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菊花的魔力
青春和活力是属于孩子们的,他们享受着整个世界的友善和偏爱。
——蒙田
当时谢劳克在新泽西州庞姆特湖的圣玛丽教堂教书。10月份,在一次宗教课上,她向班上8岁的学生宣布了她的计划:“我希望所有的同学能在学校附近做些额外的工作,挣些钱。然后用这些钱买些感恩节晚餐用的食品,送给那些可能连顿像样的晚餐都吃不上的人。”
谢劳克想让孩子们自己去体验书上所讲的:给予比接受更能使人愉快。并想让他们明白,信仰可不光是知道和讲说一些悦耳动听的美妙言词,更重要的是人们应该做些什么,将它变成活生生的现实。她希望他们能够切身感受到自己具有能使生活发生变化的力量。
在感恩节那个星期,男孩子和女孩子们早早就来到班上,手里得意地攥着自己挣来的辛苦钱。他们为此去耙过树叶,这从他们手上起的水泡可以看出来;他们摆过餐桌,洗过碗碟,帮助看护过小弟小妹们。现在呢,他们可真等不及了,只想赶快去买东西。
当他们在超级市场的过道里穿梭般地跑来跑去时,谢劳克负责照管他们。最后,当他们推着满载着火鸡和花色配菜的小车向结账处走去时,一个孩子忽然又发现了“新大陆”,这又使他们飞奔起来。
“看!花!”克瑞斯汀大喊起来,紧跟着是孩子们旋风般地飞跑,冲向节日植物陈列处。
谢劳克极力劝说他们要实际一些,用余下的钱再多买些主食,这样可以多吃几顿。看自己白费了一番口舌没有起到效果,最后只好说:“花又不能吃。”
“可是,谢劳克小姐,”回答她的是一片尖细的吵吵声,“我们就想买花!”
看着眼前那么多排列整齐的鲜花,谢劳克终于让步了。很多花瓶里插着五颜六色的大朵儿鲜花,有赭色的、金黄的,还有像葡萄酒那样的红色的。而镶嵌在众多陈列品正中的,是一盆与其他花色颇不协调的紫色的菊花。“她一定会喜欢这盆花的。”当孩子们把这盆紫色的植物费力地搬到小车上时,他们一致这样认为。
镇上办事处已经给了他们一个人名和地址,这是一位已经孤独地生活了许多年的、穷苦的老奶奶。不一会儿,他们就颠簸在一条坎坷不平的土路上,去寻找老奶奶的住处了。这时车厢里可没有那种超俗的气氛。“你挤着我了。”一个声音大喊。“我可害怕见陌生人!”另一个说。置身在这些你推我挤、不停蠕动、格格发笑的孩子们,还有那盆不起眼的紫色菊花中,谢劳克不禁怀疑,她的那些“给予”和“接受”的说教是否真能起到作用,为孩子们所接受。
最后,他们终于在一座掩在树林中的小房子前停了下来。一个身材瘦小、满脸倦容的老妇人来到门口,迎接他们。
谢劳克的那群孩子们匆匆地去搬运食物,当一个个盒子被搬进去时,老奶奶“噢” “啊”的惊叹声,使她的小客人兴奋极了。当埃米把那盆紫菊花放在柜子上时,老奶奶大吃一惊。谢劳克想,她一定在想,这要是一盒麦片或是一袋面粉该有多好啊!
“你喜欢在这儿看到这么一盆花吗?”迈克尔问,“我的意思是说,在这个树林子里?”
老奶奶高兴起来,给孩子们讲了许多生活在她周围的动物的故事,还告诉孩子们,小鸟怎样成群飞来,吃她放在地上的面包屑。“可能因为这样,上帝才派你们给我送来吃的。”她说,“因为我用自己的食物喂小鸟。”
他们回到了车上,在系安全带的时候,他们可以透过厨房的窗户直接看到屋子里。老妇人在屋子里向他们挥手告别,然后她转过身去,穿过房间,绕过那一盒盒的食物,绕过他们送给她的火鸡,绕过那些花色配菜,径直走到那盆菊花前,把脸埋在了花瓣里。当她抬起头时,嘴边挂着一丝微笑。此时,她脸上的倦容一下子不见了,在我们眼里,她好像变了一个人。
头一次,孩子们变得那么安静。就在那一瞬间,他们亲眼看到了自己的力量,这力量可以使别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而谢劳克自己,也从中明白了些什么。这奇迹的产生,并非来自成人实用的经验之谈,而恰恰来自孩子们天真丰富的情感。孩子们想到了,在这阴郁沉闷的11月,人们有时需要一盆温馨的紫色的鲜花。
一起行动吧
人生一世,总有些片断当时看着无关紧要,而事实上却牵动了大局。
——萨克雷
在旧金山一个干爽的冬日,有个女人开着红色的本田,后座堆满了圣诞礼物,开向湾区大桥的收费亭。“我付我自己和后面那六部车的钱。”她笑着说,拿出了七张交换票。
后面六个驾驶者一一来到收费亭,拿钱缴费,都被告知:“前面有个女士已经帮你付费了。祝你愉快!”
这是因为,这个开本田车的女人读了在朋友冰箱上一张资料卡上的话:“练习不经意的仁慈与不自觉的美德。”这个句子跳进她的脑海里,于是她就把它抄下来照着做。
它正是满布这个国家的地铁标语。
茱蒂?福尔曼在离她家100英里的仓库墙上看到同样的句子。留在她心里好几天之后,她决定开车回去把它抄下来。“我认为它太美了。”她解释她为什么要把这句话写在每一封信后面的原因——“它像来自上天的信息”。
她的丈夫弗兰克,也非常喜欢这个句子,他把它写在教室的布告栏上,给他七年级的学生们看。其中一个学生是当地一位专栏作家的女儿,后来专栏作家就让这句话见报了。她承认她很喜欢这句话,虽然不知道它的出处和它的含义。
两天后,她听到了安?赫伯特的消息。赫伯特是个高大、金发的40岁女人,住在马林——美国十大富庶之乡之一,就是她传出了这个信息。那是一家意大利腊肠餐馆,赫伯特把一张活页纸上写的这个句子记了下来,并在心里思考了几天。
“太棒了!”她旁边的人都这样说,并小心地把这句话记在自己的记事本上。
赫伯特说:“它的意思是,你想得太多都是画蛇添足,不经意做它就是了。”她自己有几个空想:一是粉刷教室以突破学校槁木死灰的外观,二是供应热食到镇里穷人的餐桌上,三是把钱偷偷塞进一个骄傲的老太婆的钱包里。赫伯特说:“仁慈比暴力更深入人心。”
现在这个句子散播开来,在汽车缓冲器的贴纸上、在墙上、在信纸和名片的末端。它散播时,同时也带动善良的游击战。
在波特兰、奥勒冈,人们会把硬币及时投入到陌生人的停车定时器中。在佩特森、新泽西,一打人会带着水桶、拖把和郁金香的球茎到颓败的公寓,从上到下把它打扫得焕然一新,身体虚弱的老主人只能茫然地看着他们微笑。在芝加哥,一个青少年因受到鼓舞铲清了门前道路上的雪。没人看见,“感觉真差。”他想,于是他又铲清了邻居门前的路。
这是一种正面的无政府状态、正面的失控与甜蜜的骚动。波士顿的一名妇人在支票背后签上“圣诞快乐!”圣路易斯的一个男人,他的车子被一个年轻女子从后头撞上了,他只对她摇摇手就让她走了,说:“只是小摩擦,别担心。”
不自觉的美妙行为也散播开来:有一个男人沿路种植水仙花,经过的车辆扬起的风将他的衬衫吹出了波浪。在西雅图,有个男人自组了一个卫生服务队,在高大建筑物中以超市推车收集垃圾。在亚特兰大,有个人拼命擦掉公园座椅上面的涂鸦。
他们说,如果你不让自己高兴点你就笑不出来——同样地,如果你没感觉到你的困惑也因这世界变得稍微好一点而被化解,你也做不出不经意的善行。
如果你没感觉到一种震惊、一种愉快的冲击,你也不会成为一个领受者。如果你是一个在交通高峰时段发现有人付了你的过桥费的人,谁知道这会不会鼓舞你以后为别人做点好事,在岔路上摇手让别人先行,对一个疲倦的店员微笑,或做些更大、更伟大的善行?就像所有革命一样,零星的善行刚开始时很缓慢,往往起自一个单纯的行动。你也一起来吧!
