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辉没听说过这个人,他一愣:“一品夫人?那个一品夫人……有这功夫?”
黎维祚说:“苗王的女儿,塔里土司的夫人。塔里土司是苗族最大的土司,暗中多次赞助过李定国将军,后来,这个塔里土司在按例巡视村寨的时候,被人杀害了。土司夫人,也就是苗王的女儿雅衣,曾经在广西拜见过皇帝,雅衣自幼习武,师傅是世外高人,据说他教雅衣功夫的时候已经二百多岁,却比年轻人都灵活。永历帝当年从桂林逃亡,被官兵追散,他带着几个人逃进大山里,被土匪劫持。土匪知道他是皇帝后,怕永历帝将来报复他们,就想杀了他。这个雅衣刚好经过附近,他杀了土匪,救了皇帝。我听皇帝说起过,那个雅衣会用银针和长鞭。银针如果扎到人的心脏,顷刻取人性命。永历帝被救后,就封雅衣为世袭一品夫人。”
彭辉还是有些不相信:“就算有这么个人,她怎么知道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我们?还有,她的化妆术会这么厉害?这也太……无法解释了。”
黎维祚说:“这个……我也没法说。昨天晚上那老太太是不是跟这个一品夫人有关系,我也不知道。反正这种杀人手法,就是一品夫人所为。上苍有眼啊,我大明人才济济,复兴有望。”
彭辉不大喜欢黎维祚这一套。黎维祚大概是在皇帝身边呆的时间长的关系,嘴里常常不自觉地就喜欢歌功颂德,说话好像不经过大脑。有了个一品夫人就复兴有望了?那也太轻松了吧?
行地蜈蚣看了看死者胸口的红点,惊得张大了嘴:“这是云南康家的独门暗器,鸠毒银针!康家二百年前被灭门,据说就逃出一人,难道这一品夫人是云南康家后人的徒弟?”
“云南康家?”彭辉脑子里有了些印象。没错,这样子像是师父说起过的云南康家的鸠毒银针。据师父说,这云南康家是从四川搬来的,本姓唐,为了躲避仇家追杀,在云南改了姓氏,姓了康。明惠帝时,为了削藩,明惠帝曾经暗中网罗了一些武林英雄,其中云南康家,是其中之一。后来,明惠帝削藩失败,明成祖朱棣推翻明惠帝,当了皇帝,那些武林英雄大都遭其杀害。康家自然也不例外。
如果这个一品夫人真的是康家的徒弟,那就是不意外了。不过没见着真人,大家也只是猜测。现在虽然杀了这两个黑衣人,暂时解除了威胁,不过,这更让彭辉意识到此行的危险。
对方一而再再而三的对他们进行追杀,并且黑衣人还和清兵协同,这显然不是偶然,敌人虽然不能完全掌握他们的动向,但是肯定对他们的去向非常警惕,并想在路上消灭他们。现在他们已经没有了主动,只能抓紧时间去完成任务。
彭掌柜安排伙计把这两人找地方深埋了,自己带着大家回到前面大厅。大家收拾停当,就告辞了彭掌柜,再次踏上征程。
这一路上倒是没遇到什么,大家经过一番跋涉,顺利进了城。临沧虽然是个小城,但是却是个异常繁华的城市。
临沧,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这块土地上,世代生息繁衍着苗、傣、拉枯、布朗、德昂、彝、景颇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是从昆明去缅甸的必经之路。因此吴三桂在拿下临沧后,一直派重兵把守。
因为民族众多,风俗各异服装也不同,临沧小城内各种服装真是争奇斗艳,看都看不过来。街上摆着的各种货物也是五花八门,很多东西都是彭辉等人看都没看到,想都没想到的。
他们挑着担子,装作卖货的,一直辗转找到了一家客栈。大家先后进去住下,吃了饭后,就聚在一起商议刺杀之事。
李定国将军在临沧有个探子。黎维祚带着黎素打扮成卖山货的父女,去了两次,那个收山货的小铺子却总是不开门。拍了半天也没人出来。黎维祚不敢再拍下去,带着黎素回到客栈。
彭辉他们商量了半天,觉得他们对临沧的情况不熟悉,最好的办法还是找到那个眼线。彭辉就和黎维祚挑上担子,再次来到那个收山货的铺子。
让他们高兴异常的是,这次铺子里有人。一个精瘦的中年男子开了门,警惕地看着两人。
黎维祚忙说:“兄弟,你们这里收鹿皮吗?”
