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庇走了。裘庇又回来了。这还是后话。
燕州赈灾款贪污一案结束后,裘庇的协助工作就此告一段落。
事实上,这段时间下来,他除了和马唯不亦乐乎的在侠客为他送机密账簿的事情上,明里暗里的过招,剩下的时间就是趁机结交大理寺的其他官员,至于协助破案,就纯属扯淡了。
官员们常常因为他的语出惊人对他刮目相看,认为他没准哪一天就会为自己忽悠来一个京官,甚至还会傍上哪位高官,从此平步青霄。
因为他们难以想象,一个人怎么会无耻到这种地步,道貌岸然,虚张声势,好高骛远,说话没边到令人发指的境界。
若是在以前,裘庇说不定会和前任大理寺卿凌灿搭上关系,大理寺的全体官员见到他都会对他表现出无比的尊敬,认为他是一个可塑之才。
可现在是炎君执政,大理寺的各级官员也早已全部换血。――换成了一群脚踏实地,闷声做事的人。裘庇的那一套,在这里相当吃不开。
之所以偶尔附和他,缪赞他,是因为山雨欲来风满楼,很多人都看出来了,这是他们大理寺的夏大人要留人。
果不其然,之后炎君为了留下裘庇,竟然真的暗中指使大理寺官员向朝廷上书,联名举荐他去御史台,结果直接被吏部驳回了。
理由是“尚需磨练”。
然后驳回的意见递到了皇帝那里,就等着皇帝的朱批,皇帝却迟迟不肯下手,这才为大理寺赢得了一些时间,可惜他们最终没有从裘庇的身上套出什么口风,因为这厮太狡猾了。
皇帝刚刚完成了朝堂上的夺权之变,一代“笑面君子”王子仁也命丧黄泉。不过他却并没有打算下一步过快的集权。
他之所以对裘庇的暂不提升,遵从了吏部的建议,当然是想和曹王两家有一个很好的缓冲过渡。
如果操之过急,到时候恐怕在帝都三君子的带领下,全朝廷的官员都得罢官。在皇帝看来,他们几乎每个人都不干净,但不能把他们全部都办了,有时候适可而止比穷追猛打更重要。
所以,裘庇在乾道帝的顾虑下,就这样悠哉悠哉的离开了京城。
话说王子仁伏法后,乾道帝特意在嘉和宫设宴,召帝都三君子进宫共进晚餐。曹公玺没有去,他的借口是如今年老体衰,最近又偶染风寒,心有余而力不足。
也难怪,自从上次皇帝突然破天荒的上朝,又在朝堂上仓促的罢免了京兆府尹孙立痂,扶持自己的心腹势力之后,他就称病在家,不去上朝了。
是的,他之所以病的这么巧,实则是出于对乾道帝之前大闹朝堂的顾忌。
――现在太虚门的死士已被悉数铲除,曹王两家失去了一笔遏制乾道帝的资本,现在又有了竭尽全力为太子效忠的大理寺,若是大理寺的那帮人,明里暗里的在搞一些所谓的有关曹王两家违法乱纪的罪证,到时候这顿晚餐可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鸿门宴。
王秋玉和冷轩去了。
两人当然有过这样的顾虑,不过两人认为皇帝不会这么操之过急,虽然这位傀儡皇帝在朝堂之上的那一幕的确太过疯狂胡闹,――一个京兆府尹,说被他下放就下放了,紧随其后又安排了心腹南经。
不过细细想来,表面看,乾道帝办事实在不太讲究,但却从侧面反映出了皇帝内心的懦弱。
——一个只是负责京城治安的京兆府尹,手里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兵权,可乾道帝却对这个位置相当忌讳,只是因为它负责的区域是京城。
——一个如此懦弱的皇帝,是断然不会有如此大的手笔一下子解决所有政敌的。——他是在逐步蚕食。
冷轩和王秋玉两人走在通往皇宫御花园的路上,将彼此对乾道帝的看法透露给对方,没想到竟是惊人的一致。
“你既然想到这里了,为什么不劝劝曹大人,让他前来赴宴?”王秋玉问冷轩。
此时天色渐晚,夜风轻浮。皇宫内张灯结彩,亭台楼阁悬挂的灯笼,在冷风的浮动下摇摇欲坠,散发着朦胧而幽红的诡谲气息。
冷轩沉吟不语的目视着前方的灯火阑珊,又向前走了一会儿,方才叹道,“他可能是真的病了······”
“他真的病了?”王秋玉眨巴了两下眼睛,“冷君子不是在说笑吧?”
