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前,荣亲王一家一夜灭门是吴督军干的?”
“对,他原本只是一个副将,就因为替皇上除了他的心头大患才坐上了督军的位置,但是连皇上都失算了,他要除的不是荣亲王一人,而是整个前朝。
可惜了荣亲王,他们一家人都死了,其实阿蒙和荣亲王有一双儿女,他的小女儿刚从外面回来,也一块被杀,她死的时候十三岁。”
“其实阿蒙嫁了个良人,却没那好命,她一戏唱红,又被权贵相中做了福晋,成了荣亲王这辈子最爱的人,生有儿女,只是她没福气享福,最后还是死在洋枪下。”
“对,”明珠长叹一口气,“吴督军灭了荣亲王府之后就去请功,也顺利从副将坐上督军的位置。听说,他很得器重,前不久从北平调走了。去了长沙城,当年跟他一起领命去荣亲王府的副官也一起走了。有人猜测,可能会变成第二个吴督军。据说,他心狠手辣,阿蒙就是他亲手杀死的。”
“副将?”
“听说他出生的寒苦人家,一直想出人头地,所以他什么事都干。听那些见过他的人说他长的面如冠玉,风度翩翩,好似某位富家公子哥儿,可是他做起事了实在心狠手辣。更是为了名利不择手段。
我并没见过他,只是常听说书先生说起,别人都道,他窥视督军之位很久,一直想赶吴督军下马自己坐上他的位子。”
戏班的对面就是茶馆,茶馆里最不缺的就是讲书先生,那些人最喜欢将已经发生的事添油加醋讲给别人听,而听客也因为这是京城里的大事件而听的格外专心。
至于这些事的真假,不得而知。
“吴督军他们去长沙多久了?”
“四五个前去的,就是燕不归唱红不久后去的。对了,我听说吴督军去长沙之后他那个副官才去的。”
明珠见我没说话,继续说:“我还听说书人说,燕不归第一次登台的时候,那个副官就去捧场了,当时去看戏的大多就是非富即贵。后来在别人眼中燕不归和副官的关系就不一般了。
但我却不这样想,如果说有人为戏子捧场那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一般的话,那现在还有哪些戏子是一般的?
秋堂,你涉水还不深,但我想告诉你的是,戏子的世界乱得很。”
“为什么?”我感觉奇怪,不知道她为什么会突然说这句话。
“你只知道锦笙红了是因为燕不归,但其实说是也不是,你别看锦笙表面上风光无限,其实背地里肮脏的很。”
“怎么说?”
明珠将我拉到一旁隐秘的地方,才说道:“我之前跟你说过,锦笙在红之前就已经是旦角了,但是我并没有告诉你为什么。其实锦笙就是班主暖床的,不然你以为她为什么能成为台柱?因为唱的好吗?并不是,她那时候唱的一般,只是这副皮囊生的极好。
后来,她走了,再回来的时候因为燕不归彻底红了一把,红了之后她就不再伺候班主,她开始变的很傲,好像看不上所有人。李班主也感觉到了她的变化,但因为她现在的身份也没有再说什么,之前的事情也当做没有发生过。”
“戏班里的人都知道?”我有些不可思议的问。
“不,就我知道。我有一次去扫地,看见了。之后他们好像知道被我看见了,班主虽然没说什么,但锦笙却处处针对我,好像要将我赶出戏班似的。”
“其实,她也是这样对我的,好像要把我赶出戏班。”
“她这人就是这样,过于自私,觉得所有人都应该听她的,觉得什么东西就应该是自己的。她很怕别人抢走她好不容易得来的东西,她想赶走所有可能威胁到自己的人。”明珠说着,忽然长叹了一口气,语气尽显感伤。
“行了,我们过去吧,免得她过去后发现你不在又说什么。”我说的“她”自然是指锦笙的,不知为何,在我心中锦笙的作风已经和没事找事挂上钩了。
“嗯。”明珠点点头,随我走了。
其实万全戏班的戏台子挺大的,但也不是一直都这么大,是后来扩建的。我上回匆匆上台,并没有仔细观察过,如今看来也是挺气派的。
后台和前天只有一墙之隔,后面有两个房间,一个是上妆用的,还有一个是换衣服,我和明珠过去的时候锦笙已经在那了。我原本觉得锦笙会借此说些什么,可是并没有,她连头都没抬一下,好像极其不在意。
明珠见她这样自然也不会说什么,反而还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