巧遇的启示
人的价值惟有与他人相照,才能衡量出来。
——尼采
伦博朗以前常为很多事情而忧虑。可是,1934年春的某一天,伦博朗正走在韦伯镇的街上,有一幕景象使他以后永远不再感到忧虑。事情发生的前后只有10秒钟,可是在那10秒钟里,他学到的关于如何生活的事情,比他过去10年里所学到的还要多。
伦博朗在韦伯城开过两年的杂货店,他不单是赔光了所有的积蓄,而且还借了债,花了7年的时间才还清。他的杂货店刚在前一礼拜六关门,当时他正准备到工矿银行去借点钱,以便到堪萨斯城去找一份差事。当时伦博朗像一个一败涂地的人那样在路上走着,完全丧失了斗志和信心。突然之间,他看见迎面走来了一个没有腿的人,坐在一个小小的木头平台上,下面装着从旱冰鞋上卸下来的轮子,他两手各抓着一片木头,撑着让自己滑过街来。伦博朗看到他的时候,他刚好已经过了街,正准备把自己抬高几英寸上到人行道上来,就在他把那小小的木头车子翘起来的时候,两人的眼光遇个正着,他对伦博朗咧嘴笑了一笑。“你早啊,先生,早上天气真好,是不是?”他很开心地说,当伦博朗站在那里看着他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是多么富有:自己有两条腿,能走路。伦博朗顿时对自己的自怜感到羞耻。
伦博朗对自己说,如果他缺了两腿还能够这么快活,这么高兴,这么充满自信,自己这有两条腿的人当然也可以。顿时觉得自己的胸膛已经挺了起来。本来伦博朗只是想去向工矿银行借100美金的,可是现在勇气鼓励他去向他们借了200美金;本来想告诉朋友自己打算到堪萨斯城去试试看能否找份差事的,可是现在他能够自信地告诉他们说,自己要到堪萨斯城去找一份差事。此后,伦博朗借到了那笔钱,也找到了一份工作。
黄金与鲜花
善恶只在一念之间,悲欢贫富亦复如此。
——斯宾塞
自从传言有人在萨文河畔散步时无意发现金子后,这里便常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淘金者。他们都想成为富翁,于是寻遍了整个河床,还在河床上挖出很多大坑,希望借助它找到更多的金子。的确,有一些人找到了,但另外一些人因为一无所得而只好扫兴归去。
也有不甘心落空的,便驻扎在这里,继续寻找。彼得?弗雷特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在河床附近买了一块没人要的土地,一个人默默地工作。他为了找金子,已把所有的钱都押在这块土地上。他埋头苦干了几个月,直到土地全变得坑坑洼洼,他失望了——他翻遍了整块土地,但连一丁点金子都没看见。
六个月以后,他连买面包的钱都快没有了。于是他准备离开这儿到别处去谋生。
就在他即将离去的前一个晚上,天下起了倾盆大雨,并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雨终于停了,彼得走出小木屋,发现眼前的土地看上去好像和以前不一样:坑坑洼洼已被大水冲刷平整,松软的土地上长出一层绿茸茸的小草。
“这里没找到金子,”彼得忽有所悟地说,“但这土地很肥沃,我可以用来种花,并且拿到镇上去卖给那些富人。他们一定会买些花装扮他们华丽的客堂。如果真这样的话,那么我一定会赚许多钱,有朝一日我也会成为富人……”
彼得仿佛看到了将来,美美地撇了一下嘴说:“对,不走了,我就种花!”
于是,他留了下来。彼得花了不少精力培育花苗,不久田地里长满了美丽娇艳的各色鲜花。
他拿到镇上去卖,那些富人一个劲地称赞:“噢,多美的花,我们从没见过这么美丽鲜艳的花!”他们很乐意付少量的钱来买彼得的花,以便使他们的家庭变得更富丽堂皇。
五年后,彼得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成了一个富翁。
“我是唯一的一个找到真金的人!”他时常无不骄傲地告诉别人,“别人在这儿找到黄金之后便远远地离开,而我的‘金子’是在这块土地里,只有诚实的人用勤劳去采集。”
当遭遇拒绝时
要从容地着手去做一件事,但一旦开始,就要坚持到底。
——比阿斯
一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到一家公司应聘财务会计工作,面试时即遭到拒绝,理由是她太年轻,公司需要的是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资深会计人员,女大学生却没有气馁,一再坚持。她对主考官说:“请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参加完笔试。”主考官拗不过她,答应了她的请求。结果,她通过了笔试,由人事经理亲自复试。
人事经理对这位女大学生颇有好感,因为她的笔试成绩最好。不过,女孩儿的话让经理有些失望,她说自己没工作过,唯一的经验是在学校掌管过学生会财务。他们不愿找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做财务会计。人事经理只好敷衍道:“今天就到这里,如有消息我会打电话通知你。”
女孩儿从座位上站起来,向人事经理点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一美元双手递给人事经理:“不管是否录取,请都给我打个电话。”人事经理从未见过这种情况,竟一下呆住了。不过他很快回过神来,问:“你怎么知道我不给没有录用的人打电话?”
“您刚才说有消息就打,那言下之意就是没录取就不打了。”
人事经理对这个年轻女孩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问:“如果你没被录用,我打电话,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请告诉我,我在什么地方不能达到你们的要求,我在哪方面不够好,我好改进。”
“那一美元……”
没等人事经理说完,女孩儿微笑着解释道:“给没有被录用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所以由我付电话费,请你一定打。”
人事经理马上微笑着说:“请你把一美元收回。我不会打电话了,我现在就正式通知你,你被录用了。”
就这样,女孩儿用一美元敲开了机遇的大门。
细想起来,其实道理很简单:一开始便被拒绝,女孩儿仍要求参加笔试,说明她有坚毅的品格。财务是十分繁杂的工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是不可能做好的。她能坦言自己没有工作经验,显示了一种诚信,这对搞财务工作尤为重要。即使不被录取也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评价,说明她有直面不足的勇气和敢于承担责任的上进心。女孩儿自掏电话费,说明了思维的灵活性,并巧妙地展示了自己公私分明的良好品德,这更是财务工作不可或缺的。
乞丐的尊严
自尊的本能绝不亚于食欲的本能。
——汤普森
每一个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有尊严,这是他们生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即使是乞丐也不例外。
吉姆曾经在流浪汉聚集的地下通道里遇到一个乞丐。那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他衣衫破旧,抱着一把褪了色的旧吉他,唱着悲伤的歌曲。这样的情景,在这个城市每一天都可以见到。
“可以自食其力的人,却在这里乞求别人的施舍,他们为什么不觉得脸红?”想到这里,吉姆加快了脚步,向前走去。吉姆可不想为这样的人付出什么。忧伤的歌曲依然在吉姆的耳边萦绕,但是吉姆没有心情停住。
“先生,请等一等。”当吉姆走上台阶的时候,一个声音叫住了他,吉姆知道是那个乞讨的人。
“别人不给钱就算了,还要追上来要钱!这样的人我是绝对不会给他钱的。”想到这里,吉姆生气地对他说:“对不起,我没有钱给你,我现在很忙,请不要打搅我。”
“您误会了,我想问这是您的东西吗?”当吉姆看到他手里的钱包的时候,这才发现,那正是自己的钱包,里面有整整一万美金,这些钱要是丢了,吉姆的工作就完了。
刹那间,吉姆感到了羞愧,是自己误会了这个乞丐。他并不是向吉姆讨要什么,而是归还吉姆丢失的钱包。
吉姆非常激动地接过了钱包,为了表示谢意,他从钱包里拿了一张十美元的纸币,然后对乞丐说:“为了表示感谢,请接受我的一份心意!”
“先生,我是需要钱,但是我有自己的原则。”那个年轻的乞丐说道,“希望您今天有一个好心情,下次可要注意了。再见了,先生。”说完,又回到了原先的地方,继续弹那把旧吉他。
原本觉得并不怎样的吉他声突然变得如此的人性化,吉姆站在那里,感觉四周静悄悄的,只有悦耳的吉他声在耳边萦绕。
这就是乞丐的尊严。
生命的一课
有人喜欢对他人恶言恶语,是因为大部分的人都误以为肯定了他人的优点,就减损了自己的光荣。
——歌德
“你看那个胖子!”这种语言对于一个中学的新生来说也许很残忍,可是当年大家就是这样对待班上一个叫马特的男孩子的。大家都嘲笑他,耻笑他巨大的身体。他很胖,至少超重50磅。大家每次找人打篮球、棒球或者踢足球的时候,都不叫他。马特记得大家对他无休止的恶作剧:大家会故意用垃圾塞满他的置物柜;到图书馆借一堆书,趁着吃午饭的时候放在他桌上;上完体育课,大家把冰冷的水喷到他身上。
有一天上体育课时,马特被人推了一把,他整个人倒在马达德身上,重重地压在马达德的脚上。使坏的人诬赖马特,说他是自己倒下去的。全班的人都一直在旁边看着,马达德十分难堪,不知道自己该算了,还是该和马特打一架。马达德后来决定找他打架,以免毁坏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
马达德大声叫着:“马特,你过来。我们来较量较量!”
