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自我寻找第五次(2)
面壁2018-09-14 01:091,910

  有时候李清明还会碰到正在蜕皮或者刚刚蜕完皮的蝎子,这种蝎子是最虚弱的,如果把它捡起来放在蝎子堆里,它很可能会被吃掉或者踩死。有时候在一块石头底下能发现两只蝎子,蝎子是雌雄异体的动物,需要相互交配来繁殖后代,如果这两只蝎子没有在“恋爱”,那就可能是它们同时看中了这块好地方了吧。

  还有时候你也会发现“一小窝”蝎子,之所以如此说是因为这只是一只母蝎子后背上趴着一群刚出生没几天的白色小蝎子,李清明就曾遇见过这样的事。母蝎子生小蝎子的时候背上会裂一道口子,而那些死掉的小蝎子会被母蝎子吃掉以补充营养,光这两点就挺新鲜的。动物们为了生存为了适应大自然总会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举动,多亏李清明观察得够仔细,也有了很多感悟,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啊。

  刚下过雨以后蝎子的数量也会增多,因为它们也要趁机出来喝水嘛。小伙伴们结伴去捉蝎子,如果有人捉到蝎子往往会兴奋的大叫一声,其他人则闻声而来。这些凑上来的人除了羡慕嫉妒以外还会欣赏一下蝎子的大小状态等,顺便研究一下这只蝎子的生活环境,比如这蝎子是在什么样的石头下找到的,然后自己加快寻找蝎子的脚步。有的人会说几句赞誉的话,而有些人的话却有些酸味,毕竟蝎子不是那么容易捉到的,有时候大家漫山遍野跑了一下午也不过捉到两三只。

  发现蝎子以后要把它成功的捉到手中的小瓶子里才算完美,这一步也有技巧。掀开石头以后,有些蝎子只是全身紧缩一动不动,或许它刚吃完食物正在午睡呢,也可能它被突发情况吓坏了,正全身戒备准备迎敌。有些蝎子则撒腿就跑,根本来不及用镊子夹住它。

  这时候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朝蝎子吹一口气,它会立马停止奔跑全身紧缩起来,这种反应应该是蝎子特有的的吧,不知道是怕风还是警觉性太强,反正这个方法百试不爽。用镊子夹蝎子的时候要夹它的毒针部位,因为这是它最结实也最危险的部位,而且如果夹别的地方容易把蝎子弄伤,这样就不好了。

  有的蝎子胖胖的笨笨的,被夹住尾巴以后并不怎么反抗,有的看上去年轻力壮的蝎子则不然,它们常常身子来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扭转,用钳子去钳人的手或者镊子,附带着嘴巴也凑了上去。这种激烈的反抗有时候会让捉蝎子的人害怕慌张,特别是那些经验少的人,有的人一害怕直接把蝎子跟镊子一块儿扔了。

  据说蜜蜂轻易不蜇人,而一旦它蜇人以后它的生命也会随之逝去,这个现实也挺残酷的。同样道理,蝎子蜇一次人也要花很大力气,它还可以再蜇人,但其威力远没有第一次大,这都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李清明曾经见过有不怕蝎子蜇的高人,把蝎子放在手心如同玩物,而那蝎子早已经没有力气蜇人了。

  捉蝎子的过程就是不断掀石头的过程,除了蝎子以外还会发现一些其他的小动物,比如草鞋底蜈蚣土鳖子或大或小的蚂蚁等等。草鞋底学名为蚰蜒,它的这个名字倒是跟它的形象很相似。本文前面曾经提到过它,这家伙曾经吓到过李清明的好同桌辉,它身体的某些部分自动脱落其实也是它逃避敌人的一种方式。

  蜈蚣跟草鞋底的一个相同的特点就是爪子很多。众所周知蜈蚣也是有毒的,不过它的毒性似乎比不过蝎子,因为有时候李清明掀开一块石头却发现石头底下的蝎子嘴里正含着半截蜈蚣的身体吃得津津有味。蜈蚣也是一种药材,不过李清明村里没有收的,李清明碰巧发现它们以后有时候会捉一条放在盛蝎子的瓶子里来喂蝎子。

  土鳖子是李清明那里的人们对土元的叫法,土元也是一种药材,一度有人靠养土元发家致富的。土元喜欢在腐土中生活,李清明掀石头只是偶尔能碰见土元,这种东西最显著的本领就是钻土,一不留神它就钻到面前的土壤中不见了踪影。

  这次一觉醒来以后,李清明根本不想有什么杂念,直接开工。要说乱石堆里最可能出现的昆虫是什么,无疑是上面提到的蝎子草鞋底土鳖子蜈蚣等。李清明猜想,前几次有可能外面出现了很多昆虫,只是他们很少有机会或者根本不想从石头缝里钻到李清明栖身的地方来。而这一次的几种虫子,即使出现在了外面,它们也会在第一时间往乱石堆里钻的,因为它们生性就是如此。

  可能有人觉得蝎子蜈蚣都是毒物,一下来的太多李清明岂不是会有麻烦?这一点李清明早就想到了,他有防身的宝物煤气罐啊,只要一点着火多少毒物都得退避。你还别说李清明真有点脑子,现实情况真的差不多。

  昆虫的数量又翻番了,他都开始有些挑剔了。李清明感觉这些虫子烤熟以后的味道跟他小时候吃的不太一样,不过转念一想有的吃就不错了,也就没再想太多。

  吃完东西以后,李清明照旧去喝水然后挖石头。如果接下来的日子不出什么意外,李清明迟早会走出去的,这只是个时间问题。虽然废墟外面是什么情况尚不得而知,但无论如何现阶段他还是有盼头的,他应该高兴才对。

  剩下的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继续阅读:第四十章 自我寻找第六次(1)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迷生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