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经过一番跋涉,朝廷人马到达缅甸边关。
守关缅甸将军,看到除了朝廷人马之外,还有全副武装的勇卫营和皇宫卫士,还有潮水一般的老百姓,慌了。不准人马过去。沐天波又过去交涉,缅甸守将最后答应只许朝廷官员和内室过去,还必须放下武器,解下铠甲。
沐天波回来询问皇上,此时的永历帝只想赶紧进入缅甸,性命要紧,武器算什么啊?永历帝一声令下,文武大臣还有皇宫卫士,都放下了刀枪,解下盔甲,空手进入缅甸。
进入缅甸的只有二千多人。这二千多人除了皇宫里的人,就是剩下的大臣,以及大臣们的家眷。一直跟随的勇卫营也被缅甸兵挡住,不让进去。还有潮水一般的民众上万名大明文人,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朝廷官员进入缅甸,他们则像抹布一样,被朝廷抛弃了。
永历帝等人进入缅甸后,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们怕吴三桂的大军追到缅甸,进入缅甸后,在缅甸方面派的向导的带领下,取道向南,三日后,到达缅甸蛮莫府地盘。蛮莫府与云南盈江相邻,土官思线跟大明的关系一向不错,因此,思线派人将永历帝一行人接到府邸,好好接待了一番。
永历帝赐给思线金牌、宝石等厚礼,在思线处休整了一天。看到思线兵多粮广,永历帝很高兴,让思线派出兵马在各处路口砍树挡路,以便延缓清军的进攻。同时,派兵马搜查同云南接壤山区,发现清军动向后,速报朝廷。
永历帝启程之后,思线就开始行动了。
其时,有大批的明朝官员将士偷越国境,进入缅甸。这些官员或者将士有的是随着永历帝逃亡时掉队的,有的是别的府县官员听说永历帝进入缅甸后一路追来的,他们大都携老扶幼,以为缅甸同大明向来友好,他们进入缅甸后,会免遭清兵的蹂躏。
让他们想不到的是,土官思线的兵比清兵更加凶残。
思线的兵成分非常复杂。其中有一部分是从中国境内跑过来的越狱囚犯和通缉犯,他们逃到缅甸后,被思线的兵抓住,有的被抓去当了苦役,有的就当了兵。还有一部分是当地破产的山民和穷猎户。这三种人是思线武装的主力,时间长了,他们在军中也就有了一定的身份,跟大明军队的各级将领似的,都有一定的权力。
当然,比较多的是因为各种原因来服兵役的当地土著。这种小兵一半干三到五年,或者是赚点钱,或者是以此方式代替税赋或者地租。
这些小兵是思线武装里受欺负的对象。他们要想顺利完成这几年兵役,就要想法向他们的上司进贡。说白了,这一切都离不开钱。
思线把他们派出去,要求有三个,第一要交钱。交多了不但有赏,还要官升一级甚至两级三级。人也可顶钱,不过男人要强壮男人,老的不能干活的不要,女人要漂亮年轻的,丑的不行。第二不得有活人进入他的领地。当然,送来作为奴隶的不算。第三,杀人后,不得随便抛弃,免得让皇上得知。
思线的几千兵马,一百人一队,顺着边境线撒下去,这些凶恶的魔鬼,开始了对大批汉人的屠杀。
这些追随着永历帝的脚步进入缅甸境内的官员和老百姓,无疑都是对大明有着深厚的感情的。大明虽然岌岌可危,但在这些人的心里,永历帝依然是他们心中的一盏明灯,是他们的唯一光芒。因此,虽然只顾得上自己逃跑的永历帝没有管他们,他们依然一路打听,追随着永历帝的脚步,一路跟了过来。
到了缅甸之后,他们才发现他们进入的是一片被死亡笼罩着的鬼地方。
如果不是有兵马保护,这里的山路几乎不敢走。靠近山路的山头,都被大大小小的土匪霸占。好在土匪不要人命,只要适当的留一些买路钱,人就可以走。但是,买路钱到最后花光了,后面的土匪没钱收了,他们就得杀人。
这些逃亡的官员和百姓不是土匪的对手,只得逃进密林。