马特不想和马达德打架。但是大家都逼着他,让他和马达德单挑,不管他愿意不愿意。可怜的马特只好挥拳向马达德冲过来,但他不是美国拳击手乔治?福门,马达德对准他的鼻子重重地打了一拳,全班欣喜若狂。那个时候,体育老师刚好进来,看到他们在打架。后来他要大家到那个椭圆形的操场上去。
老师脸上挂着笑容,跟着大家走。他说:“我要你们两个人到外面,牵着对方的手跑步。”
全班哄堂大笑。他们两个人都不敢相信,老师竟然要他们做那种事,他们都觉得好丢脸。但是马特和马达德还是“牵着手”一起跑了一里。
和马特跑步的时候,马达德记得自己看清了他的脸,他的鼻血一直往下流,庞大的身躯越跑越慢。马达德突然惊醒:在他旁边的是个普通人,和他没什么不同。他们彼此看看对方,便笑了起来。从那之后他们就变成了好朋友。
马达德和马特牵着手,绕着操场跑步,马达德不再觉得他是个胖子,也不再认为他很愚笨。他是一个好人,有自己的内在价值,可以超越所有外在的事物。被迫和一个人手牵手跑步,而且单单只跑了一里路,就学到这么多道理,马达德真的惊讶不已。
把敌人也要当人
爱你的仇敌吧,就像爱你的兄弟,因为爱可以溶解一切仇恨。
——梭罗
1944年冬天,苏军已经把德军赶出了国门,成百万的德国兵被俘虏。每天,都有一队队的德国战俘面容憔悴地从莫斯科大街上穿过。当德国兵从街道走过时,所有的马路都挤满了人。苏军士兵和警察警戒在战俘和围观者之间。围观者大部分是妇女。她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战争的受害者,或者是父亲,或者是丈夫,或者是兄弟,或者是儿子,都让德寇杀死了。她们每一个人,都和德国人有着一笔血债。
妇女们怀着满腔仇恨,当俘虏们出现时,她们把一双双勤劳的手攥成了拳头。士兵和警察们竭尽全力阻挡着她们,生怕她们控制不住自己的冲动。
这时,最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位上了年纪的妇女,穿着一双战争年代的破旧的长筒靴。她走到一个警察身边,希望警察能让她走近俘虏。警察同意了这个老妇人的请求。
她到了俘虏身边,从怀里掏出一个用印花布方巾包裹的东西。里面是一块黑面包,她不好意思地把这块黑面包塞到了一个疲惫不堪的、两条腿勉强支撑着的俘虏的衣袋里。看着她身后那些充满仇恨的同胞们,她开口说话了:“当这些人手持武器出现在战场上时,他们是敌人。可当他们解除了武装出现在街道上时,他们是跟所有别的人,跟‘我们’和‘自己’一样具有共同外形、共同人性的人。”
于是,整个气氛改变了。妇女们从四面八方一齐拥向俘虏,把面包、香烟等各种东西塞给这些战俘。
这些人已经不是敌人了,这些人已经是人了……
不能走路的狗
谁要能看透孩子的生命,就能看到堙埋在阴影中的世界。
——罗曼?罗兰
哥哥姐姐都去上学了,3岁的贝基很孤单,格外渴望玩伴。母亲朱丽叶许诺给她买条狗,于是,她想象中的小狗每天都会出现。中午,朱丽叶刚洗好餐具,贝基跑了进来,激动得脸颊发红:“妈妈,快来看我的小狗。”朱丽叶叹了口气,这无疑又是女儿的想象。“妈妈,它不能走路了。”
“不能走路?”朱丽叶感到这似乎有点不对劲。以往她想象的小狗都是了不起的小东西,一只会用鼻子平稳地顶球,另一只在地球上挖了个洞,还有一只能在拉紧的绳索上跳舞。为什么会突然出现一条不能走路的狗?“好吧,宝贝。”正当朱丽叶准备跟女儿出去看看时,女儿已经消失在灌木丛里了。她喊道:“你在哪儿?”那边传来贝基的声音:“我在这边的橡树桩里,妈妈。”
朱丽叶一面用手遮挡住炙热的阳光,一面分开多刺的枝条,她看到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场面:贝基跪在地上,而那脚爪插在沙土中、头枕在贝基膝盖上的,分明是一条狼。“贝基,不要动。”朱丽叶向前靠近了一点,狼颤抖起来,牙齿咬得咯咯直响。“没事了,孩子,”贝基小声地说,“别怕,这是我妈妈,她也会爱你的。”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当贝基用她的小手抚摸狼毛发蓬乱的头时,朱丽叶听到狼尾巴在橡树桩里轻柔的敲击声。她的喉咙一阵阵发紧。她伸出双手:“宝贝,把它的头放下,到妈妈这边来。我们去找人救它。”
贝基不情愿地站起来,吻了吻狼的鼻子,才慢慢走到母亲身边。朱丽叶抱着女儿跑到畜棚找牧牛工布莱恩帮忙,然后送她回家。
朱丽叶再次回到灌木丛,布莱恩正低头望着狼:“这是墨西哥灰狼,它伤得很重。”它呜呜地叫着,紧接着人们都闻到一股腐臭的味道。贝基又跑了过来,把狼的脑袋放在了自己的膝盖上,这次他们都听到了灰狼尾巴发出的砰砰声。下午,朱丽叶的丈夫比尔和兽医多克去看了那条狼,多克为它清洗了枪伤,注射了一剂青霉素,又为它的断腿接上了金属棒。“好了,现在你们有了自己的墨西哥灰狼。”多克说,“它有3岁大,这种狼不易驯养。不过这庞然大物居然与贝基亲近,让人惊讶。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在动物和孩子之间。”贝基给它取名拉尔夫,每天都带水和食物去看它。
拉尔夫恢复得很慢。比尔一家担心它的肌肉会萎缩,就为它按摩后肢,他们知道它在忍受疼痛,它总是低垂着眼睛,但从未试图回头咬按摩它的手。4个月后,拉尔夫终于站起来了,它瑟瑟发抖,虚弱的四肢似乎难以承受沉重的身躯。力量完全恢复后,它每天都跟着贝基四处闲逛,贝基有时低头和它耳语,似乎与它分享着大自然的种种奥秘。到了晚上,它就独自回到橡树桩那块属于自己的领地。贝基第一天去上学令拉尔夫很伤感,校车开走后,它一直趴在路边等候;贝基放学回来,它就在她身边雀跃,这样的欢迎仪式持续了贝基的整个学年。拉尔夫在农场生活了12年,一直很快活。
然而,那年春季它消失在周围的山里有好几个星期,比尔一家为它的安全担心不已,毕竟这是母牛生产的季节,周围的农场都在提防北美草原狼、美洲狮和野狗。
邻居告诉他们,他射杀了一条母狼,并打伤了和它在一起的公狼。晚上,拉尔夫带着新的枪伤回到家中。贝基已经15岁了,习惯性地把拉尔夫的头放在自己的膝盖上;拉尔夫也15岁了,但已进入暮年。当比尔把子弹取出来时,朱丽叶的思绪又回到了过去,仿佛又看到那个胖嘟嘟的小女孩抚摸着灰狼的头,小声地说:“孩子,别怕。这是我妈妈,她也会爱你的。”
拉尔夫虽伤得并不严重,却再也没能好起来。曾经华丽光滑的毛变得干枯无光,白天它只是静静地躺着,但是每到夜晚,就消失在群山里。终于有一天,他们发现它死了,在橡树桩前伸展着身体,似乎带着它曾经有过的一点骄傲。
“我会很想它的。”贝基哭道。当朱丽叶准备用毯子把拉尔夫盖上时,周围灌木丛里传来沙沙的声音让他们吃惊不小。贝基走过去察看,树丛里面露出两只小小的黄色眼睛,拉尔夫的孩子!难道临死前的一种本能告诉它,失去了母亲的孩子在这里会安然无恙?就像它从前那样?贝基把这个小东西抱在怀里,热泪滚滚而下。“没事了,小……拉尔夫。”贝基喃喃道,“别怕,这是我妈妈,她也会爱你的。”
没有理由失礼
品德,应该高尚些;处世,应该坦率些;举止,应该礼貌些。
——孟德斯鸠
在查尔斯小的时候,他常在父亲开的杂货铺里帮忙。在那儿工作的都是成年人,父亲希望儿子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杂货铺里有一个不怎么受欢迎的人,伙计们背地里都叫他“堕落的老家伙”。大家都知道他对妻子不忠的事,从道德上来讲,他绝对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查尔斯对这个人的人品也有所耳闻,所以与其他孩子一样,对他很不尊重。孩子们称呼其他成年男性都是“某某先生”,而对于这个“老恶棍”,他们却只愿意称他为“乔”。
查尔斯的父亲有一天听到了儿子与“乔”的对话,于是便把儿子叫到了办公室里。
“儿子,”父亲说,“我曾经告诉过你,跟长辈说话一定要谦恭。但是刚才我听到你在大声叫‘乔’。”
儿子向父亲解释,为什么他要故意把“乔”和“史密斯先生”或“布朗先生”区别对待。
最后,儿子告诉父亲,“先生”一词是留给值得尊敬的人的,而那个家伙他不配!
“他配不配是他的事,而你这样对待他是你的问题,现在失礼的是你,年轻人!”父亲说,“对另一个人有看法不是你失礼的借口!”
