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天
今天回忆的主题是儿时的一些很有特色的游戏。
童年总是美好的,李清明觉得她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无忧无虑,不用忙着找工作,不用发愁买不起房买不起车娶不到媳妇儿,也不用担心嫁不出去,只管好好玩就行了。丢沙包跳格子之类的游戏估计现在很多小朋友还在玩,这里单拣一些具有李清明特色的玩法提上一提。
有一个游戏叫做藏槐树叶,具体做法是先在泥地上画一个圈,一个人转过身去闭上眼睛,另一个人把一片槐树叶藏在圈子中的任意一个地方让闭眼的人来找。可能有人会问树叶有很多种为什么要选择槐树叶?李清明也曾有过这样的疑惑,不过槐树叶叶片单薄叶脉纤细,每片叶子都很小,确实是最佳选择。
估计这个游戏已经快失传了,因为如今无论学校还是家里很多地面都被水泥覆盖了,处处光华平整却也非常坚硬,根本没法玩。不像当年,随便找个地方画个圈就能玩了。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过来人,李清明知道很多玩这个游戏的技巧。
首先是藏的一方,最常见的方法就是随便挖个坑把槐树叶藏进去,这样很容易被发现。其实除此以外还有更多的选择,例如把树叶藏在圈子的最边上,找的人即使把圈子里翻遍了也有可能会忽略这里;如果圆圈中间碰巧有个半埋在土里的石头,可以把树叶藏在石头底下,但事后一定要把石头放好,弄得跟原先一样,不要被人察觉它已经被人动过,这样有时候也能造成一个搜索盲区;还有就是制造多个疑点,搜索的人肯定会先从泥土松软的地方下手,可是如果这种地方有很多个那就麻烦了;虽然槐树叶已经很小很单薄了,但有些人为了缩小目标还是会撕一点点叶片拿去藏,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叶片在搜索人的大力寻找之下悄悄的与泥土混为一体,最后连藏它的人都找不到了。
对于找的一方,你可以在转过身的时候悄悄留意藏的一方的动向,只要不被发现你就赢了。除了作弊以外,要熟知藏槐树叶的人各种伎俩,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另外,有些玩的投入的人在刚开始找的时候会俯下身去用嘴把圈子上的浮土吹去,这样圈子里面什么地方被动过就明显多了。
除了藏槐树叶,还有一个快要绝迹的游戏也跟树叶有关,这个游戏用李清明家乡的土话来说叫做拉大棍,至于用普通话该怎么讲李清明也不知道。这个游戏用到的是杨树叶的叶柄,两个人各找一条自己觉得很结实的叶柄,像喝交杯酒那样把这两条叶柄交叉在一起,然后两人两手各执叶柄的一端用力向自己的方向拉扯,谁的叶柄先断了谁就输了。
杨树是一种很普通很常见一个树种,它很容易存活生长并成才,在李清明的家乡尤其如此。无论是房前屋后还是山岗河沟,随处都能看到杨树,李清明家乡的树林也绝大多数是杨树林。李清明记得东北有个唱二人转的演员就叫杨树林,跟小沈阳他们是一起的,估计杨树林在东北那旮旯也挺普遍的吧。
每逢秋天,树叶一片一片往下落,一个人在树林里漫步随想,被生活琐事苦苦折磨束缚的心灵得到暂时的放松,这种美好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的到的。李清明曾经这样做过,不过很快因为抵挡不过村里一位老太太疑惑的目光而悄悄退去。是啊,平凡的生活总是充满着那么多艰辛和不易,可是只要你回到这里,身上的伤口就会慢慢愈合,心理的阴影也会慢慢淡化,最终化为你的阅历,促使你走向成熟。
小时候的李清明倒是没想这么多,放学后他跟小伙伴们相约来到村子后面的那片杨树林,大家分头去找自己认为最粗壮的杨树叶叶柄,找到以后再一对一的进行较量。树林的地面上已经铺了一层落叶,人走在上面发出沙沙的声响,一阵风吹过,又有不少树叶飘飘荡荡的落下来,有的还落在孩子们的肩上或头上。夕阳的余晖在林间投下斑驳的倒影,也平添几分情趣。城里的孩子有精美的玩具,可我们有大自然。这无比宝贵的财富,我们可以肆意的挥霍,这贵比千金的青春,我们快乐度过。