冷轩长叹一声,“英雄总会有迟暮的一天,他现在已经六十五岁了······”
听到冷轩这样说,王秋玉的脸色立刻暗淡了下来。
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像是一阵平地而起的阴风,忽然渗透了他的骨髓。
若是在以前,他巴不得曹公玺赶快死掉。即便死不掉看到他老态龙钟干不了事的样子也是好的。
不过,现在那位被他们三番五次陷害暗杀都没有得逞的太子,居然死灰复燃,逐步有了自己的势力,在这个时候曹公玺若是倒下去,命运的天平说不定会出现可怕的反转。
王家势必会为了百年基业面临一场可怕的战争。这并非杞人忧天。
曹公玺之所以被人称为“君子”,不止是他仅仅需要这样的名气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在对待女人上,他的确可以算的上是名副其实的“君子”。
因为他这辈子只娶了一位夫人。
这位夫人便是南国皇室的萧玉珠郡主,她学富五车,芳华绝代,在未出阁前便是南国皇室中名满天下的美人。萧夫人秀外慧中,知书达礼,一生不但为曹公玺生下了三女两儿,还经常帮助曹公玺处理国家政务,甚至,每当沉默寡言的莫言君子外出应酬,还会经常带上他的这位夫人,作为他的发言人。
退回十二年,这对天造地设,珠联璧合的才子佳人,在北国民间百姓的口中,都是一段茶余饭后的名门佳话。
只是,夫妻二人政务缠身,对待膝下的两位公子疏于管教,请来教授学业的启蒙先生也未能很好的将他们培育成才,在天生优越感十足的两位霸道蛮横的少爷面前,几位北国赫赫有名的才子老师只能甘拜下风。
厄运就此在悄无声息的岁月中生根发芽,最后长成了无法撼动的参天大树。
大公子曹少东三十岁那年,死于跟随自己三年的贴身护卫安雄的暗杀之下。
起因源自于曹少东二十三岁那年犯下的一场罪孽。
那年的秋天,曹少东年少有为,被太祖皇帝册封了兵部员外郎。
朝堂之上,太祖一改往日古板严肃的面孔,慈善有加的看着他,语重心长的叫着他的名字:“少东,你可知道,你和朕的其他爱卿不一样,他们若想位极人臣,比登天都难,而你只不过是在攀登一座已经铸好了阶梯的青山罢了。没错,摆在你面前的,就是一把比钢铁还要结实的梯子,你只要稍稍努力,用一点心,咱们大晟帝国,就有的是你建功立业的机会!所以你一定要好好为官,不要辜负了朕对你的苦心栽培!”
当时满朝的文武百官,是没有一个人不羡慕曹少东这种起步便是五品官的上天宠儿。
然而曹少东却不以为意,――家族的荣誉和地位举足轻重,就连新朝的建立都离不开家族的扶持与资助,如果没有曹家,又哪会有大晟和太祖李元宗的今天?
