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风和日丽。阴冷了三五天,终于出了太阳,没上岗的士卒们三三两两在外面晒太阳。
金维新换了一身新衣,穿过这些清兵的眼神,来到投降的明军居住的营房外。
因为有沙里布的命令,站岗的清兵推开木马,让金维新走了进去。
自从进入小吴关之后,投降的明军是第一次看到金维新,众人心情复杂,但是金维新的到来,还是让他们感到高兴。
大家行礼毕,金维新对众人说:“沙里布将军今天犒劳大家,待会儿大鱼大肉就送进来了,大家放开肚皮吃啊。”
金维新的话,让大家兴奋起来。也有人不想就这么投降清军,责问金维新:“金大人,您不是说咱是来执行特殊任务的吗?敢情这特殊任务就是投降清狗啊?”
众人附和。金维新却笑笑,对众人悄声说:“各位请稍安勿躁,我金维新即为大明重臣,绝对不会做对不起大明之事。很多话在此无法细说,敬请众位勇士期待。”
大家看看金维新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虽然满腹狐疑,却不好再说什么。金维新喊了二十个人,跟他走出大营。
这二十人有各部长官,也有普通士兵。众人不知道金维新为何要单单把这二十人选出来,只有这二十人因是白文选找他们谈过话,知道原因。临走,金维新嘱咐留下的官兵,要忍耐一时,不要跟清兵对抗。
金维新说得没错,这二十人可以说是巩昌王白文选手下精锐了。小吴关是在白文选手下丢掉的,因此对收复小吴关,白文选积极性最高。当然,他对金维新不太放心,因此他对这二十人还有特别的嘱咐。他的嘱咐是等他们入关后,不必等金维新的命令,要马下行动,摸清敌情后,马上发出暗号,里应外合拿下小吴关。
让白文选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沙里布竟然比他们所知的所有清军将领警惕性都高。他没有马上把这些人编进清军队伍中,也没有对他们先进行训练,而是先把他们关了起来,慢慢观察。
他更没有料到,这个金维新竟然先把这二十人送给了沙里布,做为自己晋身的资本。
金维新把这二十人带到自己的住处,什么也没说,清兵就送来了鱼肉酒食。这些日子在兵营中过的的都是很艰苦的生活,他们一见到香喷喷的肉食就把一切暂时放在了一旁,大吃大喝起来。
吃喝到中途,有人就开始头晕,倒在地上。剩下的马上意识到出了什么问题,操起凳子就朝外冲。
在外面等候的清兵一拥而入。手无寸铁的这些勇士,用板凳、酒坛砸死了三十多个清兵,最后大都被杀。活捉的六个,在他们醒来后,进行了简单的审讯,也全部被砍了头。
白文选和李定国的一片苦心,化成了泡影。
这个沙里布还是对金维新不太放心,他让金维新带一部分士卒回去杀了李定国之后,再来降清。金维新目瞪口呆,但是面对又变成了凶神恶煞的沙里布等人,金维新只得勉强答应。
在降清二十五天之后,金维新重新带着五十多人,风尘仆仆地回到李定国军队驻扎的小村庄里。
金维新见到李定国,假称他带二十勇士策划刺杀沙里布,却被沙里布的副将识破,行刺的二十人全部被包围捉住,他看看不好,带着身边的人逃了回来。
李定国对金维新近乎全信,即便是损失了二十员猛将的白文选,看到狼狈逃回来的金维新,也只是略微怀疑了一下,在听到金维新的泣血哭诉后,也不由得相信了他。
李定国设宴,为金维新压惊。看着傻根一样的李定国,曾经的风流公子金维新实在是感叹不已。相比之下,李定国也是一员猛将,却单纯善良,虽然颇得人心,却不知诡计,关键时刻往往有失。两国交战,这一失可能就导致国家灭亡啊。
相比之下,沙里布不但是一员猛将,而且凶狠狡诈,手段毒辣。假如李定国是一个谦谦君子,这个沙里布就是一个凶狠小人,君子怎么能是小人的对手呢?
