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若在知道这件事情是王媛媛干的之后,当真是恨得牙齿痒痒。当初他在流夏国时就觉得这皇后不一般,没想到宋臻竟然会送她上战场,更没想到她竟然还有这胆识和本领!
倒真不愧是王家人。
苍若怒极反笑,像是碰到了个有趣的对手,兴致勃勃。
然而这个消息传回京城,京城的众人却没有觉得欢喜。
皇后这次的行为该被批评的!
太冒险了!
太胡闹了!
视军律如儿戏,擅自做主也就罢了,还拿那一百多精兵的性命去犯险,实在不可理喻!
这是朝中大臣们脑海中的第一想法……
但是,真要说起来的话,皇后可是皇上亲封的大将军呀。
尽管她手里的兵权没有罗益阳来的多,但论官位,她可是比罗益阳还要更高,她擅自率领士兵去抢粮草并没有什么不对之处。只要她乐意,在不触犯军纪的情况下,在皇上不反对的情况下,她想要带士兵们去上山下海也都是可以的。
宋臻只给了她王朗部下的一小支亲兵,那些亲兵们都是从禹城战场上退下来的,死上过半,林林总总也不过才两千多人,但在休养生息之后,战斗力绝不容小觑。
众臣们没法在王媛媛破坏军纪的事情上头做文章,但也不想就此罢休。
他们可不愿接受一介女流做大将军,而且皇上还明显对她偏心,虽然这次王媛媛做的确实漂亮,不仅抢回了粮草,保护了李太师的性命,还灭了七百多蛮子,烧了金云国所剩不多的最后一点粮草。
最后苍若被她给逼急了,孤注一掷地想要和罗益阳死磕,却损失惨重,反被罗益阳给攻退了。
金云国退一尺,也就意味着流夏国又夺回了一尺领土,这可是极大的喜讯,不仅在形式上占了上风,还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众臣们心里的弯弯绕绕转啊转,选择性地忽视了皇后的功劳,直夸赞罗益阳领导有方,真是个少年豪杰!颇有王朗当年的风骨!
殊不知李太师在被王媛媛救了一命之后,完全接纳了王媛媛不说,还成了王媛媛的支援者。
于是接下来几天,李太师送往京城的文书大多都是和王媛媛有关的,李太师不仅大力夸赞王媛媛有能耐,还把先前刻意忽略的部分都给详尽地描写了一遍。
比如,琉阳关新的防御方案,正是王媛媛和王毓提出并布置的。
比如,王媛媛熟读各种兵法书籍,谈起各种作战方案和技巧头头是道,就连吴老将军都夸她天纵英才,甚至偶尔还主动找她取经。
比如,不论多么危急的情况下,王媛媛也从不怯场,她总是能一针见血地想到应对方案。大家总是以为她是给罗益阳打下手的,虽然一开始也确实如此,但后来连罗益阳也对她服气得很,主动找她商谈作战方案。
再比如,她只要往沙场上一站,就有着说不出的气势,总是能最大程度上地鼓舞士气,对场面的掌控能力也令人敬佩不已,面对突发状况时她就像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似的,当真是个天生做将军的料啊!
李太师中肯地给出评价,王媛媛,不输当年的驭狼将军,甚至比驭狼将军还要来得沉稳和聪慧。
当年的驭狼将军已经给了世人许多的惊喜,但王琳琅刚上战场那几年太过年轻,又心浮气躁,没少出事,尽管后来在几次重要战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那时候她上头还有光环更大王朗压着,众人虽然钦佩她,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王朗身上。
而如今这么危急的关头,王朗不在,王家的两个兄长也被金云国蛮子给掳走了,众人不知该把希望寄托在谁的身上,现在突然又冒出来一个王家人……尽管王媛媛的身份特殊,但若是她能够延续王家人的将门神话,这可比什么都要重要。
不管王媛媛到底能不能比过驭狼将军,只要能打退蛮子的,那她就是个好将军!
大臣们似乎一夜之间想开了一般,比起无所谓的坚持,以及挑剔王媛媛的女性身份,他们显然更需要好好关注她的本事,看看她能否真的为保家卫国出一份力。
一时间,众人纷纷改口。
从嫌弃王媛媛,纷纷开始夸赞王媛媛,对于她曾有的那些污点,他们再不敢提及。
部分百姓受了上位者们的影响,也纷纷对王媛媛改观,觉得她身为女流,能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这种勇气值得世人敬佩。
即便还有部分声音总是酸溜溜的,说她就算再风光,也只是个和小叔通奸的残花败柳,不知廉耻的恶女人罢了,但是这种声音渐渐地淹没在了人群之中,久了,便再没人提起了。
百姓们是愚昧的,他们似乎缺乏思考能力,从众的他们纷纷跟随着大流在走,别人在想什么,他们就听从什么。
但他们可是真的愚昧?
或许是罢,但是他们这也是聪明的一种啊。
他们之所以对王媛媛改观,正是因为对她饱含期待,希望她能够真的保护好流夏国,保护好他们这些脆弱的平民百姓。他们不可谓不聪明。
但是,这些对宋臻而言都无所谓。
稍微让他有点烦心的是……李太师文书中所形容的那个王媛媛,当真是他所认识的王媛媛?
他所认识的那个姑娘,聪慧可人,爱卖弄小聪明,心软善良,一看就是个好人家细心呵护长大的姑娘。绝不是传闻中那个一刀能砍掉两个蛮子脑袋的彪悍女人,也不是能在沙场上冲在最前头,以一敌十的武功高手。
李太师眼中的王媛媛,不像王媛媛,反倒像是……王琳琅?
宋臻眯了眯眼,脑海中有了一猜想,王琳琅恐怕并没有死,她必然是又回到了王媛媛的体内,所以外人眼里看到的王媛媛就和王琳琅一样厉害。
难怪……她坚持要去边漠。
他轻轻地叹了口气,板着一张面无表情的脸,但眼中分明有几分柔软,似松了一口气。