这是他父亲给他上的一堂意义深远的课,这件事一直伴随着查尔斯,即使是在他成为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之后也是如此。
至高境界的宽容
宽恕可以交友,当你能以豁达光明的心地去宽容别人的错误时,你的朋友自然就多了。
——罗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发生激战,最后两名战士与部队失去了联系。他们之所以在激战中还能互相照顾、彼此不分,因为他们是来自同一个小镇的战友。两人在森林中艰难跋涉,互相鼓励、安慰。
十多天过去了,他们仍未与部队联系上,幸运的是,他们打死了一只鹿。这一天他们在森林中又遇到了敌人,经过再一次激战,两人巧妙地避开了敌人。就在他们自以为已安全时,只听到一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年轻战士中了一枪,幸亏伤在肩膀上。
后面的战友惶恐地跑了过来,他害怕得语无伦次,抱起战友的身体泪流不止,赶忙把自己的衬衣撕了用来包扎战友的伤口。
晚上,未受伤的战士一直叨念着母亲,两眼直勾勾的。他们都以为他们的生命即将结束,身边的鹿肉谁也没动。天知道他们怎么过的那一夜。第二天,部队救出了他们。
事隔三十年后,那位受伤的战士安德森说:“我知道谁开的那一枪,他就是我的战友。他去年去世了。三十年前他抱住我时,我碰到了他发热的枪管,但当时我就宽恕了他。我知道他想独吞所有的鹿肉,但我也知道他那样做是为了活下来见他的母亲。此后三十年,我装着根本不知道此事,也从不提及。战争太残酷了,他母亲还是没能等到他回来,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他跪下来,请求我原谅他,我没让他说下去。我们又做了二十几年的朋友,我没有理由不宽恕他。”
快乐的真谛
所谓内心的快乐,是一个人过着健全的、正常的、和谐的生活所感到的快乐。
——罗曼?罗兰
一家卖甜甜圈的商店前挂了一块招牌,写着: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的差别十分微妙,乐观者看到的是甜甜圈,而悲观者看到的则是甜甜圈中间的洞。
这个短短的幽默句子透露了快乐的本质。事实上人们眼睛看见的,往往并非事物的全貌,只看到自己想寻求的东西。
有一天,丹尼丝站在一个珠宝店的柜台前,把一个放着几本书的包裹放在旁边。当一个衣着讲究、仪表堂堂的男人进来,也开始在柜台前看珠宝时,她礼貌地将自己的包裹移开。但这个人却愤怒地瞪着她,告诉她,自己是个正直的人,绝对无意偷她的包裹。并且他觉得受到侮辱,重重地将门关上,走出珠宝店。
丹尼丝十分惊讶,这样一个无心的动作竟会引起别人如此的震怒。后来她领悟到,这个人和自己是生活在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其实,外在世界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个人内在态度不同罢了。
过几天的一个早晨,丹尼丝一醒来便心情不佳,觉得这世界是多么枯燥,想到这一天又要在单调的例行工作中度过时,不禁感到愤怒、无助。当她挤在车阵中缓缓向市中心前进时,她满脸怒气地想:为何有那么多笨蛋也能拿到驾驶执照?他们开车不是太快就是太慢,根本没资格在高峰时间开车,这些人的驾照都该被吊销。
后来,她和一辆大型卡车同时到达一个交叉路口,丹尼丝心想:“这家伙认为他开的车大,一定会直冲过去。”但就在这时候,卡车司机将头伸出车窗外,向她招招手,给她一个开朗、愉快的微笑。在丹尼丝将车子驶离交叉路口时,她的愤怒突然完全消失,心胸豁然开朗。
这位卡车司机的行为使丹尼丝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但事实上,这个世界依旧,不同的是人们的态度。
白色金盏花
坚持之于勇气,正如轮子对于杠杆,那是支点的永恒更新。
——雨果
当年,美国一家报纸曾经刊登一则令人心跳的启事:一家园艺机构重金悬赏欲求纯白金盏花。其赏金额度之高,让每个人都想跃跃欲试。此事在当地引起轰动。
在自然界,金盏花除了金色,就是棕色,要想培育出白色新品种,那简直就是上天揽月下海擒龙。很多人一时冲动试过之后,就把那则启事抛至脑后:算了吧,什么纯白金盏花!
20年后的一天,那个园艺机构意外地收到一件邮品,里面居然是100粒“纯白的金盏花”的种子,另有一封热情的应征信。
这些种子来自何方神圣?
谜底很快就揭开了,寄种子的原来是个年逾七旬的老太太,她是一个真正的花迷。
当年,她看到那则启事后,就怦然心动,马上动手操作,虽然遇到8个子女的一致反对。她还是执著地干下去。
一年之后,等到金盏花盛开,她就从盛开的花朵中筛选出更淡的花去选种栽培。
次年,她又撒下这粒种子,然后再从盛开的花中筛选出更淡的花去选种栽培。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在20年后的一天,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在花园里,出现了一朵白色的金盏花,那个白呀,如银似雪,美极了。
至此,一个连专家都感到束手无策的大难题,竟在一位对遗传学一无所知的老太太手中自动破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的奇迹。
你是上帝的妻子吗
寻求快乐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是不要期望他人的感恩,付出是一种享受施与的快乐。
——卡耐基
纽约,12月一个寒冷的日子,一个大约10岁的小男孩站在百老汇一家鞋店的门前,他光着脚,隔着橱窗呆呆地往里面看,身子因为寒冷而颤抖。
一位女士走近男孩,问道:“小家伙,你这么认真地在看什么?”
“我曾经请求上帝赐给我一双鞋子,我想知道这里面有没有。”男孩回答。
女士牵起他的手,走进店内。她让店员给男孩拿来半打袜子,然后她又问店员,可否打来一盆热水,再拿一条毛巾。店员欣然照办了。
她把小家伙带到店堂后面,脱下手套,跪下,将男孩的脚放进热水里,为他洗脚,然后用毛巾擦干。
这个时候,店员拿着袜子回来了。女士取出其中一双为孩子穿上,又为他买了一双鞋,再把剩下的几双袜子包起来交给男孩。
在鞋店门口,女士拍着小男孩的头说:“小伙子,你现在觉得舒服一点儿了吗?”
当她正要转身离去的时候,小男孩在后面拉住了她的手,抬头注视着她的脸。
他的眼中含着泪水,用颤抖的声音问这位女士:“你是上帝的妻子吗?”
这是詹姆斯的儿子
富翁用慈善获得名誉,穷人用操守维护尊严。
——茹贝尔
有一年夏天,拉姆的父亲叫他去为自己的农场买些铁丝和修栅栏用的木材。当时拉姆16岁,特别喜欢驾驶自家那辆“追猎”牌小货车。但是这一次他的情绪可不那么高,因为父亲要他去一家商店赊货。
16岁是满怀傲气的年龄,一个年轻人想要得到的是尊重而不是怜悯。当时是1976年,美国人的生活中到处仍笼罩着种族主义的阴影。拉姆曾亲眼目睹过自己的朋友在向店老板赊账时屈辱地低头站着,而商店的老板则趾高气扬地盘问他是否有偿还能力。拉姆知道,像他这样的黑人青年一走进商店,售货员就会像看贼一样地盯着他。拉姆的父亲是个非常守本分的人,从来没有欠账不还的情况。但谁知道别人会不会相信他们?
拉姆来到戴维斯百货商店,只见老板巴克?戴维斯站在出纳机后面,正在与一位中年人谈话。老板是位高个子男人,看上去饱经风霜。拉姆走向五金柜台时,慌张地对老板点了点头。拉姆花了很长时间选好了所需要的商品,然后有点胆怯地拿到出纳机前。他小心地对老板说:“对不起,戴维斯先生,这次我们得赊账。”
那个先前和戴维斯谈话的中年人向拉姆投来轻蔑的一瞥,脸上立刻露出鄙视的神色。然而戴维斯先生的表情却没有任何变化,他很随和地说:“行,没问题。你父亲是一位讲信用的人。” 说着,他又转向中年人,手指着拉姆介绍道:“这是詹姆斯?威廉斯的儿子。”
米莎太太的小费
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泰戈尔
第一次走出乡村的米莎太太,拖着两个很大的行李箱,走进了候机大厅。环顾四周,寻觅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说好要来接她的侄子。她轻叹了一口气,只好坐下来等候。
因为刚刚做过肾脏手术,米莎太太一直要频繁地上厕所,可是她又不敢丢下行李箱不管。她带的许多东西虽然不是很值钱,但却很珍贵,因为那是她给远在都市里的亲友们积攒了多年的礼物。她只得一边忍耐着,一边焦急地东张西望,盼着侄儿早点出现。
“太太,需要帮忙吗?”一个坐在旁边候机的年轻人,面带微笑地问她。
“哦,不,暂时不需要。”米莎打量了年轻人一眼。
身着休闲服的年轻人掏出一本书,专心致志地阅读起来。
“这个不守时的家伙,等会儿非得训斥他不可。”米莎太太开始埋怨起来。
又过了一会儿,米莎太太实在忍不住了,她向身旁的年轻人恳求道:“请帮我照看一下行李,我去一趟洗手间。”
年轻人非常愉快地点了点头。
米莎太太很快回来了,她感激地掏出一美元,递给年轻人:“谢谢你帮我照看东西,这是你应得的报酬。”
望着老人一脸的认真,年轻人回一声“谢谢”,接过钱放进了衣兜。
这时,米莎太太的侄子快步从门口走了进来,他刚要解释迟到的原因,忽然惊喜地冲着老人身旁的年轻人叫道:“你好,盖茨先生。没想到你会在这里候机!”
“哦,是的。我的工作需要我经常到处跑。”年轻人收起书,准备去检票口检票。
“哪个盖茨?”米莎太太不解地追问道。
“就是我常常跟您说起的世界首富,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先生啊!”