金维新看着憔悴不堪的李定国,心情复杂。从感情上说,他自然是舍不得这个晋王的。自己曾经做了许多对不起晋王之事,晋王其实不是没有察觉,但是善良的本性使得他从来不加以深究。自从投奔李定国,自己从一个风流公子,步步高升,成为了一个有权有势的内阁大臣,唉,末了自己还利用他的善良,带兵投奔强敌,实在是于心有愧啊。
不过,想到前些日子的恐慌,金维新这颗以私利为行动准则的心慢慢就平复下来。
李定国的军队节节败退,土地越来越小,兵将越来越寡,文官将士竞相投敌,李定国军队的灭亡,已经天定。难道自己要为了那点良心,陪他一死吗?
酒宴上没有外人,只有李定国的几个心腹和金维新。巩昌王白文选以及吴子圣等人各自带兵在外拒敌,都没回来。虽是宴席,李定国的大长脸也是一脸苦瓜相,几个心腹也是心事重重。金维新早就听说,他的这几个心腹最少有两个已经有了背叛之心。而沙里布虽然凶狠狡猾,他的那些手下,一看便知,都是绝对的忠心不二。
看来,要笼络住人心,最关键的还是要让属下看到前途,善良和宽容不是万金油。
李定国强作欢笑,说:“诸位,金大人重回军中,也是喜事一件。来来来,大家都举杯,祝贺金大人死里逃生。”
大家互相看了看,纷纷站起来,跟金维新碰杯,不咸不淡地祝贺几句。
说实话,即便是一心想投清的金维新,看到自己的“故国”军队竟然凋零如此,心里也是一阵酸楚。他站起来,端起杯,委婉地说:“下官感谢晋王和各位将军错爱,下官无能,致使诈降失败,还折了两千人马。晋王宅心仁厚,不但不降罪于下官,还设宴安慰,晋王勇猛天下无双,待人之宽更是让人钦佩。不过……恕下官直言,在此天下大乱,两强相争之际,晋王还是应该……有防人之心。否则,就不会从昆明出城之时,许多将士擅自去往四川,竟无人阻挡,也不会有将士轻易就降清。”
金维新这是真的肺腑之言。在这个世界上,没人比金维新更加了解李定国。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左右李定国。以他的了解,李定国心里已经清楚,从昆明出来的时候,他们没有入川而是退到中缅边界,是彻底的错误。但是这个李定国却不想把这个错误推到金维新身上,因为他还是一厢情愿的认为,金维新是真想替大明替他李定国着想的,现在如此,只是误判而已。
对于这点,金维新自然感激李定国。但是,在心里深处,他明白,李定国的这种滥情,对于一个军中主将来说,是最为致命的。故此,在金维新的眼里,李定国是个勇猛的将才,但是不是帅才。
而当初的秦王孙可望,却奸诈残暴,假如老天有眼,两人能够互相配合,这江南之地,还真说不定是大明的还是大清的。可惜,老天却总是在关键的时候不肯睁眼。
大家自然都没想到金维新会突然说这一番话,大家都定定的看着李定国,怕他发火。
李定国微微笑了笑,说:“金大人此话有理。不过我李定国还是相信一句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兄弟们跟着我出生入死,我如果还怀疑他们,他们如果知道了,还会一心杀敌吗?那些想降清的,你能监视住他们吗?大浪淘沙,剩下的兄弟才是能打江山的,能一起吃苦,一起享受荣华富贵的,兄弟们,你们说是不是?”
众将领齐声答应。李定国有些兴奋了,说:“明军暂时失利,盖因清军举国之兵,锋芒太盛。如今清军全盛时期已过,明军开始准备歼敌,各位要准备好,消灭吴三桂,杀回昆明。”
李定国手下的这些心腹,金维新自然清楚,他们对李定国确实是忠心耿耿,同时,个个为了私利也是互相算计,对李定国的拍马之术仅次于自己。
当下,他叹了口气,把想说的话又吞回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