缅甸的密林是真正的九死一生的死亡之林。毒蛇猛兽、蚂蝗、瘴气,最要命的是迷路,还有思线土司官兵的追杀。
大部分人无法逃出思线官兵的追杀。从云南进入缅甸的秘密通道不过十多处,官员们从云南雇的向导,暗地都与思线手下的官兵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官兵们秘密找到他们,让他们到云南招揽生意,报酬按一定比例分成。
向导们从云南带领一批又一批的官员,直接就把他们带到了缅甸一侧思线官兵的眼前。没说的,漂亮女人留下,东西抢光,新衣服扒下,男人直接砍了,扔进江里,或者是人迹罕至的山沟里。
想逃过来的人太多。现在大明全国各省都在打仗,唯有云南八九年没有战争,加上有永历帝这个大明正朔称帝于昆明,全国各地的人都朝着云南奔涌,特别是广西湖北四川,这三省涌进云南的最多。故此,永历帝从昆明逃出,才会有近六十万百姓随之逃亡。
思线手下武装不过五六千人,这些人用来到处拦截杀人不够用,土司紧急招了一部分“临时工”。这些临时工按天结账,每天好吃好喝管着,只管杀人就行。
那些专门“钓鱼”的线人,也不够用啊,思线让人紧急培训了一批“向导”投放到了云南,把那些向往大明的官兵和百姓一队一队络绎不绝的带进来,然后一队一队的被杀害,被扔进沟里。
很多深沟被尸体填满,河流堵塞。但是,因为需要杀的人太多,思线的这些官兵又急着搞钱,杀人就杀得不是太利索,常常有人从昏死中又活了过来,有的重新开始了艰难的逃亡,大多醒了之后,无力逃亡,只得在山沟里等死,因此彻夜惨叫,凄绝异常。后来,他们的惨叫引来一群乌鸦,乌鸦之后,又来了一群土狼,土狼越来越多,终于把这些凄惨的叫声消灭了。
土狼们跟思线的这些官兵大概熟悉,它们对他们敬而远之,思线的人有了它们补漏,也更加放心,有的就干脆一脚踹下山沟,让它们撕扯着吃了了事。
思线的人明里暗里杀了两个多月。至少有六万人死在了中缅边境线一带。这些人大都是比较正直的官员和怀揣梦想热血沸腾的读书人。这些人很多是中原一带无法忍受满清的剃发易服而跑到江南之地的,这里几乎集中了中国读书人的精华。其后,中原文化彻底沦落,成了满清旗帜下的二等公民。
自然,有屠杀就有反抗。那些跟着永历帝从昆明一路过来的上万学子,到了边境后,雇不起线人,他们就跟着当地人一起偷偷的溜到缅甸一方。
翻山越岭,穿密林,过小河,这种地方没人走,也异常的辛苦。当然,更让人沮丧的,是思线的官兵早在暗中埋伏,等着他们。
这些人很多都是几百人上千人一队,思线的百人一队的官兵上来围剿的时候,就显得势单力薄。他们当然也杀了不少的人,但是这些孤身一人的学子们在面临困境的时候,却非常难得地组织了起来,他们在一些大明低级军官和士兵的组织下,削棍为枪,一边同野兽搏斗,一边企图深入缅甸,追赶永历朝廷。
他们的反击惹恼了思线。思线从别的土司处借兵,开始对这些学子进行围剿。
学子虽然有一腔热血,却体格羸弱,不懂格杀之术。他们在彪悍的缅甸人面前,几乎就是一群群挨宰的羔羊。
恼怒的思线对这些学子只有一个政策:杀!不要他们做奴隶,因为这些人会思想,脑子里有反骨,干活无力,脑子却很难驯服。
这一杀,更是血流成河,头骨成山。
杀这些穷学子没有利润可得,思线为了鼓舞手下这群杀手的斗志,下令拿头颅来换赏银。上万头颅被堆在一个山洞里,山洞因之蛇鼠成群,恐怖异常。几百年后,大毒枭坤沙下令把这个山洞用炸弹炸塌,从此这个骷髅洞不见了踪影。
幸存的学子们和下级官兵退出缅甸,带领一部分老百姓继续顺着边境线南下,后来在麻粟坡一带住下。此地后来划归缅甸,在缅甸,他们被称为“果敢族”。
果敢族,其实是地地道道的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