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张煌言与郑成功
夏龙河2017-08-05 15:202,604

  李定国派黎维祚远赴福建,联系张煌言和郑成功二人,让此二人从海上进攻缅兵,分散缅人兵力,他再从陆地进攻。

  李定国不知道的是,此时张煌言和郑成功也都处于了危急之中。

  张煌言率部驻扎在宁海一带,边躲避清军的围剿,边发展兵力,训练军士。清军数次围剿,都被张煌言先得到情报,率部出海,清军扑空。为了对付张煌言,清军颁布“迁海令”,凡驻扎在宁海一带的渔村皆搬往内地。几百里沿海了无人烟,张煌言只得下令军队自己垦荒种地,解决粮食问题。

  郑成功与清廷谈判所提条件被清廷拒绝,清廷开始集结大量优势兵力,对郑成功进行征讨。郑成功六次征战,两次惨败,三次小败,只有一次与清兵打了个平手。郑成功的地盘越来越少。

  郑成功已经看明白,他们已经与清军抗衡,便开始寻找脱身之计。清兵再次派人到郑成功营中,劝其投降。郑成功与其谈判,得知先前答应保留其军队,供应其军粮军饷的条件没有了,他只能率军队投降,满清可能会给其安排一个闲职,郑成功恼怒,拒绝与清军再谈。

  郑成功将满清议降之人赶出军营,正烦躁之时,东印度公司的何斌求见郑成功。

  何斌是福建南安人,早年便受郑成功父亲郑芝龙派遣,在台湾经商。后来郑芝龙被大明招抚,何斌不愿意归顺大明,又秘密潜回台湾。因其会荷兰语和汉语,被荷兰人聘为通译。后来台湾人民起义,郑成功通过商船运送武器和银两,又派将领进入台湾,支持台湾起义。荷兰人恼怒,镇压起义之后,便经常狙击扣留往来台湾海峡的郑氏商船和军需舰艇。郑成功则针锋相对,传令东西洋各国及港澳等地不准到台湾经商,用经济封锁手段对付侵台的荷兰殖民者,陷于困境的荷兰殖民者不得不派通事何斌到厦门请求郑成功开放海禁。何斌借此机会,恢复了与郑家的联系。

  何斌受郑成功委托,回到台湾后,秘密协助郑成功的人,在台湾征收进入台湾船只的各种税务。郑成功因此得到大量军饷援助。

  可惜此事被荷兰人得知,荷兰人要抓捕何斌,何斌在探测到台湾鹿耳门到赤嵌城的水道,并绘成海图后,过海投奔了郑成功。

  何斌告诉郑成功,荷兰人在台湾不过一千余人,如果郑成功兵发台湾,必然会得到台湾百姓的响应,那些被荷兰人压下去的起义军也会趁机再起,郑军拿下台湾,则指日可待也。

  何斌献上海图,对台湾航线颇为熟悉的郑成功得此详细海图,信心倍增,决定寻机进攻台湾。

  此时,黎维祚受李定国之命,历经艰险,快马加鞭,用了二十多天来到福建,先去见了张煌言。

  张煌言处兵马还不到一万人,有小船几十艘,却无可在海上作战之大船。黎维祚又来到郑成功处,郑成功打听了晋王和永历帝的情况后,告诉黎维祚,他要进攻台湾。拿下台湾,台湾便可成为反清之基地。届时,他会设法将永历帝接到台湾。

  黎维祚说:“国姓爷,皇上在缅甸度日如年,缅人随时都可能将皇上送给满清,等您拿下台湾,恐怕皇上命都没了!”

  郑成功说:“黎将军此言差矣。缅甸乃大明属国,缅人再不讲道理,也断然不敢将皇上送给满清。何况即便我等进攻缅甸,以我等现在兵力,难是缅人对手,如果此番失败,别说我这几万军马要全军覆灭,皇上也必然会受牵连。正是害了皇上也。”

  黎维祚跪下:“黎维祚在此跪求国姓爷了!国姓爷只要在海上牵制缅人兵力,晋王便会同巩昌王一起从陆路进攻缅甸,缅人必然难以首尾两顾,晋王则可以攻进缅甸,救出皇上!求国姓爷三思!”

