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风雨中的竹城
夏龙河2017-08-03 13:032,431

  八月份是缅甸密林雨季中靠后的月份。按照往年经验,此时的雨水应该开始减少,河流水面开始下降。但是今年却与前几年大不相同,雨水联盟不断,河水持续暴涨,很多次,缅人运送粮食的船都不敢过河。

  大雨将竹城完全变成了一个水的世界。茅屋外,到处是流淌的雨水。甚至有不知来自何处的鱼逆着水扑腾到了竹城的街道上。雨水退却后,竹城的地上便躺着一片一片的鱼。鱼儿张着嘴,频临死亡,刚经历过生死劫难的大明遗民们,心生怜悯,会将这些鱼用木盆盛着,端到河里扔掉。

  缅人对只剩下妇孺老人的这些上国遗民,已经放松了警惕。除了永历帝和邓凯等几个大臣外,剩下的妇孺可以自由出入竹城。不过外面异常凶险,常有单独出去的女子失踪,故此,很少有人出去。

  大臣皆亡,永历帝斗志尽失。每日站在窗前,看着哗哗的雨水发呆,一坐就是半天。

  他虽然盼望李定国能将之从此地解救出去,但是冥冥之中,他有种感觉,他恐怕是难有机会再做大明皇帝了。

  所剩几个大臣中,总兵邓凯是唯一还算年轻的。邓凯闲着无事,每天都要来行宫,陪着永历帝坐一会儿。永历帝总是要问他一句:“黎爱卿回来否?”

  邓凯小心翼翼说没有。永历帝却不再搭理他。仿佛他不想听到有人回答一样。

  事实也正如此。如果黎维祚回来,第一个知道的人,应该就是永历帝。他如此一问,不过是自己找一下安慰而已。

  缅人除了送些吃食过来,好像彻底将永历帝忘了一样。经过上次彻底洗劫,永历帝的行宫内可谓一贫如洗。甚至他的玉玺、皇后的凤冠首饰,各贵妃的衣服,皆被缅人抢劫一空。包括永历帝,除了身上衣服,他们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有。

  经过李国用与缅人交涉,缅人归还了一些抢去的衣物,永历帝又跟缅人要了些布匹丝线,后宫各自想法缝制了一些衣物,大家好歹有了换洗的衣服。

  李国用跟缅人要玉玺,被缅人拒绝。缅人说他们会好好的替他保管,等永历帝回到云南,玉玺自会归还。

  因为没有医药,在这个绵长的雨季中,很多大臣家女眷得病,郁郁几日后,边骤然离世。

  皇宫中因此收留了不少官员的孩子。略大些的孩子经历过此次大劫难,早早成熟,也学会了沉默寡言。皇宫中,常常见到几个如木墩一样树立或蹲或坐的孩子。更小些的孩子则在皇宫中四处乱跑,虽有几个太监管教,孩子们却并不在乎他们,皇宫之中因之倒也多了些生气。

  整个八月,就在这样的沉寂和乱哄之中草草过去,九月份,黔国公府管家来向永历帝汇报,说沐府的线人听说满清派人进入阿瓦城,恐对皇上不利。

  永历帝听了,叹了一口气,问李国用:“黎爱卿还没消息吗?”

  李国用小心翼翼回答:“回皇上,没有消息。”

  永历帝闭上眼,不再说话。

  管家退下去,永历帝对李国用说:“朕早就知道,此番是回不去了。”

  李国用小心说:“皇上放心,晋王肯定会来就我们的。”

  此话李国用已经说了无数遍,此番说出来,也是细声细气,心里发虚。

  永历帝说:“满清已经得了天下,大明气数已尽。张煌言兵败,晋王独木难支,晋王……恐怕是来不了了。”

  永历帝来到窗前,继续看外面的雨水。李国用安慰永历帝,说:“皇上……宽心,只要晋王还在,缅人就不敢危害我等。”

  永历帝呵呵一笑,说:“此言荒谬。缅人已经杀尽我大明朝臣,他们还有什么不敢做的?”

  李国用不说话了。

  永历帝继续说:“玉玺都不在了,你这个掌印太监还留在此做甚?大明已亡,我这个皇帝也不是皇帝了,李爱卿,你还是出去,自己想法寻条活路吧。”

  李国用噗通跪下,哭着说:“皇上,奴才生是大明人,死是大明的鬼。奴才这条命,就是为皇上而生的。不管皇上到哪里,我都要去服侍皇上。”

  永历帝叹了一口气,说:“也罢。我们都是无处可去之人。”

  邓凯和李国用看到永历帝斗志尽失,两人召集几个老臣一起商量,决定派人再去联系李定国。几个人将想法向永历帝汇报,永历帝让他们自己安排。邓凯找到沐天波的管家,两人商量后,管家告辞沐夫人,出了竹城,去向李定国求救。

  沐家在缅甸有线人,管家找到线人,在线人的帮助下,向云南前进。快到云南时,他们被巡逻的缅人抓住。缅人见管家是汉人,略一询问,便将之关了起来。

  关在一起的,有众多汉人。这些汉人中有大明军士,有跟着永历帝一起过来,后来掉了队,在缅甸活下来的汉人百姓和官员。现在大家都是一身破衣,胡子拉碴,成了缅人的劳工,帮助缅人挖河开矿。

  让管家没有想到的是,他在这里遇到了黎维祚。黎维祚不认识管家,管家却认识赫赫有名的黎大人。管家在休息时,向黎维祚表明身份,黎维祚大惊。管家向黎维祚详细说了竹城内发生的惊天变化,黎维祚哀伤不已。

  两人交流了情况后,决定寻找机会逃出去。

  缅人对他们看管非常之严,他们所住的营房之外,还有缅人的巡逻部队。两人寻找机会,各自找了一块废铁磨尖了,权作防身之用,在一次午饭之际,趁看守松懈,跑了出去。

  缅兵随后追赶。沐府的管家为了掩护黎维祚逃出去,故意暴露目标,引开缅兵。黎维祚逃进密林,迷失方向,竟然在山里找到一队在此地安营扎寨,开垦荒地的明军。这队明军进入缅人的这个小村子后,驱赶缅人土著,在此地住了下来。黎维祚大喜,在村里住了十多天,在明军的帮助下,又回到离此不远的李定国处。

  李定国以为黎维祚已经找到了永历帝,复命回来了。黎维祚向其说了此番遭遇,李定国听说沐天波等明臣被杀,永历帝危在旦夕,更是忧心如焚。

  李定国从军中找了二十个高手,让他们马上随黎维祚进入缅甸,想法保护皇上。李定国告诉黎维祚,他等原锦衣卫都指挥使彭辉来到后,会让彭辉再带一部分人马赶去。他带大军随后便到。

  黎维祚问巩昌王是否与他一起进军缅甸,李定国告诉黎维祚,白文选因为被清军围困,无处可逃,投降清军了。不过,白文选在缅甸留了一支人马,投降清军后,白文选派人与李定国联系,李定国已经通过此人联系上了留在缅甸的这支人马。有了这支人马的协助,救出永历帝应该没有问题。

  黎维祚大喜,带着二十个高手,策马直奔竹城。

继续阅读:第十二章 大明亡灵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流亡的帝国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