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中李清明懒洋洋地躺着,什么都不想做。以往那些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都已经提不起他的兴趣,其实做实验用的小白鼠是很单调乏味的。一开始从废墟中钻出来李清明确实很欣喜,然后他上蹿下跳为所欲为,可心底已经有了一丝恐慌感。后来他的这些行为已经不再是因为兴奋,而是想麻痹自己,想掩盖心底那无边无际的寂寥。
此时此刻痛苦如同潮水袭来,他竟然流下了眼泪,说不清是因为委屈还是无助。他开始歇斯底里地喊叫,大肆打砸破坏面前的一切。发泄过了,疯狂过了,一切还得继续下去,自我救赎这四个字实在太贴切了。
这一天他哪儿都没去,在家简单的吃了点饭,快到半夜的时候他又来到了山顶的阶梯上。这次只出现了一位老师,他的名字是索强,也是李清明的小学老师。
跟龚伯学在同一个时期教李清明的是索强,龚伯学教语文他教数学。那时候索强四十来岁却已经有了不少白头发,不过人家理得很整齐。索强看上去有学问有素质,一举一动中规中矩,不像龚伯学一近前就闻到一股浓重的泥腿子味道。
索强素质高也不是凭空就说的,比如他会很多别的老师不会的东西,他会给大家讲故事还会教大家唱歌,过六一儿童节的时候他还会编一些节目让大家演。那时候学生最主要的两门科目就是语文和数学,称为主课,判断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一个老师的教学成绩的好坏就靠这两门,那时候小学还不学英语的。其他的思想品德自然社会音乐等科目称为副课,期末考试的时候是不考的,可是这些副课课本明明很有意思,很多学生都爱看。索强理解大家一直学习两门主课都有点腻了,也知道大家的兴趣在哪里,于是他跟大家约定,如果下一次数学考试成绩好了,他就给大家讲故事,教大家唱歌。
可是天不遂人愿,等到数学考试的时候大家的成绩还是一般,即便当初都是信誓旦旦的答应过老师的。不过,索强终究还是捱不住同学们的央求,他只好在快要下班的时候给大家讲起了故事。索强声音洪亮,说话抑扬顿挫颇有韵味,脸上的表情的也是恰到好处,加上引人入胜的情节,同学们立刻就被吸引住了。不得不说他是个讲故事的高手,所有人都睁着明亮的眼睛津津有味的听着,李清明觉得先前上课的那半个多小时远没有这个几分钟所吸引的同学们的注意力多。
那时候人们的娱乐方式是很有限的,跟现在图书音像制品铺天盖地,更有万能的网络的繁荣景象是万万不能比的。在农村想找本图书都困难,往往是有人咬咬牙花钱买了本武侠小说,然后这本书就会被人当宝贝一样借来借去地传阅。如果谁有个能放磁带的录音机,那说明他的生活颇有些小资情调,至于电视机更是奢侈品,往往一堆人围在一台十四寸的黑白电视机前一看就是一晚上。很多小孩子的爱好就是让大人们讲故事给他们听。
下课铃响了,索强想要走,可大家都不让他走,于是他只好继续讲下去。别的班级的学生听到索强在讲故事不少人趴在窗户上听,还有一群人看到窗户上挨不上号了只好挤到教室的门口,那场面蔚为壮观。“你们老师真好”,这些人趴在窗户上一边听一边还跟班上坐在窗户边上的同学感慨,羡慕之情溢于言表。坐在里面的同学不自觉的直了直身子,心里充满了浓浓的优越感。
后来,大家的数学成绩还是没上去,甚至有些下滑的趋势,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那些故事分散了大家的精力。不过索强还是把承诺要讲的故事讲完了,而且还教大家唱歌了,同学们绝对是都非常喜欢他。李清明仅会的几首《社会主义好》《在希望的田野上》《沂蒙山小调》等歌曲就是在那时候学会的。他以后上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音乐课也没少上,高才的音乐老师也见过不少,可根本就没学会一首像样的歌曲,说起来不知道是不是一种讽刺。至于他会哼唱的几首流行歌曲,则完全是自学成才,不伦不类。看来李清明的音乐天赋基本上要葬送了。
其实,那段时间大家的数学成绩还不错,李清明之所以会觉得差一点是相对于大家对索强的欢迎程度以及索强对大家的付出而言的。用好的学习成绩回报老师是天经地义的,显然李清明觉得自己的成绩还没能完全回报索强。这算是现实生活中万万千千的或大或小遗憾中的一种。是啊,这个世界怎么就不能让大家小小的如意一点呢?成绩好,玩的好,没准儿还能拍成励志电影呢?
