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八年(3)
温山软水2018-09-10 20:064,196

  【第五年•2007】

  考研的时间是明年一月中下旬。

  圣诞节那天,天空还飘着小雪,她和杨升升、戴荫轻、杜可淳四人出去聚了聚。

  大四开学后就没有见到过杜可淳,这次难得一聚,发现他似乎开心得不得了。不过她相信一定不是因为聚餐的原因……

  “怎么了杜可淳,那么开心?”夏舞问。

  “你们真能忍,到现在才问我,再不问我都憋不住啦!”杜可淳笑嘻嘻地说,“我通过了司法考试!”

  “司法考试?”

  “我月初刚刚申领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如果顺利,大概明年就能拿到证书了。”杜可淳拍拍胸脯,“怎么样,我还是有实力的吧?”

  “对对对,我们真的要对你另眼相看了。”

  “所以这顿饭就是杜可淳请了!”

  看到自己的好姐妹们已经有了今后生活的目标和方向,杜可淳这个一直不让人省心的小霸王居然认真学习起来也不甘落后,很快就能进律师事务所做实习律师了。这段和朋友在一起的短暂时光让夏舞感到久违的开心。

  杜可淳喝酒喝得最多。

  “不知道韩忆现在过得怎么样。”他突然说。

  夏舞拧过头望着他。

  “记得吗,小舞?”杜可淳说,“六年前的圣诞节,你对韩忆说过什么来着……”

  她当然记得——

  “我以后要在圣诞节的时候结婚!”

  “嗯。”

  “我结婚你会来吗?”

  “我自己的婚礼为什么不来?”

  “不要脸。”

  “

  这是她喝醉了之后与韩忆的对话。人喝醉之后很少会想起来自己曾经说过了什么,但是夏舞唯独这次记忆犹新。

  这还是韩忆第一次说,要她嫁给他呢。

  ——记忆戛然而止,那夜她醉得歪歪倒倒,剩下的全想不起了。

  “杜可淳,能不能别煞风景?”戴荫轻双眸怒瞪着始作俑者。

  原来让夏舞引以为豪的男友,现在提起也只是“煞风景”这三个字而已。

  杜可淳意识到说错了话,立刻乖乖住嘴。

  夏舞道:“真难为你记到现在。”

  多年后,倘若相遇,你未婚,我未嫁,还能再一次选择在一起吗?

  很久以前,她就把韩忆比喻成一杯水。

  平淡的,宁静的,安稳的,是自己不可或缺的,是自己对美好的向往。

  然而这杯水,没有像一杯开水一样烫死她,也没有像一杯冰水一样冷死她,而是一杯温水在她心间慢慢耗着,令她心力交瘁。

  =分割线==============================

  【第六年—第九年•2008--2011】

  这是韩忆走后的第六年到第九年,也是夏舞读研的三年。

  日子过着平平淡淡。

  只是,韩忆这两个字的笔画,贯穿了这个八年。

  开始进入研究生生涯的第三周,正好入秋,夏舞给自己找了个网编的工作。坐在硕士部的图书馆里,捧着笔记本,面前放一杯香醇的奶茶,在网站上没事催催作者更文,找几个有潜力的作者签签约什么的。

  盯着屏幕累了,她便眼睛斜过去看跟她坐在一起的杜可淳。这小子,好久没仔细打量过他了呢,今天才感到真是越长越好看了,无刘海的男性飞机头发型倒是挺衬他的,只有那双爱装无辜的大眼睛让他的身上还能看出原来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小霸王模样。

  他正一边快速地在笔记本电脑上写论文,一边不时翻阅着身边的资料,其中一本是苏力先生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默默在心底叹了口气,如果换做七八年前,她死也不会相信就杜可淳这样不学无术的人还能考得上C大法学研究生。二十三岁的年龄,正是年少轻狂的日子,相比韩忆离开前,他基本上已算是改过自新了,也很少打架了,不过学会了抽烟。

  玩世不恭的他和沉稳谨慎的韩忆是互补,而活泼开朗的夏舞和内向冷漠的韩忆也是互补。

  要这么说起来,她和韩忆竟不如与他最是相配。

  夏舞曾经问杜可淳为什么还不找女朋友,他的回答简单明了:“跟你一样。”她实在不理解杜可淳为什么会回答这四个字,也不想问。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苦,可能杜可淳也是在等待心底那个人吧。

  她完成了兼职的任务,随手打开了收藏夹中C大校园论坛网站里的【人文情感】专区。

  又有不少人在秀恩爱了。

  有个帖子叫“挖一挖你和男友的浪漫合影”。

  夏舞想起来,她和韩忆没有一张二人单独的合影。

  那个时候,数码相机刚刚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鲜少有人用,杜可淳家就有一个,他们去登山那会儿,他就带着了。

  到了山顶,他们发现也没什么乐趣,顶多是些怪石,杜可淳认为来都来了必须照个相作纪念,于是拉了一位中年游客帮他们三人拍照。

  夏舞就是那个时候知道韩忆有镜头恐惧症的。

  后来被杜可淳劝了好久,直到那位好脾气的游客也露出了不耐烦的神情,他才勉强答应,后来拍出来,夏舞发现韩忆并没有看镜头,他的头歪到一边只留下一个模糊的侧脸。

  因为镜头恐惧症的原因,他们出去照相,他往往是给他们拍照的那一位。

  这一点,也成为了后来她努力说服自己Ivan不是韩忆的有力证据。

  没有留给我你在的痕迹,却让我用心思念你。

  研一结束就是研二,夏舞不光要研究课题,还要研读大量的文献,发表论文和PPT,开始比研一繁忙许多,但对于其他专业来说,中文系的研究生们还是相对自由的。

  杜可淳也不知道发了什么疯,那种冲劲似乎要把他十多年前荒废过的知识全都补上,他告诉夏舞,他已经找到了C市一个律师事务所实习。

  后来夏舞在学校就不常看见他了。

  杨升升和戴荫轻倒是常来找她说话解闷,这让她不知不觉又想到了大学生活中相伴的五位室友。

  她们寝室就她一人考研,她考上中文系硕士后就似乎失去了她们的消息。她也尝试过联系她们,只有张君怡的电话没有停机,得知她现在正在做H市某一报刊的编辑。

  “你跟王培培联系过了吗?”

