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新会之战
夏龙河2017-08-03 13:033,600

  因为做了几个月的准备,李定国发兵后,竟然一路顺风,势如破竹。

  大军顺利攻下广西横州、廉州等地。靖南王耿继茂的嫡系部队,赶过来跟李定国稍微接触了一下,被李定国指挥大军,杀得丢盔卸甲,这支老牌劲旅非常明白应该避其锋芒,待其疲惫的道理,从此只是远远的跟着李定国,客客气气的把他送出了广西。

  在广东,几乎又原版上演了在广西的一幕。平南王尚可喜的大军在高州与李定国军相遇。李定国不想与他们缠斗,耽搁时间,因此令旗一挥,大军排山倒海掩杀过去。

  尚可喜大军稍一接触,就感觉不是这支虎狼之师的敌手,忙后撤。李定国手下诸将怎肯放过这些屠杀过汉人的清兵(其实他们大多都是汉人),大军随之狂追,这一前一后两支部队,一直冲到了清兵的营寨前。营寨中的蒙古族士兵冲出来,想帮助清兵扎住阵脚,李定国亲自打马冲锋,蒙古士兵不敌,清兵逃回城里。

  李定国大军紧追不舍,高州城士兵城门没来得及关上,就被李定国大军杀了进来。

  高州城守军和援军一起,也无法阻挡李定国军队的凶猛,只得逃出城外,李定国军队只用了一天,就拿下高州。

  李定国大军的凶猛震惊了尚可喜。他一边派人各处求援,一边组织兵力,等待时机。

  李定国大军继续东进,尚可喜的军队又充当了随扈的角色,一路跟随,侍机骚扰。李定国的军队朝他们进攻,这些清兵转身就跑,跑得比狗都快。李定国大军住下,他们马上就围拢过来,派小股人马骚扰,比蚊子还讨厌。

  李定国知道尚可喜大军里有高人。这种令人讨厌的战术是蒙古军队的强项。李定国让部将吴之圣组织了两支小分队,暗中设伏,等清兵骚扰的时候,这边大军出击,两支小分队也从两路攻击,全歼了这支骚扰的蒙古兵,清兵才老实了一些。

  李定国大军的彪悍,震惊了广东和朝廷。大军过处,罗定、新兴、电白、阳江、阳春等小城皆闻风而降,尚可喜的大军一时也无了踪影。

  虽然形势表面一片大好,但是久经沙场的李定国依然顾虑重重。这其中自然有在西来寺老和尚的告诫,也有他的直觉。

  他知道,耿继茂和尚可喜这两员辽东老将,并不是那么好对付。他与他们必有一场恶战。并且,这场恶战如果没有郑成功的相助,自己取胜的机会并不是很大。

  现在他们都躲在后面不出来,是在寻找机会,在积聚力量。

  所以,李定国一面小心从事,一面几番派出使者,催促郑成功出兵。自己这面的兵马与耿继茂和尚可喜两方兵马加起来的数量差不多,如果郑成功出动大军,则形势不言而喻。

  李定国不相信郑成功会坐岸观火。其实,他也不敢相信。

  李定国的军队在新会遇到了尚可喜大军的顽强抵抗。新会是广州南大门,尚可喜在此深沟高垒,布下重兵,以待李定国。

  李定国大军至新会后,尚可喜的援军还没有到来。此时,距李定国从柳州出兵不过两个月。天却开始热了。

  这两个月摧朽拉枯,已经消灭了耿继茂和尚可喜近两万兵卒,尚可喜嫡系士兵虽然没动,但不过三万人马,这三万兵马分散各处,全部调集过来,起码要两个月时间。

  新会守军也就一万多,加上进入的增援军队,勉强能有两万兵马。按照李定国的预计,打下新会,应在一个月内。新会即下,广州就是手到擒来的事儿了。

  因此,李定国虽然顾虑重重,却也知道,新会之战宜急不宜缓。

  新会攻坚战,于五月上旬的子夜猛然开始。

  李定国的军队虚攻新会东门和南门,猛攻西门。李定国军中的十多门红衣大炮,首先对西门进行猛轰,待西门城墙被打开一个缺口后,再发大兵冲锋。

  新会城内的清兵早就做好了应对李定国军队的准备,大炮刚一停止射击,士兵就从别处抬来了装满了沙子的麻袋。缺口很快被填上。

  攻城的军队搭起扶梯,城上滚烫的热油,顺着梯子一桶一桶的倾倒而下,梯子上的人惨叫着一串一串的东梯子上摔下。城下用弓箭攻击,守城的更不示弱,弓箭、石块、甚至门板、铁块,随便扔下一样东西,都能砸死几个。

  城下密密麻麻的攻城大兵,打了半夜,在城下留下大片尸体,天亮后,大兵后撤,第一个回合结束。

  这一回合下来,安西王的军队死伤三千多人。清军死亡人数不知。经过一天一夜休整,李定国大军再次进行强攻。

  这次,李定国通过望远镜看到了城墙上密密麻麻的守城军队和老百姓。老百姓都上了城墙帮助守城,这实在让李定国大吃一惊。

  广东老百姓一直比较富裕,生活安定,因此对大明朝廷感情比较深。满清占领广东后,广东百姓起义一直不断,就是此故。

  新会的老百姓同清军一起抵抗大明军队,实在是让李定国感到不可思议。

  如此厮杀几天后,李定国军队死伤不少。虽然多次险些破城,都让城中官兵和百姓的拼死抵抗给打了回来。

  后来,城里的内线偷偷的送信出来,李定国才知道。满清政府在城里宣扬,如果让大明军队占了新会,以后清兵杀回来,就会像清兵在江阴城一样,满城屠杀一个不留。

  清兵的宣传,竟然把城中的百姓吓住了。他们乖乖地听清兵指挥,任打任杀,甚至在后来被煮着吃,毫无怨言!