生活有时候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会出现点波折,让人品尝到不同的味道,受到意外的启发,另外在回忆的时候有点料。在索强的课上李清明也哭过一次,不过不是与老师发生了什么矛盾,而是他自己心里难受而哭的。
有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世界上很多的纠葛并不是发生在陌生人之间而恰恰是发生在关系最近最亲密的人们之间。如果李清明近二十年的求学生涯中,曾经有过一个看的上眼的老师,那就是这个索强了,其他的都是或偏或歧丑态百出,让人不忍直视。当然,这样说的前提是李清明的眼光和要求都是超出常人的高的。李清明那么看重索强,索强对李清明也很照顾,却在无意中把他弄伤了。
可能有人会觉得李清明为什么老是哭啊?一个男孩老是这样不觉得难为情吗?其实,李清明那时候还是小孩子啦,小孩子哭或者笑只是转眼间的事情,完全不必上纲上线。倒是在以后的那么多年中,李清明因为感动激动流过泪,因为长时间看书眼睛疲劳而流过泪,因为眼睛里进了沙子而流过泪,却从来没有因为肉体上的疼痛而掉过泪,这不正说明他是一个长大了的成熟了的男人吗?甚至李清明曾一度怀疑自己失去了流泪的能力,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因为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多掉些眼泪对人的身体是有好处的,据说流眼泪可以排除不少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李清明上了这么多年学,总体来说对课堂还是不怎么厌恶的,不过有些老师喜欢在课堂上提问,自以为这样能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同学们思考,这是很多人不喜欢的,包括李清明。课堂上经常见这样的景象,当老师说要找个同学来回答一下问题的时候,往台下一看,很多人都齐刷刷的低下了头。李清明一开始还不知道其中的奥妙,虽然并不知道问题的答案,但还是那样懵懂的坐着,结果被叫起来以后总是有些痛苦。不过,很快他也学乖了。
当然也有些所谓的好孩子是为出风头而悍不畏死,他们不但不退缩反而会举手,这类人虽然把问题回答得乱七八糟,但老师还是会表扬他有勇气,反正世界上总有一些不装逼就会死的人。索强也知道大家的心思,于是他搞了一个转盘,把全班同学的名字均匀的写在上面,如果想找人回答问题就转一下转盘,转到谁就是谁,绝对公平。这么说来索强似乎比龚伯学还有创意,同学们也觉得很刺激。
事情的由来是这个样子的。有一次数学考试缺三张试卷,于是索强又拿出了他那神奇的转盘,然后跟大家宣布被他用转盘选到的人先用练习册上的试题代替试卷。李清明似乎觉得用练习册代替试卷有些新鲜,就神使鬼差地把旁边的练习册拿到了面前。他的同桌见此情景连忙阻止李清明,并向李清明传授机密:“老师抽人的时候千万别把练习册拿出来,那样很可能抽到你,我有一次就是这样。”
同桌的话更是加剧了李清明的好奇心,他手里拿着练习册眼睛看着转盘,没想到老师真的抽到了他,这实在是太神奇了。李清明确实是过了一把瘾,不过等到成绩出来以后就傻眼了。以前的时候,他每次考试成绩从没有低于八十分,可这次他只考了三十七分。另外两个用练习册考试的人也很惨,一个考了七分一个考了十分。
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索强把所有人的成绩排出名次在课堂上进行了公布,对成绩好的人进行了表扬对成绩不好的人进行了批评。从来没有出过前三名的李清明一下子排到了好几十名,彻底成了“差生”,他心里有委屈也有不甘,他当场留下了“悔恨”的泪水。李清明这么狼狈的样子很多人都看到了,等到下课的时候还有好几个人跟在索强的后面说:“老师,李清明哭了。”不知道是出于关心还是别的什么意思。索强是怎么回答的李清明并没有听清楚,好像是“那是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这样的话,这就是事情的全部经过。
李清明记得小时候作文课上老师最喜欢出的一个题目当属《我最难忘的一件事》,这个题目在考试的时候也很常见,可惜李清明总没什么可说的,憋了半天也写不出多少字。其实这次流泪的经历对李清明来说就很难忘,要不然他也不会在二十年后回想起来还有那么多感触。那么就借此机会重写一下这个作文吧,虽然可能格式不规范,用词可能不恰当,甚至语句有语病,精于应试教育的小学生都嗤之以鼻,但是其间生活阅历和经验是货真价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