  “没有。”

  “她过得很不好。”

  “你怎么知道?”

  “因为她现在和我住在一起。”

  “为什么?她不在北京?”

  “半年前她男友去世了,她走的时候就和家人决裂了,无依无靠。”

  夏舞使劲想了想,王培培当年离开寝室的原因就是因为她的男友,那位校草大人。

  “怎么去世了?”

  “白血病,缺少匹配的骨髓干细胞。”

  二人没聊几句,当得知夏舞正在读研,张君怡说了几句“这挺好”、“好好加油”之类的无关痛痒的话,看来她也没什么心情,于是两人速速挂了电话。

  夏舞心情沉重起来。

  算算时间,王培培的男朋友患病,就是他们刚在北京开始生活的时候。

  命运总是这么爱开玩笑,他将人们和深爱着的人狠心拆开,甚至阴阳两隔,生离死别。然后告诉你,不是你喜欢谁,就可以和谁在一起。

  王培培和校草是这样,她和韩忆也是这样。

  她不知道王培培失去爱人的时候是否和她一样茫然无措,硬生生地等待着命运的审判,那种感觉,就像自己赖以生存的天空倾倒在她的心口。世界暗了,光没了。

  刚分开的时候,一直想问你过得好不好,现在看起来,也没什么必要了,好与不好,反正都与我无关。

  王培培,再也回不去曾经开心的她了。

  她与王培培,都是在学校里令人艳羡的一对,最后还不如那些平淡日子来的幸福。

  ……

  生活中没有像小说里有那么多剧情,随便安排一场灾难就会结束一些人的命运,日子永远平淡无味,直到他们准备进入研三学年。

  杜可淳出事了。

  他的头儿姓赵,在C市也挺有名,一般事儿闹大了,有钱人都会找赵律师帮忙。

  杜可淳能跟着他后面实习,按照夏舞的话来说应该是天大的福分,没成想他倒是自己把自己的事业给搅黄了。

  赵律师的当事人是个年过五旬的老头。

  当事人外号叫李三,家里比较有钱,早年以放高利贷为生,后来自己开了家公司,齐家搬进城市里。过了几年,妻子董某生下儿子,因为儿子身有残疾他不想再留,将襁褓中的儿子送到农村老家的水沟边遗弃,儿子刚生出一周即成为弃婴,而自己不出一年又和董某生育一子。

  本来李三以为这样和睦的一家三口不会再有人打扰,日子一天天过去,直到有一天。

  这是二十多年后,五十岁的李三对当时弃婴的行为已经有些模糊,突然被自称“当年那个弃婴”的年轻人陈某找上门来他有些不知所措。

  二十年前那次罪行,他只告诉了妻子他们的儿子是个死胎,已经被处理过了,这次亲生儿子站在他的面前,更是让隐藏真相二十多年的他恶行败露,妻子儿子都对他大失所望。

  显然,他的亲生儿子已经被人领养,现在上门找他说理来了。

  两年来,陈某一直在缠着李三一家,好像决定不让他们过上一天舒心日子似的,终于在一次争吵中,陈某手里早已备好的利器砸向了李三。

  没料到的是,位置有些偏离,正好砸在了正劝架的生母的脑袋上,顿时血流不止,因此无辜丧命。

  按照法律规定,陈某属于故意杀人罪,延期判处死刑。而李三犯了遗弃罪也是要被拘留的。

  杜可淳头一次跟着律师参与这么大的案件。

  因为李三并没有抚养自己的儿子陈某,所以陈某没有赡养老人的责任,以杜可淳的角度来看,他觉得陈某这么做也是情理之中,也许他只是想吓唬一下所谓的“亲人”,没想到酿成悲剧,这也不是他的本意。

  杜可淳还记得和赵律师初次见到陈某时,心想,这么面善的男生,岁数也与自己相仿,怎么会做出杀母的事情呢?

  可怜之余只能长叹世事难料。

  杜可淳虽然已经进入社会,而且自己是个律师,应当一切以法律为标杆。但是人与人之间如果没有人情良心而只剩下法律,那就没有意义了。

  于是他做出了一件大胆的事情。

  他深夜潜进律师办公室偷出文件,关于揭露陈某罪行的文件,这是他在三天前亲手交给赵律师的证据。

  那个时候他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如果因为一次无意的事故就葬送了青年的生命实在不值。杜可淳表面不羁,本性纯良,他更在乎在情义伦理上谁是无罪的。

  他也没有想到,赵律师那晚没有回家,并在办公室内安装了摄像头,杜可淳拿着文件准备锁门的时候被他抓了个现行。

  事后他也没问过为什么赵律师那天会识破他的行动。

  但是他知道了,那天他没有挽留住那条年轻的生命,同时也葬送了自己本该拥有的锦绣前程。

  离开律师事务所那天,赵律师和他说了最后一句话:“你维护被告人是可以理解的,你有你的道理,希望你能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不忘初心,但是也请你理解法律,特别是要理解法律的缺陷。”

  这一年,杜可淳二十四岁。

  他第一次,为自己热爱的法律感到痛心和无奈,却又无能为力改变。

  =完】======================================

继续阅读:第26章 误打误撞见家长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假如你还在这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