“啊,我刚才还给过他一美元的小费呢。”米莎太太满脸自豪地说。
“他真的接受了你一美元的小费吗?”侄子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没错,我很高兴今天在候机的时候还有一美元的收入,因为我帮助这位太太做了一件很小的事。”盖茨回头坦然地答道。
无价的10美元
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
——莎士比亚
很多年前,一个富有的老人和他年轻的儿子生活在一起。两人都非常热爱收藏,他们拥有大量世界各国珍贵的艺术品。
一年冬天,他们的国家卷入了战争,年轻人毅然应征入伍。不幸的是,几个星期后他便战死沙场。
圣诞节的早晨,一阵敲门声唤醒了这位日夜思念儿子的老人。他打开房门,看见一位手里提着大包裹的士兵正向他敬礼。 士兵向老人介绍道:“我是您儿子的战友。我给您带回了他的一幅画像。”
儿子的这幅肖像画成了老人最为珍贵的财产,他将它挂在客厅的正中央,天天对它凝视。相比之下,他觉得家里收藏的所有无价珍品,都黯然失色。
第二年春天,这位可怜的老人得了一场大病,不久就去世了。根据老人的遗愿,他收藏的所有艺术品将在这一年圣诞节那天拿出来拍卖。
这个时候终于到来了。收藏家们从世界各地聚集到拍卖现场,希望竞购到慕名已久的稀世珍品。
出乎人们意料的是,拍卖会由一件非常普通的作品——老人儿子的肖像画开始。拍卖师介绍了这幅画的来历后,向众人征求一个拍卖底价,但是会场里一片沉寂。
“有谁愿意出价100美元买下这幅画吗?”拍卖师问道。没有人说话。
“50美元呢?”还是没人答应。
这时,人群中间传来一个不耐烦的声音:“谁会对那幅粗劣的画像感兴趣呢?快把所有的珍品展示出来吧!”
赞同声、附和声此起彼伏。
“不,我们必须首先拍卖这一幅,这是遗嘱的要求。”拍卖师坚决地说。
“谁愿意买下这幅肖像?”过了很久,拍卖师再一次问道。
“10美元你会卖吗?因为我身上只有这么多钱……”在后排的走道上,老人家里的一个清洁工十分难为情地问道。
不少人扭过头看他,脸上露出不屑的神色。
“还有没有人愿意出更高的价钱?”拍卖师大声问道。
没有人回应。拍卖师扫视了一眼拍卖厅,然后高声喊道:“10美元一次!10美元二次!10美元三次!好,成交!”
拍槌重重地落了下来。顿时,拍卖厅里的人群开始骚动起来:“现在,可以正式拍卖了吧?”
拍卖师无声地环顾了一下四周,郑重地宣布:“拍卖到此结束!”
“为什么?为什么?我们千里迢迢赶来,难道是要看你拍卖一幅名不见经传的10美元肖像吗?”
“不!不止这些。按照这位老人——也就是肖像中这位儿子的父亲的遗嘱,谁买下那幅肖像画,”拍卖师顿了一下,遗憾地看了看众人,“谁就可以同时得到他所收藏的全部珍品!”
天使的礼物
真诚的友谊如同完好的健康,其价值往往只有在失去之后才被意识到。
——科尔顿
有一艘轮船在海上发生了意外,乘客被迫离船逃生。
有三名素不相识的乘客,不约而同地漂流到一个荒岛。天连海,海连天,一望无际。这三名乘客来自不同的国家,较高者叫彼得,来自英国;年长者叫约翰,来自德国;年轻者叫汤姆,来自美国。他们相依为命,情同手足。
他们在荒岛上生活了三个月,尚未见一艘轮船或飞机经过。
有一天傍晚,当他们在沙滩上休息时,突然天空出现了一名天使,那天使对他们说:“今天是我的生日,我会实现你们每个人的心愿。”
“彼得,你要什么呢?”天使问。
“啊……等一等,让我想一想。”彼得一时想不起什么来。
“你呢?”
“天使啊,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我已离开他们很久,非常挂念,让我回家与他们团聚吧!”
“好!”天使一挥长袖,约翰就回到家里去了。
“汤姆,到你了,你有什么要求啊?”
“我出身贫穷,工作多年,生活依然一贫如洗,我要在曼哈顿买座高楼。”
“好!”天使又一挥长袖,汤姆立即回到曼哈顿,一夜之间成为两座大厦的拥有者。
“彼得,快点呀。我还要赶时间回去参加生日晚会呢。”
“唉,如果他们两人都在,就可以帮助我啦。”
“好。成全你吧。”天使又一挥长袖,约翰及汤姆又重现在彼得面前,那天使也就消失了。
两个淘金者
人生有两大目的:一是得到想要的东西;二是享受得到的东西。只有最聪明的人才能达到第二个目的。
——史密斯
两个墨西哥人沿密西西比河淘金,到了一个河汊分了手,因为一个人认为阿肯色河可以淘到更多的金子,一个人认为去俄亥俄河发财的机会更大。
十年后,入俄亥俄河的人果然发了财,在那儿他不仅找到了大量的金沙,而且建了码头,修了公路,还使他落脚的地方成了一个大集镇。现在俄亥俄河岸边的匹兹堡市商业繁荣,工业发达,无不起因与他的拓荒和早期开发。
进入阿肯色河的人似乎没有那么幸运,自分手后就没了音讯。有的说已经葬身鱼腹,有的说已经回了墨西哥。直到50年后,一个重2.7公斤的自然金块在匹兹堡引起轰动,人们才知道他的一些情况。当时,匹兹堡《新闻周刊》的一位记者曾对这块金子进行跟踪,他写道:这颗全美最大的金块来源于阿肯色,是一位年轻人在他屋后的鱼塘里面捡到的,从他祖父留下的日记看,这块金子是他的祖父扔进去的。
随后,《新闻周刊》刊登了那位祖父的日记。其中一篇是这样的:“昨天,我在溪水里又发现了一块金子,比去年淘到的那块更大,进城卖掉它吗?那就会有成百上千的人拥向这儿,我和妻子亲手用一根根圆木搭建的棚屋,挥洒汗水开垦的菜园和屋后的池塘,还有傍晚的火堆,忠诚的猎狗,美味的炖肉山雀,树木,天空,草原,大自然赠给我们的珍贵的静逸和自由都将不复存在。我宁愿看到它被扔进鱼塘时荡起的水花,也不愿眼睁睁地望着这一切从我眼前消失。”
学会感动
保留某种不完善会使事物显得有趣,并使人感觉到还有一点发展的空间。
——弗恩斯
麦迪逊公司成立以来,事业可谓蒸蒸日上。但因受到国际上恐怖活动的影响,今年的营业额却大幅滑落。
董事长知道,这不能怪员工,因为大家都为公司拼命的情景,丝毫不比往年差,甚至可以说,由于人人意识到经济的不景气,干的比以前更卖力。
这也愈发加重了董事长的负担,因为马上要过年了,照惯例,年终奖金最少加发3个月的工资,多的时候,甚至再加倍。
今年可惨了,算来算去,顶多只能给一个月的工资做奖金。
“这要是让多年来已被惯坏了的员工知道,士气真不知要怎样滑落!”董事长忧心忡忡地对总经理说:“许多员工都以为最少加两个月的工资,恐怕飞机票、新家具都定好了,只等拿奖金就出去度假或付账单呢!”
总经理也愁眉苦脸了:“好像给孩子糖吃,每次都抓一大把,现在突然改成两颗,小孩一定会吵。”
“对了!”董事长突然触动灵机:“你倒使我想起小时候到店里买糖,总喜欢找同一个店员,因为别的店员都先抓一大把,拿去秤,再一颗一颗往回扣。那个比较可爱的店员,则每次都抓不足重量,然后一颗一颗往上加。说实在话最后拿到的糖没什么差异。但我就是喜欢后者。”
突然,董事长有了主意……
没过两天,公司突然传来小道消息:“由于营业不佳,年底要裁员,上层正在确定具体实施方案。”
顿时人心惶惶了。每个人都在猜,会不会是自己被裁掉。最基层的员工想:“一定由下面杀起。”上面的主管则想:“我的薪水最高,只怕从我开刀!”
但是,不久之后,总经理就宣布:“公司虽然艰苦,但大家在同一条船上,再怎么危险,也不愿牺牲共患难的同事,只是年终奖金,绝不可能发了。”
听说不裁员,人人都放下心头的一块大石头,大家都在窃喜还不至于卷铺盖回家,这一切早压过了没有年终奖金的失落。
眼看新年将至,人人都做了过个穷年的打算,取消了奢华的交往和昂贵的旅游计划。
突然,董事长召集各单位主管召开紧急会议。
看主管们匆匆上楼,员工们面面相觑,心里都有点儿七上八下:“难道又变了卦!”
是变了卦!
没几分钟,主管们纷纷冲进自己的单位,兴奋地高喊着:“有了!有了!还是有年终奖金,整整一个月,马上发下来,让大家过个好年!”
整个公司大楼,爆发出一片欢呼,连坐在顶楼的董事长,都感觉到了地板的震动……
死乌鸦
要宣扬你的一切,不必用你的言语,要用你的本来面目。
——卢梭
在德国的一个小镇吴婆塔,住着一个穷织工。人们从来没听过他发牢骚,不论碰到什么愁苦烦忧,他总是说:“嗨,上帝会帮忙的!”
