笑,说:“我刚得到情报,李定国兵分两路,早就朝西逃跑了。他们还在这磨盘山西三十多里处看到过李定国的部队和营房,现在这个吴之圣也带人从此路而去,如果真有埋伏,也就是吴子圣的那点儿人马,即便他们真的杀出来,不过是几只蚂蚁而已,能抗得了我几炮?”
扎喀纳看了看两边。山上非常安静,一点儿声音都没有。扎喀纳还是有些担忧,说:“我怎么总觉得……要出事儿呢?沙里布将军,我看咱得小心点儿。”
沙里布大笑,说:“镇国公您那次出征不是说要出事儿呢?你这个镇国公就是胆小了,要不起码要做个王爷。哈哈……。”
吴三桂带着两万兵马走在沙里布后头。沙里布派人报信,说他已经追到磨盘山,敌军正在逃窜。
吴三桂比这个沙里布要仔细得多。他派人在四周找到一些乡民,仔细询问了一下,得知李定国已经于两天前就带兵离开了这里。他还是不太放心,亲自带人找到李定国的宿营地,查看了一下锅灶。他让人敲碎锅灶,经过军中的参谋查验,证明这锅灶起码是两天以上的。
而这附近的线人和民众也两三天没有看到军营和做饭的炊烟了,据此,吴三桂确定李定国的大队人马已经于两天前离开此地了。
李定国的军营中还有众将官的妻儿老小,因此走不很快。而吴三桂带的清军,皆是轻装上阵,如果不出意外,两天之内就可追上李定国部。
吴三桂大喜,下令:“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