那人看了看彭辉,说:“收,不过我们只收母鹿的皮。”
黎维祚笑了笑,问:“您还能看出是母鹿公鹿吗?”
那人的脸色有些和缓,说:“母鹿皮是软的,有人特别喜欢。”
黎维祚笑了笑,说:“我有货,可以进去谈吗?”
那人侧身,说:“好吧,把担子挑进来吧。”
黎维祚挑起担子,和彭辉进了小屋。屋子的墙上挂着一张老虎皮,还有些小的狼皮之类,屋子中间横跨着一张大案子,上面有一块被裁成各种大小的不知道什么皮子。案子的一头,也是一摞各种毛皮。地上还堆着一堆草药,显然这个铺子,做皮货生意,还收些药材之类。
那人看了看彭辉,问:“这位是……?”
黎维祚忙介绍,说:“姓彭,是……我的一个朋友。”
那人上下打量了一下彭辉,说:“好精壮的汉子。可惜少了一只胳膊,唉,有些事儿,缺了一只胳膊,就有可能成不了啊。”
彭辉看着这人有些阴阳怪气,可是现在他们需要他提供情报,他也就没反驳,而是笑笑说:“大哥说的对,缺了什么也不行,少了一只胳膊,就是少了很多力量。”
黎维祚赔笑说:“赵兄弟,李将军让我代他向您问好。”
那人楞了会儿,好像才想起这个“李将军”指的是谁,说:“李将军好吧?”
黎维祚说:“好着呢。最近又打了几个胜仗,李将军带兵有方,打仗也很有韬略,是大明的肱骨之臣啊。”
姓赵的这人冷笑了一声:“可惜地方越打越小。”
彭辉觉得这人言语很冷淡,特别这话,虽然说的是实话,但是实在是难听。他们的责任,就是挽救大明于危亡之中,要不,还需要你们干什么呢?但是,他知道现在不能这么说,因此说:“现在是明军是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我们这次奉将军之命,就是想出奇招,扭转局势。”
这个姓赵的让他们两人坐下,从里面屋子里拿出一壶热水,下了茶,对他们说:“李将军两年都没有派人联系我了,我还以为他把我忘了呢。二位来,想知道点什么?”
黎维祚说:“不瞒赵大哥说,我们兄弟想知道清兵的一些情况。最近清朝的一个王爷,叫爱星阿的,要来临沧,您听说了没?”
赵摇头,说:“我以为李将军已经不会来找我了,我也再没注意这些。这些年,老婆孩子要养活,要赚钱啊,什么也没有心思了。”
黎维祚问:“那您原先的眼线还能用吗?”
赵想了会儿,说:“应该……还行。就是得用钱。您知道,两年没给钱了,我也没钱给人家……。”
黎维祚笑了笑,从怀里掏出一锭金子。放在桌子上,问:“您看,这些够不够?”
赵笑了,伸过手要抓金锭,黎维祚先用手捂住了,说:“赵大哥,咱得先把丑话说在前头,当初有人让您给我们做事,规矩可能都跟您说了,这次我得跟您说一遍,咱还是江湖规矩,拿了钱,就得办事儿,别的,我就不多说了。”
这个赵大哥点头,说:“我明白。我当年也是当过兵的,要不李将军也不会找我。我跟你们一样,也想尽快把清兵赶出去,有了钱,我去打点一下人,应该没问题。喔,对了,您想打听什么消息?”
彭辉说:“简单。我们就是想知道爱星阿是不是已经来到临沧了,他住在那里。如果没来,那他什么时候能来。此事极为重要,希望您能给问底细了。”
赵点头,说:“行,我知道了。”
黎维祚出去四下看了看,回来,说:“那我们就走了,赵大哥,您看您什么时候给我们消息呢?”
赵大哥想了想,说:“还是老规矩吧。我得到消息后,早上就去前门的阿木寺东南角墙上插上一根小树枝,你们第二天上午过来。”
黎维祚知道这个规矩,就点了点头,和彭辉走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