他带着无比的骄傲离开了朝堂,身着崭新的官服,带着几名侍卫在帝都的街头驾马疾驰,路上的行人三三两两,在慌忙躲避中纷纷向他看去,趾高气昂的他却不曾看这些百姓一眼。
只是在临近集市口之时,他遇到了一名风姿绰约的美妇。这时他方才正眼看向那个走在人群中,显得尤为超凡脱俗,亭亭独秀的女子。
只见那美妇顾盼流波,唇红齿白,窈窕身影,仿佛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仙子似的。
他止住了狂奔的马蹄,痴痴的看着那女子,最后竟一时色迷心窍,命令几个侍卫直接把美妇绑架到一处闲置的曹家宅院里,而后强暴了那名美妇。
那时候的他,哪里知道这美妇本是兵部左侍郎黄久化家的儿媳。他更加不曾想到,这女子性情刚烈,回到家里,便向夫君和在朝廷有权有势的自家公公,说明了她被一个身穿兵部员外郎朝服的官员强暴,而后,竟然在事发后的当晚上吊自杀了……
当今朝野,兵部员外郎仅此一人,那就是莫言君子曹公玺家的大公子曹少东。――这一点,黄久化和他的儿子比任何人都清楚。
可是,这个仇,他们就是想报,也报不了,非但报不了,还必须一直瞒下去,就当这件事从来没有发生,就当……自家的女人是得了重病死去的。
因为,放眼整个帝国,没有人可以挑战曹家的权威,即便是当今皇帝都会对曹公玺礼让三分,倘若这件事情一旦闹大了,恐怕黄家两代人都会因此遭殃,反而会成为权力之下的牺牲品。
或许他们会被说成是诬陷曹家声望的无良官员,或许曹家为了欲盖弥彰,而采取更加极端的方式,直接让他们一家人全部从这个世界上,用一种非常意外又合乎情理的方式消失。
或许……
很多个或许,很多种可能,唯一不可能的就是曹少东会亲口承认他凌辱了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就是,曹公玺夫妇会大义灭亲。
曹公玺虽然贵为莫言君子,但他绝不是一位真正的君子。他所做的一切,首先是为了自家,其后才是国家。若是让他这个君子把自己家那位胡作非为的孽子送进监牢,鬼才相信……
所以,黄家父子权衡利弊后,只能选择忍气吞声,然而另一方面,父子二人开始在暗地里派人前往江湖寻找一些技艺超群的刺客刺杀曹少东。
这种阴晦的办法既能帮助他们报仇雪恨,让导致黄家蒙羞的曹少东命丧黄泉,又能保住自家的地位和富贵。对于黄家父子来说,也称得上是两全其美。
父子二人自然知道此事事关重大,所以算的上是相当小心谨慎了,两年后,太祖驾崩,乾道继位,还真的就找到了这样的一位刺客。
此人就是安雄。不过他非但要价奇高,给出的刺杀曹少东的期限也是出奇的漫长。
五年。
君子报仇,就算是十年也不算晚的,所以黄久化父子答应了他。
安雄用了两年的时间终于接近了曹少东,终于成为了他的保镖护卫,之后又花了三年的时间,最终得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既可以杀死曹少东,又可以逃之夭夭。
每年的秋天,曹少东都喜欢去郊外的山林中狩猎,但是这次,他却只带了安雄一个人来。
他的尸体被曹公玺和萧玉珠找回来后,早已经被山林中的野兽啃食的残缺不全。
夫妇二人看到爱子这般惨相,当即抱头痛哭,随后便悬赏重金捉拿当日和曹少东同行的侍卫安雄。
安雄谨慎有余,机关算尽,可还是忽略了曹家的势力,他那时候已经逃到了南国,最终也难逃被抓捕归案的命运。
至此,黄久化父子也被在刑部大牢中身受酷刑的安雄供了出来。
黄久化父子终究难逃杀头的厄运,不过他们因此也将为何要置曹少东于死地的原因公诸于众。
一向被人称为天作之合的曹公玺夫妇,在承受丧子之痛之余,在一时间,陷入了尤为难堪的处境。
萧玉珠更是因此似乎参透了什么,余生便终日躲在佛堂里诵经念佛。
夫妻二人,面对这样的事情,所受到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
或许就是因为曹家的声望受到致命的打击,此后,曹公玺才加快了大权独揽的步伐。
誉满天下,谤满天下。自古以来的当权者很少有人能逃出这样的命运,除非那人是不折不扣的好人清官。
当了婊子,又想立贞洁牌坊的人,不现实……
可惜现在他老了……
他少不更事的小儿子曹少京比死去的大哥小了将近二十岁,不过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像极了他的大哥,一样的自命不凡,一样的顽劣不恭。
一样的不成气候。
倘若如今这种要紧的关口,曹公玺倒下了,曹少京接手大局,成为他王秋玉的新搭档,到时候只怕……不给他添麻烦就已经很不错了……
王秋玉想到这里,忍不住暗自嗟叹了一声。
此时,乾道帝所在的嘉和宫内,传来了鼓乐齐鸣的欢愉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