这些落下的杨树叶多数是黄色的,可要仔细看的话这黄色也可以分成很多种,比如淡黄鹅黄嫩黄黑黄绿黄,应有尽有。李清明有段时间曾有个爱好那就是采集一些树叶或者花瓣往书里夹,他其实不太明白植物标本什么的是怎么回事,也不想制作那东西。他只是觉得那些树叶或者花瓣夹进书里以后水分被吸干,整体变得平整易碎,脉络也很清晰,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他也曾往书里夹过杨树叶,树叶干了之后,那可爱的黄色让人心醉。
很快比赛开始了,无数条叶柄被拦腰斩断,无数条新的叶柄又补充上来。每当发现一条粗壮的叶柄,李清明都会无比兴奋,然后波不急待的拿来与人对战。其实这个游戏也是有技巧的,这也是大家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总结出来的。
首先,叶柄不要找那种很新鲜的表面还很翠绿的那种,这种叶柄即使很粗却很脆,根本不堪一击。要找就找那种已经发黄或者发黑,水分已经流失了一部分却没有全部流尽的那种叶柄。这种叶柄其韧性已经成倍增长,很难被拉断。
其次,如果单凭找没找到结实的叶柄来论英雄,这个游戏的技术含量就显得稍微有点低了,其实同样一根叶柄放在不同的人手里经过不同的加工其威力是不同的。找到粗大的中意的叶柄以后,不要急于跟他人较量。你可以先把叶柄中间将来要跟别人竞争结实程度的部位用力揉搓一下,这样这个部位那些没用的表皮多余的水分都去掉了,留下的是一缕缕白白的坚韧的细丝。李清明说不清这些细丝属于叶柄的什么结构,他猜测这些细丝类似于树干坚硬的木质部,这个游戏较量的也是这个部分。他还猜测,叶柄的那些杂质去除以后,其柔软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就好比一根松弛的绳子远比一根紧绷的绳子更难以被刀子等利器隔断一样。
还有一些人扒出了这些细丝以后并不甘心,他们把这些细丝含在嘴里,用唾沫去滋润它们,更有甚者把这些细丝沾上泥土以期增加其坚韧程度。经过这样卖力的加工以后,这条叶柄似乎真的变得更加结实了,谁知道呢?重要的是大家玩的很投入很尽兴。
再次,作为一个资深的玩家,李清明还知道一些其他的隐秘。因为一些偶然的机会,有些落叶被压在了石头底下或者泡在了水里,李清明发现这里面有时候会诞生很强大的存在。这是秘密一般人李清明不告诉他。至于其中的原理,李清明还是说不清,不过他还可以举一个具有说明作用的例子。
李清明的家乡有一种被称作绵槐的丛生灌木,它的学名叫做紫穗槐,其生命力很强,无论是荒山坡还是盐碱地都能生长。它的高度一般是一两米,叶子跟那种普通的很高的槐树的叶子差不多,枝条笔直分叉很少且有弹性。很多人都见过竹篓或竹筐,但李清明家那里并没有竹子,那里的人就用绵槐来编筐。绵槐虽然很有弹性但编筐的时候其弯曲幅度是很大的,绵槐还是很容易折断,怎么办呢?人们通常会把收割来的绵槐条捆成捆浸到河里,上面用石头压住,以防其浮起来或漂走。待几个月或一年半载以后再捞出来,这时候绵槐的韧性就变得出奇的好。
绵槐条对于爱玩的小孩子们来说还是制作弓箭的首选材料。制作方法非常简单,先弄一根长短粗细都合适的绵槐条,然后把他完成半圆形,再在这个半圆的两头系上一根连接的线就可以了。这样一张最原始最简易的弓就制成了。那些比较细的绵槐条可以截得长度相同,再把头削尖,就可以当作箭了。
跳绳这种简单的运动方式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可是用玉米萼子编成绳来跳你试过吗?李清明他们小时候就是这么跳绳的。秋天到了,一堆堆玉米棒子被收到了家中。玉米的储藏方式很简单,就是把包在外面的萼子剥去,把玉米棒挂起来任其风干就可以了。很多农村题材的电视剧中,农户的家里经常能看到一串串挂着的金黄的玉米。玉米萼剥下来以后基本就没什么用了,家里有牛羊的人家有时候会拿来喂牛喂养,其他人家一般是把它们晒干以后填到灶台底下烧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