有一次,他的老板告诉他:“嗨,德比,等你织完了手头的这一匹布,就没有多少活儿可干了,你得等到六个月以后呢。”
德比听后很难过,他想:上帝啊!我该怎么把这事跟妻子说呢,六个月可是相当长的时间啊!
回到家里,他不得不把这个坏消息告诉了妻子,他的妻子哭了起来:“我们没钱的话,拿什么给孩子们买吃的和穿的呀!” 德比很着急,却不得不安慰着妻子,可此时他还能有什么好说的呢,他只能说:“嗨,上帝会帮忙的!”说完之后,他悄悄地溜出了家门,免得看见妻子伤心。
街上有几个孩子正在玩,德比站在一旁,看他们用棍子拨弄一只死乌鸦。他想:可怜的鸟儿,它是怎么死的呢?
孩子们散了以后,德比走过去,蹲下观察那只死鸟。咦,他发现死鸟的喉咙里好像有什么东西,鼓鼓的。他用随身携带的小刀在死鸟的喉咙里一搅,然后拖出来一看,嗨!原来是一条漂亮的金项链!他拿起项链揣进荷包,一路小跑来到村里的珠宝店,德比问珠宝商:“您知道这项链是谁的吗?”
“哦,我知道!这是雪莉太太的。”天啊!雪莉太太不就是他老板的妻子吗!德比先生马上跑到老板家,去交还项链。
德比的老板晚上回到家里,听到妻子说起德比的行为,说:“我绝不会让这么诚实的人失去工作的。”第二天,老板找到德比说:“你从现在开始就回来工作吧,这是你的回报,我总是用得上一个诚实的人的。”
就这样,德比又有工作了。
爱上爱
去月球并不遥远,最遥远的距离是在人与人之间。
——毛姆
萨姆看了一下手表——4点半。他摘下眼镜,站直僵硬的双腿,走出后店的工作室,透过弧形小橱窗往外看。
嗯——她在那里。一周来,每天这个时候,他总能看见在铺满鹅卵石的小路上,一个小女孩兴冲冲地跑来,黑发飘逸,肩上的书包摇来晃去。
现在她停在橱窗前,脸紧贴着玻璃,不知道他在注意她。
他看见她眼神中的紧张、焦虑消失了。他几乎读懂了她的心思——还在这里——还没被卖掉。
他知道,在他的橱窗里陈列的古董中,女孩感兴趣的只有一件——摆在货架上的圣母玛丽亚雕像。这是他两周前在一次大甩卖中购进的。
橡木雕像上人物线条十分简洁古朴,而圣母端详手中熟睡孩子的表情更是感人。
雕像对小女孩似乎有种神奇的魅力。她目不转睛地凝视着它,双唇微张,露出珍珠似的皓齿,苍白的小脸庞上泛起了淡淡的红晕。
过了一会儿,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慢慢地转过身,沿着街道走开了。
萨姆叹了口气,回到工作室。在那里,他花很多时间打磨、修复库存的旧银器和旧家具。
他在干活时就下定决心,明天得跟小女孩谈谈。他觉得她特别惹人喜欢,令他想起了自己的女儿在她这个年龄时的一些往事。
对,得跟她谈谈,问问是什么使圣母玛丽亚的雕像对她有如此大的吸引力。
但是,第二天清早,店门的铃响了。萨姆赶忙出来:看见圣德雷萨教堂的老牧师站在柜台前,玛丽亚小雕像拿在他粗糙的手上。
萨姆的心一下子沉了。以前没有哪笔生意他不愿做——可现在他不想卖掉小雕像。
老牧师笑眯眯地看着他,双眼在厚厚的镜片后面闪烁着。他说,这个玛丽亚小雕像正是新近落成的儿童礼拜堂要找的东西。
牧师注意到,萨姆在犹豫。“还没卖掉吧?”他问道,“我真希望还没有。”
“还没有,还没有。”萨姆闷闷不乐地答道。他想小女孩来到商店,发现玛丽亚不见了,一定会满脸失望的。
他觉得卖了小雕像,对小女孩说得上是一种残忍的出卖。但近日生意惨淡,如今心地善良的老牧师又拿着钱等着购买。
拒绝他吗?萨姆觉得对自己是一种不诚实,对牧师是一种不礼貌。所以他极不情愿地把玛丽亚包好。老牧师拿着包裹走到街上,心满意足。
萨姆吁了口气,转过身,没有了玛丽亚雕像,小商店似乎空荡荡的。
那天下午,他害怕4点半的来临,他发觉自己每隔几分钟就不自觉地看表。当教堂的钟敲响半点时,他看见那个小女孩冲上小坡,双眼闪烁,满脸充满希望。
她停在橱窗前,望着货架。
好像有种光芒消逝了。
她的呼吸突然急促起来,淡淡的红晕不见了,苍白的双颊泛着蜡黄。她失望地把橱窗看来看去,最后长久地盯着货架上的空位子。
萨姆以为她会哭,她却转过身,沿着狭窄的街道慢慢走了,脚步沉重。她再也没有回头看一眼。
几天过去了,他没有再看到那个小女孩。他想,她肯定走另一条路回家了。他惦记着她那急切而明朗的脸,隐隐约约地感到不安,心头有种犯罪感——虽然他不停地告诫自己说,这种感觉有多么滑稽,要想法尽快摆脱它。
但几天过去了,萨姆还是感到茫然、迷惑、失落;他忘不掉最后一次看到小女孩时她的表情。
一天傍晚,他正准备关店门,一个愁容满面的清瘦男子走了进来,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都似写满焦虑。萨姆觉得,他身上有什么地方似曾相识。
“对不起,”陌生人紧张地开口说,“我有一个不寻常的请求。”
他停顿了一下,像是在想措词。
“我女儿叫霍普。她只有7岁,得了肺炎。她老叫我给她买一件在您商店里看到的东西,她说是一个母亲和婴儿,用木头雕的。其他什么都不说了——我不知道为什么——除非——”他又尴尬地停了一会儿,接着说:“哦,她一年前失去了母亲——婴儿也死了。”
萨姆十分同情他,可又觉得爱莫能助。
“很对不起,”他说,“我上周已把玛丽亚卖了。”
陌生人不知所措地望着他。
“哦……嗯,很抱歉打扰你了。我……我现在不知如何是好。”
萨姆看着那人走开。踌躇了一会儿,萨姆冲上街,追上了他。
“不必担心。”他急急地说,“我知道谁买了玛丽亚。请留下你的地址和姓名,我会设法给你寻来。”
10分钟后,他把故事讲给了教堂里的老牧师。“牧师,所以你明白,”他最后请求道,“我希望你能让我买回玛丽亚。”
老牧师摇摇头,“孩子,雕像我是不会卖的。”
萨姆沮丧透了,然而老牧师接着又说:“我要亲自把它送给小女孩。”
萨姆把小女孩父亲留的姓名地址给了老牧师,心头顿感如释重负。
第二天一早,就在萨姆取下百叶窗开店门时,看到了小女孩的父亲。他步履轻盈地走上小坡。萨姆注意到,他不再是焦虑万分,而是信心百倍。
“我来谢谢你。”他话语质朴,“霍普好多了。牧师把玛丽亚雕像递到她手中没多久,她就睡着了——她睡了个通宵。她好多了——算得上是个奇迹。”
萨姆看着他沿着街走了。
是的,萨姆想着——微笑慢慢爬上了他布满皱纹的脸——算得上是个奇迹。
远去的爱
无论动物还是植物,都是上天赋予的生命,只有人类的关爱才能体现出它们存在的价值。
——巴尔扎克
初夏6月的一个夜晚,小女孩希尔薇匆匆穿过树影婆娑的森林。已经8点钟了,希尔薇不知道祖母会不会因为她回去这么晚而生气。希尔薇每天傍晚5点半离开祖母的房子,去把她们的母牛赶回来。老牛天天都放牧在旷野里,啃吃着甜美的草根。希尔薇每天的工作就是将牛赶回家挤奶。听到希尔薇的呼唤声,那牛常常躲进灌木丛。
这天傍晚,希尔薇费了比平时更大的劲儿才把那牛给找到。她匆匆地赶着牛,顺着一条狭窄的小路,穿过黑黝黝的森林,向祖母的房子走去。牛在一条小溪边停下来饮水。在等候的当儿,希尔薇把光脚丫伸进清澈凉爽的溪水中。
她以前从未这么晚一个人待在这茫茫森林里。晚风吹拂,温柔宜人。希尔薇觉得自己仿佛也成了灰色暗影和随晚风摆动的银色树叶的一部分。她不由地想起一年前她刚到祖母农场的情景。在那以前,她同父母一起住在一个肮脏而又拥挤的工业城镇。一天,在佛蒙特州务农的祖母去她们家做客,从兄弟姐妹中将她挑出来,带来农庄做帮手。
那牛饮好了水。当9岁的希尔薇急匆匆穿过森林朝心爱的家走去时,她又想起了那个嘈杂的、她父母至今仍在栖身的小镇。突然,不远处传来一声尖利的唿哨,划破了森林的宁静。希尔薇知道这不是鸟儿友好的唿哨,它有股坚定劲儿,是一个人发出的。她顾不得母牛,慌忙躲进灌木丛,但已经来不及了。
“喂,小妹妹,”一个年轻男人兴冲冲地喊道,“这儿离大路还有多远?”
