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李清明也快满十八周岁了,他理解父母的心情,于是趁着暑假挑起了家里的重担。在父亲的指导下,李清明推着独轮车来往于家与田地之间,让地里的收种进度保持正常。他的皮肤不知不觉被晒得黝黑,胳膊以及腿部的肌肉也慢慢粗壮起来。这些变化李清明并没有察觉到,直到回到学校后偶然照镜子才发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至于身体变结实,李清明是在与城里的瘪三发生冲突的时候才发现的,对方对于李清明的力气之大很是惊奇。
在学校住了一段时间之后,有一次李清明打来点热水泡了泡脚,却发现脚底上一层厚厚的老茧正在往下脱落。李清明对于自己脚上能磨出这么厚的老茧很有成就感,这要归功于推独轮车的经历,独轮车的重量压在人的身上,人的脚步就会变得沉重。脚上磨起老茧就不足为奇了。
对于身体素质提高这一意外之喜,李清明是坦然接受的,这也是他努力付出用汗水换来的。这说明李清明有责任感,有对家庭的爱和对父母的孝心,这是上天对他的奖励。身体强健了,自信心就会提升,就好像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增强了一样,从此不再受人欺侮。
李清明的那个让他有些反感的大肚子班主任眼光也很老辣,他似乎知道李清明在家做了什么,头一次亲切的拍了拍李清明的肩膀,像是鼓励。这个人也是农村长大的,说话直来直去的,李清明有些反感他大概也是因为这个。不过仔细想想,人家话糙理不糙,作为晚辈你听着就是了。然后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没什么丢人的,别人还会觉得你有涵养。
提到推东西,除了推车以外,农村还有一项重要的事情就是推磨推碾子。
碾子就跟老井一样,属于公用设施,一个村子一般会有好几处。地里收获的粮食比如玉米麦子地瓜干花生等,如果要自己吃或者喂牲畜,都要碾碎煮熟,这样吸收效果好,不管是人还是牲畜也爱吃,浪费的也少。推碾子一般都是清晨或者傍晚比较多,因为那时候凉快,也正是各家各户做饭的时候。有时候忙,还要排队。如果谁家住的离碾子比较近,常常一天到晚都会听到吱嘎吱嘎的声音。
磨盘的作用跟碾子差不多,只不过它的规模稍小一点,一般都被人安放在家中。一台磨分为上下两个磨盘,下面那个磨盘是固定的,上面那个磨盘上带有挂绳子的地方。推磨的人找个长短合适的绳子挂上,然后架上一根棍推着上面那个磨盘一圈一圈转就可以了。要磨的粮食堆放在磨顶上,推磨的人一边推一边把粮食摊进上面那个磨盘所带的槽眼里。粮食磨碎以后就会顺着两台磨盘的接触面一点一点洒出来。
现在各种磨粮食的机器都被发明出来了,机器加工粮食速度快,而且想要多么精细都可以,推碾子推磨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很多地方的碾子都已经被拆除了,而那些饱经风霜的磨盘不知什么时候也成了人们坐在上面乘凉的东西。
刚才提到的是李清明印象中的碾子以及磨盘,其实再往前一点碾子以及磨盘的作用更是普遍,只是李清明这个年龄的人也不太懂了。那时候人们常常用驴来推磨,驴就是这一家的一个很重要的劳动力,主人也会很爱护它珍惜它。等到驴累了的时候,主人就让自己的老婆或者儿女来顶替,让驴歇息一会儿。一切都是那么的坦然,那么的顺理成章。所以说旧社会很多人的命是比较低贱的,有时候还比不上一头驴受人重视,李清明就曾听说过一口袋面或者一瓢地瓜干换一个媳妇的传闻。
关于推磨,前一段时间李清明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有一位牛人把电动三轮车绑在磨盘上,让电动车自己在那儿一圈又一圈的推。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这么想,科技进步了曾经那些受苦受累受压迫的推磨人是不是可以歇歇了呢?恐怕不尽然吧,这明显是嘲讽啊。
从沉思中退出来,李清明警惕地看了看四周,没有刮风没有下雨也没有地震。如果他把今天早上醒来以后对于自己熟悉的花草树木的追忆记为第十一次的自我寻找,把刚才对于下井以及参加各种劳动挑战的追忆记为第十二次的自我寻找,那么接下来就要碰到“十三”了。
李清明讨厌碰到这个数字,可这又是不可避免的。
“下一步我会遇到什么?地震?泥石流?还是直接猝死?”李清明愤愤不平地嘀咕着,他倒是不怎么害怕,只是感觉被人这样不明不白地玩弄实在太窝囊。
可这有什么办法呢?如果他是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的孙悟空,那么这片诡异的空间就是如来佛的手掌。李清明有时候会有一种无所不能的错觉,比如用回忆的方式弄来一些东西,比如在这里活蹦乱跳为所欲为,可惜这些都在人家的掌握之中。
看看时间,已经是中午了,李清明也有些饿了。他决定先不管这些,暂且不说自己对这些回忆的界定是不是准确,就算真的有祸事要来他也挡不住,只能被动承受,一直以来不都是这样吗?
这两天吃的肉类有点多,感觉有些腻了,所以李清明想吃点青菜。这里离自家的菜园比较近,李清明慢慢走了过去。虽然别人家的菜园也有不少好菜,但李清明还是不太习惯随便拿人家的东西。自家菜园里各种菜都有,小白菜芹菜韭菜菠菜,就这样从地里拔出来就吃,能不新鲜吗?李清明每种菜都弄了一些,在家吃起了火锅,非常的过瘾。
出完饭以后,李清明本想睡一觉,不过考虑到自己睡着以后记忆的闸门有可能自己打开,然后自行进入第十三次的自我寻找,那就麻烦了,于是他决定再出去溜达一下。本来刚吃完饭就睡觉就不是什么好的生活习惯,人们不是常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吗?
整个世界静悄悄的,偶尔会有因为李清明的回忆而出现的鸟儿和昆虫飞过。李清明并没怎么走远,他家周围的一草一木都足以勾起他的回忆。李清明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不要想太多。他还路过他的小时候的玩伴的家,他们的家门有的是开着的有的则上了锁,家里都没有人。
其实,李清明还挺想他们的,这么多年大家纷纷成家立业,都在为生活奔波,见面的次数实在太少了。李清明这一刻还真有点冲动,想把他们都召唤出来,大家一起想办法来征服这片空间,就像当年在一起玩某个游戏。成败暂且不提,肯定很有意思。
不紧不慢地转到下午,李清明去小商店拿了点火锅底料,还有火腿等肉类制品。回到家打开电磁炉又吃了一顿火锅,实在是太舒坦了,现在就算死了也不是个饿死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