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人者,谋事者,谋天下者,皆是谋心。——题记
这世间每一个事件都有它的起因,去掉遮蔽的虚无,才能究其根本。而这世间的每一个人,来来往往,或为利,或为名,或为权。
而今天下,划分三国:郑、吴、楚。楚国强盛,居于北侧,兵强马壮,国土面积最大。吴国居于西侧,物产丰富,商贸发达,面积却是三国最少。郑国是居于东侧的一个国家,兵多粮足,国土面积只属第二。
五十年前三国争斗,战乱频发,至如今三国鼎足而立,相互制约,几十年来小摩擦不断,大战事却很少。而其中的勾心斗角,明争暗斗,却不为人知。每个国家的君主都是虎视眈眈,暗自生息,巧妙布局,期待有崛起的那一天。
国家安定,百废待兴,各国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因此商贸发展的很快,店铺林立,出现了大量的商人。因为以前的战乱,商人携带金银铜板不便,早已出现的银票也因此开始风行。
最初的银票是吴国最先出现的,当时是为了携带大量金银的商户行动方便,由吴国几个信誉好的大商户联合发明的。他们联合成立专门兑换银票的钱庄,存钱的人可以将钱财存在他们的钱庄里,凭借银票可以到他们开设在吴国各地的钱庄分部取出钱财。这样避免了搬运金银和铜板,商人进行大额买卖时,银票随时可以兑换成现钱,甚至于直接拿银票交易。于是银票在交易中使用越来越多,甚至可以当了货币来使用,后来传到了其他国家,各国商家纷纷效仿,到了五十年前的战争之时,银票已经获得朝廷的认可,朝廷买卖粮草时就用的银票。直到后来三国鼎立,各国朝廷发觉其中的好处,先后在户部设立银票印发的部门,由此官方开始发行银票。
银票变成了钱,这一张白纸有了自己的意义后便是身价百增。这钱财的事情是世人躲不开的事情,而许多人也是因为钱财而走上不一样的人生轨迹。
刘家里是郑国腹地的一个小镇,传说是很久以前一个姓刘的大财主的后人聚集之地。但是到如今,小镇只有穷人扎堆儿,财主不知道在哪家里了。
顾一是小镇上为数不多的读书人,刚刚年满一十八岁,考了秀才却没有再考上去。不过人倒是写的一手好字,读书之余他便会支一个摊儿,专门为人写点信,帮别人写点状纸,赚点钱糊口。
要说能读书的人在刘家里都是富人,顾一家之前也是地主之家,但是也经不住意外来的灭顶之灾。
顾一父母以前在刘家里镇上开了一家钱庄,两个人兢兢业业把钱庄发展壮大,成为刘家里的富人,私家大别院更曾经是整个镇上的一景。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在顾一十七岁赶考的那几日,一伙儿强盗洗劫了顾家,抢走了所有的钱财,一家人被灭口,又一把火毁尸灭迹。他在外考试,虽然落了榜,但是幸运的躲过一劫。等他回来的时候,顾家大别院烧的就剩下断壁残垣和院墙外边的一棵槐树黑漆漆的根了。
后来打听才知道当初把强盗引去的正是家里的仆人,那家仆平日里也规规矩矩笑脸相迎的,没想到葬送了家里几十口人命的也是他。
顾家钱庄曾经挂过一副字,据说是一位名叫张炳堂的大家写的,顾一印象很深。他父亲经常叮嘱顾一要细细琢磨,关键时候会给自己指明道路。以前一直不是很明白,仅仅以为是未来继承钱庄迎来送往的,经过这次劫难之后倒是有了明悟,于是顾一就把这句话放在了案头,正是“人心如鬼对,钱财须深藏”。
“小顾啊,帮阿婆读一读这封信啊。”
这天下午,顾一刚在路边摆好摊,就来了一位阿婆。小镇上识字的人很少,经常来信就到顾一这边读给他们听。这一封信是她在外经商的儿子的家书,顾一开了信封,展开信纸,照着一字一句的读给阿婆听。阿婆年纪大耳朵还不好用,还得提高嗓门。通过读这一封一封的信,顾一倒是了解了世间诸多的奇闻异事,也了解了各国各地的一些风土人情。
“……娘,现在吴国的米面开始涨价,这可怎么让人活下去,生意开始难做,铜钱越来越轻……预计今年年底归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顾一读完了信,阿婆给了顾一三个铜板,欢天喜地的去了。到了阿婆这个年纪,再也没有孩子归家更让人开心的事了。
送走阿婆,又守了一会儿摊,顾一看着小镇人来人往,去买菜的厨子,抱着包裹的旅人,挎着剑的少年,各色人等都在奔着自己的前途。可是自己的前途在哪里呢?
顾一思考了一会儿人生,天也擦了黑,到时间收摊回去。顾一在刘家里这个小镇,就这么过着简单重复的小生活。
穷人就有自己的穷住处,小土屋一间,半边书房半边床。顾一刚进了自己的小屋还没坐稳,一个娇娇弱弱的声音从窗户外传过来。
“顾哥哥,回来了嘛?”
顾一为省油灯钱,不到实在看不见东西了不轻易点灯。
“回来了。”
顾一一边应道一边开门,门外站着一个娇弱的少女,不过十六七岁。挎着一个小篮子,一身粗布麻衣遮不住姑娘的玲珑身材,不施粉黛却展现出素净灵动的面容。看门开,顾一出现,姑娘稍稍松了一口气。
“我带了些吃食,我担心顾哥哥又不吃饭……”
这是与顾一同是长大的苏恬,小时候顾一一跑出家门就去找苏恬玩儿,顾一家道中落后也没有因此疏远的善良小姑娘。而到了这个年龄,两个人心里都多了许多不一样的心思。现在顾一每天出摊赚钱,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明媒正娶苏恬进门。
“谢谢恬儿,每天都来给我送吃的。”顾一盯着苏恬的小脸,笑道,“还是恬儿挂念我。”
苏恬被顾一盯得脸红,听他这么说更是害了羞,扭捏了两下转身跑进暮色里。
“恬儿下次再来。”
顾一意犹未尽的回了房里,吃完了饭,又掌灯读了一会儿书,看着看着恬儿的脸就蹦到脑海里,怎么也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