希尔薇浑身颤抖着,低声答道:“两英里。”她从灌木丛里走出来,抬起头,劈脸看到了那个年轻人,他高高的个子,带着一支枪。
希尔薇赶着牛儿穿过林子。那陌生人和她并排走了起来。“我一直在搜寻各种鸟儿,”他解释道,“却想不到迷了路。我能在你家住一宿吗?”
希尔薇没有吭声。她庆幸已经快到家了。她看到祖母正站在农舍门口。他们走到跟前,陌生人把枪放下,向面带笑容的祖母讲了他遇到的麻烦。“当然,你可以住在我们这儿,”祖母说,“我们不大宽裕,但不会嫌你的。喂,希尔薇,去给这位先生拿只盘子来!”
饭后,他们都坐在屋外闲聊。那年轻人说,他是一名收集鸟类的科学家。“你是不是把鸟儿装进笼子?”希尔薇问道。
“不是,”他慢条斯理地回答,“我用枪把它们打下来,加上专门的化学防腐剂,把它们制成标本。我家的书房中收藏着上百种不同的鸟儿。”
“对鸟儿希尔薇知道得也挺多的。”她的祖母自豪地说,“她对森林非常熟悉。森林里的野兽常常径直走来从她手里吃面包。”
“这么说希尔薇是本鸟类的万宝全书喽?也许她还能给我帮上忙呢!”那年轻人高兴地说。“两天前,我在离这儿不远的地方看到一只白鹭。打那时起我一直在寻找它。小白鹭是一种十分珍稀的鸟儿。你也看到过么?”他转过头,向希尔薇问道。但是,希尔薇默不做声。
“你见了自会认得的。”年轻人径自说下去,“那是一只羽毛柔软洁白、两腿细长、个头挺高的奇鸟。它很可能把巢筑在大树顶上。”希尔薇的心咚咚狂跳起来。她认识那只奇怪的白鸟!她在森林的那一边看到过。那年轻人两眼紧盯着希尔薇,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似的,缓缓地说:“谁告诉我白鹭藏身的地方,我就给谁10美元。”
那天夜里,希尔薇梦见好多好多奇妙的东西,都是她和祖母拿着那10美元买到的。
第二天,希尔薇和那年轻人在森林里盘桓了一整天,看到好多种鸟儿。年轻人向希尔薇讲了这些鸟儿的好多事情。如果那年轻人把枪留在家里的话,希尔薇会玩得更加开心的。她不明白,既然他那样喜欢鸟儿,为什么还要开枪打死它?每次看到一只正在树上毫无戒心地鸣唱着的鸟儿被他开枪击落,她就感到心在颤抖。
然而,希尔薇望着那年轻人时,眼中充满了爱慕。她从未见过这样英俊漂亮的人,一种奇异的兴奋充溢她的心房。
最后夜幕降临了。他们一块儿赶着牛回家……月亮早已升起,年轻人进入了梦乡,希尔薇却久久不能合眼。她想出了一个计划。这个计划既能让祖母得到10美元,又能叫那年轻人高兴。 当太阳即将升起的时候,她悄悄离开房子,匆匆穿过森林。最终,她来到一棵大松树下。松树高大挺拔,方圆几英里都能看见。她的计划是爬到松树顶端,从那里可把整个森林尽收眼底。她相信自己一定能看到白鹭架巢的地方。
希尔薇猛地用小手抓住大松树,赤着的脚板夹住粗糙的树干,交替着向上攀爬。尖利的干枝杈像猫爪一样在她身上不停地抓划。她越爬越高,黏乎乎的松脂使她的手指变得僵硬不听使唤。她愈往上爬,松树似乎也跟着往上长。东方开始发白。她终于爬到最高的树梢。她的小脸蛋看上去就像一颗淡淡的晨星。金色的阳光洒向苍翠的森林。两只苍鹰在远远的下方缓缓地比翼盘旋。她感到好像自己也能在云彩之间展翅飞翔。向西望去,可见到一座座农庄和一片片森林。
突然,希尔薇深灰色的眼睛瞥见一个白影闪现,越来越大。只见一只长着宽阔的白翅和修长的脖颈的鸟儿飞掠而过,停落在下面的一根松枝上。这只白鹭理理羽毛,向蹲在附近一棵树上窝里的伴侣叫一声,就扇起翅膀飞走了。希尔薇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现在她知道那只野鸟儿的秘密了。她冒着危险,开始慢慢地顺着老松树向下溜。她不敢向下看。她尽力不去想她手指受了伤和两脚在流血。她只愿意想:告诉那陌生人该上哪儿去找白鹭窝时,他会对她说什么。
大约一小时后,希尔薇出现了。她走进厨房,祖母和那年轻人站起身来。说出她的秘密的美妙时刻到来了。但是,希尔薇默不做声。祖母对她很生气,问她野到哪儿去了。那年轻人的眼睛和善而又深奥地盯着希尔薇那双深灰色的眼睛。他可以付给希尔薇和她的祖母10美元。他许诺过要这样做,而且她们也的确需要这笔钱。
但是,希尔薇却依然默不做声,白鹭是如何飞过金色的天空,她和它又是如何从云端一同望着太阳升起,她都记得一清二楚。她不能说。她不能说出白鹭的秘密,那样会要它的命的。
那天晚些时候,年轻人失望地离开了。希尔薇感到很伤心,她好想和年轻人做朋友,但他再也没有回来过。
奇迹般的爱
生活就像个洋葱,你只能一次剥开一层,有时还会流泪。
——戴高乐
这是圣诞节前夕的一个傍晚,街道上张灯结彩,熙来攘往的人们正忙着采购圣诞礼物。吉姆站在自己开的那家小小的古玩店的柜台后面,呆呆地望着兴高采烈的人们,心想自己也许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一个人了。
吉姆的父亲生前是这家古玩店的老板。父亲死后,店铺就留给了吉姆。吉姆将店铺收拾得干干净净,门口的橱窗里整齐地摆放着各式各样漂亮的装饰品和古玩。
将近7点,吉姆看见一个8岁左右的小女孩走进店里,她将红扑扑的小脸蛋贴近橱窗的玻璃,一双天真烂漫的大眼晴专心致志地朝里瞅,似乎要将每样东西都仔细地端详一遍。过了好一会儿,女孩脸上露出笑容,心满意足地走到柜台前。
吉姆站在柜台后面,神情憔悴,一双无神的眼睛打量着面前的小女孩,心里却满是落寞凄凉的滋味。
“你能将橱窗上那串漂亮的蓝珠子项链拿给我看看吗?”女孩犹豫片刻,终于怯生生地问道。
吉姆从橱窗里取出项链,轻轻地展示给女孩。那是一串镶嵌着蓝宝石的价值不菲的项链,它看起来是那样玲珑剔透,美丽极了。“对,就是这串!”女孩兴奋不已,“请您用那种红颜色的包装纸给我包起来,行吗?”
吉姆仍然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她:“你是在给谁买礼物,对吧?”
“给我姐姐,她是天底下最最好的人,在我妈妈死后,她一直照看我。我每天放学以后都去卖花,我将卖花的钱都攒了起来,为的是在圣诞节给她送一件最最漂亮的礼物。”
“那么,你有多少钱?”吉姆问道。
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块手帕,一层层打开后,将一大把零钱放在柜台上,“就这些,这是我卖花得来的所有的钱,还有姐姐平时给的零花钱,都在这里。”
吉姆的内心顿时仿佛被什么东西轻轻拨动了一下,眼光里开始出现一种异样的光彩。他默默地看着女孩,思忖片刻,然后小心翼翼地撕去项链上的价格标签,他怎能让她看到实际的价格呢?
“你叫什么名字?”他一边问着,一边将项链用一张鲜艳的红纸细心地包好。
“我叫温妮。”女孩目不转睛地看着吉姆手中的动作,喜形于色地答道。
“拿去。”吉姆又说,“路上要当心,不要弄丢了。”
女孩向他露出甜甜的笑容,将小包紧紧地搂在怀里,轻快地跑出了店门。瞧着渐渐远去的温妮,吉姆觉得自己完成了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同时也感到更加孤单了。
小女孩和那串蓝宝石项链又一次将深藏在吉姆心中的痛苦记忆唤醒。小温妮阳光般金黄灿烂的头发和海水般深透湛蓝的眼睛使吉姆想起了自己曾经深爱过的一个姑娘,那位姑娘有着同样的金色头发,同样湛蓝的眼睛,这串蓝宝石项链正是吉姆专门准备送给她的。然而,就在那一年圣诞节前夜,一辆疾驶的汽车夺去了吉姆痴心相恋的姑娘的生命。
从此以后,吉姆变得孤僻起来,他一直过着单身生活。白天,他按部就班地与顾客谈生意上的事;晚上,关上店门后,便独自咀嚼昔日的伤痛。日复一日,他沉浸在这种自怨自艾的生活中不能自拔。
此刻,这名叫温妮的小姑娘又使那伤感的回忆复现眼前,吉姆备感惆怅,以至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真想闭店谢客,躲开纷至沓来购买圣诞礼物的人们。
终于,最后一位顾客走出了店门,吉姆顿感一阵轻松,一切都过去了,新的一年很快就要开始了,可它又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呢?
