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我再拿五千两吧,大妹毕竟是远嫁。压箱银多一点,她底气也足些。我托人打听到,宁王身边除羽然公主外,还有位大梁侯府出身的千金做侧妃。那侧妃十分受宠,大妹过去,只怕日子艰难。”
夏侯钧说。
“你叫人打听的消息准确吗?夫人,你没打听到什么?”
夏侯阳皱眉。
“我一个妇道人家,消息自没有钧儿灵通。既然,钧儿做哥哥的都这么大方,我明儿也开箱再挑点好东西给姜儿带走。”
夏侯阳继室赶紧说道。
夏侯钧目光闪了闪,却没有再开口。他想了想,便提出回院子。夏侯阳自不会不许,其继室夫人暗中松了一口气。哼,当她听不懂呢?想叫她也出五千两。没门儿!
“爹,母亲,儿子回院子了。”
“好。”
“夫人,你先歇着,老夫去书房。”
“侯爷?”
“嗯,你歇着吧,不必等我。”
这位舞阳侯拍了拍儿子肩膀,一道出了主院。
“爹,你这是做什么?”
夏侯钧奇道。
“臭小子,都不看看你的脸色有多难看。唉,跟我去书房。”
“是。”
这不,夏侯阳、夏侯钧到了书房,斥退了下人。
夏侯阳在书房书架上将一个青花瓷瓶向左转了转,书房西面白墙忽的朝后一动,这里有间密室。他的密室除了自己和长子,并没有别人来过。
“这是三万两的银票,你拿五千两银票给大丫头叫她藏着,不要放压箱。剩下的自己拿着花,不许声张出去。尽给你爹惹麻烦!”
夏侯阳何止给了夏侯钧银票,又挑了一些精致贵重的小东西给他。这个儿子要继承他的家业,不给他给谁?
“谢谢爹。我明儿拿五千两给母亲,话都说了,不好不做。而且……”
“臭小子,随你。不过,你再这样做,她也不会拿银子出来,大丫头不是她亲生的。”
夏侯阳感叹一声,他今夜是不打算回西主院睡了,书房这边厢房中应有尽有,也是齐备的。
不久,夏侯钧离开书房,叫人抬着好几个小箱子回自己的住处。推开房门,发现季芷渝在花厅等着。
“夫人,你怎么还没睡?”
“等你嘛,酒菜都凉了。我叫人去热……”
“叫人收拾了吧,我不饿。正好,我有话跟你说。抬进来!”
“是,世子爷。”
不一会儿,小厮们抬进来两个樟木箱子。
“退下吧。”
“是。”
“世子爷,这也是你给大妹准备的嫁妆?这么迟才送府上。是什么呀?”
季芷渝奇道。
夏侯钧一笑,关上房门。此时,房中留的丫鬟都是他或季芷渝的心腹,不怕泄露消息。
“这是爹给我的几件小东西,你收着。爷的东西,还不都是你的。”
“真的?”
“嗯。”
夏侯钧搂着妻子,命丫鬟打开两个箱子,这里面除了七、八件玉器摆设外,便是一些或是珍珠或是玉石的头面首饰,还有十来匹绫罗绸缎。
“好,我都收着。千红,你带人放好。”
“是,夫人。”
千红是季芷渝带来的陪嫁丫鬟之一,人长得普通,懂一点笔墨,是个聪明的。因此,才是她的心腹!夏侯钧笑了笑,从怀中拿出五千两银票。
“世子爷?”
“你拿着花。”
“嗯。”
“渝儿,我打算给大妹五千两银子,算是一点心意。你看呢?”
“爷做主便好了,妾身听你的。”
“乖。”
“世子爷。”
季芷渝娇嗔道。她命人给夏侯钧更衣沐浴,自己去放银票了。她嫁过来才知夏侯钧手上的银钱十分充裕,不过太有主见,更不喜别人啰嗦或忤逆。
得顺着!
夏侯钧进院中时,便将他爹给的另外的一万五千两银票和四个樟木箱子放入私库。他特意挑了两个箱子的东西和五千两银票带到上房。
新婚夫妻,自有一番恩爱缱绻。
第二日大早,夏侯钧带季芷渝去侯府主院请安,东主院是老夫人住的,西主院是夏侯阳夫妻住的。一般,夏侯家小一辈都会先去西主院请安,再同夏侯阳夫妻去东主院见老夫人的。
夏侯家是臣爵之家,无人天天需要上朝。夏侯钧身上原有个差事,虽说成了世子,但还在呢,自是每月中仅不当值的时候在家。
而在西主院请安时,夏侯钧果拿了五千两银子出来说给夏侯姜做压箱银。夏侯阳端着茶杯,淡淡一笑。他的继室夫人难免咬牙,被气了一场。
“钧儿?”
“这是儿子的一点心意,母亲就给大妹记在嫁妆单子上吧。”
“哼,好!有你这样的哥哥,几个小的多有福气。”
夏侯阳继室又道。
“我既是兄长,照拂他们是应该的,等二妹、三妹出阁的时候,必当奉上。”
“好好好,这才是对的嘛。”
夏侯阳笑道。
季芷渝端庄娴雅的与夏侯钧站一起,面上带着笑容。夏侯阳继室夫人看了她一眼,没有多说。这笔钱,自是添在了夏侯姜的嫁妆单子上。
再过一会儿,几个小的孩子过来请安。
夏侯阳继室生的两个女儿,一个十岁,一个八岁,都小着呢。夏侯钧下面的两个男孩子也不大,一个刚满十三,一个才四岁。
不久,夏侯阳夫妻带着孩子们去东主院给老夫人请安。
夏家人口简单,除了夏侯阳这个嫡子外,老夫人还有三个庶女和一个庶子,庶女均已出嫁。庶子也已成亲多年,在南边一个小县城某了县令,不能轻易回京。
这不,老夫人看着儿子一家齐齐整整的过来,心中高兴的很,她向来最疼爱夏侯钧,连带着对刚进门的孙媳妇也很喜欢。
“钧儿,你今日没有出去。”
“孙儿不当值,在家陪您说笑不行?”
“你这孩子,就会哄我老婆子开心。行了,陪你媳妇要紧,不许欺负人啊。”
“哪能呢。”
夏侯钧与老夫人亲热的说话。
夏侯阳夫妻给老夫人请安后,均坐下了,几个小的跟着请安后,便站在他们夫妻身后。季芷渝是新媳妇,不过从丫鬟手中接了茶,奉给老夫人。
老夫人只是笑呵呵用了的,大孙子娶了妻,想必很快就有曾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