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白文选降清
夏龙河2017-08-03 13:032,961

  李定国军中粮食和药草奇缺,士兵疲惫不堪,缅甸密林中瘴气常年不散,诸多将士病倒。李定国内忧外患,营养不良,也病倒在床。

  清兵通过内线得此消息,趁机围剿。大将靳统武率部东躲西藏,偶有小战,不敢与大股清军接触。

  黎维祚辗转两个多月,才在缅方找到李定国部。清兵因期望缅方能将永历帝送给他们,故此很少让大军进入缅甸,李定国部在缅甸与云南边境处两下游动,缅兵虽然防着李定国,却并不敢主动出击,因此李定国部还能在此扎寨休整。

  几个月过去,李定国比黎维祚刚离开军队时瘦了很多。黎维祚看到李定国的样子,看到诸多大将皆染病形销骨立的样子,黎维祚想到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张煌言,他第一次觉得大明恐怕是走到头了。

  李定国坐在几块杂木组成的“木床”上,拥着薄毯,接见了黎维祚。

  李定国问他:“张尚书如何?”

  黎维祚说:“回晋王,张尚书兵败之后,尚在招募新兵,训练军士。”

  李定国点头,问:“有多少兵马?战船如何?”

  黎维祚说:“约有七千多人,新兵较多。战船皆是小船,难以进行海战。”

  李定国低着头,沉默了好长时间,才问:“国姓爷如何?”

  黎维祚说:“国姓爷倒是兵强马壮,有大船几十条。可是……国姓爷说他要去收复台湾,待他收复台湾之后,再来迎接皇上。”

  李定国咬着牙骂道:“此人一贯如此,小人也!”

  黎维祚不说话了。李定国说:“形势如此,无可奈何也。不过,只要我李定国在,就要想法救出皇上!黎大人,我想请您去联系巩昌王,我们再次发兵阿瓦城,可是我也不知巩昌王现在在何处,劳烦黎大人如此辛苦,我实在于心不忍。”

  黎维祚拱手:“只要能救出皇上,我黎维祚粉身碎骨又如何?晋王放心,我黎维祚定会找到巩昌王。”

  当下,李定国口述,黎维祚将文字记录下来,李定国签名盖章,黎维祚在李定国军中休息三天,便打扮成缅民模样,一路打听,寻找白文选部。说不尽的辛苦劳累,黎维祚终于找到白文选,将李定国书信呈上。

  白文选虽然也精疲力竭,看了李定国书信后,白文选当即给李定国回信,答应合兵一处,再次进攻缅甸。

  黎维祚带了白文选书信见了李定国,李定国撑着病体,开始调整人马,做着进攻缅甸的打算。李定国与白文选再次联系,确定合兵日期和地址后,便派黎维祚给永历帝送口信,让永历帝等人做好准备,李定国将派精锐小分队秘密潜入阿瓦城附近,先进入竹城,接皇上出来。李定国希望沐天波等将领能在明军小分队进攻竹城时,在里面接应一下。李定国还不知道,此时沐天波等人已经被缅人杀害。

  李定国才小声告诉黎维祚,他已经联系上原先锦衣卫部分人马,他们将在彭辉带领下,先进入缅甸。

  黎维祚大喜,告辞李定国,返回阿瓦城,给永历帝送信。

  黎维祚没有想到,他的行踪被缅人秘密掌握,走出李定国军中不久,他就被缅人抓住关了起来。缅人对之进行搜查,什么都没有搜到。问他要到哪里去,黎维祚说他想到八莫,找一个朋友。缅人不知道他是永历帝的信使,将之与抓到的明军逃兵关到了一起。

  白文选朝着与李定国约好的合兵之地行进,却不知道埋伏在军中的清军探子,已将其行踪送给了清军,白文选军进军到茶山之地,遭遇了数万清军的埋伏。

  白文选率部冲杀而出,一路奔逃,南明降将马宝、马惟兴、祁三升等一路紧追不舍,终于于当年(1661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两军在孟养之地,追上了白文选。