  郑成功冷笑一声说:“我郑成功从来不打无把握之仗!张煌言曾经有几万兵马,却冒然进军,几乎全军覆灭。如果不是有我在此抵抗清军,他连栖身之地都没有!晋王虽然英勇,手下勇将无数,却也不自量力,不知进退,如今只剩几千人马,就这点人马还想进攻缅甸?如此作战于自杀无异。”

  黎维祚说:“晋王与巩昌王上次进入缅甸,也不到一万人马,要不是被缅人砍断缆绳,必然会攻进阿瓦,救出皇上!此番两王联合,再有国姓爷支持,必然会成功,望国姓爷三思!”

  郑成功断然说:“上次我相信了孙可望,害得我和张煌言差点被满清包了饺子。我郑成功从此不会相信任何人。晋王是我亲家,为人敦厚,可惜勇而无谋,也不可信也!”

  黎维祚愤怒:“晋王勇而无谋?晋王曾经两蹶名王,震惊天下,磨盘山战役以少胜多,如果不是有人告发,晋王可以杀吴三桂,一战定乾坤!国姓爷,您虽然自称有勇有谋,却无此显赫战绩吧?”

  郑成功大怒:“晋王既然如此了得,哪还三番五次找我做甚?黎将军,你赶紧回去,让你们的晋王杀了缅王,夺回皇上去吧。”

  黎维祚被郑成功赶出来,无奈,只得再次投奔张煌言处。黎维祚将郑成功的话告知张煌言。张煌言叹息说:“国姓爷向来自有打算,此番若去台湾,恐不会再回来了。”

  黎维祚说:“国姓爷说他拿下台湾,会恭迎皇上到台湾去,我不相信也。皇上如今性命堪危,他都不去救援,日后怎么会恭迎皇上?”

  张煌言说:“上次我与国姓爷联军出击长江,国姓爷稍遇兵败,边率先撤军,我无奈只得进军鄱阳湖,被清军打败,全军覆灭。如果国姓爷能稍微顾忌我部,我部则不会如此惨败。国姓爷此人不可全信。”

  黎维祚无奈:“张尚书兵力不济,无力进攻缅甸,国姓爷又不发兵,如此奈何?”

  张煌言说:“黎将军莫急,皇上为大明之象征,我等即为大明之臣,必然要尽心尽力,营救皇上。我明日便派人以皇上之名,联系附近义军,同时派人四处购买大船。只要有五艘大船,便可出击缅甸。”

  黎维祚叹息:“只好如此了。”

  张煌言虽然积极准备,却无奈义军基本解散,清军也将附近大船造册登记,且皆给船主下了通告,没人敢将大船卖给张煌言。黎维祚在张煌言处住了几天,眼看进展甚微,知道张恐怕难有作为,准备告辞回云南再想办法。黎维祚正要告辞,姚志卓突然回来。听了黎维祚之言,姚志卓提出要去见郑成功,说服他发兵缅甸。

  张煌言提笔,亲自给郑成功写了一封信,劝他不要进攻台湾,张煌言信中说:“……军有寸进而无尺退。今入台则两岛(金门、厦门)将来恐并不可守,是孤天下人之望也……。”

  姚志卓带着信去了厦门找郑成功去了。黎维祚有了点滴希望,又在张煌言处住了十多天。

  十多天后,姚志卓垂头丧气地回来了。黎维祚心中叹了口气。

  当天晚上,张煌言设宴,请姚志卓和黎维祚喝酒。

  提及当年见到永历帝之时情景,姚志卓泪如雨下。黎维祚和张煌言约定,如张煌言兵马和船只足够可以从海上进攻缅甸,张煌言会马上让姚志卓送信给晋王。

  第二天,黎维祚告辞张煌言,策马直奔云南。

继续阅读:第十章 白文选降清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流亡的帝国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