不,对于吉姆来说,这个喧嚣的圣诞之夜并没有过去。古玩店的门被轻轻推开了,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走了进来,她的秀发如阳光般金黄灿烂,她的眼睛似海水般湛蓝深邃。
女郎一言不发,只是将一个用鲜艳的红纸包着的小包放在柜台上。吉姆打开小包,那串蓝宝石项链又重新呈现在他眼前。
“这是在您店里卖出去的吧?”女郎开门见山地问。
吉姆打量着眼前这位美丽女郎,宛如碰到了一位在圣诞节降临人世的仙女。
“是的,尽管它并不是最昂贵的蓝宝石,但它确实是真的。” “您还记得将它卖给了谁了吗?”
“一个叫温妮的小姑娘,说是要为她姐姐买圣诞礼物。”
“我就是温妮的姐姐爱尔莎,可温妮最多只有几美元,她无论如何也买不起这么昂贵的项链啊!”
吉姆小心翼翼地用那张鲜艳的红纸重新将项链包好,就像他先前为小温妮做的那样。然后,他深情地说道:“她买得起,她付了一个人所能付的最高价!因为她拿出了自己全部的钱!”
许久,这小小的古玩店里静无声息,两个人默然相对。突然,教堂的钟声响了,那清脆的钟声在这寂寥的圣诞之夜回荡。
“可是,您为什么要那样做呢?”爱尔莎终于说话了,她的眼神里充满了关切之情。
吉姆将重新包好的蓝宝石项链放在女郎手中:“这本是为我最心爱的人准备的圣诞礼物,可是她不在了。我没有任何人可送礼物了。我将它送给了一个用全部爱心来购买它的小姑娘,我觉得这很值得。”
吉姆又朝女郎望了一眼,继续说道:“现在已是圣诞节凌晨了,请允许我送您回家好吗?我愿意在您家门口,第一个祝贺您圣诞快乐。”
就这样,在圣诞的钟声里,吉姆和爱尔莎迈出了古玩店,在他们的心里,荡漾着人间至纯至美的温情。
蓝色的连衫裙
认识一件好事,和做一件好事一样,都反映了不同凡响的心灵。
——赛内加
春天来到了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城,可是,她没能给盖特街带来新面貌。临近的那些漂亮街道上的住户们都已忙开了:拾掇闲了一冬的小园子;粉刷、油漆房屋;为夏天准备好剪草机……盖特街却仍是老样子:又脏又乱。
盖特街是条短街,但走过这条街的人却嫌它太长了。当然,住在这儿的人都没多少钱,穷人的要求是不多的。
他们有时能找到点儿活干,有时为找工作而奔波;他们的屋子多年没有油漆粉刷了,院子里连自来水也没有,盖特街的住户只好到街角的水栓那儿去提水。
街上的景象当然好不了——没有人行道,没有路灯,街道一头上的铁路线给这儿增添了更多的嘈杂声和尘土。
春天来了,别的街上去学校读书的小姑娘们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裳。但是,这个盖特街来的小姑娘还是穿着那件她已穿了一冬天的罩衫,也许,她只有这一身衣服?
她的老师深深地叹了口气:多好的小姑娘呵!她学习起来可真用功,她懂礼貌,见了人总是笑眯眯的。可惜,她的脸从来也不洗,还有一头蓬乱的头发。
一天,老师对这个小姑娘说:“明天你来上学以前,请你为我洗洗自己的脸,好吗?”老师看得出,她是个漂亮的小姑娘。
第二天,漂亮的小姑娘洗干净了脸,还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放学时,老师又对她说:“好孩子,让妈妈帮你洗洗衣服吧!” 可是,小姑娘还是每天穿着那身脏衣服来上学。她的妈妈可能不喜欢她?老师想。于是老师去买了一套美丽的蓝色连衫裙送给了小姑娘。孩子接过这礼物,又惊又喜,她飞快地向家里跑去。
第二天,小姑娘穿着那套美丽的衣服来上学了,她又干净又整齐,兴高采烈地对老师说:“我妈妈看我穿上这身新衣服,嘴巴都张大了。爸爸出门去找工作了,可是没关系,吃晚饭时他会看到我的。”
做爸爸的看到穿着新衣衫的女儿时,他不禁暗暗想到,真没想到,我的女儿竟这么漂亮!当全家人坐下吃饭时,他又吃了一惊:桌子上铺了桌布!家里的饭桌上从来没用过桌布,他不禁问:“这是为什么?”
“我们要整洁起来了。”他的妻子说,“又脏又乱的屋子对我们这个干净漂亮的小宝贝来说,可不是个好事。”
晚饭后,妈妈就开始擦洗地板,爸爸站在一旁看了会儿,就不声不响地拿起工具,到后院修理院子的栅栏去了。第二天晚上,全家人开始在院子里开辟一个小花园。
第二个星期,邻居开始关心地看着小姑娘家的活动,接着,他也开始油漆自己那十多年未曾动过的房屋了。这两家人的活动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于是,有人向政府、教会和学校呼吁:应该帮助这条没有人行道、没有自来水的街上的居民,他们的境况这样糟,可是他们仍然在尽力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
几个月后,盖特街简直变得让人认不出了。修了人行道,安上了路灯,院里接上了自来水。小姑娘穿上她的新衣服后的六个月,盖特街已经是住着友好的、可敬的人们的整洁街道了。
得知盖特街变化的人们管这叫“盖特街的整洁运动”,这个奇迹愈传愈远。
其他城市的人们听到这个故事,也开始组织他们自己的“整洁运动”,有上千个美国城镇组织了修理、油漆房屋的活动。
香槟里的秘密
善良可以把生活里的黑暗变成光明。
——狄更斯
当吉米爱上16岁的英格时,他正好17岁。他们是在游泳池里认识的。然而,他们的友谊当时只限于在冷饮店里约会。
每当吉米想英格的时候(他每天要想她上百次),就兴奋地等待和她的再次见面。当她真的来到吉米身边时,吉米事先准备好的许多美丽动人的句子都不翼而飞了。他胆怯、拘谨地坐在她身边,手脚无处放,不知所措。英格肯定也察觉到了这些,因为她在不断地设法让吉米活泼起来,或者让吉米感到他是她的保护人。吉米的自信心由此也坚定起来了。他拼命地鼓起勇气,开始定期地邀请他的英格去游泳或去冷饮店。
事情朝着顺利的方向发展。直到有一天英格告诉吉米,她对去冷饮店已感到厌倦了。那是小孩子去的地方。她要正正经经地出去一趟,像她姐姐那样去喝一杯香槟酒。
起初吉米装着什么也没听见,但他的耳朵里却不停地重复着香槟酒这几个字。他仅有的零钱几乎都花完了。尽管如此,吉米仍不露声色,而是用漫不经心的口气说道:“香槟酒,好呀!为什么不去喝一杯呢!”他的话似乎在表明,喝这种饮料对他来讲就像做任何一件理所当然的事一样。人在热恋中是什么都能装得出来的。
钱终于存够了。吉米带着热恋的人来到城里最好的一座酒吧。这里富丽堂皇,婉转动人的音乐在低声地围绕着他们,侍者们悄无声息地来回走动。在这种高雅、朦胧的气氛下,吉米的胃也莫名其妙地作怪起来。
当他们在一张小桌旁就座后,吉米不得不集中精力,以免他和英格在大庭广众之下出丑。吉米把侍者唤来,压抑住心中的激动,尽可能用无所谓的口气要了一瓶香槟酒。侍者上了年纪,两边鬓角已经灰白,有一双亲切的眼睛。
他默默地弯下腰,认真和严肃地重复道:“一瓶香槟酒,赶快。”
他是尊重他们的,在他的脸上没有一丝讽刺的笑容。看来吉米穿上姨妈送给他的西服和系上新的红领带是对的,周围的客人也都把他们看做是成年人。不管怎样,吉米已17岁了。英格穿的是她姐姐的漂亮的黑色连衣裙。
侍者回来了。他用熟练的动作打开了用一块雪白的餐巾裹着的酒瓶。然后,把冒着珍珠般泡沫的饮料倒进杯子里。太壮观了!他们仿佛置身在另一个世界里。“为了我们的爱情,干杯!”吉米说道,并举起杯子和英格碰杯。
喝第二杯时,吉米抚摸着英格的手,她不再抽回去了。喝第三杯时,她甚至允许吉米偷偷地吻了她一下。香槟酒太棒了。英格说她已微醉了。吉米也同样浑身发热。可惜,酒已喝完了。他们还能再要一瓶吗?吉米偷偷地望了一眼酒的价格表。哦,不行了。
“快一点来算账,经理先生。”吉米大声地喊道。真糟糕,他对自己的粗鲁既吃惊,又骄傲。侍者来了,把账单放在一个银盘子里,默默地将盘子挪到桌上。当他转身走后,吉米拿过账单,读道:“一瓶矿泉水,加服务费共1.10马克。”下面写道:“原谅我,孩子。你们尚未成年,不能喝酒,但我确实不想扫你们的兴,所以擅自给你们换了矿泉水。你们的侍者。”
吉米的英格这辈子也不知道她喝的第一瓶香槟酒是矿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