  明军人疲马乏,能战部队已不到四千人,却携带着将官家口七千多。白文选欲与清军决一死战,部将却被人口拖累,加上大明前途渺茫,皆劝白文选三思。

  白文选一边安抚众将,一边派人送信给李定国部,想让其打援。十多天后,信使回来,报告说李定国也被清军围困,刚刚逃了出去,去向不明。白文选盼望李定国打援的想法破裂,白文选陷入绝望之中。

  孟养之地,深入缅甸,白文选率领军队,多次欲突围而出,皆被清兵拦回。马宝等人所率军队,大都是投降之明军,战斗力根本无法与白文选所率的军队相比。白文选明白,他们的失败,其实主要是明军已经失去了斗志。

  白文选心腹童陆求见白文选,说:“将军,我等不可再战下去了。”

  白文选不语。 童陆继续说:“如今粮草不继,军心不稳,众人皆有降意,如若将军再战,恐会军变。”

  白文选问:“为何如此说?”

  童陆说:“众将士心寒也。将军明鉴,我等三次深入缅地,去救皇上,那个皇上竟然只想躲在缅甸享福,贪生怕死,哪里还想到我等死活。如今诸多将军皆降清,我等一意孤行,只有死路一条。众人皆随将军多年,为保大明江山不惧一死,皇上如此,我等即便一死,又有何意义?况军中很多文官,又带有诸多眷属,如果战败,家人皆亡于此地也。众人惰战,非众军士之过,乃时势如此也。仍跟随将军的,都是忠勇之士,在此之时,将军也应该为众人及家人着想了。”

  白文选叹气,说:“眷属随军,必影响军心,此番应验了。”

  童陆拱手说:“非止眷属之事。前番众人不惜性命迎接皇上,皇上却敕令吾等回国,众人便有怨言。如今大明江山十之八九皆属清廷,皇上无能,我等死战,却有何意?”

  白文选厉声问童陆:“童陆,你不是能言善辩之人,这些话,是否有人让你来说的?”

  童陆跪下,说:“将军所言极是。不瞒将军,众将早就让我来将此话说与将军,并说如将军不降,他们便要自降了。不过众人跟随将军多年,皆希望能跟随将军。将军,如今众人皆如此,法不责众,我来劝将军,是不想看到将军成为孤家寡人啊。”

  白文选呵呵一笑,说:“我若不降呢?”

  童陆拱手,说:“将军若不降,童陆便带本部人马,随将军与清军决一死战。”

  白文选问:“其他诸位呢?”

  童陆声音低沉:“不瞒将军,其他诸位皆都同意降清。恐……。”

  白文选点头,说:“你且退下,容我三思。”

  第二天,有属下报告,说明降将马宝来到军营,要见白文选。

  马宝与白文选本来也有些交往,白文选知道,马宝此时来见自己,必定是劝降。他让人放马宝进来。

  马宝进入白文选的帐篷。白文选看着马宝,不说话。马宝也看着白文选,好长时间不发一语。

  后来,马宝长叹一口气,说:“将军想知道我为何要投降满清吗?”

  白文选冷冷地说:“将军不会是为了复兴大明吧?”

  马宝说:“将军心里应该清楚,复兴大明是没有希望了。将军所坚持的,无非是自己的信念而已。将军却是否想到,为了一己之无望的信念,却丢了千万军士性命,却是将军之错?何况将军军营中,还有几千眷属。”

  白文选恨恨地说:“如果没有这几千眷属,尔等怎能追上我?”

  马宝说:“将军就不要有诸多怨恨了。如今军无战心,将军硬要对阵,害的却是对将军最忠心之军士,对大明又有何益?将军之勇猛,吴将军亦早有耳闻,我等奉命追击将军之前,吴将军特让我带一封书信给将军,望将军细看。”

  马宝将一封书信放在白文选面前的书案上,便拱手告辞了。

  马宝走后,白文选拆开书信,仔细看了看,召集众将议事,众人早就没有了战心,皆同意降清。

  白文选走投无路,第二日便带着众人,向马宝等人投降。白文选部计有官员499员、兵丁3800余人、家口7000余口,共11299人,马3260匹、象12只,皆随之归顺大清。

  李定国最得力的将军,三次攻入缅甸竭力想迎回永历帝的巩昌王白文选,终于对大明完全失去了信心,归顺了大清。

继续阅读:第十一章 风雨中的竹城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流亡的帝国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