  李定国大军围困新会半年,其中有多次取胜的机会,却都因李定国可怜百姓而葬送。

  六月中旬,李定国军队在南门挖地洞用炸药轰开了一个缺口,李定国军队正要攻入,却见从缺口冲出了无数妇孺。妇孺一层层挡住了进攻的大明军队。李定国军队纪律严明,不许伤害百姓。这些妇孺一开始看到如狼似虎的士兵还有些害怕,当他们看到士兵们不敢动他们,他们胆子大了,反而向兵卒们撒泼发赖。

  大将吴之圣大怒,却不敢违抗军令,对他们进行杀戮。他派人去向李定国汇报,李定国说:“大军来此,百姓本就苦不堪言,不许伤害百姓。攻城不下,还有机会,把人杀了,就再也活不过来了。”

  如果当时他听了吴之圣的话,杀了几个带头阻挡的妇女,则百姓必然一哄而散,大军趁机从缺口入城,新会则一鼓可下。

  李定国不允。等将士们把阻挡的妇孺们推开,跑到缺口处,缺口已经垒好,檑木滚石落下,反倒死伤不少。

  百姓一看死人了,这才四散而逃。

  还有一次,李定国让大军连夜运了大批的木材堆于城墙下,打算让大军顺着木材爬上城墙。清军就让百姓从城内涌出,把这些木材都搬运进城!李定国规定军队不许杀害百姓,士兵束手无策。

  围城三个月之后,城内断粮。

  清兵实在无粮可征后,开始吃人。

  清兵宣布每家每户捐出一个人来,以便杀了充当军粮。新会的百姓竟然默默承受了,自觉捐人被吃。并且涌现了很多家庭争相替换被吃家人的贤孝故事。

  据《新会县志》记载,城中有个姓莫的媳妇与婆母相依为命,守将要杀食婆婆,莫氏却叩头请求替婆婆死,此事竟然感动了守城将领。将领同意了这个媳妇的请求,把媳妇洗刷干净,像杀猪一样杀了,放大锅里煮着吃了。

  还有一个姓李的妇女,丈夫被守将抓去,将要被杀。李氏找到守将,哭着说:“我家还没有儿子,如果杀了我丈夫,就绝了他家的后代了,我即使活着又有何用?请把我吃了吧!”

  守将觉得反正男女都是人肉,能吃就行。就把这妇女煮着吃了,把她的骸骨交给她的丈夫带回家安葬。数月下来,新会百姓竟贡献了一万多人给清军当做军粮。使得清军有了足够的力气与李定国抗衡。

  这实在让李定国震惊!他自然不会想到,这些百姓出来阻止他们攻城,他不虚军士动他们一手指头,他们却竟然心甘情愿的把自己送给清军当军粮,用来阻止他们的进攻!

  他在城里的内线通过各种办法不断把城里的情况通告给李定国。到最后,内线告诉他:“安西王,您要快点进城,否则,我也将要成为清兵军粮矣。”

  而此时围城的明军,军中出现了瘟疫。大量的士兵死亡,军中天天朝外抬死去的兵士,三分之一的士兵失去了战斗力。

  即便如此,李定国依然没有放松对新会的围困。他总是觉得,城内的清兵已经不行了。被不断吃掉的民众,应该不会这么等着被吃光。他们如果还有一点人的血性,也应该起来反抗。

  然而,事实让李定国再次瞠目结舌。他们不但不起来反抗,李定国为了给城内百姓一条生路,放开了一个口子,让百姓逃亡。清兵不开大门,百姓竟然也默默忍受,没人要求朝外逃。

  李定国哀叹:“堂堂汉族何其不争!”

  听说满清朝廷派出的八旗大营将要赶到,李定国心急如焚。现在明军和城内清兵都是精疲力竭,双方无论任何一方援兵来到,另一方必败!此时,如果郑成功大军杀到,对新会城发起进攻,必一攻而下。

  李定国当然不知道,就在双方都到了几乎一触即溃的时刻,郑成功派出的援军从水陆一路游山玩水一般的走,走几天就歇几天,歇几天就玩几天,即便如此这般的走,也终于走到了离新会不远的江面上。

  这帮大爷即使现在赶赴战场,他们也能玩着就拿下新会。然后两下合兵一处,拿下广州。然而,带兵的将军林察临走的时候得到郑成功的授意,他呆在江面上不走了。

  这支军队敞开了在江上捉鱼,在岸上捉兔子,没人去考虑正在翘首以盼望眼欲穿的李定国和明军将士。

  而此时,大清各处兵马包括朝廷一直不舍得用的满八旗勇士,正日夜兼程,杀气腾腾地朝着李定国杀来。

继续阅读:第九章 惨败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流亡的帝国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